「成也於斯,敗也於斯」,再談墨洛溫王朝的強盛與衰落

2020-12-07 小曾筆記

前言

早在公元3世紀和4世紀時期,羅馬帝國的北部就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蠻族勢力,這些蠻族主要以當時高盧地區以北的日耳曼人為主。日耳曼人又是一個民族成分與部落十分龐雜的群體,主要包括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等等主要民族分支,他們大部分都屬於遊牧性質和半遊牧性質的民族。公元2世紀時期,由於歐亞大陸北方地區匈奴的擴張,這些日耳曼人也被迫南遷。

日耳曼人在南遷的過程中逐漸發生了分裂,這些原來互不相屬的民族分支開始向各自的發展道路進行發展和擴張,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他們最終在當時羅馬帝國統治下的高盧地區北部相遇了。由此他們又開始了相互融合的過程,期間主要的日耳曼人分支,如法蘭克人、汪達爾人等完全保留了下來,並且在長期與羅馬帝國的戰爭與和平的交往中開始逐漸擺脫部落制,走向了國家的道路。

法蘭克士兵

法蘭克人作為日耳曼人部落重要的一支,他們有著深厚的發展歷史,公元4世紀之前他們從原來的歐洲北部地區南遷到了萊茵河附近,並且在這裡定居了下來。公元4世紀開始,隨著法蘭克人勢力的不斷擴張,他們開始尋找更為廣闊的生存環境以及適宜的發展條件,因此他們早就已經關注到了羅馬帝國統治下的高盧地區。高盧在羅馬帝國統治下文明發展程度很高,並且在行政機構的建制上都有著完整的結構,最重要的是這裡是基督教的信仰範圍。

公元4世紀開始,法蘭克人開始渡過萊茵河,沿途經過不斷兼併戰爭,注重將其勢力延伸到了高盧北部地區。由於高盧南部地區正處於羅馬帝國駐軍的控制下,法蘭克人的擴張受到阻礙。公元495年,法蘭克人在部落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擊敗了高盧地區的羅馬軍隊,由此成為了高盧的控制者。從此以後法蘭克人以高盧為中心不斷擴張,逐漸開始了法蘭克王國的統治。

雙方交戰

墨洛溫王朝的建立以及法蘭克人皈依基督教

高盧地區在羅馬帝國時期是屬於中央直接控制的地方行政區,當時帝國在高盧設立了高盧總督作為該地區最高軍政長官,並且在君士坦丁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劃的調整中,高盧總督依然為羅馬帝國的重要地方建制。因此羅馬帝國對於高盧地區的重視程度以及影響程度都是非常高的,公元5世紀90年代,克洛維率領法蘭克人佔領了羅馬帝國統治下的高盧地區,對於帝國的衝擊很大。

雖然當時羅馬帝國在處於公元5世紀危機之時,並不止遭遇了法蘭克人一支的入侵,但是高盧地區一向作為帝國統治核心區域和對外防禦重鎮的失陷,不免加速了羅馬帝國的衰落。公元496年,法蘭克人首領克洛維認為高盧地區不論是在宗教信仰還是其他方面都都表現得十分完善,因此他決定要對一直處於蠻族文化階段的法蘭克人進行精神上的重建,也就是在這一年,克洛維率領了當時3000多名的法蘭克士兵改信了基督教。

法蘭克的武器生產

當然克洛維的這一舉動不僅僅是希望法蘭克人告別蠻族文化時代,更為重要的是克洛維對於當時 高盧地區的形勢認識非常清楚。他知道高盧地區作為之前羅馬帝國的重要統治地區,一直都會由中央派駐皇家貴族或者軍事貴族前來擔任總督,因此高盧地區雖然位置上靠北,但是實際上已經存在著大量的羅馬貴族以及其下屬的羅馬人。而基督教當時已經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這些羅馬人必然是忠實信徒。

克洛維認為要想確保法蘭克人能夠實現對於高盧地區的長久統治,在宗教信仰上必須要和羅馬人達成一致,只有這樣法蘭克人才能夠和高盧地區的羅馬貴族和封建主勢力達成宗教上和政治上的聯合。因此法蘭克人皈依基督教信仰是有著重大歷史影響的,公元481年,克洛維在與高盧地區的羅馬貴族和封建主的長期談判下終於取得了他們的支持,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因其出身墨洛溫家族,因此其在法蘭克王國的統治時期被稱為墨洛溫王朝。

高盧地區的羅馬人

墨洛溫王朝的經濟狀況

墨洛溫王朝建立之後,依然在國內保持了很長時間的法蘭克人部落時期的經濟生活方式,比如實行大量的農村公社,土地一般都屬於國有資產,由國家進行統一分配,每個公社都要定期向中央政府繳納規定的賦稅。並且奴隸制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是因為高盧地區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已經有了非常完善的奴隸制經濟體制,因此其對於墨洛溫王朝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克洛維當初率領法蘭克人佔領高盧地區的軍隊總人數應該也不超過5000人,由此我們也可以分析出,其實高盧地區或者說墨洛溫王朝雖然由法蘭克人進行著實際統治,但是王國的主要人口就是原來居住在高盧地區的大量羅馬人。兩種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有著巨大差異的民族在今後的融合發展中有著漫長的歷史過程。

皈依基督教

羅馬帝國早在公元5世紀危機之時就已經爆發了嚴重的奴隸制危機,這也是奴隸制經濟走向沒落的重要標誌。高盧地區作為羅馬帝國的核心控制地區,雖然也受到衝擊,但是有與該地區奴隸人口較少,因此所受到的影響要遠小於羅馬。此前由於高盧總督一直都是由羅馬貴族或者軍事統帥進行統治,因此該地區的封建大地主形態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墨洛溫王朝建立之後,克洛維也借鑑了高盧地區原來有的封建地主的經濟模式,但是有法蘭克人本來就很少,法蘭克貴族更加屈指可數,因此克洛維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土地封賞。他將一些從戰爭中佔領的原屬於羅馬帝國的擁有土地,以及由於戰亂導致人員逃離的無主荒地全部統計起來收歸國有,然後再按照土地封賞標準分封給自己的將領、王室以及王國的官員。

克洛維

墨洛溫王朝君主制的建立以及王朝的衰落

這些受到土地封賞的人一時間成為了具有封建地主性質的角色,他們從此以後原高盧地區的羅馬大地主們一樣開始了王國民眾進行封建剝削的經濟模式。法蘭克貴族地主不僅和羅馬地主在經濟上取得了重要聯繫,在政治上由於宗教信仰的一致性,並且在整體利益上的同一性,雙方開始了密切的聯繫。正是在新的經濟形態和高盧羅馬地主的幫助下墨洛溫王朝時期就已經建立起了君主制。

雖然在更為先進的經濟體制和羅馬文明的影響下,法蘭克人擺脫了原始的蠻族文明,一步步走進了文明國家的發展道路,並且仿照羅馬帝國時期的中央體制建立起了君主專制制度。但是墨洛溫王朝時期的王權從整體上看來還是十分薄弱的,這種王權的薄弱直接表現在王朝在各方面行政機構的設置和建設上很大程度上處於空白之中。這對於王權的充分發揮起到了限制作用。

法蘭克人接受洗禮

換句話來說,一個國王如果沒有建立起以其為核心的統治機構,沒有人來對他負責,那麼這個國王豈不是徒有虛名了?況且墨洛溫王朝建立初期,那些根深蒂固的羅馬大地主不論在經濟還是地方權勢上都要比新來不久的法蘭克人,尤其是墨洛溫王室有著更深厚的影響。

克洛維死後,按照之前法蘭克人部落首領去世的領土安排,王國的全部領土由克洛維的王子進行瓜分,這就導致了王國不斷走向分裂割據的混亂局面。克洛維死後,墨洛溫王朝逐漸衰落,王國也被分為了奧斯達拉西亞、勃艮第以及紐斯特裡亞三個大的勢力範圍,三個王國並立,相互徵伐。墨洛溫王朝不斷衰落下去,逐漸被後來的加洛林王朝代替。

法蘭克王國疆域

評價

墨洛溫王朝作為法蘭克人在佔領羅馬帝國北部高盧地區之後建立起的第一個國家政權,雖然在諸多方面,尤其是在後來的君主專制體制的建構上充分展現出了法蘭克人被那種蠻族文化深深禁錮的現象,但是其對於法蘭克王國的形成與今後的發展畢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法蘭克人在傑出部落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在與強大的羅馬帝國軍隊的作戰中取得了勝利,雖然這種勝利並不能說明法蘭克人對於羅馬帝國有著絕對的軍事壓制,當然這種情況在當時來說也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一方面說明了西羅馬帝國的不斷衰落,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法蘭克勢力的不斷崛起。高盧地區一直作為羅馬帝國的重要控制區,歷來一直受到羅馬帝國統治者的重視。

早在共和國時期的前三頭同盟和後三頭同盟時代就已經先後將高盧地區作為當時重要軍事統帥的駐紮區。因此高盧地區在羅馬共和國晚期和羅馬帝國時期的不斷發展中,已經具有了相當成熟的奴隸制經濟和行政體制,尤其是在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帝國國教時,高盧又成為了重要的基督教信仰地區。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當然也離不開這些在高盧地區早就已經形成了巨大影響力,並且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的羅馬人。

克洛維在高盧地區的經營過程中,通過高明的宗教手段將羅馬人同法蘭克貴族聯合起來,是法蘭克王國的建立成為了可能,並且具備較為堅實的統治基礎。法蘭克人皈依基督教一方面體現了當時以克洛維為首法蘭克人不得不對當時權勢較大的羅馬人進行妥協,另一方面也展現了克洛維迫切希望法蘭克人擺脫蠻族文化的願望。但是墨洛溫王朝在克洛維死後還是因為那種較為落後和粗暴的蠻族文化所破壞,王國領土始終未能實現根本意義上的統一,墨洛溫王朝的滅亡也在情理之中,當然這也為後來的加洛林王朝敲醒了警鐘。

參考文獻:《薩利克法典》等。

相關焦點

  • 簡說墨洛溫王朝
    電影《達文西密碼》最後,蘭登教授發現女主角索妮婭被認為具有耶穌基督和墨洛溫王室的血統,耶穌基督大家都知道,那麼這個墨洛溫王朝是怎麼個來歷呢。法蘭克王國第一個王朝就叫做墨洛溫王朝。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的開創者是著名的法蘭克國王克洛維一世(Clovis I,AD465或466-511),因為他的祖父墨洛維(Merovech)是位很厲害的法蘭克部族首領,所以就以他祖父的名字命名為墨洛溫王朝。
  • 女僕和公主之間的角力,看墨洛溫王朝,如何從分裂再次走向和平
    在西方的影視文化當中,關於歐洲各種王朝的電視劇數不勝數,這是因為作為平民的我們距離皇宮或是王朝實在是太遙遠了,所以才會保持著這樣濃厚的好奇心和八卦欲。但是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金雀花王朝或是都鐸王朝以外,墨洛溫王朝的發展其實具有著相當的戲劇性。
  • 近代西歐格局的出現:墨洛溫王朝被替代,加洛林帝國的形成、瓦解
    一、隨著與羅馬人的合作,薩利克法蘭克人克洛維創建了墨洛溫王朝。 從公元一世紀起,法蘭克人就散居在萊茵河下遊地區,緊靠在羅馬邊境防線的外側。蘇瓦松的勝利,實際上宣告了法蘭克王國的成立,軍事首領克洛維成為了統治法蘭克國家的國王,墨洛溫王朝開始了。 公元六至八世紀,法蘭克王國徵服了日耳曼本土和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德王國。至此,法蘭克王國的領土幾乎包括了除西班牙和義大利半島以外的西歐大陸。
  • 法國故事:兄弟鬩牆,內亂不斷,處於動蕩中的墨洛溫王朝
    每一任墨洛溫王朝的國王,習慣性地死後把領土平分給幾個兒子,令克洛維建立的王國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在克洛維之後,只有克洛泰爾、克洛泰爾二世以及迭戈貝爾一世這三個國王在任時期裡,法蘭克王國才處於暫時統一。許多國王都以幼衝之齡登上王位,而且很少有能活過20歲的。歷任的墨洛溫國王在位期間都沒為國家做過多少正經事,這些孩子國王、青年國王啥也不會,每天只知吃喝玩樂。
  • 世界史:墨洛溫王室要是剪掉自己的頭髮就會喪失擔任國王的資格
    一般認為在格裡高利時代,墨洛溫王室要是剪掉自己的頭髮就會喪失擔任國王的資格。法蘭克歷史中最重要的單一「歷史」事件是國王克洛維斯於公元4%年改信基督教,其之所以重要也是因為它是個教會史事件,而根據格裡高利的說法,改信基督教的人還包括他的軍隊;侵擾西方的其他蠻族改信的是基督教的阿里烏斯異端。
  • 中國亡得最冤的王朝,本是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卻因最強大而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王朝的興衰變化是很常見的。一個王朝的興起總是伴隨著另一個王朝的衰落,這個衰落的王朝最終只能滅亡。被毀滅的王朝幾乎都是因為太衰弱而被新興軍事力量打敗的。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是例外。他的毀滅不是因為自己太虛弱,而是因為自己太強。
  • 中世紀西歐社會,查理曼帝國的解體,加洛林王朝衰落後的歷史進程
    最終,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個繼承人凡爾登,籤署了著名的《凡爾登條約》,此後西歐世界一分為三,再無一統之勢。一、帝國的衰落814年查理曼大帝唯一的子嗣路易繼承王位,稱路易一世。史學家們將這一事件稱之為"路易分土",路易分土標誌著加洛林王朝衰落的開始。權力是罪惡的源泉,對於一個古代集權國家,權力的分散就十分容易導致戰爭。他的三個兒子都企圖獨自繼承父親的整個帝國,但此時他們尚忌憚這位國王,不敢明目張胆地爭奪權力。
  • 兇狠狡詐的締造者,看墨洛溫的克洛維,如何建立起法蘭克王國
    在這一時期,整個西羅馬帝國的土地幾乎已經被瓜分殆盡,但是在高盧這裡依舊存在著一塊領土,正處在羅馬將軍西格裡烏斯統治下。這位將軍被稱為「羅馬人之王」,從這個稱呼當中就可以看到羅馬人對這片土地和這個「西格裡烏斯王國」寄予的厚望。
  • 香檳和卡佩王朝:從巴黎到Champagne
    987年,于格·卡佩被法蘭克貴族選舉成為法蘭克國王(Hugh Capet'King of the Franks),從此開啟了長達341年歷史的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在卡佩王朝之前的歷史又被劃分為兩個階段或者兩個王朝: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和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
  •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外患的強大王朝,直到朝代末年依舊鎮壓四方!
    此句話說的便是每一個王朝都有它要面臨的外患,不論是強大如一統六國的秦王朝還是短暫如曇花一現的隋朝都要面臨外患時不時的侵擾,要說真正解決了來自外患的威脅,並在衰弱之際也不容侵犯的,中國歷史上,唯有漢王朝。秦朝強盛時,匈奴曾屢犯邊疆,強大如秦王嬴政也只能派遣蒙恬率軍擊退匈奴又或是建起萬裡長城將其拒之國土之外,卻依舊沒能徹底解決匈奴所帶來的外患,直至衰落。
  • 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不是第一
    這十個朝代是漢諾瓦王朝、哈布斯堡王朝、波拿巴王朝、波旁王朝、羅曼諾夫王朝、加洛林王朝、阿吉德王朝、安敦尼王朝、查士丁尼王朝、馬其頓王朝。以上十個朝代,有些人可能耳熟能詳,有些人可能連聽都沒聽過,現在筆者逐一介紹。
  • 吐蕃強盛時期佔領過恆河流域嗎
    也有的說法認為吐蕃是鮮卑族的南涼王朝禿髮利鹿孤之後,還有關於吐蕃人的祖先是由印度徙入的說法,但主流觀點還是認同古羌人西遷而形成吐蕃之說。在吐蕃誕生之前整個青藏高原幾乎處於蠻荒時代。由於缺乏明確的文字記載使當時青藏高原的歷史更多處於一種晦澀不明的神話傳說狀態。直到唐代以前中原王朝最大的外患就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至於西部的青藏高原則從未誕生過引起中原王朝重視的強大政權。
  • 中國史上三大短命王朝,如曇花一現,但卻輝煌燦爛,影響後世千古
    除了它還有兩個王朝和秦朝一樣,雖然短命,卻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第一個:秦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朝代秦朝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朝代,結束了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從秦始皇到秦王子嬰,總共兩屆皇帝,存續了15年就滅亡了。雖然只有短短兩屆,幹的事情卻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比如統一、修長城、開靈渠、車同軌、書同文,千裡馳道等等,使中國成為一個全方位的整體。
  • 20餘種罕見寶石隨葬王后,陵墓建成時,一個富有的王朝開始衰落
    20餘種罕見寶石隨葬王后,陵墓建成時,一個富有的王朝開始衰落 | 文 青衫文齋據傳300多年前的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汗,娶了美麗的阿姬曼·芭奴為妻。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統的絕世美女,傳說她的皮膚如玻璃一樣透明。
  • 四千年前的氣候突變與古文明的衰落(上)
    中緯度的寒冷以及遊牧民族南侵,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先後衰落。當然促使文明衰落的也還可能有其它原因,如人口的增長、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戰爭等。但是,氣候的突變可能是一個最有說服力的因素。  大洪水  人們都知道聖經《舊約全書》中關於大洪水的描述。
  • 神秘吐蕃王朝,軍事實力完虐大唐,為何迅速覆滅回原始部落
    社會制度文化能支撐起這個王朝嗎?毫無疑問是肯定的,於是人們更加迫切想了解這個神秘的政權。但自然環境惡劣是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如果想有強盛的國力,先天問題依然無法解決,自給自足沒問題,就像吐蕃王朝出現之前青藏高原的生活狀況一樣,但是如果要發動高強度、長時間的對外徵戰擴張,這種資源是遠遠不夠的。既然它做到了,那就說明它背後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就是吐蕃的奴隸制。
  • 羅馬鬥獸場,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雖然現在的羅馬鬥獸場只剩遺蹟,但它卻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通過這三場戰爭,羅馬不僅獲得了大量的奴隸和財富,更重要的,戰爭的勝利引起了羅馬社會內部各方面的深層次改變,這使其變得更加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