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入侵是羅馬帝國當中最為黑暗的時代,從公元四世紀開始,日耳曼民族就和羅馬人互相影響。而等到公元五世紀初期,義大利乃至整個羅馬帝國範圍內的形勢都在不斷地惡化,日耳曼人帶來了眾多災難性的侵略,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在這些侵略當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對高盧的入侵。在這長期的戰爭當中,法蘭克首領克洛維成功地建立起來了法蘭克王國,並在後世留下了兇狠無比、善於心計的評價。
公元四世紀開始,出於對東部匈奴人的懼怕和自身發展的需要,日耳曼人開始越過羅馬西部的邊界向帝國內部遷徙,並在隨後的一個世紀當中對整個羅馬發動了入侵。在公元476年,西部羅馬世系中的最後一位皇帝——這位名位羅慕路斯的皇帝擁有著和傳說當中羅馬建立者一樣名字——被廢,標誌著西羅馬帝國滅亡。
在這一時期,整個西羅馬帝國的土地幾乎已經被瓜分殆盡,但是在高盧這裡依舊存在著一塊領土,正處在羅馬將軍西格裡烏斯統治下。這位將軍被稱為「羅馬人之王」,從這個稱呼當中就可以看到羅馬人對這片土地和這個「西格裡烏斯王國」寄予的厚望。
而在這一時期,開創了法蘭克王國,奠定了墨洛溫王朝的克洛維還僅僅只是一群法蘭克人當中的一個小小的國王。他敏銳地注意到了這片土地所具有的象徵含義,並於公元486年佔領了這裡,頗具戲劇性地躍升為西部最強大的日耳曼統治者。極具野心的克洛維並沒有滿足於這個成就,他在之後的一段時間中繼續進行對外的徵服和發展,並成功地將現在德國西南部的地區納入了自己的版圖當中。
但是與此同時,法蘭克王國社會其實並不安定,儘管這個王國其實是在羅馬的廢墟當中建立起來的,但是這裡的文明已經被摧毀了,不管是羅馬的文明還是基督教的正統思想,都像是風中的燭火,快要熄滅。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同時也為了將佔據了高盧南部信仰基督教阿利烏派的西哥特人趕出去,克洛維選擇進行一次公開的皈依基督教的活動來獲得思想輿論上的支持。
據說,在一次戰爭當中,克洛維為了勝利而像上帝祈禱,隨後他就贏得了戰爭。為了表達對這場勝利的喜悅和感激,克洛維宣布他和參與戰爭的三千名士兵一起皈依基督教。因此,克洛維得到了法蘭克王國土地上所有羅馬人和信仰基督教正統的人的支持,為他後來向南方進軍提供了條件。
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個相當流於形式的行為,因為這個皈依似乎對他來講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儀式,就和中國歷史上皇帝進行的「再受命」活動一樣就是一個為了政治目標服務的措施。克洛維在得到支持之後他就將教條全部棄之不顧了,在之後的生涯當中依舊秉持著他狡詐的個性。
這種個性其實在他晚年時期有著具體的體現。為了令他和他的子孫後代成為法蘭克王國的唯一的君主,克洛維開始對整個王國領土當中的所有的親戚進行清洗,其中運用到了各種欺詐的手段。
某一次,克洛維為了收回某個貴族的領地,先慫恿了這個領主的其中一個兒子,說為了權力不會落在別人的手上,你為什麼不先去殺了你的父親呢?兒子果然聽信了克洛維的話,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而此時的克洛維就以為領主報仇的名義殺死了這個兒子,令這裡的人民非常感激地接受了他的統治。
除此以外,克洛維用金子引誘武士背叛他們所效忠的人,卻在達成目的之後用鍍金的黃銅打發了他們,還義正言辭地說背叛者只能夠獲得這種金子。甚至在清除了所有的親戚之後,克洛維還假惺惺地表示現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舉目無親孤苦寂寞。但是實際上,這種情況正是他自己造成的。
不過很顯然的是,克洛維發表這種講話也不是為了表達痛苦的感情,相反,他是為了看看還有沒有自己忘記了的親戚,看看有沒有人會跳出來成為下一個刻在墓碑上的人。
作為一個王朝的締造者,克洛維並不是一個仁慈柔和的人。他具有著傳統日耳曼人的兇狠好鬥的個性,這使得他能夠在蠻族入侵的過程當中帶著效忠於他的法蘭克人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王國。而他那狡詐的個性則令他能夠以某種較為合理的解釋清楚自己集中權力道路上的絆腳石。
可以說,雖然兇狠狡詐在現在來看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克洛維也絕不可能成為一位完全的紳士,但是他憑藉這些個性引導下產生的一系列行為和造成的結果,足以被稱為是一位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