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特殊的太空信號,根據特徵命名為「奶牛」和「考拉」

2020-08-11 痴狂科學

在上個世紀人類剛開始使用無線電進行通訊的時候,曾認為在外太空接收的無線信號是來自其它智慧文明,此後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充斥了各種不明來源的太空信號,其中一些無線信號以極高的速度在宇宙中穿梭,科學家那些只存在了1毫秒的信號稱為快速射電暴,然而快速射電暴只是多種太空信號中的其中一種而已,目前天文學家又新發現了一種太空信號——快速藍色光學瞬態(FBOTs),這是一種會短時間發出高亮而且能量十分驚人的太空信號。


在光學波上能看出這種太空信號發出藍色的光,而且它們通常只會出現幾天的時間,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然後迅速消失,最初科學家捕捉到這種信號時認為是另一種形態的快速射電暴,但FBOTs持續的時間比快速射電暴要久得多,而且通過分析竟然發現FBOTs裡面還包含有氫分子,也意味著FBOTs是一種新發現的太空信號,對於它的源頭目前認為可能是來自一顆大質量恆星發生的超新星爆發,因為FBOTs產生的亮度極高但只能持續16天就會消失。

天文學家把近段時間發現的兩個FBOTs分別起了個有趣的名字: &34;和「考拉」,這兩個FBOTs都有共同的特徵:產生的亮度和能量都遠遠超過超新星爆發,而且都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消失,科學家認為FBOTs可能是由大質量恆星產生的,此時恆星的核心衰變發生了坍塌,在短時間向太空中釋放大量的能量以後就很快停止了,當然還存在另一種極微小的宇宙事件——兩顆中子星發生了合併,這種概率非常低只是科學家提出的一種理論。

不過產生快速藍色光學瞬態(FBOTs)的源頭也很奇怪,都是源自一些極小型的星系,相比大型星系這些微型星系中各類金屬元素是非常缺乏的,也導致這些星系中的恆星由於維持自身運作的元素不足而極不穩定,科學家因此認為一些大質量恆星在形成後不久核心就衰變成了黑洞,與超新星爆發不同的是此時的恆星會從內部爆發出巨大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會從信號中發出氫分子的原因。

被核心黑洞撕裂的恆星就是對於FBOTs信號的一種解釋,只是還不知道這種內部發生的爆發會產生高亮光的原因,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後會變成星雲重新回到宇宙中,許多重元素就是在爆發過程中產生的,而藍色光學瞬態(FBOTs)並不是恆星正常的死亡,釋放出來的能量卻十分驚人,如果在銀河系發生這種爆發,那麼地球上的人會在夜晚直接看到天空中這場明亮的宇宙事件。

科學家把這種新太空信號的描述是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報通訊》上。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特殊的太空信號,根據特徵命名為「奶牛」和「考拉」
    在上個世紀人類剛開始使用無線電進行通訊的時候,曾認為在外太空接收的無線信號是來自其它智慧文明,此後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充斥了各種不明來源的太空信號,其中一些無線信號以極高的速度在宇宙中穿梭,科學家那些只存在了1毫秒的信號稱為快速射電暴,然而快速射電暴只是多種太空信號中的其中一種而已,目前天文學家又新發現了一種太空信號
  • 天文學家用「奶牛」和「考拉」描述一類全新的太空信號
    來源:cnBeta.COM宇宙中充滿了來自不同來源的強大爆炸,現在,天文學家描述了一類全新的太空信號。這些事件被命名為快速藍色光學瞬態(FBOTs),這些事件非常明亮,並在短時間內拋出驚人的能量。FBOTs是如此之熱,以至於它們在光學波長上發出藍色的光芒,但也可以在X射線和無線電波中被獲取。
  • 新型太空爆炸事件:強度高達一般超新星爆炸10倍
    由於其亮度極高,科學家原以為它離我們的距離比實際上近得多,而自此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兩次相似的爆炸事件,這三起事件均被劃入了同一類別。  這些能量爆發極為猛烈、速度極快,以極高的速度將大量物質拋入太空之中。天文學家將這類爆炸事件命名為「快速藍色視覺瞬態事件」,簡稱FBOT事件。
  • 銀河系發現神秘無線電信號,或為巨大的能量爆發所致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1月5日報導,科學家探測到了來自銀河系內部的神秘而強大的無線電信號,或為巨大的能量爆發所致。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三篇研究論文,基於在加拿大、美國、中國,甚至是從太空進行的觀察,有可能揭開了源頭的面紗。今年早些時候,也就是4月27日,兩臺太空望遠鏡接收到了來自銀河系另一端宇宙體的強大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內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信號
    在一份新的同行評審論文中,SGR 1935 + 2154被描述為發出了兩個更強大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與從星系外來源看到的無線電信號一致。該活動已在本月初正式確認為FRB,並命名為FRB 200428。從那以後,天文學家一直在密切注視FRB200428。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2020年5月24日,荷蘭的韋斯特博克(Westerbork)綜合射電望遠鏡捕獲了兩個毫秒長的電磁波,相距1.4秒。5月3日,中國的五百米孔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也檢測到了更微弱的FRB信號。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奇特信號」 會是外星人嗎
    原標題: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奇特信號」 會是外星人嗎   相關連結   篩選地外文明信號,科學家有道道   雖然科學家表示這11光年以外的奇特信號可能是外星生命發出的,但鑑於之前我們已經被「忽悠」過很多次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僅有一側脈衝的新型恆星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15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跳動的恆星,但只有一側脈衝。儘管早在十幾年前,人們就預測過這樣的天體,但這仍然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地看到它。  這顆恆星被命名為HD74423,是一顆A型主序恆星,質量約為太陽的1.7倍,而且更年輕(儘管很難精確地測量出它的實際年齡)。
  • 天文學家新發現了一顆特殊的單側脈衝恆星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15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跳動的恆星,但只有一側脈衝。儘管早在十幾年前,人們就預測過這樣的天體,但這仍然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地看到它。這顆恆星被命名為HD74423,是一顆A型主序恆星,質量約為太陽的1.7倍,而且更年輕(儘管很難精確地測量出它的實際年齡)。它那奇怪的脈衝行為最早是由平民科學家發現的,他們仔細研究了NASA尋找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TESS的數據,探尋其中的異常現象。
  •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
    科學家發現氦逃逸了巨型行星的大氣,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200光年的系統中失去了大氣。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圍繞行星的氣體包層延伸到了太空。結果出現在5月3日的Nature中。
  • 讓天文學家魂牽夢繞好幾年的太空「神秘信號」,原來是太空垃圾……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趣聞 讓天文學家魂牽夢繞好幾年的太空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一段引力波信號可作證明
    休斯敦9月2日消息,天文學家2日在《物理學評論通訊》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的一段引力波信號可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天文學家當日表示,他們發現的這個中等質量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 誰為行星命名?又是誰決定該如何命名?
    行星的名字源自羅馬和希臘神話,而地球的名稱起源於日耳曼語和古英語。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可以被肉眼觀察到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不同的文化中被冠以不同的名稱。羅馬人根據行星的運動軌跡和外貌來命名它們。
  • 天文學家又發現神秘太空信號 157天重複一個周期
    天文學家已經能夠追蹤到一些快速射電暴來自哪些星系,但尚未確定其實際原因。據報導,單次的快速射電暴只發生一次,並不會重複。但重複的快速射電暴會多次發出短暫而能量巨大的無線電波。先前的觀測顯示,通常在重複時,信號是零星的或是集群式的。今年早些時候,這一切都改變了。
  • 天文學家在太空發現糖
    位於法國的IRAM陣列在太空中發現了一種構成RNA的糖分子。(圖片提供:Rebus;IRAM) 天文學家最近發現核糖核酸(RNA)的一種基本成分漂浮在銀河系一大片恆星形成區域的炙熱而緊密的核中。這些分子有可能在行星上形成與生命有關的物質,也就意味著宇宙中的許多角落其實已經撒滿了生命進化的種子。 關於存在的兩個最大問題——我們是孤獨的嗎?我們為什麼出現在地球上?——至今依然沒有答案。
  • 信號位置鎖定,距離地球約1800光年
    作者:文/虞子期在我們宇宙之中,對地外信號的發現可以說多不勝數,包括我國天眼也發現過,但是大多數都是以脈衝星「信號」為主。而在我們科學界真的有一種信號是一直在探索的,那就是被命名的「Wow!信號」,這個信號的突發出現,引發了很多人的猜測,有些人認為這個信號就是正常的太空信號,也有人說是來自宇宙的地外生命所發出來的。
  • 發現外太空神秘無線電信號,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低頻率信號
    除去可見光譜外,還有許許多多微波與無線電信號正在通過星體的熱量、崩壞爆炸的星體、黑洞等等一切可以傳播信號的途徑進行傳播。其中一種被稱之為FRB(fast radio bursts,快速射線暴)的神秘無線電信號,可以在幾毫秒內產生相當於5億個太陽的能量。目前科學家還未能解釋其來源!近日加拿大的某個天文望遠鏡監測到來自太空的神秘無線電信號,這個信號是目前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低頻率信號。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年輕的熱木星
    天文學家利用來自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和Spitzer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正在運轉的熱木星系外行星,該軌道運行著一顆名為
  • 太陽系特殊小天體或有光環:兼具小行星彗星特徵
    2013年,天文學家們發現它擁有兩條光環。Chariklo直徑約250公裡,其內側的光環距離星球表面約391公裡,光環寬度約7公裡;外側光環距離星球表面約405公裡,寬度約3公裡,;兩環之間的間隙寬度約8公裡。
  • 呈水滴狀,美17歲高中生發現一特殊恆星,天文學家曾搜尋40年未果
    難道宇宙中一切天體形狀一定都為球狀嗎?事實上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最近,一位17歲高中生發現一顆形狀怪異天體,形狀看起來像水滴一樣,在這裡,我們姑且將這形狀稱之為「水滴狀」,這也驗證了一句話:宇宙之大,無奇不有。
  • 太空探索:天文學家發現土星星雲的奇怪結構!
    太空探索:天文學家發現土星星雲的奇怪結構!壯觀的行星狀星雲NGC 7009,或土星星雲,從黑暗中出現,就像一系列奇形怪狀的氣泡,點綴著光彩奪目的粉紅色和藍色。這張彩色圖像由ESO的超大望遠鏡(VLT)上的MUSE儀器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