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主義者責任心差 難以調節情緒

2021-01-11 半月談網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然而當把追求物質擺在人生目標制高點的時候,這種價值觀會一步步蠶食和瓦解我們的人生。物質至上的人,一旦沒有了物質的保證,摧毀力極強。

當物質主義者遭遇困難,他們一般會選擇極端的方式進行解壓,比如瘋狂購物、刷暴信用卡買奢侈品等等,如此一來,就會陷入惡性循環,買來的東西只能暫時地平復情緒,而長期的卻是越發依賴物質以及越發因得不到而不快樂。

1.物質主義者婚姻幸福指數低

都說沒有麵包作為基礎的婚姻是不牢固的,婚姻需要一定物質作為基礎,然而根據美國楊百涵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相比起有錢人的家庭來說,收入水平較低的普通人家的婚姻幸福指數則高許多。

2. 物質主義者難以自主調節情緒

諾克斯學院教授Tim Kasser在對物質主義的研究中發現,只追求金錢成功的人會更容易感覺悲傷、沮喪、難以自主調節情緒。「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強烈的金錢至上價值觀會對生活造成直接的破壞,但是所謂的美國夢確有弊端,追求物質而忽略精神會破壞人長久的幸福感。」

3.物質主義者實際上工作責任感不強

物質主義者看上去似乎會很熱衷於工作,好像會對工作很負責,然而,由於他們的根本目標是錢,工作實際上就是他們獲取金錢的手段而已,所以在他們心裡,並沒有很強的職業責任心或社會責任感。金錢至上的人對他人和社會都缺少關懷。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年輕一輩相比起老一輩的人在物質上的期望值更高,2005-2007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有62%的高中生有著強烈的金錢至上價值觀,39%的人希望可以不勞而獲;而在1976-1978年的高中生中,只有48%的人覺得錢很重要,希望不勞而獲的人僅有25%。

4. 物質主義者欲壑難平永難饜足

錢是賺不夠的,物質主義者永遠學不會滿足。2006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稱,物質主義者欲壑難平,永難饜足。物慾橫流世界的大門已經大開,如同潘多拉的盒子,吞噬人的情感和良知。人活著需要一定的物質,然而貪得無厭者從古至今都不曾獲得過內心真正的安寧和幸福。(翻譯/韋方苑)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二)科學認識情緒及其影響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二)科學認識情緒及其影響 2020-02-14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學:是怎麼進行情緒調節的?
    說到情緒調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調節消極情緒,但實際上積極情緒也需要調節。大量事實 證明 ,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黃帝內經養生經有這樣的說法:「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 調節自我情緒的三個小技巧
    我們要怎麼樣學會調節自己情緒?古時候有一農夫,他每次生氣跟人吵架時就會跑回家繞著自己的房子和田地跑圈,發洩一通後迅速忘掉一切重新努力的耕地,一過就是幾十年。農夫老了的時候已經家財萬貫,農田一眼看不到頭,但他依舊在生氣的時候,喜歡繞著房子和農田跑步。當他氣喘籲籲地跑完步回來的時候,他的孫子終於問出了那個問題:為什麼您一生氣就要繞著田地跑步?
  • 調節孩子的情緒,方法有哪些?
    本來玩得好好孩子,突然大哭大鬧,或者出門在外,看見喜歡的玩具不給買,就立即在地上打滾,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這也使得很多家長為之頭疼,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更加有效調節孩子的情緒一、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情緒想要了解如何讞節孩子情緒,那麼就最好先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通常來說會有以下幾點:1
  • 情緒調節提升勞動者深層扮演能力
    Grandey認為,員工付出情緒勞動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情緒調節的過程,即員工為了一定的組織目標而調節自己的情緒體驗和表達。具體來說,員工在面對一定的工作情境時會產生與之相對應的情緒反應,如憤怒、悲傷或焦慮等,這些情緒可能不符合組織的情緒表達規則,此時員工就會通過情緒勞動(表層扮演或深層扮演)的方式來調整情緒,進而向服務對象表達出合適的情緒和行為。
  • 教您幾招—調節情緒小妙招
    教育水平較高的患者相對於文化水平較低的患者焦慮抑鬱發生率低,考慮與高文化水平患者能夠更加準確獲得疾病的相關信息,正確看待自己的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能及時與醫生溝通,解除自己的疑惑; 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對疾病認識存在局限性且相對經濟基礎差,在HBV感染後往往手足無措,耽誤治療或出現「亂投醫」等情況,導致病情反覆或加重,從而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 青少年常見的不良情緒有哪些 青少年不良情緒如何調節和疏導?
    不良情緒影響著青少年的行為,如何正確調節和疏導不良情緒成了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一大重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青少年常見不良情緒有哪些以及如何調節和疏導不良情緒。認識青少年不良情緒和情感產生的原因,目的在於根據原因找出調節青少年不良情緒的措施。從兩大方面入手進行不良情緒的調節。
  • PTSD患者情緒不足/情緒過度調節狀態交替的相互抑制模型
    相互抑制模型解釋了PTSD的情緒調節不足和調節過度狀態之間的切換本研究提出了一個模型,其中杏仁核和腹內側前額葉皮層(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之間的相互抑制可預測同一患者內神經、行為和症狀水平的情緒調節不足和過度調節狀態之間的同步交替。
  • 情緒總是飄忽不定?其實是這些物質控制了我們
    文/老K很多人發愁自己的情緒,因為它們來去飄忽不定,這十分讓人頭痛。其實隨著腦科學的逐步發展,我們發現人的情緒也和大腦中的某些物質有關。今天老K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關於影響我們情緒的這些大腦物質。腦科學發現大腦傳遞信號是需要通過神經元來完成,但大腦神經元並不是一個系統的網絡,而是獨立的組織,在神經元末端,有一種名叫「突觸」的組織,它就像神經元的手,可神經元之間的溝通並不需要握手表達,而是在突觸分泌一些化學物質,這就是今天我要說的「腦神經遞質」,是這些物質決定我們情緒的愉快或者悲傷。
  • MBTI小知識|NF理想主義者
    然而,遺憾的是,與之前的SP技藝者和SJ護衛者相比,我們身邊的NF理想主義者實在是太少了。而世界如果能多一些這樣的人,我們的生活肯定會更加美好。那麼,稀少神秘的NF理想主義者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從整體形象、日常交流、習性能力、興趣關注、思想觀念這五個方面來大致了解下吧。
  • 新研究說大腦中海馬體也參與情緒調節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加拿大一項新研究說,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的海馬體也參與情緒調節,這個發現可能為治療上癮、焦慮和抑鬱等精神障礙提供新思路。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主要關注海馬體在記憶和認知中所起的作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學術刊物《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報告說,海馬體中名為CA1和CA3的兩塊區域也參與情緒調節。研究人員用小鼠進行了實驗,它們被置於「接近-迴避型」衝突場景中。這是心理學上用來測試情緒調節機制的一個方法,用人類生活經驗打比方就是:一個人正想走進他最喜歡的餐館吃飯,突然看見他很討厭的一個人在裡面,這時候是進去還是走開呢?
  • 心理減壓篇一:調節情緒的幾種方法
    心理減壓篇一:調節情緒的幾種方法 2020-03-12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控制情緒、物質保障、愛自己」:做到這三點,人到中年才不會差
    那什麼樣的女人在人到中年的時候,過得不會太差呢?教師節來臨,前兩天回高中學校看望老師,遇到曾經的一個高中同學。說來這位同學在當初念書的時候,跟我關係還算不錯,只是畢業多年後,我們除了同學聚會外不曾單獨聚過,平日裡也只是偶爾通過網絡聊天工具進行聯絡和溝通。
  • 擺渡船·天天航班134|《責任心故事》:責任心,迎接美麗人生的底氣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總會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生活也總是明亮而美好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責任心的故事,從古今中外的名人軼事中體會責任心的重要意義。一個小數點的錯誤為什麼造成了太空人的犧牲?你知道什麼樣的人最受歡迎呢?怎樣才能畫出會七十二變的山呢?
  • 情緒暴露了你的健康?尤其小心4種「高危」情緒
    當一個人遭受壓力,情緒會變得焦慮不安,體內釋放一種物質——「皮質醇」。它會刺激油脂分泌,臉上出現痘痘等皮膚問題。隨著年齡增大,人更易產生悲傷、憂鬱的情緒。 特別是家中有老人的,一定要多關心、開導老人的情緒,否則容易加深壞情緒,壓垮身體。 78歲高齡的李奶奶(化名),在4年前查出了卵巢癌晚期,一開始她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整天失眠,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還引起了併發症,加重病情。
  • 如何有效控制和調節不良情緒?
    如何有效控制和調節不良情緒?情緒與人的性格、心態有關,但外界影響也是有的,比如不適合你的環境和你討厭或已經厭倦了的生活工作生存空間與環境等。這些都是對一個人情緒有所影響的,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你本人,如何控制情緒也要從你本身的認知、處事程度和方法來確定了。
  • 孩子情緒的好壞跟身體密切相關,你知道嗎?善用3R策略調節情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3R策略」是美國心理學家圖爾特·尚卡爾博士和特雷莎·巴克爾在《我不是壞孩子,我只是壓力大》一書中提出的調節情緒的策略。自控力和情緒調節能力也會跟著變差,家長要耐心的開導孩子,鼓勵他們勇敢戰勝疾病。當他精神好一點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適當多吃點,增加營養,這樣有助於身體康復。『孩子肚子餓的時候情緒會變得暴躁。
  • 【中學教師資格證】重點筆記:情緒、情感的分類、功能、標準及調節方法
    情緒情感的分類情緒心境微弱、持續時間較長,帶有彌散性激情爆發式、猛烈而時間短暫;往往出現「意識狹窄」現象應激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狀態情感道德感根據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人的思想
  • 用轉移、替代和升華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
    來源:新浪博客郝旭光 提要:今年春天因為疫情而被迫宅在家裡,人們常常會產生很多負性情緒。面對負性情緒,建議看問題時用相對、全面、動態代替絕對、片面、靜態的合理化方式,通過延遲、轉移、替代和升華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