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太倉沙溪古鎮以完整的河二街三橋一島為建築風格,保持著古老獨特的江南水鄉古鎮的結構,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典型的帶狀水鄉町,沙溪古鎮境內保存著明清時代的臨水建築和古老的街道,有古老的小巷、古老歷史的古橋和許多文化名人的故居,現在已經登記為我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後備名單,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
沙溪古鎮在江南地區的水鄉古鎮中知名度不高,但在歷史上在這裡起到了重要作用,沙溪古鎮東太倉重要港口劉家港曾是海絲綢之路的起點,全部從劉家港出發,早在元朝劉家港就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
劉家港自古以來就是天然良港,聞名海外,被稱為「大海的領喉、江湖的入口」,鄭和下西前已被稱為「六國碼頭」和「天下第一碼頭」,太倉地區也是全國豐富的土地,是魚和米的故鄉,這裡也有很多航海經驗豐富的「船老大」,商業貿易很發達,因為貨物充足,離當時的南京也很近,所以劉家港成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出發港。
曾經有海運千艘,盛時劉家港因江河改道,港口縮小而沒落,離這裡不遠的上海港取代了劉家港國際港的地位,但是,歷史在這裡留下了完整的江南古鎮沙溪,許多歷史建築成了沙溪古鎮的文化遺產。
樂蔭園是沙溪最有名的江南園林,這是元末隱士瞿孝禎的自家花園,樂蔭園佔面積約22畝,有池,全園分東、中、西三部分,池在正中,周圍為假山、迴廊、水榭、花廳、六角亭、通津橋等建築,樂蔭園是瞿孝禎讀書撫摸琴的地方,之後,沈周、文徵明、王世貞、吳梅村等文化名人在這裡作詩作畫。
沙溪古鎮龔氏雕刻廳建於乾隆年間,是龔氏古宅中的第三進東廳,亭內木雕是江南特有的建築藝術,雕刻精巧,手法豐富,集深雕刻、淺雕刻、圓雕、透雕等多種技法於一身,陸京士的故居是清末的民居,靠近山,與中西合璧,是古鎮民居中最具特色的一處,此外,沙溪古鎮還有吳曉邦的舊居、象牙行、江南民間現代詩館等古老建築,展示了古鎮文化發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