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冬日寒,以茶暖:日本茶道與普洱熟茶品鑑分享會

2021-01-20 網易

2021-01-14 14:15:52 來源: 知味

舉報

  星標這個公眾號,每一款好酒都不錯過

  

時間: 2021年01月31日 周六 上半場:14:00-15:30 下半場:16:00-17:30 地點:上海長寧區法華鎮路525號德必法華創意林D101 970風土俱樂部 價格:上半場420元/位,會員360元/位 下半場420元/位,會員360元/位 全場790元/位,會員660元/位 講師: 高級評茶員、茶藝師 李剛 報名: 點擊下方進入 知味小程序 報名 請報名者保證身體健康,並在入園時出示隨申碼

  上半場:日本茶道

  說到日本茶,馬上想到的是煎茶、抹茶,好像都是綠茶吧?回顧一段歷史,公元805年,唐朝時期,日本的最澄禪師就從中國帶回了茶種,並在近江阪本(現在的滋賀縣)日吉神社旁種植。公元1168年和1187年,宋朝時期,日本的榮西禪師到訪中國,帶回了茶種盒佛經,並在佛教中大力推行「供茶」的禮儀,日本的飲茶之風盛行。聽過李老師六大茶類課程的同學,一定記得綠茶之後,茶的製法不斷豐富,歷經元明清,六大茶類基本形成。那為什麼日本引進茶種之後,主要是綠茶,沒有向其他茶類發展,而是把茶道發展到了極致?是因為風土本身對茶種植和製成的限制,還是有其他原因?

  

  日本茶道的極致確實讓人敬佩,一場真正的日本茶會,長達四小時,體驗和靜清寂,感受一期一會。從進入寄付、外腰掛、中門、蹲踞,一步一景,感受布局嚴謹的日式庭院。懷著敬畏的心情進入茶室,琳琅滿目的茶會用具、精緻的果子、儀式繁複的茶道,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和新奇的。仿佛回到唐宋,又仿佛是未曾相識。 那麼日本茶道跟中國傳統茶道到底有什麼淵源?織田信長、豐丞秀吉、武野紹鷗、千利休對日本茶道形成有什麼樣的影響?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是什麼流派?玉露、冠茶、煎茶、番茶、玄米茶、抹茶,誰是尋常百姓家茶飲,誰又是王公貴族特飲?懷著諸多的疑問,約一場歲末年初的茶課,一起回顧中日茶文化淵源,了解日本茶道發展及流派演變;認識日本茶區分布及品種分類;欣賞日本茶室布局及茶道禮儀,最後親手打一碗抹茶,唇齒留香。

  一期一會,本次茶課的上半場,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了解日式茶道及基本的茶會禮儀,學會製作一碗甘美的抹茶。再去日本旅遊時,我們便可以打卡擺拍達到專業水平。

  

  

日本茶道篇 1. 中日茶文化淵源 2. 日本茶道發展及流派演變 3. 日本茶室及茶道禮儀淺析 4. 日本茶區分布及品種分類 5. 抹茶製作工藝及分級 6. 加工工藝、分級、原產地認證 7. 打抹茶及飲茶禮儀 (學員實踐)

  

  品鑑茶樣

  宇治抹茶

  1|薄茶:小蒼山

  2|濃茶: 天王山

  下半場:普洱熟茶

  

  如果排序最適合冬天喝的茶,熟普洱名列前茅。紅亮剔透的湯色,醇厚甘甜的滋味,飽滿順滑的口感,從舌尖到胃的溫暖,讓寒冷單調的冬天也豐富鮮活起來。知而識其味,這下半場的茶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熟普洱的世界,聊歷史,學品鑑,喝懂普洱茶。回顧勐海茶廠、下關茶廠、昆明茶廠經典系列;解讀普洱熟茶製作工藝及四代發酵技術的演變;實踐衝泡技巧及標準品鑑流程。

  

  普洱茶最早的史料記載是1761年,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提到「普洱茶出雲南普洱府」,歷經了幾個朝代的發展,普洱茶形成了獨有的體系,受歡迎的程度經久不衰,年份茶無疑最受追捧。上了年紀的老茶,會在微生物菌群的辛勤勞作下,成為不息的變動者、活著的生命體。普洱茶的發酵過程可以延續十幾年、幾十年,便使茶品越來越具有時間深度,漸入化境,妙不可言。讓我們一起來品鑑不同茶樣分別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吧。

  

普洱熟茶篇 1. 熟普洱的來源及發展 2. 製作工藝及四代發酵技術的演變 3. 中茶支系的歷史 4. 衝泡技巧及標準品鑑解讀 5. 年份熟普選購甄別要點

  品鑑茶樣

  1|老黃片,90年代

  

  黃片指較粗硬的曬青葉片,做茶的時候通常會把它撿掉,來保持整批茶的色澤勻稱。但粗老葉片組織厚實,滋味濃重,陳年後有著極驚豔的口感。開啟老茶磚,一片片像剝落的年華,喝的是時光堆疊出的醇厚與質感的陳香。

  2|大益龍團,2004

  

  龍團鳳餅始於北宋初年,宋徽宗《大觀茶論》載:「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因其選料精細,製作繁瑣,要求擇之必精,濯之必潔,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為茶病。這款仿古龍團採用勐海茶廠經典拼配配方,面撒金芽,內壓陳料。幹茶嗅起來,有些類似熟豆子皮的香氣,從第一泡開始,龍團就表現出難得的細膩感,仿佛久熬的紅豆湯,散著成熟的香,帶著潤糯的湯感,滑膩了整個舌面。

  3|易武熟磚,2002

  

  道光皇帝欽賜「瑞貢天朝」使易武茶聲名大噪,百年來隨著普洱茶的發展,茶區幾經起伏。「班章王,易武后」 足以見得易武茶在當時的茶葉市場的地位。也道出易武茶的特質:水潤甜柔,回甘悠長。易武茶在時間的作用下會變得更加「醇釅「、「暖潤」,展現一年一味的沉著緩慢轉化的陳香,內涵深厚,香高味正。

  4|勐宋老茶頭,2006,雲南勐宋產區

  

  勐宋屬於納版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70%。古樹茶園、熱帶雨林林構成一個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老茶頭是普洱茶渥堆發酵過程中,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自然結塊的茶,也稱「疙瘩茶」。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記》中就有:「疙瘩茶,味最釅」的記載。真正意義的老茶除了有陳放年份的考量,其次是倉儲的條件。倉儲過程是茶一年一味緩慢乾淨的後發酵。勐宋的 「溫度、溼度、空氣氧份」是成就珍稀年份茶良好的生態倉儲環境。

  5|大益7572,2017

  

  大益7572配方初創於1975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穩定的品質和成熟的口感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也被業界譽為「評判普洱熟茶品質的標杆產品」。學習熟茶品鑑,是當之無愧的標準茶樣。

  

上海|冬日寒,以茶暖:日本茶道與普洱熟茶品鑑分享會 時間: 2021年01月31日 周六 14:30-16:30 地點:上海長寧區法華鎮路525號德必法華創意林D101 970風土俱樂部 價格: 上半場420元 /位,會員360元/位 下半場420元/位,會員360元/位 全場790元/位,會員660元/位 講師: 高級評茶員、茶藝師 李剛 報名: 點擊下方進入 知味小程序 報名 請報名者保證身體健康,並在入園時出示隨申碼

  *溫馨提示

  活動一經預定,只可轉讓,不可退款。

  園區內實行活動備案制度,如席位已轉讓,請在活動開始前2天告知客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吉普號 普洱3min 23 老茶頭不是熟茶?
    老茶頭的口感為什麼更香甜順滑?老茶頭和熟茶有什麼區別?帶你詳解老茶頭小黑吉普號CEO普洱老茶頭茶頭,又名「自然坨」,是指普洱茶在渥堆發酵時結塊的茶,相比正常的熟茶,茶頭內含物更加普洱熟茶要經過人工灑水渥堆發酵,在熟茶發酵的過程中,會根據需要,對茶葉定期進行翻堆解塊
  • 日式茶文化交流 ASUKA SEICHA飛鳥製茶帶你感受日本茶道
    中國乃是茶的故鄉,對茶之一道研究頗深。而日本作為我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就在多個領域與中國有著頻繁的往來與交流,茶文化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脫胎於中國茶文化的日式茶道,在結合了日本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習俗等,漸漸發展出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茶文化中又多了一種分支。
  • 98年綠茶、百年普洱熟茶、梅子味白茶,茶圈中3個奇葩的賣家秀
    《3》 第二,百年宮廷普洱熟茶 喝普洱的人,平時有三點愛好。 點開圖片一看,赫然8個大字——百年宮廷普洱熟茶。 然後這底下的評論,徹底炸開了鍋。 路人1(調侃),宮廷級茶?難不成是以前給皇帝喝的? 路人2,你懂什麼啊,宮廷茶就是概念炒作。普洱是邊疆粗茶,哪朝哪代的皇帝能看得入眼?
  • 小寒不寒,紅版美人謠是貼心的暖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小寒勝大寒,最冷是三九。寒冬之寒,已逼近,品茶,宜溫性茶。比如,老茶、熟茶、紅茶、老白茶等茶,適合此時飲。而普洱茶,最有味,驅寒,還暖心暖胃。
  • 茶化石普洱茶古樹熟茶怎麼收費
    茶化石普洱茶古樹熟茶怎麼收費  金斯敦大學的研究項目幫助我們生產安全、高效和先進的產品,因此對我們來說,它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合作夥伴。」  在國內,普洱茶不如綠茶、烏龍茶、白茶、黑茶、紅茶等更為常見。在英國,喝紅茶則是非常流行的一件事,不過普洱茶也成為英國的茶品之一。
  • 詳解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區別
    普洱茶是一種獨特的茶,在現行的國家標準中,普洱茶被分為生茶與熟茶。區分生茶與熟茶可以說是進入普洱大門的第一步。生茶與熟茶就像原本在同一條軌道上並排前行的兩個人,卻在某個節點上因為各自的原因與需要轉向不同的方向,這個節點叫做「發酵」,生茶走向的是自然後發酵,熟茶走向的是人工渥堆發酵。之前它們並行的一段路則是從鮮葉採摘,經殺青、揉捻、日光乾燥到製成曬青毛茶的過程。
  • 小茶控品鑑包の古樹曬紅:不倫不類的紅茶 "曬紅"初體驗
    很多人稱它為普洱紅茶(既有普洱的陳化屬性也有紅茶的特徵)。也有很多人提議把它歸類為全新的茶類,就像坊間炒得沸沸揚揚的把普洱作為第一茶類來看待一樣。看來接觸一款新茶,是很欣喜的,會因為新鮮,而引發求知慾,去深挖它的種種,不想喝得不明不白,作為喝茶人,多喝不同的茶,慢慢鍛鍊自己的味覺,敏銳自己的感覺~今天要曬單的是元旦之前購入的茶樣兒,裡面一共有七款,有普洱熟茶和生茶,也有紅茶,其中貓耳朵與曬紅龍珠抓住了我的眼球,這也是購入它的緣由之一,客服說均是古樹茶,純料,半信半疑,那就一一去用嘴巴試驗和揭開吧
  • 茶化石是什麼
    提起茶化石,懂普洱茶的茶友就比較了解了。 茶化石是一種高品質的精製普洱茶熟茶,是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的完美結合。因其原料選用西雙版納勐海古樹茶區百年以上樹齡春茶芽葉,工藝流程複雜,成品數量稀少,故名茶化石。根據其外形大小分為:茶化石,碎銀子。
  • 茶化石(碎銀子)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茶?
    許多朋友在看到茶化石茶形狀的時候,第一眼就認不出他到底是什麼茶?對它表示很疑惑,這個茶葉這樣子可以喝嗎?那麼,茶化石到底是什麼茶呢?現在,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茶化石茶的相關內容。茶化石,也叫碎銀子茶,是一種高品質的普洱熟茶。
  • 普洱熟茶在發酵渥堆過程中微生物的作用
    熟茶微生物發酵的微觀世界中還有著許多未解之謎,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了解一些熟茶發酵一般性的工藝流程,對於進一步認識熟茶、品鑑熟茶確是有著深遠意義的。一是:微生物對茶葉的直接作用,主要與構香,構色有關;二是:由微生物產生的胞外酶對茶葉的間接作用,主要與構味有關。
  • 日本茶道:世代相傳的和風精神(圖)
    所謂「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茶風茶俗承載了歷史,成為很多國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體會異域的茶情,也就感悟了他國的文化;玩味異域的茶趣,也就了解了茶中的別樣真諦。本期讓我們走進鄰邦日本感受它聞名天下的茶道精神。
  • 「茶葉百科」幹茶顏色深的茶葉一定是陳年茶嗎?
    通過仔細觀察茶葉的顏色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優質的茶葉今天小壺仙給大家分享——如何通過茶的顏色識別優質茶金毫紅茶幹茶中帶金黃色茸毫的嫩芽。紅茶發酵時,茶多酚氧化聚合形成茶黃素,茶紅素。乾燥後紅色的茶汁黏附在帶毫的茶芽,呈金色成為金毫。銀毫毫品種製得的綠茶、白茶幹茶中帶毫的嫩芽,如白毫銀針、福鼎大毫茶幹茶中銀毫。
  • 為什麼茶葉會苦味和澀味
    很多朋友不知道為什麼普洱茶要藏新茶讓新茶陳放幾年後再拿出來喝,而且普洱茶與別的茶不一樣,普洱茶的品質越陳越好,而別的茶是求新,只有普洱茶是求陳。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普洱茶的專業知識。熟茶茶多酚的轉化普洱熟茶在加工的過程中首先經歷了高溫的殺青作用滅活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而後在長期的渥堆發酵過程中微生物分泌胞外酶的作用下促進了多酚類物質發生了氧化、聚合、分解、轉化等化學變化,同時生成了大量的茶褐素,使得茶葉由原來的外形綠潤變為黑褐、湯色黃綠變為紅褐。
  • 普洱茶到底是什麼茶?
    所以,回頭來說,且讓我們來聊一聊,究竟什麼樣的茶,才是「普洱茶」?從茶的分類來看,可以分為六大類,分別為綠茶、茶黃、白色、青澀、紅茶與黑茶。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分類並沒有提及茶樹的品種以及產地,而多是用製法來說。也就是,即使是同一茶樹所採摘下來的茶葉,分別以不同方式製作,便成為了不同的茶。
  • 四大功效,看大紅柑普茶的養生價值有多高?
    紅柑皮中的檸檬烯能夠燥溼化痰,清肺潤燥;普洱熟茶暖潤,促進代謝排毒,雙管齊下,由內而外,預防咳嗽感冒。 另外,普洱熟茶能夠消食解膩早已廣為人知。普洱茶經發酵後生成新的分解酶,是身體脂肪的「剋星」。 大紅柑日常飲用,還能夠起到護胃養胃的功效。
  • 碎銀子茶是什麼茶?碎銀子茶的喝法及特點功效
    碎銀子茶到底是什麼茶呢?相信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碎銀子茶形狀上細碎的像碎銀子一樣。碎銀子還有這些名字:「茶化石」,「金不換」。如果存放時間超過十年以上就更好了。碎銀子茶有很多的營養價值:喝碎銀子茶對胃的保健比較好。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溶性單糖和寡糖,維生素C等營養價值。
  • 壓成餅的普洱生茶該怎么喝?收藏這一篇就夠啦!
    普洱生茶是指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陳放,不經過人工「發酵」、「渥堆」處理,但經過加工整理、修飾形狀的各種雲南茶葉(餅茶、磚茶、沱茶、龍珠)的統稱。其中普洱茶餅都是用普洱茶壓縮成餅的形狀,俗稱普洱茶餅。
  • 尋訪曜變天目碗:博物館裡的日本茶道軌跡
    日本的很多國寶收藏有序列,這隻碗不清楚是什麼時候從中國流傳到日本的,不過在江戶時代,已經在幕府德川將軍家族中。德川家康死後,他的茶道用具傳給了自己的第十一個兒子德川賴房;1918年,為藤田平太郎購買,現在歸藤田美術館所有;1953年成為國寶;1954年美術館成立,這也是我們能看到這隻國寶天目的原委。為什麼會有曜變?這也是很多人一直在研究的問題。
  • 在杭州就能學日本茶道,中國茶葉學會新闢國際培訓板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潘蓉「前兩年,我們邀請韓國專家,在杭州辦韓國茶禮研習班,吸引了不少感興趣的茶友。我們出國交流訪問,也發現很多國際友人,對中國茶很感興趣,這是我們成立國際茶文化研究與培訓中心的初心。」
  • 尋求中國兩岸好茶——極具涵養的茶類包裝大賞
    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為了保留大自然的心意,我們用自然的元素加上人文的融合,並試圖摒棄過度的設計概念,從材質、顏色和造型都讓茶回歸到最質樸的狀態,如此,希望能夠對得起當年尋找這一顆生態糙物的初心。而相比於大陸絢麗的茶藝、嚴謹的茶道,臺灣地區的茶文化就像融入日常生活中那樣簡單輕鬆。在臺灣,時常感受到『茶是靈魂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