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中國兩岸好茶——極具涵養的茶類包裝大賞

2021-01-09 國際在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為了保留大自然的心意,我們用自然的元素加上人文的融合,並試圖摒棄過度的設計概念,從材質、顏色和造型都讓茶回歸到最質樸的狀態,如此,希望能夠對得起當年尋找這一顆生態糙物的初心。而相比於大陸絢麗的茶藝、嚴謹的茶道,臺灣地區的茶文化就像融入日常生活中那樣簡單輕鬆。在臺灣,時常感受到『茶是靈魂的飲料』。溫熱壺盞、懸壺高衝是一種生活方式;茶水相融,香沁心靈是一種精神狀態。在茶文化的薰陶中,人的生命仿佛也有了山水清音和草木葳蕤的靈氣。」

  尋找中國兩岸好茶,匠心巨製,從包裝開始,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大陸和臺灣分別極具涵養的茶類包裝大賞,從包裝去看產品,從匠心去悟茶道,才能真正品味「茶」中深意。

  大陸篇:單株先生,「千年古樹茶,十年磨一劍」

  單株先生的故事既是產品的故事,也是人物的故事。單株先生袁林,十年大道於江湖,嘗盡世間普洱,終於找到了最好的普洱單株。十年行止,與古格王朝相遇,袁林先生立志宣揚普洱文化與古格王朝傳承「中式後現代」食品包裝設計理念一拍即合,於是乎,一款匠心巨製的作品才得以更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單株先生的形象設計以袁林先生人物為原型,髮型結合單株茶樹象形,寓意為袁林先生用一生心血滋養的一顆茶樹,將無形的禪意與人文塑於有形的單株先生;材質上選用了觸感紙還原了茶本身對人身碰撞有溫度的感受,深度闡釋了茶文化原生體驗,工藝上進行多種探索,尋求對單朱先生用人生書寫「禪茶一味」的恰當表達。聚焦「單株」,將單株先生的人生與古茶樹融為一體,自然就有了這「千年古樹茶,十年磨一劍」的禪味單株。

  臺灣篇:茶田35號,「水墨阿里山,靈動神鹿魂」

  在海峽的另一端,喝茶是臺灣生活各種場合中的一種儀式象徵。臺灣茶藝,是平凡不平庸的,無論是高山流水,一期一會,抑或是三杯兩盞,粗茶淡飯,從古至今,都無比貼近於人們的生活,回歸自然是他們所崇尚的最高境界。

  茶田35號的包裝設計靈感就來自臺灣阿里山風景區特有的各種動植物,包括臺灣水鹿、臺灣林鴝、神木和帝雉。來自臺灣臺中市I'DER Visual Image Design的這支新銳的設計團隊,將這個藝術包裝作品結合了水墨畫的技法,與傳統的茶包風格截然不同,用一個嶄新而生動的品牌將臺灣茶文化與自然形象進一步融合。通過豐富卻不花哨的設計讓茶本身回歸自然,傳達天地萬物共生之美。

  「一水相連,茶葉同根同源。」茶作為我國的國飲,悠久的制茶歷史和飲茶禮儀形成了燦爛的茶文化,從單株先生和茶田35號的兩個品牌的產品包裝中就可以很明顯看出,無論是古格王朝設計團隊表達的「人茶合一」還是I'DER Visual Image Design設計團隊展現的「自然崇尚」,大陸茶品牌與臺灣茶品牌所體現出來的茶文化,雖然有著各自的特點,但是本質卻是一脈相傳,拿捏傳統,玩轉創意,匠心出發,還原產品本身的無限魅力!

相關焦點

  • 2020年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頒獎 臺灣茶農獲高山烏龍茶類第一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漳州11月22日電 (記者 張金川)2020年「天福杯」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頒獎典禮22日在福建省漳州科技學院舉行。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現場出席頒獎典禮的僅限福建省內茶友,而臺灣、雲南等福建省外的茶友通過手機觀看直播,還有部分臺灣茶友則受邀到臺灣南投李氏家園內集中觀看直播。海峽兩岸名茶邀請賽由大陸知名臺資茶企天福集團於2011年開始每年舉辦,得到兩岸茶農認可,吸引眾多兩岸茶農製作好茶參賽。古典舞表演《閩南一壺茶》。
  • 德國iF設計賽的茶類包裝設計獲獎作品鑑賞!
    今天,大大君就給大家帶來9件 關於茶類的包裝設計獲獎 一起來欣賞一下!!Kinn Suann茶的包裝由兩個不對稱的類似山脈輪廓或滾滾波濤的形狀所組成。兩個部分可以分開,以突出山區效應,或者模仿中國道教哲學的陰陽符號,無縫地連接在一起。然而,這種包裝不僅在視覺上顯得很有趣,同樣也非常實用,因為分開的兩個部分可以製作優雅的書夾或手機/平板電腦的支撐物。
  • 兩岸春茶茶王擂臺賽續寫佳話:臺茶企參賽茶樣暴增5倍
    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優異的品質源於環境、基於生產、成於技藝。漳平水仙茶屬於中國歷史名茶,肇始於元代,明清初興,民國聞名,近代馳名。經過漳平歷代茶農的工藝革新,創製了工藝獨特的烏龍茶類唯一緊壓茶。  漳平市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地丘陵眾多,氣候溫和溼潤,土地肥沃,發展茶葉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從宋代開始,漳平人民就有種茶的農事活動,傳統名茶漳平水仙茶,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烏龍茶類唯一緊壓茶。它品質珍奇,風格獨一無二,香氣清高幽長,細品有蘭花香,且潤喉好,有回甘。1915年,漳平水仙茶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2013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 白茶為媒覓知音 ——海峽兩岸中秋鵲茶會見聞
    19日下午,在國家風景名勝區太姥山景區的夫妻峰廣場上,一場「白茶故裡太姥山·海峽兩岸中秋鵲茶會」正在舉行。來自臺灣的茶文化專家曾至賢以說唱的方式演繹了王維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深情的演繹與茶人的古琴演奏遙相呼應,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以茶相會,謂茶會。儘管當天下著小雨,但茶人們的熱情依舊高漲。
  • 是茶類、品種還是商品名
    很多人都知道鐵觀音、大紅袍甚至鴨屎香,但問起烏龍茶,往往會想半天,然後遲疑地問:是臺灣的茶嗎?「烏龍」這個名詞在茶裡使用非常廣泛,有時可能出現在產品包裝上作為商品名,有時又作為茶樹的品種名出現。很多人往往搞不懂,什麼是烏龍茶?01.
  • 第六屆海峽兩岸秋茶茶王擂臺賽於臺、廈同步舉行
    一是從質量上看,今年大賽的濃香型鐵觀音的質量好,精緻加工工藝發揮較好。這也反映出我們茶王賽活動,對市場引導得很好。在弘揚精緻加工工藝上,盼望媒體能多報導、多引導。陳鬱蓉(閩北烏龍茶組):對於小部分達不到標準的茶樣,我們第一步就一概剔除,這個分寸一定要把握好,不容忽視,是保證大賽公平、嚴肅的必要要求。我們專家組對茶樣評完後,都是立刻公布結果,這是保證賽事可信度、透明度的需要。
  • 喝茶都說冬紅夏綠,六大茶類裡,哪種茶適合夏天喝?
    而一杯好茶,除了解暑,還能夠靜心,清潤解燥。氣溫焦躁的夏日,喝一泡好茶是特別愜意的消夏方法。高溫的夏天,喝茶消暑是很養生的做法。燥熱的季節裡,那些「清爽」的茶類,分外受矚目。那傳統的六大茶類裡,哪些適合在夏天喝呢?冬紅夏綠的喝茶講究靠譜嗎?《2》夏天適合喝什麼茶,要看個人的口味定。喝個茶,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得愉悅的享受。
  • 兩岸名茶泉州亮相
    11月17日,茶藝小姐在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表演臺灣凍頂烏龍茶藝。當日,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泉州開幕,博覽會吸引了海峽兩岸的3000多名茶商和海內外嘉賓。近年來,閩臺兩岸加強農業合作,眾多臺農到大陸投資種茶辦廠。目前,臺商在福建共創辦茶葉企業60多家。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關於《發酵茶》的考點
    輕發酵茶   (1)黃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黃茶按茶葉嫩度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著名的有湖南的君山銀針、安徽的霍山黃茶、四川的蒙頂黃茶等。
  • 安順山和水公司獲古樹茶類金獎茶王、普定黔龍茶業獲採茶銀手指獎...
    在採茶組,全省44個產茶縣組織了1896名選手開展初賽,參賽選手們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選送45名優秀選手參加省決賽,最終產生了金手指10個、銀手指10個和銅手指25個。安順普定黔龍茶業的曹萬芬獲銀手指獎、平壩區中賽茶場的冷明英、市蠶種場的王喬芝和鎮寧黔龍茶業的盧全春獲銅手指獎。
  • 透過2020日本Mognavi零食大賞獲獎名單探秘日本零食產業
    中日零食產業對比,無論市場體量,消費訴求,商業(資本)推動力,還是飲食文化,加工水平,我們都有理由讓中國的零食行業表現得再好一些,好到能夠走出國門,最終成為中國文化的使者。 因此,學習榜樣,仍顯必要。
  • 《百科知識》 - 茶一片東方樹葉的故事--中國數字科技館
    《茶經》共分三卷十節,從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以及茶之圖等不同角度系統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制和飲用經驗,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和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
  • 涵養泉天然礦泉水全面上市 品質好水盡顯文化涵養
    3月18日,水品類市場新貴涵養泉天然礦泉水正式全面上市。萃取名山好水,自然天成,邀您一同品味東方涵養力。涵養泉訪遍中國大好河山,最終挑選出四大優質水源地,分別為世界三大黃金水源地之一的長白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黃山、海棠香國樂山、山林水都佛山,這四座名山不僅具有天然的人文景觀,更榮獲國家級生態標準認可,確保了水源地天然無汙染的自然優勢,也為涵養泉水源賦予了名山文化意蘊及天然的品質保障。
  • 六大茶類的「最全」細分(建議收藏)
    中國的茶葉歷史源遠流長,茶葉品種繁多,茶類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烏龍茶、半發酵)、黑茶(後發酵)、紅茶(全發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六大茶類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吧。
  • 烏龍茶飄香臺灣湖州話文創 傳統文化為媒兩岸締情緣
    烏龍茶飄香臺灣湖州話文創 傳統文化為媒兩岸締情緣 2014-09-23 17:47: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湖州9月23日電(記者 趙曄嬌)臺灣高山烏龍甘醇的桂花香飄滿了整個展廳,兩岸的賓客圍坐在茶臺前談文化論創意,尋找兩岸對於傳統文化再升華的共鳴。
  • 請停止用陶罐存茶,已經有不少茶友把茶存壞了,六大茶類均不適用
    陶罐存茶,六大茶類均不被認可,背後究竟藏著什麼原因呢?《2》陶罐密封性不強。密封性不強的陶罐,並不適合白茶、巖茶、紅茶……以上那些茶葉製作的過程中均有烘乾這一步驟,若是將茶葉存放不密封的容器中,很容易導致茶葉變質。陶罐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面上過釉面,一種則是粗陶罐,表面比較粗糙。
  • 標誌大賞作品精選:156款前沿設計掀起食品包裝升級新浪潮!
    註:為保證賽事評分的公正性,此次展示不涉及參賽方信息,僅體現部分極具代表性的參賽作品圖片和設計簡介。概念設計經參賽方同意後,才予以展出。評分結束時,組委會將於標誌大賞官網(markingawards.com)展示參賽方信息。
  • 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中國是最早發現與利用茶樹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經過不斷的變化,已形成了至今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_食品...
    中國是最早發現與利用茶樹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經過不斷的變化,已形成了至今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中國是最早發現與利用茶樹的國家,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經過不斷的變化,已形成了至今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