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烏龍茶?是茶類、品種還是商品名

2021-01-08 蘇茶網

什麼是烏龍茶?

很多人都知道鐵觀音、大紅袍甚至鴨屎香,但問起烏龍茶,往往會想半天,然後遲疑地問:是臺灣的茶嗎?

「烏龍」這個名詞在茶裡使用非常廣泛,有時可能出現在產品包裝上作為商品名,有時又作為茶樹的品種名出現。很多人往往搞不懂,什麼是烏龍茶?

01.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的統稱

烏龍茶,其實是個大類,指的就是六大茶類中的青茶(六大茶類包括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發酵程度處於不發酵到全發酵之間。烏龍茶的產區主要集中在我國的福建、廣東、臺灣三省。

按照地域來區分,烏龍茶又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的鐵觀音、大紅袍、鴨屎香、東方美人、金萱等等,它們其實都屬於烏龍茶中的某一小類。

02.

烏龍,是茶樹的品種名

烏龍也是茶樹的品種名。

比如青心烏龍,是臺灣高山地區種植面積最廣泛的茶樹品種。用青心烏龍製作出的烏龍茶,有一種類似於蘭花和桂花的特殊香氣,市場價值高,所以種植廣泛。臺灣主要製作烏龍茶的茶樹品種除了青心烏龍外,還有四季春、金萱(臺茶12號)、翠玉(臺茶13號)等。

福建等地的茶樹品種也有叫烏龍的,比如大葉烏龍、慢烏龍、紅骨烏龍。

03.

烏龍,是茶的商品名

烏龍,也是商品名稱。最熟悉的莫過於臺灣的「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這一名稱源自於臺灣南投縣鹿谷鄉,海拔約七百米的凍頂山。這裡生產的烏龍茶發酵程度較高、焙火較重,滋味獨特,逐漸打響了招牌。

不過如今市場上名為「凍頂烏龍」的茶,可能不是來自凍頂,而是阿里山的青心烏龍或者金萱、翠玉等製成,但在工藝上都沿用發酵程度高、焙火重的做法。「凍頂烏龍」已經無關產地和品種,而是呈現出特定香氣與滋味的一種商品名稱。

臺灣的烏龍茶,喜歡在商品名稱上加上「烏龍」,除了凍頂烏龍外,還有「阿里山烏龍」、「梨山烏龍」。

福建、廣東兩地的烏龍茶,往往喜歡以茶樹品種、產地、採制等級甚至香型來命名。因此內地烏龍茶的大家族,各個名字聽起來都異常複雜,一般人聽到名字往往不會將其與烏龍茶掛鈎。

例如名茶大紅袍、鐵觀音,命名來自茶樹品種名。還有漳平水仙、永春佛手這樣產地+品種的組合。還有廣東鳳凰單叢,一樹一香的命名法,什麼鴨屎香、蜜蘭香都是指香型。

所以烏龍茶既是茶類的泛指,也可以出現在某一種茶的名稱裡。搞明白了這些,就不會鬧烏龍了。

屬於武夷巖茶獨特的口感,被稱作「巖韻」。「韻」這個難以用語言描述的詞語,是五感長期積累的直覺體現。抽象的味覺,帶來一種別樣的口感體會。

相關焦點

  • 茶知識丨臺灣烏龍茶
    茶緣深淺,期待相遇臺灣烏龍茶主要品種及品質特徵目前臺灣省種植較多、品質較優的茶樹品種有青心烏龍、青心大方、硬枝紅心、四季青、青心柑子、鐵觀音、武夷、阿薩姆、臺茶7號、臺茶8號、臺茶12號、臺茶17號等14個品種臺灣全省分有北部、桃竹苗、中南部、東部、高山5大茶區。
  • 沉香、茶葉:[4]烏龍茶的功效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 想要喝懂烏龍茶,需要知道這三件事
    烏龍茶,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六大茶類中的青茶。它是從明清時期開始創製的。它的製作方法是在綠茶製作方法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來的。它的發展路徑從閩北潮州到臺灣以此傳播的。提到烏龍茶就不得不說下這幾個著名的品種,像是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肉桂,水仙,鳳凰單叢,大紅袍等等。
  • 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經過不斷地變化,形成當前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較有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豐富,是該類茶較為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楊子銀研究團隊系統解析了烏龍茶加工過程中香氣的酶促形成機制。
  • 烏龍茶適合哪些人喝?看看老茶人怎麼說
    並置頂「義芳君說茶」 義芳君說茶 | 第665期原創茶說 話說,日常飲茶時,義芳君常常遇到一些茶友像拋繡球一樣冷不丁地拋過來一些問題,例如:你什麼時候開始學喝茶
  • 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經過不斷的變化,已形成了至今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經過不斷的變化,已形成了至今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_食品...
    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經過不斷的變化,已形成了至今的六大茶類。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
  • 六大茶類的「最全」細分(建議收藏)
    中國的茶葉歷史源遠流長,茶葉品種繁多,茶類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烏龍茶、半發酵)、黑茶(後發酵)、紅茶(全發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六大茶類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吧。
  • 烏龍茶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家族,你一定喝過其中一種!
    作為發源於福建一帶的代表性茶類,烏龍茶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但在沿海卻是深受人推崇。隨帶著這些年茶文化的普及,內地也越來越多人喜歡上了烏龍茶那種高昂的香氣,入口馥鬱、回甘清甜,幾乎沒有苦澀的味道。
  • 深度解析:純天然的白茶與千嬌百媚的烏龍茶,如何形容其各自特性
    白茶與烏龍茶,可以說是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茶類。白茶,不揉不捻,保持最原始的狀態,而烏龍茶,工藝繁雜,甚有「茶中香水」之稱,並且不同的香型,工藝都有所不同。倘若讓你根據它們各自特性用一個字來形容它們,你會選擇哪一個字呢?
  • 中國10大最知名烏龍茶,你喝過哪幾種?愛茶的你喝過才沒有遺憾
    烏龍茶屬於中國六大茶類中的青茶,由宋代福建的北苑貢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烏龍茶產區主要分布在華南一帶,主要是福建的閩北和閩南、廣東及臺灣等地。喝茶有句俗語,「夏飲綠,冬飲紅,一年到頭喝烏龍」,說明烏龍茶是非常適宜大家拼飲的。特別是一些胃寒以及注重養生的朋友更是愛喝烏龍茶。那麼中國的十大烏龍茶你喝過哪些呢?
  • 喝茶都說冬紅夏綠,六大茶類裡,哪種茶適合夏天喝?
    燥熱的季節裡,那些「清爽」的茶類,分外受矚目。那傳統的六大茶類裡,哪些適合在夏天喝呢?冬紅夏綠的喝茶講究靠譜嗎?《2》夏天適合喝什麼茶,要看個人的口味定。白茶,烏龍茶、黑茶、花茶、普洱、黃茶等,各有所長。白茶,風味鮮醇甘爽。新白茶清爽,老白茶醇爽。夏天喝一泡當年的春白茶,盡情感受湯水裡馥鬱的落水香,香清氣鬱。淳潤綿柔的湯水,嘗起來細膩爽口。
  • 巖骨花香,烏龍茶中的幾種極品巖茶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其製作工藝介乎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包括:殺青、萎凋、做青、炒青、包揉、揉捻、乾燥等工序,其中搖青和半發酵是形成烏龍茶的關鍵。而在烏龍茶眾多的種類中,有一朵「奇葩」,它就是巖茶。巖茶因"巖巖有茶,非巖不茶"而得名,以"巖骨花香"的獨特巖韻著稱。
  • 如果red tea不是指紅茶,那麼它是什麼呢?
    那麼,你知道不同茶類在英文裡的名稱嗎?趕快來了解一下,免得鬧了笑話哦。紅茶=black tea眾所周知,「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萬萬沒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紅茶」的英文翻譯卻是「black tea」。
  • 臺灣烏龍茶與安溪鐵觀音有什麼不同?
    閩南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安溪一帶,最著名、品質最好的是安溪的鐵觀音。要生產出優質鐵觀音必須至少具備以下三方麵條件:純種鐵觀音茶樹品種;茶樹生長在良好的土壤、氣候環境中,並得到精心培育;精湛的採摘技術。高檔鐵觀音滋味醇厚、香氣濃鬱、回味天然,飲後自然「齒頰生津」。臺灣烏龍茶是世界上最香的茶葉之一,其中以文山包種最為典型。此茶以香氣清揚為第一特點,帶花香。至於凍頂和金萱,發酵接近30%,重於包種,焙火味重。
  • 根據什麼方式來區分的?
    但是大多數人認同根據加工工藝和茶葉品質的不同進行劃分,也就是看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依據茶葉發酵程度的高低進行分類,分為六大茶類。 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像鐵觀音就是中發酵烏龍茶,鳳凰單叢是中等偏重發酵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