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純天然的白茶與千嬌百媚的烏龍茶,如何形容其各自特性

2021-01-08 怡臻原茶文化

白茶與烏龍茶,可以說是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茶類。

白茶,不揉不捻,保持最原始的狀態,

而烏龍茶,工藝繁雜,甚有「茶中香水」之稱,

並且不同的香型,工藝都有所不同。

倘若讓你根據它們各自特性用一個字來形容它們,

你會選擇哪一個字呢?

白茶:曬

白茶是我國傳統六大茶類中的一枝翹楚,其歷史悠久,早在陸羽《茶經》七之事中就已有白茶的相關記載。明代田藝衡描述了一種與炒茶不同的曬茶工藝,與白茶加工方式極為相似,且稱「火作為次,生曬為上」,可見不炒不揉的白茶已經被當時人們所認可。

怡臻原高級評茶員課程茶樣-白茶專題

白茶的傳統工藝中僅包含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萎凋是白茶品質形成的最關鍵步驟。

目前白茶的萎凋方式大致可分為自然萎凋、複式萎凋與加溫萎凋。自然萎調是最傳統也是最主要的萎凋方式。自然萎凋和複式萎凋方式一般會受到天氣和場地限制,加溫萎凋可以較好地人工幹預萎凋過程,縮短萎凋時間,但需對過程中各個因素嚴格把控。

有研究表明在白茶製作過程中胺基酸會發生變化,一些胺基酸轉化生成醛類或其他揮發性物質,它們是香氣物質的主要來源;鮮葉中的澱粉和蛋白質會水解成單糖和胺基酸,兩者相互作用呈現白茶鮮爽滋味;另外兒茶素的鄰醌結構易與部分胺基酸縮合,生成有色化合物,形成白茶茶湯杏黃或橙黃色澤。並且鮮葉中的胺基酸在攤放和萎凋過程中增加明顯,可增加一倍左右。

烏龍茶:搖

烏龍茶的加工工藝中做青環節屬於最核心的部分,其中,搖青是最主要的做青工序。

目前,搖青一般有手工旋轉搖青、手工往復搖青、機械滾筒搖青3種形式。

手工旋轉搖青是指人力託起清篩並完成旋轉運動,手工往復搖青是指藉助外助外力支撐清篩和茶青,使清篩能夠往復運動;機械滾筒搖青就是指使用木篾結構的滾筒替代青篩,並藉助電機替代人力進行提供動力進行搖青。

怡臻原高級評茶員課程茶樣-烏龍茶專題

有研究認為,在一定程度內增加搖青次數能夠促進青草味香氣成分的散發,改變主要香氣成分的比例,提高烏龍茶的特徵香氣。搖青次數的增加能促進青葉酶促反應的進行和內含物質的多次輸送,不僅對香氣的呈現有益,也助推了滋味品質由苦澀轉向醇和。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六大茶類主要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較有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豐富,是該類茶較為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楊子銀研究團隊系統解析了烏龍茶加工過程中香氣的酶促形成機制。
  • 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楊子銀研究團隊近年來系統解析了烏龍茶加工過程中香氣的酶促形成機制。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
    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楊子銀研究團隊近年來系統解析了烏龍茶加工過程中香氣的酶促形成機制。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發現中國烏龍茶香氣酶促形成機制_食品...
    六大茶類主要是根據茶葉加工方式的不同劃分為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黃茶和黑茶。其中,烏龍茶,亦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在這六大茶類中,烏龍茶的香氣特徵最為豐富,也是該類茶首要關注的品質特性。因此,烏龍茶香氣的研究一直是茶葉研究領域的熱點。
  • 答案不是綠茶和白茶,而是這3種
    劃重點 | 高血壓、降血壓、紅茶、烏龍茶、膽固醇 懂茶的人都知道,茶的類型有很多種:白茶、紅茶、綠茶、烏龍茶等等。具體哪一種對高血壓有益呢?是我們常喝的綠茶或者白茶嗎?並不是。而是紅茶、烏龍茶以及芙蓉茶。這3種茶是適合高血壓患者飲用的茶類。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如何幫助高血壓患者的。
  • 什麼是烏龍茶?是茶類、品種還是商品名
    什麼是烏龍茶?很多人都知道鐵觀音、大紅袍甚至鴨屎香,但問起烏龍茶,往往會想半天,然後遲疑地問:是臺灣的茶嗎?「烏龍」這個名詞在茶裡使用非常廣泛,有時可能出現在產品包裝上作為商品名,有時又作為茶樹的品種名出現。很多人往往搞不懂,什麼是烏龍茶?01.
  • 都說白茶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那麼如何辨別一款老白茶真假?
    應該是沒有吧,畢竟外行人都知道了一句形容白茶的話語,便是: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正宗的三年、七年老白茶難選嗎?有的人認為難選,而有的人則會認為顯而易見,只是聞一聞氣味,便能辨別出真假。這是如何說呢?其實真正的老白茶也叫白金茶,也就是存放了多年的白茶,當然不是年歲越長意味著就是老白茶,這是一個合理的保質期內。
  • 金牡丹,它是白茶白牡丹的表親嗎?
    它的母親是大名鼎鼎的鐵觀音,它的父親是另一種知名的閩南烏龍茶樹——黃金桂(又名黃旦、黃棪)從金牡丹的血緣關係可以看出,它在烏龍茶體系裡,血統是很高貴的,父親與母親,都是知名烏龍茶品種。也由此可以得知,它是烏龍茶系的一員,與福鼎白茶,可是完完全全不相同的兩種茶樹。
  •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這個綠茶的鍋白茶不背!
    有人說,這話是專指白茶的,理由是,最末一句有寫「秋白露」,這不專指白茶當中的「白露茶」麼?若真是如此,那前半段的春茶苦,夏茶澀,又該如何作答?白茶的春茶,有白毫銀針,有白牡丹,有春貢眉,春壽眉,它們都發苦嗎?非也!喝過白茶的朋友都知道,白毫銀針滋味極清淡,如同一個眉目清潤的舊式女子,何來「發苦」之說?
  • 都說茶的滋味難以描述,怎麼用言語形容出各種茶的味道?
    而寫作文時,最怕的就是寫風景,真的要有很大的形容詞詞彙量來形容春夏秋冬的風景各有不同。其實關於形容茶湯滋味的術語真的有許多,可能在生活中人們不是太容易能夠說得出口,但如果是品茶的話,這些術語頻頻被人提及。不妨往下接著看看,茶圈中的人是怎麼來形容茶的味道的。
  • 白茶憑什麼壓餅?
    白茶餅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一個白茶形式,利於存放,不佔空間,經過長時間良好的儲存有香氣和口感的變化。但是壓餅對於白茶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呢?會不會散茶的存放轉化會更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學者們在香氣方面的解析!
  • 寶格麗綠茶、白茶、紅茶、藍茶、黑茶,5支茶香你該如何挑選?
    寶格麗似乎對於茶系列很執著,而且每一款都不一樣,若深究其為何如此執著,可能是因為茶香比果香沉穩,比花香清雅,比木香輕盈,寶格麗茶系列的標籤是中性、清冷、不媚俗。後調:琥珀、麝香、玫瑰、茉莉、木質香屬性:中性香調香師:Jacques Cavallier白茶的靈感源自喜馬拉雅的銀針白茶,據說它異常罕見、價格昂貴且富有傳奇色彩。
  • 九龍營養課堂:臺灣烏龍茶如何泡?臺灣烏龍茶和極品烏龍茶冷泡?
    最後,把玩其色澤。經二至三道茶後,不再用聞香杯,而將茶湯全部倒入公道杯中,再分斟到品茗杯中。1,溫具①從左到右依次向品茗杯中注水。②右手提水壺注水入紫砂壺與公道杯。③將紫砂壺內的水倒入茶海中。2,賞茶將取出的茶葉置於茶荷內,稍作停留以供來賓欣賞。3,投茶①打開紫砂壺蓋,置茶鬥於壺口上。
  • 研究發現烏龍茶香氣來自酶促形成
    本報訊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團隊日前表示,已系統解析了烏龍茶加工過程中香氣的酶促形成機制上述研究團隊首先探索了香氣糖苷體酶水解是否參與烏龍茶香氣的酶促形成,研究發現在烏龍茶加工過程的具酶活階段,不存在糖苷水解酶和香氣糖苷體接觸並發生酶促水解反應,因此烏龍茶香氣的酶促形成並非主要來自於香氣糖苷體的酶水解。
  • 白茶越放越值錢,那麼如何保存呢?
    熟悉茶的人都知道,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意思是說白茶隨著年份的增加,其價值會越來越高,同時也越來越珍貴。 既然白茶這麼珍貴,那麼如何保存呢?
  • 烏龍茶適合哪些人喝?看看老茶人怎麼說
    烏龍茶適合哪些人飲用?武夷巖茶是不是紅茶?……諸如此類等等。 今天,義芳君就來跟大家一起交流「烏龍茶適合哪些人飲用?」這個看似一目了然的問題。 福建、臺灣,尤其是廣東,既是烏龍茶的原產地與主力消費市場,又是我國經濟最為活躍、發達的地區之一。 喝茶就喝烏龍茶,喝茶就愛功夫茶。 烏龍茶早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居家做客、生意往來、外出旅遊,即便是「嘮嗑講古」,茶桌上的主角一般都是烏龍茶。
  • 冬天煮老白茶暖身,夏天喝新茶解暑,那秋天該如何喝白茶潤燥?
    乾燥的季節,多喝幾杯鮮香醇爽的白茶,對身體更有好處。不過在一年四季裡,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天氣變化不斷。從喝茶養生起見,不同的季節該如何喝白茶?《2》春季喝白茶,怡神為主。萬物始發的春天,大致可分為早春、仲春以及暮春。早春時節,春寒料峭,甚至會比冬天更多一分陰冷。
  • 為什麼普洱茶保存可以放在紫砂罐,白茶不可以?
    這與白茶的屬性有關。白茶在保存當中,是喜歡在一個乾燥的環境下存放。在之前和茶友們分享的保存白茶經驗當中,密封乾燥保存就是其中的重點。在最新的國家標準當中,對白茶的含水量做出來新的規定,要求製作好的白茶含水量不高於8.5%。
  • 烏龍茶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家族,你一定喝過其中一種!
    同樣是烏龍茶,彼此間也是有著細微差異,例如產地、例如原料,再因為這些差異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品牌,各有千秋。如果單純以知名度而言,那麼烏龍茶中,最為顯赫的,當屬下面四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