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糖尿病吃藥了,就沒必要去運動

2020-08-20 Mae子木

很多糖友都知道可以通過吃藥與飲食調節來控制血糖。

可是,當血糖被藥物、飲食調節恢復正常後,一些糖友(糖尿病患者)會開始覺得運動很累,效果也似乎很慢,認為沒有必要去運動。

然而,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運動是糖尿病治療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我將從以下內容慢慢說明運動的重要性。

  1. 什麼是糖尿病?
  2. 為什麼糖友需要運動?
  3. 控糖運動需要注意什麼?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的代謝性疾病。

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利用障礙引起的。短暫的高血糖或許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多的影響。

然而,糖尿病中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嚴重時,還會導致截肢、失明、死亡。

顯而易見,對於糖尿病來說,控制好血糖是多麼重要。其中,運動更是糖尿病治療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麼糖友需要運動?

我們知道,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像是控制體重,穩定血壓,強化肌肉,保持心血管健康等。

對於糖友來說,它還有兩個額外作用:

第一,運動有利於血糖水平下降。

運動的時候,肌肉可以在沒有胰島素的情況下使用葡萄糖,從而讓糖友的血糖水平下降。

第二,運動有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一個對胰島素敏感的人,只需要相對少量的胰島素,能夠讓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範圍。相反,胰島素敏感性低的人,會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運動後,肌肉會從血液中補充糖原和葡萄糖。 運動過程中消耗的糖原越多,身體的胰島素敏感性增加的持續時間會越長。

相反,你如果在能夠運動的前提下,仍然拒絕運動,仍然趨於久坐不動的靜態生活,是很有可能對糖尿病控制帶來負面影響的,如降低胰島素敏感性。

要知道,胰島素敏感性低(胰島素抵抗)與肥胖、久坐、缺乏鍛鍊密切相關。

更不用說,不運動,久坐,肥胖本身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控糖運動需要注意什麼?

雖然說運動有利於控制血糖,但這不意味著作為糖尿病患者可以盲目運動。

據《中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對於血糖明顯升高,超過16.7mmol/L,尤其是尿酮體陽性的患者暫時不宜運動,應待血糖穩定、酮體消失後再運動;明顯的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動大,發作時血糖低於4.0mmol/L,暫時不宜運動,應待血糖穩定後再運動。

對於糖友們來說,運動控糖需要首先得到醫生的許可最好在專業的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運動,或者詢問專業醫療人員去制定適合自己的在家運動計劃。

如果得到自己在家裡運動的醫生許可,那麼以下內容是你需要/必須知道的。

第一,運動前/中/後,需要及時監控血糖。

長時間的中低強度運動會讓血糖水平下降。對於長期服用藥物與飲食調節控制血糖的糖友,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飲食,有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為了規避這一風險,運動前/中/後對血糖的監控尤為重要。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能否支撐整個運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運動前血糖範圍為5.6-13.9 mmol/L,是比較安全的區間。

如果你的運動時間較長,最好每隔30分鐘測試一次血糖。如果是明顯感覺到無力、疲勞的狀態,可以提前測血糖。一旦血糖低於3.9mmol/L,應該停止運動,並且及時補充15克左右碳水化合物,例如半杯果汁,一小塊糖,以避免低血糖。

注意:

  • 補充完碳水化合物後,需要間隔15分鐘再測試血糖水平。
  • 若仍低於3.9mmol/L,需要繼續補充15克碳水化合物。
  • (這也是常用的低血糖急救15-15原則

運動越劇烈,運動時間越長,血糖水平受影響的時間越長。運動後4-8小時也是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的。

因而,運動結束後,也是需要測試血糖水平。如果過低,請記住使用之前的低血糖急救15-15原則。

第二,運動應該採取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的原則。

由於每個人個體的差異,糖友在運動過程中不要盲目按照別人的運動計劃進行,而是要有自己的計劃循序漸進。

運動時間:

在剛開始運動時,每周3-7次,運動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為宜。適應後再逐漸增加至30分鐘以上。(注意:不要連續2天不運動。)

運動強度:

在剛開始運動時,以低強度運動開始,適應後再逐漸變為中等或較高強度運動。(中等強度大概會是運動中有呼吸加快,出汗明顯,說話稍顯氣短的感覺。)

運動種類:

推薦力量訓練、有氧運動與柔韌性運動相結合。在適應運動強度後,我們可以按照一天做有氧運動,一天做力量訓練,一天做柔韌性運動的順序循環。

  • 力量訓練可以幫助強化肌肉與骨骼。對於2型糖尿病時,更多的肌肉會比脂肪更有作用。因為使用強壯的肌肉更能幫助消耗葡萄糖,有利於控制血糖。
  • 柔韌性運動可以幫助改善關節活動範圍。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保持一定的活動範圍尤為重要。

總結

  1. 總的來說,運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控糖,但要獲得醫生的許可。
  2. 當你開始控糖運動時,需要監控血糖,循序漸進運動,避免低血糖與過度運動風險。
  3. 有條件的話,最好在專業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運動,或詢問專業醫療人員制定適合的在家運動計劃。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糖尿病運動知識,麻煩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闢謠!關於糖尿病的10個謠言大曝光
    :有些糖尿病患者患病後並沒有什麼明顯不適,覺得血糖控制好了,不痛不癢,而且每頓飯都要吃藥很麻煩,就擅自停藥了。謠言四:「吃藥是萬能的,不用控制飲食,不用運動」闢謠: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只要吃了藥,打了胰島素,就可以大吃大喝了,不需要控制飲食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無論什麼藥物治療,都該控制飲食,適度運動,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 闢謠!胖子就一定得糖尿病嗎?
    闢謠!胖子就一定得糖尿病嗎?首先,什麼是胖子的定義。肥胖是指因為飲食不均衡或者身體內部因為各種原因出現代謝異常,造成內體脂肪堆積所造成的生理、病理性或者潛伏性的危險的症狀。那麼你到底算不算一個胖子呢?按照國內現有的肥胖測算公式:肥胖度=(實際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
  • 闢謠:高血壓沒症狀就不用吃藥?老人用自己做「實驗」釀慘劇
    他感覺每天吃藥太麻煩了,自己最近血壓也不高,少吃一頓也沒事吧。富有探索精神的他決定拿自己做個實驗。這天,他故意沒去吃晚上的藥,打算看看靠自己身體能不能控制住血壓。無巧不成書,這一晚上風平浪靜。老肖早上一測血壓,和平時差不多嘛。這下他的決心就更堅定了。說不定是醫生故意讓我多吃,好多賺點我的錢。老肖這樣想到。
  • BMJ最新重磅研究,不打針不吃藥,糖尿病好了
    而管控方式無外乎吃藥、注射外源胰島素、少吃點、多運動……除了人受罪之外,花費也不小。 最近這幾年,低碳飲食的流行,改變了很多人對2型糖尿病的看法,因此降低體重、停藥、恢復以往活力的患者屢見不鮮。
  • 得了糖尿病,眼睛會失明?| 健康闢謠日曆
    得了糖尿病,眼睛會失明?>闢謠日曆2020 11 30健康謠言 :得了糖尿病,眼睛會失明?>作為糖尿病主要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若變得嚴重,會影響患者視力,甚至失明。但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 運動一定會使血糖降低?醫生闢謠:這樣運動血糖不降反升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對我們健康危害甚大的慢性疾病。或許糖尿病三個字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就是糖尿病引發的其他疾病,比如腎、眼、心血管以及神經系統的損害。無論是哪一個併發症,都會讓糖尿病患者深受其害。一旦我們患上糖尿病,通常我們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主治醫生會反反覆覆跟我們強調,飲食和鍛鍊對於糖尿病的控制尤為重要,建議我們將運動和鍛鍊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 心臟血管狹窄50%必須終生吃藥嗎?
    冠心病目前是不能完全根治的,所以理論是一旦發現冠心病,就需要終生吃藥。2、被發現的50%狹窄的患者如果已經明確50%的心臟動脈血管狹窄,那麼就可以確診冠心病,這部分患者肯定做了CT或造影,那麼自然建議終生吃藥。
  • 不用吃藥的高血壓,你也屬於這類嗎?
    在常笑健康聯合社區組織的一次義診中,她被醫生告知血壓偏高(160/90mmHg),需要進一步去醫院檢查,對血壓進行監測。王阿姨是個愛跳廣場舞、注重養生的小老太太,聽醫生這麼說她就納了悶了,因為有個高血壓的老伴兒所以每天早晚在家裡測量血壓,結果都是正常的啊!自己也沒有老伴兒那些頭暈頭痛的毛病,怎麼就高血壓了呢?這病可是得一輩子吃藥的啊!
  • 高血壓是不是一輩子得吃藥?不吃降壓藥是不是血壓會越來越高?
    最近門診高血壓人不少,可能是快過年了,忙裡忙外,很多人都很擔心,尤其對高血壓要不要吃藥一直疑惑。高血壓的人是不是一輩子得吃降壓藥?不吃降壓藥是不是血壓會越來越高?高血壓並不是一輩子吃藥!如果有必要吃降壓藥,而沒吃降壓藥,那麼血壓肯定會越來越高!
  • 闢謠 這玩意能治糖尿病!你當真你就輸了
    闢謠!這玩意能治糖尿病!你信你就上當了!上班路上,有一西裝革履小哥攔住我,給了我一張傳單,大哥,我們的XXX粉可以治療糖尿病。我瞪了他一眼,你看我像糖尿病人嗎?xxx公司出品的驚世駭俗的一款xxx粉,可以有效治療糖尿病,云云。沒有藥準字,連保健品的藍帽子也沒有。你這是藥啊還是保健品啊?我問銷售男。不是藥,也不是保健品。銷售男答覆我。那就是食品了哦?我問他。也不是食品。他看著我說。我這暴脾氣!咱們國內銷售的能入口的就這三樣東西,藥品、保健品、食品,你這三種都不屬於,那你是屬於什麼玩意?
  • 16個關於糖尿病的傳言,孰是孰非,居然被騙了這麼多年
    我國人數眾多,達14億多人,當然糖尿病患病人數也是居高不下,已經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對於糖尿病的傳言,也是千奇百怪;大眾對糖尿病的認識並不全面,甚至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那麼,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有關糖尿病的謠言吧!
  • 餐後血糖高,不願吃藥,那麼如何通過飲食和運動降下來?
    在糖尿病患者中,單純餐後血糖高的比例達到了50%,而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餐後血糖高的比例達到了75%血糖高,還不想吃藥,那麼解鈴還須繫鈴人,選擇食物就非常重要食物選擇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定時定量進餐低強度運動:如跳交誼舞、平地騎車、做體操、打桌球,需要運動20分鐘。中強度運動:如爬山、慢跑、打羽毛球、上樓梯,需要運動10分鐘。高強度運動:如跳繩、舉重、遊泳、打籃球等,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消耗90千卡的熱量。
  • 為什麼有些人,不使用藥物也能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能逆轉嗎?
    一、糖尿病產生的原因人體的血糖依靠胰腺中的胰島細胞產生的胰島素來調節,所以糖尿病的病因,就是「胰島素」出現了問題。1、1型糖尿病:所謂1型糖尿病,指的是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也就是說,人體的胰島細胞出現了問題,不能生產胰島素了。這時無論用什麼藥,都無法有效控制血糖,只有補充外源性的胰島素才可以。
  • 糖尿病眼病飲食有8原則 日常需遠離劇烈運動
    原標題:糖尿病眼病飲食有8原則 日常需遠離劇烈運動   糖尿病是人們生活中常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併發症多,更是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傷害,而糖尿病眼病就是其中一種糖尿病併發症,那麼,你知道糖尿病眼病患者要怎麼進行飲食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 1級高血壓,要不要吃藥?醫生說分這4種情況
    一級高血壓要不要吃藥,要不要終生吃藥,分以下4種情況:一、可以不吃藥的一級高血壓對於新發現的1級高血壓,且沒有合併任何心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且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下。不建議患者著急吃藥。只需要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壓即可。
  • 忘記吃藥了我該立即補服?這裡給你全面應對方案
    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長期服用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定時、定量、有規律地使用降糖藥是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礎。不過,糖尿病患者多為記憶力相對較差的中老年人,而且多數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長期服藥,再加上某些降糖藥需要每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容易出現忘記吃藥的情況。那麼,糖友忘記吃藥該怎麼辦呢?
  • 糖尿病12大謠言,大家別再相信了
    謠言6:血糖高無症狀可不吃藥是否能停藥必須去醫院查胰島功能,聽取醫生的建議如何用藥。自己擅自停藥,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與反彈,這樣反而不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哦。>胰島素並不是糖尿病嚴重後才用,特別是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初期就需要用胰島素。
  • 糖尿病患者要不要運動?怎麼運動?這裡說全了
    原創 大月亮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糖尿病患者運動多久,怎麼運動,什麼時候運動呢?這次一下子給您解答清楚!前段時間,醫學界內分泌頻道發布一系列運動推薦:/ 但是,糖尿病患者也能做一樣的運動嗎?運動強度和時間該怎麼選擇?這不,立馬為大家帶來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推薦!01運動多少性價比最高?運動有好處,那要運動多久,效益才最大呢?
  • 體檢發現頸動脈有斑塊,一定要吃藥?聽聽醫生怎麼說
    那麼,發現了頸動脈斑塊就一定要吃藥嗎?就像我在文章開頭講的,其實在我國中老年人群當中,頸動脈斑塊發生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很多人都是體檢發現,那麼是不是體檢發現了頸動脈斑塊就一定要吃藥呢?其實並不是得!吃藥與否需要因人而異。
  • 血壓只比正常值高了一點兒,要不要吃藥?從4個方面來決定
    華子說,血壓只超標一點兒是否需要吃藥要從4個方面來決定。第一、看血壓升高的程度如果問大家,成年人的血壓正常值應該低於多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回答要是140/90mmHg,只要不超過這個數值就是正常的。如果血壓只是處於正常高值,沒有達到140/90mmHg,就不算高血壓,無需吃藥。但需要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控制血壓,不然將有很高几率發展成高血壓。第二、看血壓升高的時間長短如果血壓已經超過正常高值,達到了140/90mmHg,就可以確診為高血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