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友都知道可以通過吃藥與飲食調節來控制血糖。
可是,當血糖被藥物、飲食調節恢復正常後,一些糖友(糖尿病患者)會開始覺得運動很累,效果也似乎很慢,認為沒有必要去運動。
然而,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運動是糖尿病治療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我將從以下內容慢慢說明運動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的代謝性疾病。
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利用障礙引起的。短暫的高血糖或許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多的影響。
然而,糖尿病中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嚴重時,還會導致截肢、失明、死亡。
顯而易見,對於糖尿病來說,控制好血糖是多麼重要。其中,運動更是糖尿病治療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知道,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像是控制體重,穩定血壓,強化肌肉,保持心血管健康等。
對於糖友來說,它還有兩個額外作用:
第一,運動有利於血糖水平下降。
運動的時候,肌肉可以在沒有胰島素的情況下使用葡萄糖,從而讓糖友的血糖水平下降。
第二,運動有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一個對胰島素敏感的人,只需要相對少量的胰島素,能夠讓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範圍。相反,胰島素敏感性低的人,會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運動後,肌肉會從血液中補充糖原和葡萄糖。 運動過程中消耗的糖原越多,身體的胰島素敏感性增加的持續時間會越長。
相反,你如果在能夠運動的前提下,仍然拒絕運動,仍然趨於久坐不動的靜態生活,是很有可能對糖尿病控制帶來負面影響的,如降低胰島素敏感性。
要知道,胰島素敏感性低(胰島素抵抗)與肥胖、久坐、缺乏鍛鍊密切相關。
更不用說,不運動,久坐,肥胖本身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雖然說運動有利於控制血糖,但這不意味著作為糖尿病患者可以盲目運動。
據《中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對於血糖明顯升高,超過16.7mmol/L,尤其是尿酮體陽性的患者暫時不宜運動,應待血糖穩定、酮體消失後再運動;明顯的低血糖症或者血糖波動大,發作時血糖低於4.0mmol/L,暫時不宜運動,應待血糖穩定後再運動。
對於糖友們來說,運動控糖需要首先得到醫生的許可,最好在專業的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運動,或者詢問專業醫療人員去制定適合自己的在家運動計劃。
如果得到自己在家裡運動的醫生許可,那麼以下內容是你需要/必須知道的。
第一,運動前/中/後,需要及時監控血糖。
長時間的中低強度運動會讓血糖水平下降。對於長期服用藥物與飲食調節控制血糖的糖友,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飲食,有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為了規避這一風險,運動前/中/後對血糖的監控尤為重要。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血糖能否支撐整個運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運動前血糖範圍為5.6-13.9 mmol/L,是比較安全的區間。
如果你的運動時間較長,最好每隔30分鐘測試一次血糖。如果是明顯感覺到無力、疲勞的狀態,可以提前測血糖。一旦血糖低於3.9mmol/L,應該停止運動,並且及時補充15克左右碳水化合物,例如半杯果汁,一小塊糖,以避免低血糖。
注意:
運動越劇烈,運動時間越長,血糖水平受影響的時間越長。運動後4-8小時也是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的。
因而,運動結束後,也是需要測試血糖水平。如果過低,請記住使用之前的低血糖急救15-15原則。
第二,運動應該採取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的原則。
由於每個人個體的差異,糖友在運動過程中不要盲目按照別人的運動計劃進行,而是要有自己的計劃循序漸進。
運動時間:
在剛開始運動時,每周3-7次,運動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以內為宜。適應後再逐漸增加至30分鐘以上。(注意:不要連續2天不運動。)
運動強度:
在剛開始運動時,以低強度運動開始,適應後再逐漸變為中等或較高強度運動。(中等強度大概會是運動中有呼吸加快,出汗明顯,說話稍顯氣短的感覺。)
運動種類:
推薦力量訓練、有氧運動與柔韌性運動相結合。在適應運動強度後,我們可以按照一天做有氧運動,一天做力量訓練,一天做柔韌性運動的順序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