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兩顆死星以驚人的速度彼此環繞。天文學家認為能夠在幾年後探測到它們產生的引力波。這兩顆死星是一對白矮星,被命名為「ZTF J1539+5027」。它們的軌道周期只有區區7分鐘,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蝕雙星最短軌道周期。研究人員指出J1539這樣的雙星系統非常罕見。
7分鐘「雙人舞」
白矮星二重奏ZTF J1530+5027藝術概念圖。這對蝕雙星每7分鐘就彼此環繞一周。當個頭較大但溫度更低的白矮星在前方穿過,便會遮住個頭較小但溫度更高的伴星,形成星蝕。星蝕讓伴星消失30秒左右科學家發現兩顆奇異的死星,彼此環繞對方快速旋轉,就像在跳雙人舞。每隔7分鐘,其中一顆死星便會遮住伴星,形成星蝕。這兩顆死星是一對白矮星,被命名為「ZTF J1539+5027」。它們的體積與地球相當,其中一個體積略小,但亮度更高。
一對「死星」
在加州理工學院,史維基瞬變探測器(ZTF)不斷掃描夜空,搜尋消失而後再度出現的明亮天體。在對這顆探測器幾個月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時,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凱文·伯爾奇注意到一個獨特的閃爍模式。他發現這一現象由一對白矮星導致。白矮星是恆星死亡或者說燃料耗盡後的產物。伯爾奇是闡述這對白矮星的研究論文的主執筆人。
這個彼此環繞的白矮星對被命名為「ZTF J1539+5027」。它們的體積與地球相當,其中一個略小,但亮度更高。觀測中,這對伴侶似乎在「眨眼睛」。當亮度較暗的白矮星在更亮的伴星前方穿過,便會遮住它,形成星蝕。這是科學家發現的軌道周期第二短的白矮星對(白矮星對最短軌道周期為5.4分鐘),同時也是軌道周期最短的蝕雙星。
吞噬合併還是繼續舞蹈
加州理工學院光學天文臺的技術負責人羅傑·史密斯,正在檢查史維基瞬變探測器的寬視野光學濾鏡伯爾奇在接受太空網採訪時表示類似這樣的雙星系統最終究竟是合併還是繼續保持「雙人舞」的狀態,科學家仍在展開激烈討論。一旦發生合併,其中一顆死星將吞噬伴星。伯爾奇指出兩顆死星產生的引力波可能導致它們在20萬年內合二為一。但在10萬年內,較小的白矮星將開始向伴星傾瀉物質。這一過程能夠穩定伴星的軌道,防止它進一步萎縮。
伯爾奇在一份聲明中指出J1539這樣的雙星系統非常罕見。通常情況下,雙星系統的一顆恆星會吸食伴星的物質。J1539在很多方面都有別於其它雙星系統。伯爾奇對太空網表示:「這是一對非常怪異的雙星。這也是我們能夠發現它們的部分原因所在。」
異常的高溫
史維基瞬變探測器發現的一對非常尋常的白矮星,被命名為「ZTF J1530+5027」。每隔7分鐘,這對白矮星便彼此環繞一周。它們的總質量與太陽相當在這個系統,體積略小但亮度更多的恆星擁有超乎尋常的溫度,可達到49982攝氏度,相當於太陽的10倍。這種極端溫度導致它的亮度更高,軌道更深,也因此更容易在史維基瞬變探測器的數據中脫穎而出。伯爾奇認為可能存在其它很多類似系統,但由於溫度較低,導致它們很難被發現。
在史維基瞬變探測器這樣的先進巡天技術的幫助下,科學家能夠有更多這樣的發現。伯爾奇指出J1530系統非常奇特,也因此容易被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發現多個引力波源頭,J1530系統只是其中之一。未來的歐洲航天任務——「LISA探路者」號探測器將搜尋引力波。按照計劃,這顆探測器將於2034年發射。
助力引力波研究
「LISA探路者」號探測器全名為雷射幹涉空間天線研究論文合著者、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和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湯姆·普萊斯指出:LISA上崗後一周便有望捕捉到這個系統產生的引力波。LISA將在銀河系發現數萬個類似的雙星系統。這些系統距離我們太遠,目前只發現了幾個。由於星蝕現象,J1530是最具特色的雙星系統之一。
伯爾奇表示通過研究J1530的引力波,科學家能夠測算出它們與地球的距離。藉助「LISA探路者」號探測器以及未來發現的更多類似對星,科學家擁有更多機會去研究引力波。引力波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揭示宇宙的一系列謎團。
博科園|譯:牛樹軍轉自:漫步宇宙/qqtaikong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