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系統之間的距離最遠和最近是多少?

2020-11-22 每日科技網

        【每日科技網】

  題主所說的雙星應該是指兩顆存在引力束縛的恆星,它們以一定方式互相繞轉。至於它們最遠的距離有多遠,這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按照目前觀測到的雙星系統,雙星系統中彼此相隔最遠的恆星可能達到了上萬個天文單位,一般不會超過0.5光年,對應公轉周期可能達到數十萬年。

  另一方面,雙星系統中彼此相隔最近的恆星幾乎達到零距離。例如,KIC 9832227是一個密近雙星系統,其中兩顆恆星的距離已經極度接近,它們的表面已經互相接觸。這意味著這兩顆恆星即將發生合併,最終將會形成一顆更大的恆星。在宇宙中,存在一些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恆星,比如藍離散星和索恩-祖特闊夫天體。

  在雙星系統中,兩顆恆星通過引力束縛在一起,它們的引力共同影響著彼此的運動,它們的運動方式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兩顆恆星以一個偏心率較低的軌道互相繞著彼此運動:

  如果兩顆恆星的質量相當,它們的運動方式有可能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情況——兩顆恆星的軌道偏心率極高,並且繞行軌道互相交叉,它們之間的距離時遠時近:

  如果太陽和比鄰星組成雙星系統,地球上仍然有可能存在夜晚。地球以較近的距離直接繞著太陽旋轉,而太陽與比鄰星以較遠的距離繞著彼此的共同質心旋轉。

  當兩顆恆星處在地球的同一側時,地球上仍然會出現夜晚。當兩顆恆星在地球的兩側之時,整個地球都會被兩顆恆星照亮,從而變得沒有夜晚。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可能並不是黑洞|雙星系統|地球|黑洞|...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澳大利亞科學預警網站10月21日發表題為《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其實可能並不是黑洞》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確認一個天體是已經發現的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現在該天體可能被降級。重新分析相關數據之後,不同的科學研究團隊得出結論,認為這個名為HR 6819的天體系統並不包含黑洞。
  • 雙星系統也可以擁有行星
    一個太陽,就是你所在的行星繞著它轉的恆星;另外一個太陽,則是前者的雙星伴侶,在你的天空中光彩奪目熠熠生輝。有了這第二個太陽,在你這顆行星上面,夜幕降臨可能會成為一種罕見的天象,每年只在特定的季節裡才會出現。最近,一項新研究表明,這樣的外星行星可能遠比我們所預料的要更加常見得多。
  • 雙星系統
    >經過用天文望遠鏡長期觀測,人們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許多雙星系統,通過對它們的研究,使我們對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況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雙星系統由兩個星體構成,其中每個星體的線度都遠小於兩星之間的距離,一般雙星系統距離其他星體很遠,可以當作孤立系統處理,現根據對某一雙星系統的光度學測量確定,該星系統中每個星體的質量M,兩者相距L,它們正圍繞兩者連線的中點作圓周運動。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每日科技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  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 天體運動四類問題四:雙星系統 黑洞
    2.雙星系統由兩顆恆星組成,兩恆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別圍繞其連線上的某一點做周期相同的勻速圓周運動。研究發現,雙星系統演化過程中,兩星的總質量、距離和周期均可能發生變化。5.經過天文望遠鏡長期觀測,人們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許多雙星系統,通過對它們的研究,使我們對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勢和分布情況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雙星系統由兩個星體構成,其中每個星體的線度都遠小於兩星體之間的距離。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兩個天體是月球和太陽,前者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後者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兩個天體都能在白天看到。而那些更加遙遠的天體,由於它們發出的光抵達地球時已經變得比較暗淡,只有到了夜晚才變得肉眼可見。那麼,肉眼可見的天體都有哪些?最遠的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 離我們最近的三合星是半人馬座α,距離我們最近的四合星在哪兒?
    雙星或聚星的種類很多,天文學家將兩顆相距較近、且有物理聯繫的恆星叫做「物理雙星」,三顆有物理聯繫的恆星稱為「三合星」,四顆有物理聯繫的恆星則稱為「四合星」,兩顆以上的也被統稱為聚星系統。比鄰星離我們約4.22 光年,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相當於399233億公裡。如果用目前人類最快的宇宙飛船到比鄰星去旅行的話,來回就得17萬年,宇宙之大可想而知,雖說是「比鄰」其實遠在天涯!
  • 雙星系統行星可擁有適合生命存在的衛星?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正如著名的《星球大戰》星球塔圖因所描繪的那樣,圍繞著雙星運行的行星可以抓住它們的衛星,為生命的進化創造場所。然而雙星系統可以在穩定性方面帶來挑戰,而它們的單星系統卻可以避免這種挑戰。在這兩種系統中,恆星都有輕微的移動,可能會干擾任何繞軌道運行的行星及其衛星。
  • 自吸泵水平平行距離最遠能抽吸多少米遠
    自吸泵水平距離最遠能抽多遠,自吸泵平行距離最遠能吸多遠,自吸泵水平距離最遠能吸多少米一、自吸泵水平距離最遠能吸多少米遠關於自吸泵水平距離最遠能吸多遠這個問題應該有不少人以及泵行業內的人都有一部分人不夠了解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是一個天文學中的概念,所謂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相對於其他恆星來說,組成雙星系統的兩顆恆星彼此之間的距離很近,它們在各自的軌道上環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運動,從而組成的一個恆星系統。我們知道恆星不僅體積和質量巨大,而且是能夠通過核聚變反應讓自身發光發熱的 ,所以恆星不像行星那樣難以發現,如果太陽系內有第二顆恆星,那它是無法躲藏自己的。不過,如果從遙遠的外太空來觀察太陽系,那麼太陽還是有可能成為「光學雙星」的,因為所謂光學雙星是指兩顆恆星看起來距離很近,實際上卻距離很遙遠的現象,不過光學雙星並沒有真正的雙星繞轉現象。
  • 雙星系統的分類與演化
    夜空中我們觀測到的所有亮點,其實大部分並不是單一的一顆恆星,有80%以上是多星系統。在多星系統中,雙星系統又是最常見的。科學家們根據雙星系統的結構對其進行分類,並研究其對生命的演化產生的影響。甚至有人認為,太陽是某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
  • 中國「慧眼」衛星發現距離黑洞最近高速噴流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慧眼」(HXMT)衛星又有重磅發現——其最新觀測結果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這對於研究黑洞附近的廣義相對論效應、物質動力學過程和輻射機制等具有重大意義。
  • 宇宙中最遠的距離不是宇宙的盡頭,不同維度之間的距離才是最遠
    然而科學家表示,這並非宇宙最遙遠的距離,最遙遠的距離是維度之間的差距。人類探索宇宙已經長達一百多年了,到目前為止我們都還不能探索到宇宙的邊界,因此很多人認為宇宙是漫無邊際的。根據科學家的介紹,宇宙目前的範圍大約是930億光年,因為人類只能夠探索到這麼大範圍的宇宙了。因此我們也常常用宇宙的盡頭來比喻一些遙不可及的事物,那麼宇宙真的有盡頭嗎?如果有,宇宙的盡頭是宇宙最遠的距離嗎?
  • 慧眼衛星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慧眼衛星發現了離黑洞最近的噴流產生的準周期調製信號今天,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天文學》在線發表了慧眼(HXMT)衛星最新觀測結果: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keV)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quasi-periodic
  • 發現迄今為止最近的黑洞,離地球僅1000光年遠!
    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接近的黑洞---只有1000光年遠。 它大概有4個太陽的質量,處於用肉眼可見的恆星系統中,屬於所謂的「沉默」的黑洞之一。研究人員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報告說,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Thomas Rivinius和其團隊發現該黑洞有點運氣成分,一開始,他們研究的是1000光年外一個近距雙星系統的運動數據。該雙星系統包含了HR 6819,用肉眼從南半球可以在天空中看到。
  • 中國「慧眼」衛星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中科院高能所「慧眼」衛星團隊 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慧眼」(HXMT)衛星又有重磅發現——其最新觀測結果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這對於研究黑洞附近的廣義相對論效應、物質動力學過程和輻射機制等具有重大意義。
  • 雙星系統的共舞——迄今運行最快白矮星雙星系統「現形」
    白矮星的質量和太陽相當,但大小卻只與地球差不多。類似地,如果是一個雙星系統,在它們的演化末期也會成為相互旋繞的白矮星雙星。兩顆靠得非常近的白矮星是非常強的引力波輻射源,雖然天文學家預計這樣的系統有很多,但到目前為止,這種系統仍非常難以捉摸。
  • 雙星和類木巨行星被中國科學家發現,這種緻密雙星系統你了解多少
    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國科學家對於宇宙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近期他們再次有了很大的進展。宇宙之中有很多和太陽系類似的星系,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星系,這次我國雲南天文臺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緻密的雙星系統,以及雙系統中一個類木星的行星,這次發現引起世界其他科學家的注意,目前這個發現已經被收入國際天文學術期刊【天文學物理雜誌】這次發現讓人們知道在獵犬座DE附近有一個緻密的雙星系統,盤質量約為太陽的萬分之幾到千分之幾的量級
  •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最近的恆星,那麼它到底有多大?
    比鄰星與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系統相距約13000天文單位(AU),約為五分之一光年,如果比鄰星受到了半人馬座雙星系統的引力束縛的話,那麼它應當具有一個周期約為50萬年的公轉軌道,然而Anosova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比鄰星圍繞半人馬座α星A、B雙星系統做雙曲線運動。
  • 「慧眼」衛星發現距離黑洞最近的高速噴流
    (圖片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供)本報北京9月23日電(記者齊芳、通訊員王晨芳)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衛星「慧眼」衛星在高於200千電子伏特(keV)的能段發現了黑洞雙星系統的低頻準周期振蕩(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低頻QPO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