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實驗報告

2021-01-08 中考網

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實驗報告

信息:二氧化碳______供呼吸,_________(能或否)支持燃燒,使燃著的木條_________;可以使_________變渾濁,二氧化碳越多,__________________越多。

氧氣可以供給人體_________,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_________;氧氣越多,木條燃燒越_________。

 

活動過程記錄:

 

 

觀察記錄

結論或說明

將兩集氣瓶分別盛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 盛滿水的集氣瓶倒立水槽中 將飲料管小心插入集氣瓶中緩緩吹氣

4.在水下用玻璃片蓋好瓶口,取出集氣瓶

5.用同樣方法多收集一瓶

瓶子裡_______(有沒有)氣泡

瓶子裡水面___________

 

若有氣泡怎麼辦?

 

瓶內不能有氣泡,若有氣泡需_________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氣體已收集滿。

此氣體收集方法稱為  ____________集氣法。

 

 

 

 

空氣

呼出的氣體

結論

分別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______

澄清石灰水_______

呼出氣體中_________的含量比空氣中_____ (多或少)

分別插入燃著木條

小木條_________

小木條_________

空氣體中_________的含量比呼出氣體中_____ (多或少)

 

 

想一想,找找看:

1.從冰箱中取出一瓶汽水,放在空氣中一段時間,發現瓶外壁有很多___________.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這是什麼東西在作怪?

 

2.具有什麼樣特徵的氣體可用排水集氣法來收集?

 

3.現有三瓶氣體,分別為空氣、二氧化碳和氧氣,用簡單的方法來鑑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考化學必考知識點~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
    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探究一、〖原理〗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特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B、氧氣——支持燃燒(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燃著的木條燒得更旺),供給呼吸。
  • 2019中考生物:探究「人體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教學實錄
    一、教學目標 湖北省宜都市王畈中學 楊大華 認知目標:通過實驗及實驗分析,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成分有何異同。 能力目標: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師:在生物知識裡我們了解了我們離不開周圍的空氣,你們猜想人體吸入和呼出的空氣成分一樣嗎? 生:不一樣,吸入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我猜想呼出氣體中可能還有別的物質! 師:你們能不能收集一瓶空氣來研究?準備如何收集呢? 生:(演示)將燒杯上蓋一塊玻璃片即可!
  • 中考化學實驗題:人呼出氣體與空氣組成
    檢驗氧氣用燃著的木條試驗,木條燃燒燃燒不旺,證明氧氣濃度降低;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驗證,石灰水變渾濁,證明二氧化碳濃度比空氣大;對著冷而乾燥的玻璃片呼氣,由於水蒸氣在玻璃片上液化,玻璃片上出現水滴,由此證明呼出的氣體中水的含量高於空氣。   2.實驗儀器:水槽、集氣瓶、玻璃管、玻璃片、火柴、小木條。      實驗藥品:澄清石灰水。
  • 2021年中考化學備考之路: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考點歸納
    2.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3.實驗的作用①發現和驗證化學原理;②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並獲得化學知識。>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注意:「燈芯」和「焰心」三、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1、收集呼出的氣體步驟一:將集氣瓶裝滿水,並用玻璃片先蓋住瓶口的一小部分
  • 12道最新中考化學實驗探究題集錦!搞懂做會,不愁得高分
    這種說法很明顯是錯誤的,只有一年的學習時間,但是分值卻和其他兩門理綜的一樣高,這不也證明了其的重要性嗎?在考試當中,有一個很重要且得分很高的題型是實驗探究題,主要有以下這幾類: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氣體的製取與性質、水的組成、質量守恆定律、對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金屬活動性的探究、鐵製品鏽蝕條件的探究、配置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中和反應的探究
  • 「中學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蠟燭燃燒實驗:①蠟燭是石蠟和棉線做的燈芯組成的;一般蠟燭為圓柱形、白色、固體;蠟燭一般都具有輕微的氣味。蠟燭的密度比水小。②蠟燭燃燒時的火焰分成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溫度最低。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的方法: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兩端先變黑(碳化),說明外焰溫度最高。③蠟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 2020年中考化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考點高頻易錯題...
    【解答】解:A、比較空氣和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變量是兩瓶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後分別向兩集氣瓶中滴入相同滴數的澄清石灰水,觀察對比變渾濁的程度,由實驗可知呼出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空氣幾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對比得出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對比實驗的原理;B、研究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是利用過氧化氫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氣大量氧氣
  • ...芥子氣,實驗,藥劑,吸入,水皰,海軍,共同社,人體,-國際新聞-東方網
    原標題:日媒:資料顯示日軍二戰期間曾在國內進行人體毒氣實驗  東方網8月20日消息:日媒稱,8月18日獲悉,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時期的舊日本海軍曾為研究毒氣在日本國內進行人體實驗。共同社已確認詳細記述塗抹使皮膚潰爛的「糜爛劑」等的多份資料收藏於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和國會圖書館。
  • 中考化學衝刺|經典實驗題彙編及解釋WORD可下載
    第六部分  經典實驗題彙編及解釋專題1  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1專題2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2專題3  氣體的製取與性質……………………………………………5專題
  • 一道中考題-測定密閉容器中某種氣體的體積分數的探究實驗
    (2019·福建)某興趣小組開展「測定密閉容器中某種氣體的體積分數」的探究實驗。【實驗1】按圖1所示裝置,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2】按圖2所示裝置,在集氣瓶內壁用水均勻塗附鐵粉除氧劑(其中輔助成分不幹擾實驗),利用鐵鏽蝕原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1)實驗1中,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 人體是如何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
    但是,由於人體的皮膚直接與外界接觸,其外表有一層緻密的角質層,無法藉助皮膚實現人體的氣體交換。那麼,人體是如何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呢?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與功能人體氣體的交換依賴於呼吸系統,它由呼吸道和肺構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外界空氣經過呼吸道的過濾、溼潤、溫暖最終運送到肺。
  • 人為什麼離不開空氣?
    在維持生命的三種基本要素:氧、水、食物中,人體對氧的儲備是最少的,如果斷絕氧的供應,人體組織所儲存的氧僅能維持3至4分鐘的有氧代謝。有氧呼吸空間中含有氧、氮、二氧化碳,以及微量的其它氣體,還含有水蒸氣。
  • 初中化學第1單元筆記大綱和思維導圖
    2.化學變化(1)有新物質生成① 燃燒② 生鏽③ 變質(2)必然伴隨物理變化、能量變化(3)化學性質二、實驗儀器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2)仰小俯大(3)不能加熱、不能做反應容器(4)不能量取熱溶液、不能存儲藥品4.滴管(1)豎直懸空、禁止平放倒放(2)禁止接觸容器內壁和其他藥品
  • 初中化學:空氣的組成
    (2014)小李同學和王老師為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相空氣成分的差異.進行的實驗如下,小李同學用玻璃管向盛滿水的集氣瓶中吹氣,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將另一集氣瓶充滿新鮮的空氣,將兩根燃著的小木條,分別移到兩隻集氣瓶口處移開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氣瓶中,觀察實驗現象。
  • 探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實驗
    ,更受到外界環境,如光強、溫度和 CO2 濃度的影響。學生可根據控制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選定上述中的一個因子(或其他因子)進行探究。影響因素 (1) 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控制條件為2% NaHCO3、25℃ 水溫,變量為 20W、 40 W、 60W、 100 W 白熾燈(光照距離相等)。
  • 聽說長期吸入麻醉氣體會變傻?
    動物麻醉的安全問題,在動物科學實驗中已變得日益重要。而吸入式麻醉的應用,使得動物手術麻醉更加安全平穩,麻醉過程更容易控制,動物手術成功率也隨之提高,並且更加符合動物福利。但是實驗過程產生的麻醉廢氣對人體有害,我們常用的異氟烷/七氟烷都具有強揮發性,長時間動物麻醉手術難免會吸入。
  • 【學術報告】「空氣動力學及氣體動力學在工業領域中的一些應用...
    報告人:單希壯 研究員報告題目:空氣動力學及氣體動力學在工業領域中的一些應用報告人1983年本科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中國科學院俞鴻儒院士。他先後在中航集團中國航空空氣動力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及同濟大學等單位從事風洞實驗技術、氣體動力學工業應用、高速列車及汽車空氣動力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跨聲速風洞洞壁幹擾、氣動方法裂解製取乙烯、熱分離器技術、工業廢鹼回收技術、壓電式壓力傳感器技術以及高速列車動模型實驗技術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詣。
  • 戒菸門診的常見檢測辦法——呼出氣一氧化碳測定
    所以,出於外界環境壓力和內在心理壓力,很多自我報告的戒菸狀態未必是準確的。(圖片來源於網絡)戒菸專家提出,在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已確知存在許多有重要臨床意義的標誌物,例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下簡稱CO)、碳氫化合物和8-異前列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