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用牛◆科研】明尼蘇達州奶牛雜交試驗深度分析

2021-02-23 乳肉兼用牛培育自主創新聯盟

在明尼蘇達州7個高產商業奶牛群中,將北歐紅牛(VR)、蒙貝利亞牛(MO)和荷斯坦牛(HO)輪迴雜交三代牛與同群荷斯坦母牛進行比較。該研究始於2008年,參與雜交試驗的為3550頭純種荷斯坦母牛,使用的凍精均來自驗證公牛,並且在VR、MO、HO品種中都有較高的遺傳優勢。第一代奶牛包括644頭VR ×HO和616頭MO × HO 二元雜交後代及其1,405頭同群HO,首次產犢時間為2010年至2017年之間。第二代奶牛包括615頭VR×MR/HO雜交後代、568頭MO×VR/HO雜交後代和1462頭同群HO,產犢時間為2012年到2017年之間。第三代包括466 頭HO×VR/MO/HO和HO×MO/VR/HO雜交後代,以及736頭同群HO,產犢時間為2014年至2017年之間。數據收集截止2017年12月31日,整個研究期間,大部分二元雜交、三元雜交後代以及同群HO完成至少3個泌乳期,而以HO為父本的雜種三代及其同群HO完成至少1個泌乳期。通過測定日記錄最佳預測估計305天的實際產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非成年當量),泌乳天數不足305天的泌乳期計算預期305天產量。

二元和三元雜交牛在所有的繁殖性狀上都比其同群HO有優勢。二元雜交後代在第一胎、第二胎和第三胎的空懷期比同群HO分別縮短了9d、17d和15d。三元雜交後代比同群HO分別縮短了15d、19d和20d。各品種組的牛群首次產犢月齡均較小,在22 ~23月齡之間,而三元雜交後代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產犢月齡明顯小於同群HO。與同群HO相比,二元雜交後代第一胎次的乳脂和乳蛋白總產量(kg)高出2%,但二胎、三胎的產量沒有明顯差異。三元雜交後代的前3個泌乳期,每個泌乳期的乳脂和乳蛋白總產量(kg)都比同群HO低3%~4%。以HO為父本的雜種三代第一泌乳期的乳脂和乳蛋白總產量(kg) 與同群HO相比沒有差異。

相關焦點

  • 奶牛的種類,比你想像的要多至少9種
    在一頭成功奶牛的身後,一定有無數隻奶牛為它做鋪墊。雖然現在最普遍的奶牛是大荷蘭菲仕蘭省發源的荷斯坦奶牛,但奶牛家族還有很多參與產奶比賽的選手。經奶叔專業鑑定,他們比荷斯坦牛至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可以拍彩色照片。所以,這些小眾的牛牛你也值得一見!
  • 我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啟動 首批牛明年誕生
    中新網8月20日電 中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最近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啟動。據光明日報報導,如果順利,明年3月成批的克隆牛將誕生。  6月24日到7月16日,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河北國富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中國農大李寧、戴蘊平教授的指導下,經過23天的努力,成功地將280枚優種奶牛的克隆胚胎移植到140頭受體母牛體內。
  • 各種牛的品種簡介
    牛按經濟用途一般可分為乳用牛、肉用牛、肉乳兼用牛和役用牛。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 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溼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
  • 世界知名的奶牛品種有哪些,你知道幾種?
    我國主要以黑白花奶牛為主,世界上奶牛品種近百個,其中最著名的有黑白花牛、娟姍牛、更賽牛、愛爾夏牛等。 2、娟姍牛 娟姍牛是源自英吉利海峽傑茜島的進口奶牛,品種在血統上與瑞士褐牛、德溫牛和凱瑞牛有關係,而與荷斯坦牛沒有關係,英國政府頒布法令保護的珍貴牛種,最大的優點就是乳質濃厚,乳脂、乳蛋白含量均明顯高於普通奶牛,優質乳蛋白含量達3.5%以上 。
  • RFID在現代化奶牛場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打開APP RFID在現代化奶牛場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發表於 2017-12-11 17:46:27 該技術可以應用在奶牛飼養生產中的諸多方面,包括牛隻日糧自動配給、牛奶產量統計分析,奶牛個體識別、疫病監測防控、產品質量控制及動物溯源追蹤等等。
  • 你知道大名鼎鼎的「雪花牛肉」來自哪種牛嗎?哪種牛產的奶最多嗎?
    例如魯迅先生的名言「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描繪的形象是奶牛;詩聖杜甫的「青草萋萋盡枯死,天馬跂足隨犛牛」,形象地描繪了犛牛在惡劣環境下頑強生存的場景;唐代繪畫大師戴嵩的《三牛圖》,則窮盡水牛野性筋骨之妙……列舉了這麼多牛,是不是有些迷糊了?別慌,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細說。
  • 奶牛會「產」藥:上海還有這麼神奇的「動物藥廠」
    兩頭1歲多的奶牛,正在露天的牛圈裡踱步,它們長得有點像,額頭都有一撮心形的白毛。這裡正在「孕育」的,竟然是一種藥物,而這些奶牛就像一個動物藥廠,她們產生的乳汁就是藥物原料。曉強沒有見過這些特殊的奶牛,但未來,曉強很可能受益於它們——用牛奶製造的九因子藥物,有可能很快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未來如果能夠成為產品,曉強的藥費負擔就可以降低,藥物的供應,也就更有保障了。
  • 世界上最好的牛,太牛X了!
    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並不是純種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種。但由於西門塔爾牛產乳量高,產肉性能也並不比專門化肉牛品種差,役用性能也很好,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種。此品種被畜牧界稱為全能牛。我國從國外引進肉牛品種始於20世紀初,但大部分都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引進的。西門塔爾牛在引進我國後,對我國各詳細地的黃牛改良效果非常明顯,雜交一代的生產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因此很受歡迎。
  • 淺談美國與澳洲的婆羅門牛
    印度血統的婆羅門牛品種名字來源於Brahmins(印度教祭司),而Brahmins的名字是根據印度教的Brama神取的。很多印度教祭司都是素食主義者,他們認為奶牛神聖,公牛莊重,所以不吃它們。作為在美國發展起來的第一個牛肉品種,美國婆羅門不僅在雜交育種項目領域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在上世紀成為其他美國品種發展中的共同主線。
  • 被稱為「牛奶樹」,能夠流出「牛奶」,它能否取代奶牛的地位呢?
    因此,有人認為只要多種植一些「牛奶樹」,就不用再養殖奶牛了。那麼,這種「牛奶樹」真的能夠取代奶牛的地位嗎? 奶牛是乳用品種的黃牛,這種黃牛是經過多次選育繁殖出的黃牛優良品種,在我國,奶牛多以黑白花奶牛為主。 我國的奶牛原產於荷蘭,因此,也被稱為荷蘭牛。
  • 自動化奶牛養殖 讓日子「牛」起來
    南郊農場的鮮奶多年來在榆林市場上有良好的口碑,為落實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禁養區搬遷政策,我區對南郊農場奶牛場部分資產面向社會進行公開競價處理,最終由古塔鎮黃家圪嶗村村民張平通過競拍成功購買,並在古塔鎮新建了奶牛養殖場。近日,奶牛養殖場正式投入運營,張平也轉型當了「牛倌」,賣起了鮮奶。
  • 讓日子「牛」起來!榆陽區有個自動化奶牛養殖場
    讓日子「牛」起來!南郊農場的鮮奶多年來在榆林市場上有良好的口碑,為落實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禁養區搬遷政策,榆陽區對南郊農場奶牛場部分資產面向社會進行公開競價處理。最終由古塔鎮黃家圪嶗村村民張平通過競拍成功購買,並在古塔鎮新建了奶牛養殖場。近日,奶牛養殖場正式投入運營,張平也轉型當了「牛倌」,賣起了鮮牛奶。
  • 世界首例賴氨酸轉基因克隆奶牛在吉林大學農學部培育成功
    由吉林大學農學部畜牧獸醫學院動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省動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子義教授主持,內蒙古大學於海泉研究員、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張國梁研究員等單位負責人參加的課題組成員,在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和吉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下,經過兩年協作攻關,於8月6日晚7點48分,在農學部奶牛繁育基地獲得一頭攜帶轉入賴氨酸基因克隆牛犢
  • 核酸突變分析方法抉擇: PCR、雜交、NGS?
    目前數字PCR主要用於科研及臨床研究,也有開發LDT方法用於臨床,如Trovagene PCMBRAFV600E試驗。 二、雜交雜交是一種將合成的DNA探針或引物與目標序列結合的過程。  3、原位雜交(ISH)原位雜交不僅提供目標基因的序列和濃度信息,而且可實現目標基因的細胞定位,尤其適用於異質性細胞及組織樣本的基因擴增檢測。
  • 牛年說牛
    2021年,是農曆辛丑年,生肖牛。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踏實穩重、勤勞奉獻的牛不僅是農事生產的得力助手,更有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寓意象徵。
  • 利木贊牛-利木贊牛價格=利木贊牛養殖基地
    利木贊牛原產於法國中部的利木贊高原,並因此得名。在法國,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數量僅次於夏洛來牛,育成後於20世紀70年代初,輸入歐美各國,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該牛分布,屬於專門化的大型肉牛品種。
  • 目前幾種主要肉用牛品種,簡要介紹和生產性能概要
    總結文/鄭小弟  主要介紹幾種肉用品種,出名的奶牛荷斯坦奶牛和兼用品種西門塔爾等都沒有介紹。  海福特牛   原產地及分布:海福特牛(Hereford)原產於英格蘭西部的海福特郡,是英國最古老的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種之一。
  • 奶牛採食時間的晝夜節律和規律...
    變化如圖所示,試驗期間日均THI最高為85.0,最低為28.1。其中日採食時間隨胎次的增加而下降,3胎及以上奶牛日採食時間與頭胎牛差值為14min/d;泌乳中期顯著高於泌乳早、晚期。開放式牛舍顯著高於半封閉式牛舍,其差值為20min/d。 表3 奶牛日採食時間影響因素分析
  • 《人民網》西北農大科研團隊首次證明東亞家牛有三個血統來源
    《人民網》 2018年6月20日     6月14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姜雨教授團隊與雷初朝教授團隊合作在黃牛分類和遺傳適應性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全基因組重測序分類世界家牛血統,並反映東亞家牛的三個血統來源和外緣物種基因的適應性滲入(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reveals world-wide
  • 邊抗癌邊科研的「克隆牛之父」
    楊向中教授大半輩子都在科研崗位上度過,他十分熱愛生物科研,連妻子,都選擇的同行業學妹,二人搭夥研究,成為了一段佳話。圖片來源:南方人物周刊楊向忠在康乃狄克科研的第三年,用母牛耳朵上的細胞克隆出的克隆牛「艾米」橫空出世,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頭克隆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