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書懷》有言:&34;
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在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之上,工業化的建設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握一定的關鍵技術的話,那麼它也會在世界範圍內佔據一定的主動地位。隨著各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渦輪葉片的製造工業成為了各國實力比拼的關鍵。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項技術都只掌握在美俄兩國的手中,而這也導致這兩個國家因此成為了世界霸主。
然而,就在一位中國小夥的努力之下,這項機密技術卻得到了破解,而他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科學獎。在此之後,這位小夥子的領導也決定重用他。那麼,這位小夥究竟是誰?他所破解的又是什麼技術呢?
這位小夥就是洪家光,他出生於1979年。由於洪家光父母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因此,在初中畢業之後,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就決定來到一家技術學校學習。當時,雖然說已經來到了技校,但是,洪家光卻並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在上學途中,洪家光要在往返學校的通勤車上度過四個多小時的時間,而他也利用起了這種碎片時間。在讀書期間,洪家光就在通勤車上自學了四本技術書,可以說,在這種勤奮刻苦的努力之下,洪家光的自身能力也有了飛速提高。
1999年的時候,洪家光以第一名的成績從技校中畢業。後來,他也被學校分配到了中航工業中的一個航空發動機公司中工作,對於一個技校學生來說,這樣的工作是非常難得的,但是,面對著狹小的工廠,老舊的機器,洪家光卻並不甘心,當時,年輕的他也開始對未來有了一定的懷疑。然而,就在不久之後,一位老工人的一番話卻讓洪家光的迷茫煙消雲散了。當時,看到洪家光狀態不好,老師傅對他說了這樣的一番話:&34;在聽過了老師傅的這段話之後,洪家光也重新燃起了鬥志,當時,洪家光看到工廠中有三個全國勞動模範、十幾個技能狀元,在這種情況下,洪家光就決定要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為了能夠學習到更加先進的技術,洪家光就決定拜孟憲新為師,畢竟在工廠內,孟憲新的技術也是大家公認的出色。然而,由於孟憲新和洪家光並不在同一個車間內工作,因此,這段拜師之路就顯得比較困難了。但即使面對這樣的考驗,洪家光也從未有過放棄的想法,在那個時候,為了能夠拜孟憲新為師,洪家光只要有休息的時間,就會來到孟憲新的身邊當助手,而在後來的日子中,洪家光也在工作之餘不斷學習,無論是髒活還是累活,他都能夠強在別人面前完成,在當時的工廠中,洪家光也成為了很多人敬佩的對象。
通過這幾年的不斷努力,洪家光也很快地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了技術成熟的老師傅,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洪家光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司總是需要從國外進口渦輪扇葉。在他看來,如果這項技術能夠被我國所掌握的話,那麼我國的航空工業製造業成本也將大幅度降低。在這種情況之下,洪家光就開始自己的對渦輪扇葉的研究。雖然說在最開始的時候,洪家光的同事們都不看好這種行為,畢竟在大家看來,就連學歷水平很高的工程師都無法破解這一難題,更何況是技校畢業的學生。但是,面對著這種質疑,洪家光卻並沒有打算放棄,在此後的幾年時間內,他不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更是向很多工廠的老師傅們請教製作原理。
在不斷的努力之下,洪家光終於成功打造出了一臺渦輪扇葉,在這個時候,洪家光也成功打破了國外對於我國渦輪扇葉技術的壟斷。可以說,洪家光的這項技術成功也幫助公司創造了幾千萬元的價值,不僅如此,後來,洪家光也憑藉著這項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當公司的領導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他們也決定重用這個特殊的技術人才,就這樣,技校畢業的洪家光也順利地進入了公司的研發層,並成為了首席專家。
而當洪家光的這項技術成果被公司上報給國家後,在2017年的時候,洪家光也被授予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榮譽,在2018年,洪家光被授予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等榮譽,兩年後,在全國創新爭先獎中,洪家光的身影也再次出現了,與此同時,洪家光也入選了2020年的全國勞動模範。從這些榮譽終究能夠感受到,洪家光的成就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擬的。
通過了解洪家光的故事就能夠感受到,其實,學歷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雖然說洪家光只是一個從技校中畢業的普通學生,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努力向眾人證明了,即使是技校畢業,也一樣能夠成為模範。
可以說,洪家光的奮鬥精神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前進的動力,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高學歷,但在擁有高學歷之後,如果不能以勤奮刻苦的狀態去對待工作的話,那麼我們的高學歷也顯然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在我國有這樣一句俗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實,無論是從事什麼職業,只要我們肯腳踏實地、堅持本心,那麼我們就能夠迎來最終的成功。
在未來中國社會發展的道路之上,像洪家光這種大國工匠的精神也將成為我們不斷奮鬥的目標,相信在眾人齊心協力的努力之下,中國的綜合國力也將有著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資料
《&34;洪家光》
《雪中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