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農村小夥破解西方絕密技術,獲國家科技獎,受到國家破格重用

2020-10-18 牧羊二二

我國與西方一些國家比,我國的工業發展比較滯後。而有關於航空問題體現在了軍機的心臟部位-航空發動機。大家都應該知道,每個國家對發動機的生產要求都比較苛刻,哪怕是一個零件上也不允許有任何的差錯,因為如果有一個地方出現了問題,那麼將會導致整體的重大失誤。

發動機葉片一直是西方國家的強力技術,而我國中航工業集團作為一家500強的民用飛機製造企業,其在瀋陽子公司-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地位頗重。一架性能優質的飛機少不了高質量的引擎。雖說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這一研究領域比較之後,但是我們國家從來沒有放棄過追趕。經過如此長時間的努力,現在我們中國飛機製造的水平已經位於世界前列。

他在1979年出生於遼寧瀋陽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據他家裡人說家光在小的時候就比較聰明,但是在當時農村孩子一般也只有兩個出路,要麼就是在家務農,要麼就是上一個小中專。他選擇了上學,但是他不滿足於一個小小的技校,他努力學習上進,每時每刻都在鑽研著技法。除此之外,在閒餘時間他還在看比較深奧的技術書籍。並且不知疲倦的向車間裡的優秀工人學習各種技術。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洪家光在發動機領域突破了西方的技術壁壘。


在2002年的時候,他受聘於一個發動機葉片重點加工的職位,該任務要求發動機葉片的尺寸不允許有一點誤差,人又不是機器,不可能沒有誤差,就算是機器也可能會有些許的誤差。但是洪家光從來不會去抱怨什麼,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十天的閉關他便攻克了難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一個小小的技校畢業生,而如今他是我國首席的技術專家。他的成功僅僅是因為運氣嗎?不是的,在這期間他加了無數次的班,閒餘的時間,不知道自己鑽研了多少刻苦的東西,最後還是創造了奇蹟,突破了核心技術。

從目前來看,我國無論是在尖端科技還是在一般科技領域。我國每時每刻都在縮小著與其他國家的差距,甚至有些領域已經完成了超越!只有歷經磨難的人才會破繭重生,無論是多麼渺小的執念,心存信念,便可成功。古人云:英雄不問出處!

相關焦點

  • 遼寧小夥破解西方絕密技術,獲國家科技獎,受到國家破格重用
    軍機「心臟」——各國對發動機生產技術要求很高,一件零件出問題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失誤,今天就是發動機葉片。由於葉片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故障,不能排除墜機的可能性,葉片研製一直是西方國家成熟技術。我們國家在航空發動機這一塊的進展,比西方晚了一大步,但我們從未放棄追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中國的飛機製造水平,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洪家光在追趕國外先進技術的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成為該公司發動機領域的首席專家。並非高學歷,只是普通的技校畢業生而已。
  • 沒學歷沒背景,遼寧小夥破解西方絕密技術獲狀元,受國家重用
    一般來說,能坐到首席專家的位置上,必然有著很高的學歷和很深的學術造詣,但這位專家卻只是技工學校畢業,靠著自己的鑽研和努力破解了西方絕密技術,榮獲許多大獎,受到了國家的重用。他所在的工廠裡有許多的技術能手和國家勞模,他想從這些人身上學習工作技術。
  • 中國一小夥,攻克西方絕密技術,獲國家科技獎,獲得國家重用
    在很長的時間內,飛機的發動機技術一直是西方國家最為保密的技術之一。,簡言之,就是搞技術壟斷。對於西方的技術壟斷壁壘,我們也是倍感無奈,因此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研發出真正的國產發動機,不再仰人鼻息。在這裡面,洪家光帶著手下的研發團隊經過五年的日夜拼搏,終於攻克和掌握了航空飛機發動機葉片滾輪的精密磨削技術。
  • 沒背景沒名校光環,中國小夥破解西方絕密技術,創造了上億價值
    工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只有掌握了關鍵技術,才能在國際上掌握更大的話語權,我國在工業領域發展起步較晚,所以存在一定短板,尤其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相比差距更是明顯,如今在一位遼寧小夥的努力下,我國在關鍵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直接打破了西方壟斷,那麼這個小夥是誰?
  • 瀋陽小夥一舉打破西方壟斷,為中國節省上億,國家下令必須重用
    過去,很多科學技術被西方壟斷,但是中國科學家打破了這層堅冰,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故事有關一個農村小夥。
  • 中國小夥破解西方關鍵技術,成國家科學獎獲得者,領導表示:重用
    《雪中書懷》有言:&34;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在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之上,工業化的建設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握一定的關鍵技術的話,那麼它也會在世界範圍內佔據一定的主動地位。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項技術都只掌握在美俄兩國的手中,而這也導致這兩個國家因此成為了世界霸主。然而,就在一位中國小夥的努力之下,這項機密技術卻得到了破解,而他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科學獎。在此之後,這位小夥子的領導也決定重用他。那麼,這位小夥究竟是誰?他所破解的又是什麼技術呢?
  • 中國小夥破解西方關鍵技術,成國家科學獎獲得者,領導發話:重用
    《雪中書懷》有言:&34;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在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之上,工業化的建設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如果一個國家能夠掌握一定的關鍵技術的話,那麼它也會在世界範圍內佔據一定的主動地位。隨著各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渦輪葉片的製造工業成為了各國實力比拼的關鍵。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項技術都只掌握在美俄兩國的手中,而這也導致這兩個國家因此成為了世界霸主。
  • 技校出來的中國小夥,成功破解西方絕密技術,日薪能買一輛車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一位非常年輕的獲獎者洪家光引發了外界的注意。獲獎時他只有39歲,是年紀最小的一位,而他的經歷也非常的傳奇。他出生農村,是一個技校出來的中國小夥,但是他卻憑藉自己不斷鑽研的精神,成功破解西方絕密技術,為我國航空工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 航發技術取得突破,中國小夥破解西方絕密技術,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近日,據環球網報導,在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有一位獲獎的年輕人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他叫洪家光,而獲獎的時候僅有39歲,而它也是所以獲取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不過從他經歷來看,不難發現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洪家光從小出生在農村,而他的上的只是技校,正是因為在這種環境下,才培養了他不為鑽研向上的能力,並成功的確解了西方的絕秘技術,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他的努力也為他換來豐厚的待遇,如今他的日薪就可以買輛車,作為國家的優秀技術人才,他還享受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
  • 2019國家科技獎揭曉,泰州元素至少亮相10次!
    2019國家科技獎揭曉,泰州元素至少亮相10次!2011年,獲得農業農村部臨床試驗批件,2013年獲得轉基因安全評價證書;2014年該毒株研製的滅活疫苗通過覆核和覆審,成功獲得了國家I類新獸藥證書,也是2014年度唯一一個獲批的國家一類新獸藥。
  • 遼寧985"女神"教授:在腫瘤等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獲中央表彰!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樊江莉教授獲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旨在表彰那些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本屆全國共有一百人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
  • 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
    其中,我市中機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偉民研究員獲創新爭先獎狀。在此次大會上,一批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全國共有286人被評為先進個人,其中258人獲頒全國創新爭先獎狀,28名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獲頒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 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
    近日,多省、學會、協會已經公布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通知,標誌著2021年國家科技獎提名工作全面啟動。組成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應急管理部、司法部
  • 三獲國家科技獎,比肩院士,誰說「雙非」高校沒有學術大佬?
    在此之前,張一敏教授還曾於2007年、2010年、2017年,三獲國家科技獎;2015年,被選為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2018年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同年,獲得被譽為「中國的諾貝爾獎」的「何梁何利基金獎」……張一敏教授
  • 湖南多個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獎初評
    湖南多個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獎初評包括螢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等瀟湘晨報綜合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日前結束。記者8月5日獲悉,湖南共有6個項目上榜,包括1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另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等參與的項目也分別通過初評。
  • 破解黃瓜基因密碼!農業領域多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在剛剛召開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農業領域斬獲頗豐,共有30多項成果受到表彰獎勵。 央視網消息:在剛剛召開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農業領域斬獲頗豐,共有30多項成果受到表彰獎勵。
  •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影響世界數十億人,研發者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在這麼多年的時間長河裡,中國可以說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古代的中國歷經各種朝代的變遷,文化繁多,在一直不停的發展,而中國人一直以來更是熱衷於創造與發明,四大發明就是最好的證明,不斷是影響了古代世界,更是推動了現世界的發展。
  • 北京科技大學龐曉露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共有100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學者獲獎,我校青年教師龐曉露教授成功入選。龐曉露教授長期從事金屬材料表面防護塗層的研究,在高強韌塗層製備及塗層開裂對基體損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膜致韌性金屬基體解理開裂理論,創建了膜層開裂對金屬基體損傷的防護方法,提高了帶有塗層的金屬材料抗疲勞性能,推動了應力腐蝕開裂新理論的建立,破解了帶有塗層金屬結構件脆性開裂的技術難題;主持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霍英東基金項目1項和企業技術攻關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
  • 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全國第11!
    近日,校友會網發布了"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對"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情況進行了統計。在此次排名中,中南大學以獲獎總數13項的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11名。艾瑞深校友會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統計對象為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內中國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通用項目),其中,2020年數據為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初評結果。"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南大學共獲得13項國家科技獎。
  • 這位清朝發明家媲美愛迪生,可惜康熙沒重用,不然可領先西方百年
    現在無論在哪個國家,科研一直都是政府特別重視的項目,因為現在的科技技術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條件和國際地位,能夠在科研上面領先世界的國家,絕對能夠成為強國,所以現在任何國家都非常愛惜人才,特別是科研人才,很多炙手可熱的科學家被各個國家搶來搶去的。但是在舊時代,很多有能力的科研人才都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