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動動發財的手指點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編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分享一下哦!
文/李鵬森
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在工業方面起步較晚,而航空發動機又是我國的一個短板。軍機「心臟」——各國對發動機生產技術要求很高,一件零件出問題就有可能造成重大失誤,今天就是發動機葉片。由於葉片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故障,不能排除墜機的可能性,葉片研製一直是西方國家成熟技術。
作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中航工業集團是我國重要的軍用民用飛機製造和銷售企業,作為中航工業的核心企業之一,該子公司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作為中航工業的子公司,地位十分重要。
為了造出一架好飛機,就必須有一臺好的引擎。我們國家在航空發動機這一塊的進展,比西方晚了一大步,但我們從未放棄追趕。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中國的飛機製造水平,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洪家光在追趕國外先進技術的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成為該公司發動機領域的首席專家。並非高學歷,只是普通的技校畢業生而已。而這樣的普通百姓,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突破了西方的多項技術壁壘,為國家爭取了許多利益,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又被重用。
洪家光1979年出生在遼寧瀋陽一個農村家庭。從年幼時起,洪家光就很聰明,幫父親幹農活。那時的農村孩子一般也就只有兩種出路,要麼從父輩手裡接過鋤頭,面朝黃土背朝天,要麼就是上中專。
洪家光不甘心將命運交到土地上,但家裡又沒有辦法讓他繼續讀書。聰明的洪家光早就決定去上中專,好好學一門手藝,好好養家餬口。
洪家光即使進了技校也不放鬆,他仍然保持著閱讀的熱情,刻苦鑽研技法。他堅持不懈地學習,也為以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那個時期,洪家光上學條件非常艱苦,他每天都要乘四小時的大巴回家上學。這個時候洪家光也沒閒著,他在車裡堅持讀書學習,他利用這段時間啃下了四本深奧晦澀的技術書籍。
有一次,一位主持人問他:&34;他說:"是媽媽的小小的教育使他學會了堅持。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媽媽風雨無阻地堅持工作,這讓他學會了堅持自己的工作。
就是憑藉這樣一種用心學習的態度,才於1999年以優異的畢業成績被分配到中國航天工業公司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58車間的零部件生產崗位。
但是這項工作在最初的洪家光看來,前景渺茫,工作環境簡陋,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動作。前些日子努力學習換來的卻是這樣的工作,洪家光不免在心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對未來也充滿了憂慮和疑惑,這樣做真的有意義嗎?
洪家光在經歷了一段工作的迷茫期後,開始不知疲倦地向車間裡的優秀工人學習取經,一度進入了一種荒廢狀態,功夫不負有心人,洪家光在發動機領域突破了西方的絕密技術。
工作期間,他也從不放棄自己的學業。有空閒的時候,就會去讀書,他和當時的全國勞模孟憲新一起工作,這個勞模發現,身邊的小夥子很認真,工作效率很高。而且洪家光也在不斷地向這個勞模學習。
2002年,他受聘於某重點型號發動機核心葉片加工,該任務要求飛機發動機葉片尺寸均在0.003毫米以內,稍有誤差,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洪家光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經常背著兩個大餅,餓了就吃,僅僅10天他就攻克了難題,拿下了別人可能要好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為我國發動機的大規模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發動機葉片技術還存在很大的缺陷,洪家光主動請纓,和團隊一起從零開始研究,5年的時間,洪家光經過近1500次的失敗才獲得了成功,不得不說,洪家光是我國現代工業領域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國工匠。
由技校畢業生到首席技術專家,在這段時間洪家光加了無數的班,攻克了以前我國無法解決的許多發動機難題,他還多次參加遼寧艦艦載機等國家級航空項目研究,他的事跡告訴我們:不管是高學歷的專家,還是學歷不佳的技校畢業生,誰都有可能創造奇蹟!
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在尖端科技領域,還是在一般設備領域,我國都在不斷地縮小與世界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實現了超越。比如建造大型工程需要中國特有的 SPMT平板車,航母特製鋼板,這些都是無數科技工作者日夜辛勤工作的成果,向他們致敬!
只有經歷了人生的磨難,才會變得更堅韌更堅強。不能打倒我們的,終將被我們打倒。今天的社會,有多少人抱怨過命運的不公平,抱怨過自己不是贏家,抱怨過自己的父母不是當之無愧的達官貴人。有了雄厚的家底,有了錢去留學鍍金,就能成一個成功的人嗎?其實,古人早就告訴我們,英雄從來不問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