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的宅基地問題,這些年來一直是熱點話題。很多進城打工的農民,因為工作技能和收入的原因,無法完全融入城市,另一方面由於孩子上學的原因,將戶口從農村遷出後又失去了老家的宅基地,這不得不說是個兩難的命題。
另一方面,由於農村的房子便宜而且環境好,反而成為許多年紀較大的城裡人養老的新選擇。這也引發了許多人的擔憂:農村會不會被城裡人攻陷?豪強圈地的時代又來了嗎?
面對這樣的現象,北京在8月11日出臺了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嚴禁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和宅基地上房屋,嚴禁社會資本,利用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嚴禁借租賃、盤活利用之名違法違規圈佔、買賣或變相買賣宅基地等。
此番政策的出臺,及時地制止了農村被城裡人攻陷的勢頭。然而,北京的問題解決了,還有萬萬千千個農村如今卻正在上演這樣的戲碼。
1、城郊的各種農莊、採摘園層出不窮
隨著農村的空心化,許多農民的宅基地以及房子都處於閒置狀態。許多已經在城裡買房定居的農民,為了將閒置資源變現,紛紛將宅基地和老宅賣給城裡人,尤其是在距離城市較近的地區,大量的農莊、生態園、採摘園有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這些業態貌似在利用閒置資源賺錢,本質上卻「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要的實際上是在圍繞城市周邊在圈地,買的是地皮未來的升值空間。
這樣的行為一方面是由於農民的短視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許多有錢人洞察到了「土地稀缺」的本質,企圖通過這樣的行為實現投資變現。
2、以養老為名的各種小地產野蠻生長,背後是資本的力量
隨著城市房地產的逐漸衰落,許多中小型房地產公司,通過和村集體或個人合作的形式,開始將目光瞄準了農村。他們打著「養老地產」、「頤養之家」的名號,在許多農村蓋起了小別墅、四合院、養老院,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將地皮收入囊中,再以租或賣的形式,將房子和服務打包成為「養老解決方案」向城市居民兜售。
這樣的行為看似解決了現在養老難的問題,但是背後卻是大量的資本在驅動,本質和「跑馬圈地」別無二致。任由其發展的後果,將會是大量農村人失去宅基地,當他們在城市無法安身立命時,連老家都回不去了的尷尬。
3、富豪前往農村買地買房的現象屢禁不止
隨著城市逐漸成為擁擠的代名詞,很多有錢人開始嚮往田園生活,「農夫、山泉、有點田」成為許多富豪和老年人的追求。於是,有錢人以很小的代價買下大片的宅基地,蓋起各種奢華無比的別墅甚至宮殿。又花費巨資買下田地山川,蓋起氣勢恢宏的「家族墓地」,頗有當年帝王般的豪氣幹雲。
天津某直銷企業的老總,在河北滄州的李龍屯村,為自己修建了一棟藍頂歐式莊園。根據衛星地圖測算,這座莊園的佔地面積竟高達6000平方米。不僅如此,他還在村裡修建了佔地9500平的家族墓園。墓園內設神道直通墓地,神道兩側列有16對石造像,墓園背靠耕地、面向李家大宅,邊緣由兩排樹木隔開,極盡奢華之能事。
如此大規模的圈地行為,其實並不只是這位老總的首創,也不會是個例,如果不加以制止,必然會導致許多農村的宅基地成為富豪的私家財產,損害農民的切身利益。
宅基地是農民的根,也是很多農民漂泊一生後落葉歸根的地方,這樣的底線必須保護好。希望在北京之後,能有更多的地方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讓那些為城市建設貢獻一生的農民,老了不至於如飄萍般流離失所,還有個老家可以度此餘生。
你家的宅基地還在嗎?對於這樣的規定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