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架的神秘空洞,科學家研究了幾十年,才知道那是地球排碳口

2021-01-15 寰宇科學新觀察

冰沼湖,在南極大陸上是非常常見的。南極洲的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的平均氣溫為-50℃,在一些地方的最低氣溫甚至可以低至-89℃,但是就算在如此低溫的條件下,一些區域的水仍然不會結冰,這些能夠長期保持無冰狀態的水域,就叫做冰沼湖。

對於這些冰沼湖的形成,科學家們研究了幾十年,才弄清楚其原因。一種解釋是,南極洲上空的狂風把湖面上剛剛形成的冰吹走了,另一種解釋是,較為溫暖的水從底下湧上來,阻止湖面結冰。

對於這兩種解釋,科學家們都通過結合實地考察和衛星圖像,找到了充分的證據。然而,有一個地方的冰沼湖,在此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動用了大批的漂浮機器人、衛星圖像,甚至派出了攜帶科學儀器的海豹,都沒能弄清它的形成原因。

南極洲威德爾海(Weddell Sea)上的冰沼湖,人們最早在1974年的衛星圖像上發現了它。它當時出現在一座名為莫德山(MaudRise)的水下山脈附近,它異常的巨大,比紐西蘭整個國家的陸地面積還大。從衛星圖像上看,就像南極大陸上突然出現的一個巨大空洞。

威德爾海上的冰沼湖,並不會每年都如期而至,它的出現完全沒有規律。它在1975年和1976年分別出現過一次,在1976年之後就完全銷聲匿跡了。如此神出鬼沒的冰沼湖,讓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也讓科學家們摸不著頭腦。

直到2016年,它再次出現,這次的面積比較小,大概是1974年時的三分之一。科學家們沒有浪費這次機會,動用了多方資源,對其進行深入研究。2017年,它又出現了。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一些科學家將其與2017年頻繁的颶風活動聯繫起來,最終發現,這個巨大的冰沼湖並不是南極洲上的一個單一事件,而是一個全球現象。

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海洋學家史蒂芬·瑞斯(Stephen Riser)說:「這項研究表明,這實際上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必須都同時滿足一定的條件,並相互作用,巨大的冰沼湖才會出現。」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除了掌握幾十年前的衛星數據外,還有來自南大洋碳和氣候觀測與建模(SOCCOM)的數據,這是一個漂浮儀器系統,在南大洋中漂移,監測深至2000米水域的溫度、鹽度和洋流的數據。

而且,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為南極象海豹裝備argos系統儀器,包括GPS和溫度和鹽度傳感器。提供了額外的數據流。綜合起來,這些數據足夠可以讓研究小組揭開這個神秘空洞的廬山真面目。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坎貝爾說:「最近的巨大冰沼湖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一種是異常的海洋條件,另一種是一系列非常強烈的風暴,幾乎是颶風造成的,它們在威德爾海上空盤旋。」

研究小組發現,當強勁的海風靠近南極洲海岸時,它們會在靠近莫德海的威德爾海的地方增加向上的混合。水下山脈莫德山周圍的海水會變得稠密,從而在上方形成漩渦,進而形成巨大的冰沼湖。

當海水鹽度特別高的時候,就像2016年一樣,冬季風暴會觸發一個循環反饋迴路,讓下面的溫水上升,並與空氣接觸而變冷。這使得水的密度增大,密度增大的水會下降,更多的溫水會湧上來,湧上來的溫水又會被冷卻,然後繼續下降,如此循環不斷。

研究人員說,這個巨大的空洞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氣候,因為南極洋底有一堆碳。這種現象會導致更多的深層水藻,將更多的海底水循環到海面上,更多的海底碳會被帶到海面上。

坎貝爾說:「數百年來,這種深層的碳儲存庫一直處於封閉狀態,但是通過這個巨大的空洞,加上劇烈的混合,海底的碳得到更多被釋放到大氣中的機會。」

「如果連續幾年發生這麼一次大規模的碳排放事件,我們的氣候系統真的會遭受重創。」我們人類自己向大氣中排放的碳已經夠多了,這些大規模的碳排放事件,在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的今天,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相關焦點

  • 南極出現巨大的空洞,這個空洞是怎麼來的?科學家給出了解釋
    科學家給出了解釋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個有百分之71的海洋面積星球,水是生命之源,所以地球上有這麼多的液態水,才能夠誕生生命,誕生人類,但是如果水太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水會淹沒陸地,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在陸地上生存,我們知道地球有兩極,南極和北極,這是兩個非常寒冷的地方,尤其是南極的冰川非常多,所以人類一直把南極當成是生命的禁區,南極非常寒冷,有極端的現象,
  • 科學家在南極冰川下發現一個巨大空洞,可容納近140億噸冰
    如今的南極已經不復過去的寒冷,不少地方的冰川都開始融化,而南極冰川的融化對於地球的生存環境,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因此,近幾十年來,很多國家都在南極建立了考察站,對南極的冰川進行研究,找到能夠解決冰川融化的難題。
  • 強風暴在南極冰架崩塌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強風暴在南極冰架崩塌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氣溫升高、海洋環流和鹽度的變化正在推動南極洲冰蓋的破裂,2015年12月,由美國和韓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南極羅斯海的南森冰架(Nansen Ice Shelf)海域部署了三個系泊處,並安裝了水聽器,能夠記錄下數百個表明冰架斷裂的短時間寬帶信號。「冰震」主要發生在2016年1月至3月之間,4月7日,冰蓋前端分裂成兩座巨大的冰山。研究人員說,冰山從冰架上漂走的那天,正好趕上該地區在過去七個月裡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低壓風暴系統。
  • 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冰架 冰架是什麼?
    但是,對於冰山的系統觀測,卻是最近幾十年才開始的。因為在茫茫大海上遇到漂浮的冰山,船員們首先想到的是躲避,而不是測量。就算有人會估算一下高度和長度,或者利用雷達掃描圖上的冰山圖像,算出冰山的面積,那也只是零星的觀測。上個世紀70年代,藉助於飛速發展的航天技術,人類才得以從太空一窺極地冰雪世界的全貌,也開啟了對冰山的全面追蹤觀測。
  • 塵封12萬年的南極神秘世界會是什麼樣?英國學者本周啟程去探索!
    遠在南極的冰層之下,存在著一個孤立而未知的神秘水下世界。長久以來,那裡都與世隔絕,不見陽光。很難說,在那冰冷的黑暗水域中生存著什麼奇怪的東西。不過,也許很快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由英國南極考察隊(BAS)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本周開始在南極冰架下探索神秘的海洋生態系統。去年7月,一座面積相當於美國德拉瓦州大小的冰山斷裂。而這乃是在長達12萬年後,那片水域首次暴露在陽光和空氣之下。那座重達上萬億噸的冰山在幾十年前就已表露出跡象,可能離開南極洲拉森C冰架。
  • 南極地下隱藏著巨型空洞,並且每天都在變大,它究竟是什麼?
    2006年,美國科學家宣稱他們通過衛星勘測在南極的威爾克斯地發現了引力異常的區域,該區域的直徑約為300公裡,圍繞在這個區域周圍的是一個規模更大的地質結構,最深處距離地表約有850公尺,對此有科學家認為該區域是一個直徑達500公裡的隕石坑,造成這個隕石坑的是一顆直徑55.6公裡的巨大小行星,比造成白堊紀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體積還要高出5倍以上,這次撞擊大約發生在2.5億年前,在當時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
  • 南極地下隱藏著巨型空洞,並且每天都在變大,它究竟是什麼?
    ,比造成白堊紀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體積還要高出5倍以上,這次撞擊大約發生在2.5億年前,在當時造成了災難性的破壞,使當地的自然環境變得不適合生物生存,從而導致該地區的生物走向滅絕,雖說各個國家在此都建立了考察站,但真正能夠探索到的信息卻少之又少,不過這一情況可能會被打破,因為2017年7月,一座巨大的冰山從南極冰架上脫落,令一段連續12萬年從未被陽光照射過的海域暴露了出來,後來,俄羅斯、法國和比利時三國成立了一個國際科學考察組
  • 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大陸冰架 全球變暖人類如何生存?
    近年來地球的溫度在逐年升高,科學家分析稱,現在地球的溫度每年平均要升高一度,其實朋友們從今年的高溫就可以感受到,廣大網友集體發聲:今年夏天怎麼這麼熱啊。就拿北方來舉例,山西往年的夏天溫度最高也不過35度,部分地區最高38度,而今年的夏天呢,最近幾天,山西部分地區的溫度最高達到41度,平均也在35度左右,北方溫度都這麼高,可想而知南方那就更是一個火爐了。地球溫度不斷升高的原因主要還是人類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造成的,雖然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強環境保護,但破壞永遠比保護快,一片森林的形成需要幾十年,上百年,但破壞只需要幾天。
  • 視頻:南極冰架裂縫進一步擴大 科學家稱巨型冰山「很快」會形成
    在冰山真正形成之前,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拉森C冰架能否維持穩定,也無法判斷剩餘冰架會有何表現。冰架穩定性極為重要,因為它們可阻擋擱淺冰從內陸地區流入海洋。在拉森B冰架崩解之後,它的冰川支流流速變快,導致海平面有所上升。」近年來,針對該裂隙的加速擴張,英國MIDAS計劃(南極冰架融化影響研究項目)的研究人員已做了好幾次相關報告。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近日據外媒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今日印度》:科學家稱,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據《今日印度》10月6日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今日印度》:科學家稱,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南極冰架坍塌「露出」神秘新物種(組圖)
    來自14個國家的南極科考隊2月25日公布了一項科考成果。他們發現,由於南極兩大冰架的坍塌,原本被冰架覆蓋的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公裡的海床顯露出來,科學家們得以發現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生物物種。  科考隊領隊朱利安·格特說,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南極地區氣溫升高,拉森-A和拉森-B冰架先後於1995年和2002年坍塌,這片原生態海洋世界才最終展現在人們眼前。這片海床已經沉睡數千年,海床的年齡至少有5000年,拉森-B冰架下的部分海床年齡可能會達到1.2萬年。  海床上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種類繁多,形態各異。
  • 最新研究表明:南極冰架縮小多因底部融化(圖)
    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海水變暖導致的底部融化可能是南極冰架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南極對海平面影響預測研究的改進。  冰架是延伸於南極洲大陸周邊海面上的大面積固定冰蓋。由於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南極冰架不斷崩解,面積逐年萎縮。
  • 警告: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那些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據《今日印度》10月6日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科學家在南極冰川下發現一個巨型空洞,可容納百億噸冰,已經融化
    號稱煉獄星球的金星,根據科學家的最新探測研究發現,它的兩極同樣有很大的可能存在水資源。地球作為太陽系唯一的智慧生命星球,自然也有兩極的存在,我們稱之為南極和北極,這兩個地方一年四季都是處於冰封的狀態,是一片冰與雪的世界。地球上有兩大人類禁區,一個是廣闊的沙漠,走進沙漠有可能將永遠無法走出來。另一個就是嚴寒冰冷的南極。
  • 南極冰架斷裂,除了溫度上升,強風暴也起著重要作用!
    氣溫升高、海洋環流和鹽度變化正在推動南極洲冰蓋的破裂,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強烈的風暴可能有助於將該系統推向崩潰的邊緣。2015年12月由美國和韓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南極羅斯海的南森冰架(Nansen Ice Shelf)海域部署了三個系泊處,並安裝了水聽器,能夠記錄下數百個表明冰架斷裂的短時間寬帶信號。
  • 南極有空洞嗎?前飛行工程師聲稱,自己曾看到銀色不明飛行物?
    自古以來南極洲就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如今地球的環境已經是不同往日了,根據2019年的新聞報導來看,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已經提高了6倍。東南極洲的冰塊厚度達到了4.8米,但是如今也已經開始融化了,照這樣下去在未來的50年到100年之間,南極洲或許會完全解除冰封狀態。
  • 南極冰架潮汐影響下竟有一個瑞典的面積
    南極洲大陸覆蓋了地球的南極,其面積大約相當於歐洲,被厚達3英裡的巨大冰原所覆蓋,是地球上最荒涼、最冷也是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除了幾千名工程師和科學家以外,南極洲很少有人居住,是一個相對原始和未被開發的環境,其中包含了許多反映數萬年前地球大氣和氣候的冰記錄。 南極洲也提示氣候變化對世界以及我們所有人所依賴的複雜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影響。
  • 南極5800平方公裡冰山與冰架分離
    英國研究人員12日宣布,一座巨大冰山與南極大陸冰架脫離。這座冰山原先屬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說,它於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這座冰山可能將被命名為A68。
  • 地球變暖闖的禍?南極最大冰架斷裂 面積為柏林7倍
    地球變暖闖的禍?整個冰架結構因此不穩,恐會徹底解體。科學家們估計地球變暖導致了這個結果。  據悉,這一塊脫離南極拉森C冰架的超大冰山面積約有6000平方公裡,是德國首都柏林面積的近7倍,也是有史料記載以來最大的冰山。科學家們幾個月來一直密切關注這座冰山,並且預測它將完全從南極拉森C冰架崩解。  2010年首次出現了可見的裂紋,最近幾個月,裂縫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