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電分析技術

2021-02-13 黏彈測量技術及應用案例探討
介電分析是指在交變電場中測量物質/材料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在恆定溫度下對頻率關係或者恆定頻率下對溫度的關係的一類技術。該技術所獲取的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對介電頻率的譜圖被稱為介電譜。物質/材料通常既有儲存電的能力(容)又有消耗電的能力(導),其中儲存電的能力用相對介電常數(ε,以下簡稱介電常數)度量,而消耗電的能力用電導率(σ)度量。「容」和「耗」同時存在使得若對物質/材料施加一個交變電壓(V)其輸出的電流(I)會與電壓存在一個相位差(δ),如下圖所示。

由於相位差的存在,實電流與實電壓之間不能直接進行運算。可以用複數表達來解決這一問題,如令複數的實部或虛部來代表實電流和實電壓,即

這種情況下可用復介電常數(ε*)來統一表達物質/材料儲存和消耗電的能力,即

其中實部ε'代表儲存電能的能力(ε'為依賴於電頻率的介電常數);虛部ε''代表損耗電能的能力(ωε0ε''為依賴於電頻率的電導率,ε0為真空絕對介電常數)。

其中A為電極有效面積,d為電極間距。

介電譜覆蓋的電頻率範圍為1e-6~1e12 Hz,目前還沒有一種單一技術可以覆蓋整個範圍。常用的介電譜測量技術分別為時域頻譜(Time-domain spectrometer, 1e-6~1e10 Hz)、阻抗分析(Impedance analysis, 1e-4~1e7 Hz)、反射譜(Reflectometry, 1e6~1e9 Hz)和網絡分析(Network analysis, 1e7~1e12 Hz)。本文只介紹我所熟悉的、一種採用阻抗分析技術且利用旋轉流變平行板夾具或動態力學分析儀壓縮夾具充任電極的介電分析技術,其結構示意如下圖所示。 

(摘自TA儀器DHR產品手冊)

這種介電分析技術除了可以獲取常規介電譜儀所能獲取的頻率譜外,還能獲取電頻率固定的溫度譜,且可與旋轉流變或動態力學分析的小振幅力學振蕩同步進行數據採集。介電分析技術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限於篇幅,本文只簡單介紹其在聚合物轉變鬆弛表徵方面的應用。下圖左圖是無規PET在給定頻率下的溫度譜。

(摘自"Dielectric Spectroscopy in Analysis of Polymers" in "Encyclopedia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可以看出,介電溫度譜與動態力學溫度譜非常相似,即介電損耗對介電常數的比值tanδ在轉變區表現為損耗峰;但又有所不同,其介電常數對溫度關係在轉變區似乎與彈性模量對溫度關係趨勢相反。若仿照動態力學分析定義介電模量𝑀=1/𝜀,則上圖左圖就可以轉變為如上圖右圖所示,就與動態力學分析溫度譜幾乎一致了。與動態力學譜相比,介電分析可直接進行較高的電頻率振蕩測試,更容易得到α轉變之下的次級轉變,如下圖所示,這對於對於分子運動的理解很大的幫助……

(摘自Thermal Analysis of Polymers, p. 513)

後記:9月7日在舟山德榮化工主辦的「2019舟山膠粘劑技術論壇」上跟江蘇泰爾新材料的李總聊到一些交變電場中的電性能測試就有了寫這個內容的念頭;構思內容之際,恰巧有幸聽了介電譜領域的大咖北師大趙孔雙教授應河南大學功能聚合物材料研究所龔春紅所長邀請所做的介電譜應用方面的報告;大咖面前不敢弄巧,所以本文只側重介電分析基礎原理方面的介紹;表面上看,介電分析不同於本訂閱號側重的黏彈分析,但若從鬆弛(弛豫)的角度看,二者卻是近乎相同的技術……

相關焦點

  • 低K與高K介電PCB基板材料介紹與分析
    打開APP 低K與高K介電PCB基板材料介紹與分析 發表於 2020-09-25 19:26:13 PCB基板材料是許多方面性能的主要決定因素
  • 【介電弛豫專題】聚合物-水界面和鐵電陶瓷的介電弛豫現象
    介電弛豫現象是指電介質在外電場作用(或移去)後,從瞬時建立的極化狀態達到新的極化平衡態的過程。通過上一期推送,我們了解弛豫型鐵電材料,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下具有介電弛豫行為的殼聚糖冰-水凝膠材料和BaTiO3鐵電陶瓷吧!    下期預告:介電材料專題。
  • 塑料介電性能知多少
    主要的介電性能 反應塑料介電性能的最重要的兩個參數是介電常數和耗散因子。Dk反映的是絕緣體如何積蓄電能,從而使電子元件相互絕緣,並與地面絕緣。Dk是兩種材料電容值的比:一種作為介電物質的電容與空氣或真空作為介電物質的電容之比,這個值在設計開關、電路、微波裝置、RF傳送線路、天線和導波裝置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薄膜研製成功
    本報訊 近日,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李琦、教授何金良等人首次研製出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的全有機複合薄膜。
  • 電催化還原CPET分子介體
    在電化學合成中使用氧化還原介體(redox mediator),可以實現底物的間接電化學轉化,避免在電極表面上直接形成反應中間體(如自由基陰離子或陽離子),從而提高反應的選擇性並防止電極鈍化。涉及初始電子轉移(ET)和隨後質子轉移(PT)的電化學轉化有很多應用,例如電化學Birch還原、電化學己二腈合成等,但其所需施加的偏壓遠遠高於協同質子-電子轉移(CPET)過程。
  • 科學網—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薄膜研製成功
    本報訊 近日,清華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李琦、教授何金良等人首次研製出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的全有機複合薄膜。
  • 電機系首次研製成功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薄膜
    for high-temperature dielectric energy storage)的研究論文,首次研製出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的全有機複合薄膜。這類全有機複合介電材料在200攝氏度高溫條件下的介電儲能性能不僅遠超過目前最好的高溫聚合物及聚合物納米複合介電材料,並接近商業化聚合物電容薄膜室溫下性能;在大幅提升高溫介電儲能特性的同時還實現了大面積、性能均勻的薄膜製備,為實現薄膜電容器在200攝氏度嚴酷溫度環境下應用提供了可能。
  • 介電襯底長出「高」「大」石墨烯—新聞—科學網
    自2014年起,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介電襯底上高質量大面積石墨烯信息器件的構築與特性研究」支持下,中國科學家瞄準領域研究前沿,針對石墨烯信息器件的一些關鍵基礎問題,開展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術的研究,在石墨烯信息器件的重大科學問題上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 電紡鑭摻雜鈦酸鋇陶瓷纖維的製備及其介電性能
    作為電子陶瓷工業的基礎材料,BaTiO3(BTO)具有優異的介電和壓電性能。在本工作中,通過靜電紡絲PAT製備了純相BTO和鑭摻雜Ba(1-x)LaxTiO3(BLxT)纖維(x=0.003、0.006、0.009和0.012)。熱處理後的所有纖維均為四方相,且具有良好的結晶度。
  • 殼聚糖冰-水凝膠材料中界面可極化分子的介電弛豫
    因此,聚合物、水和聚合物-水界面處的可極化分子的介電響應尤具吸引力,而聚合物-水界面分子的性質目前仍然是個未解的難題。不同於廣泛的關於聚合物水凝膠的介電弛豫譜研究,在這個工作中我們針對的是殼聚糖水凝膠在低於凝固點時(冰凝膠)的介電響應。這樣殼聚糖-水界面分子的貢獻可以被分離出來進行研究。
  • 【中國科學報】介電襯底長出「高」「大」石墨烯---中國科學院
    自2014年起,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介電襯底上高質量大面積石墨烯信息器件的構築與特性研究」支持下,中國科學家瞄準領域研究前沿,針對石墨烯信息器件的一些關鍵基礎問題,開展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術的研究,在石墨烯信息器件的重大科學問題上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 基於摩擦納米發電機和介電彈性體的可刷新盲文顯示系統
    有望成為可刷新,靈活且可移植的下一代盲文書籍,由摩擦電納米發生器致動的安全的介電彈性體盲文設備。它易於製造,便宜且安全,對盲人沒有任何潛在危害。對於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兩個薄膜之間的摩擦可以產生3 kV以上的電壓,而電流僅為2 µA,從而可以改變介電彈性體膜的形狀。同時,在腔室中加壓空氣的支撐下,膜將被抬起成為可觸摸的盲文點。
  • 基於聚合物-分子半導體全有機複合材料的高溫介電儲能薄膜
    聚合物薄膜電容器具有介電強度高、能量損耗低以及自愈性好等優點另一方面,隨著電子器件和電力、能源設備功率不斷增大以及對小型化和緊湊型功率模塊的持續追求,電子材料的工作溫度要求快速提高,薄膜電容器介電材料已成為高溫電子器件和設備的技術瓶頸。
  • :基於柔性多孔彈性介電材料的...
    許多研究已提出將具有各種多孔結構的彈性材料應用於柔性壓力傳感技術中,以提升器件性能。然而,在該領域中,空間任意方向力感測與多孔材料變形以及電學特性變化之間的基本相關性仍然未知,如何對複雜力-電耦合問題的精確高效解耦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STAR-CCM+介電電泳仿真
    介電電泳(DEP)是當介電粒子受到不均勻的電場時,電場會對其產生電場力的一種現象。在電場作用下,所有顆粒均表現出介電泳活性。
  • 蘇州大學研發基於柔性多孔彈性介電材料的三維接觸力傳感器
    許多研究已提出將具有各種多孔結構的彈性材料應用於柔性壓力傳感技術中,以提升器件性能。然而,在該領域中,空間任意方向力感測與多孔材料變形以及電學特性變化之間的基本相關性仍然未知,如何對複雜力-電耦合問題的精確高效解耦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西工大關於新型鈣鈦礦結構材料巨介電起源的研究成果在...
    西工大新聞網8月10日電 (董廣志)近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刊發了西北工業大學關於新型鈣鈦礦結構材料中異常巨介電特性起源的研究成果。鈣鈦礦結構(ABO3)材料獨特的介電、壓電、鐵電和導電特性,因此在電子信息材料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其中,屬於A位複合型鈣鈦礦結構的鈦酸鉍鈉基(Bi0.5Na0.5TiO3)材料由於具有良好的介電、壓電和鐵電性能,被看作是最有希望取代鉛基電子陶瓷的材料體系。
  • 中國地質大學佟望舒/安琪/張以河《AM》:多孔薄膜的壓電-介電耦合研究,實現發電性能提升
    其相關的壓電-介電耦合能量轉換,在人造材料和器件中也經常發生,但對其發電特性和機理缺少系統研究。2.介電耦合現象的多孔薄膜,並建立耦合模型,在簡易模型中量化發電電壓和電能,並通過實驗結合仿真模擬驗證模型,系統研究壓電-介電耦合這一現象,有助於進一步理解相關生物現象,以及激發相關能量轉換材料和器件的開發。
  • 「前沿技術」可用於納米衛星推進系統的介電泳納米粒子注入器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美國空軍科學研究署資助,伊利諾伊大學和密蘇裡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製作了介電泳納米粒子注入器,可與光子加速/操控平臺耦合,使太陽能直接驅動粒子運動。
  •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