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挖同伴內臟,美國兵火燒、活埋日軍,硫磺島上美日打紅了眼

2021-01-10 哇真象

1945年3月16日,美軍登陸硫磺島第26天,日本人在亂石叢中進行的抵抗結束了。但是,北方地區的殺戮仍在繼續,第5海軍陸戰師登上了一片直徑800米的口袋形陣地,美國人稱之為死亡谷。

粟林忠道帶著他最後的作戰指揮部隱藏在其中一個山洞裡。在最後幾天裡,美軍通過廣播向藏在洞裡的日本將士歌頌粟林中道如何英勇,想以此勸服粟林中道投降,但粟林中道不為所動。

日軍大勢已去,一些被打散了的殘兵敗將為了殺死更多的美軍士兵,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很多日軍士兵會帶著炸彈,然後把戰死的同伴的內臟掏出來,放在自己身上,躺下裝死。等美軍的坦克一過來,他們就會突然跳起來去炸坦克,和對方同歸於盡。

1945年3月14號,美軍正式佔領硫磺島。同一天,日軍第145聯隊的池田練隊長奉慄林忠道的命令燒毀了日本軍旗,美國舉行國旗升旗典禮。

美國的國旗終於飄揚在硫磺島上空。和折缽山的那次插旗行動不同,這一次的升旗不再是為了鼓舞士氣,而是代表著真正的勝利。

此時,殘餘日軍仍舊死守在黑暗悶熱的山洞裡。日軍的軍官嚇唬部下說,一旦當了美國人的俘虜,就只有一個後果,就是被槍斃,所以,還是繼續死扛吧。

對於不響應投降勸告的日本士兵,特納漸漸失去了耐心,他命令美軍士兵對每個山洞進行煙霧彈煙燻,如果山洞裡的日軍還是不出來,美軍士兵就會向探明的山洞投入炸藥,用推土機推平封住洞口,企圖活埋洞內的日軍,但一些日軍逃入山洞深處,仍可以逃生。

特納開始用最後一招,把海水灌入山洞,然後注入大量汽油,這樣一來,汽油就會漂浮在水面上。灌滿後向洞內投擲一顆手榴彈,剎那間山洞內一片火海,大部分殘留日軍被消滅。

1945年3月26日凌晨,慄林忠道親自率領約350名日軍,對駐紮在機場附近的美軍發起了最後的偷襲。許多美軍在睡夢中被殺,特納大為惱火。

天亮後,特納親自組織美軍清繳這股殘餘日軍,經過三個小時激戰,這股日軍被全部殲滅,慄林忠道開槍自殺。

在這最後的戰鬥中,曾經在折缽山上豎起了星條旗的六個人之一,一等兵蘇斯利死在了日軍狙擊手的槍口之下。這一天,美軍的傷亡人數是180人,日軍戰死196人,硫磺島之戰終於結束了。

36天的苦戰,這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一次島嶼登陸戰,美軍傷亡士兵總數是28686人,而日軍傷亡人數是20993人,美軍多傷亡7000多人。

硫磺島戰役是美軍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唯一的一次,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

登陸硫磺島的海軍陸戰隊員中,每三人就有一人陣亡或者負傷,不過,美軍的巨大代價很快就得到了回報。

美軍登陸後,工兵部隊上島搶修擴建機場,不僅進駐了戰鬥機部隊,還成為了美軍B-29轟炸機的應急備降機場。至戰爭結束,累計共有2.4萬架次受傷或燃料耗盡的B-29在此緊急降落,從而挽救了這些飛機上27000名空勤人員寶貴的生命。

日本軍國主義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得逞,他們最後的瘋狂沒能夠阻擋盟軍的步伐,反而讓美國決定使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式武器。

為了迫使日本儘快投降,美國於1945年8月6日向日本廣島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8月9日又向日本長崎投下另一枚代號「胖子」的原子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相關焦點

  • 「二戰」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不是硫磺島,也不...
    小編昨晚去看了最近院線熱播的二戰電影《血戰鋼鋸嶺》,拋開4D效果對於劇情和觀影感受的影響,這部反映二戰太平洋戰場的電影幾乎是可以打滿分了。除了看到美國式的愛國英雄主義價值觀輸出,以及男主追求理想恪守信仰的味道,小編作為「二戰」迷不得不說下「二戰」美日雙方在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那麼慘?20平方公裡,10萬人爭奪,5萬人死傷
    硫磺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2月19日-1945年3月26日,前前後後打了一個多月,最後美國因為佔據絕對優勢而取得最終勝利,但是這場戰役是美國最不想回首的一場戰役,因為這場戰役是美軍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唯一一次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而且整個戰役的過程非常殘酷,導致很多美國士兵戰後幾十年仍然有心靈創傷。
  • 硫磺島戰役為什麼有人說是美軍的痛
    硫磺島戰役美國戰死了六千多人,負傷二萬多人,當然很痛。但這個痛是美國自找的,因為死傷人數太大,出乎預料,所以痛;還因為他們本可以不用死這麼多人,但他們做出了損失最大的選擇,所以想起來就痛;從指揮上講,美國人料到了日本會抵抗,但沒想到日本人這麼不要命地抵抗,因為他們沒有結合日本當時指導後續戰爭的方針來看,貿然組織了硫磺島戰役,所以想起來就痛。
  • 二戰日軍如何處置受傷士兵?通常有兩種辦法,不過都非常殘忍
    二戰時期,曾有一個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的經典場面,一個美國士兵在打掃硫磺島戰場時,發現一個瀕死的日本士兵,當時,這名日本士兵身邊有一顆手雷,他隨時可能引爆然後跟其他人同歸於盡。只不過後來他發現這個日軍並沒有引爆手雷的意思,於是走上前,往他嘴邊送去一根香菸。點燃後,瀕死的士兵滿足地抽了幾口,最終一瞑不視。
  • 太平洋戰爭最慘烈戰役,美日殘酷對峙70天,日軍斷糧集體自殺
    1941年12月,自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之後美日兩國在太平洋島嶼上展開了一系列島嶼爭奪戰。最著名的島嶼戰有瓜島戰役、琉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貝裡琉島戰役等等。在這些島嶼戰中,貝裡琉島戰役又是最血腥慘烈的一場戰役,美日殘酷對峙了70天。
  • 相比蘇聯「引爆富士山計劃」,美國的原子彈無疑是拯救了整個日本民族
    1945年2月19日美日雙方爆發的硫磺島堪稱太平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鬥之一。硫磺島一戰,不僅日軍傷亡慘重,而且也讓美軍擁有了可直接轟炸日本的重要軍事基地,至此,美軍的一隻腳已經跨入日本國門,日本的滅亡指日可待。
  • 歷史背後的歷史系列15(上)—美國電影《父輩的旗幟》背後的歷史
    二戰中日軍和美軍在島上爆發硫磺島戰役,雙方均死傷慘重,最後美軍佔領該島。1968年硫磺島歸還日本。硫磺島現是由日本海上自衛隊管理,並設置空軍機場,跑道長2650米。登島需要特許,一般人無法到達島上,也不開放觀光客登島。美軍也會在硫磺島演練夜間在航空母艦上的戰機起降,日本航空自衛隊也在此演習訓練。
  • 被戰爭反噬的日本,帝國崩塌後,小笠原群島島民有家難回
    戰鬥打響之前的硫磺島異常安靜,日軍根被沒有任何還擊的跡象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消耗美國軍隊,人力物力本就捉襟見肘的日本,還是將士兵分散的部署在能夠駐軍的島嶼之上
  • 二戰太平洋戰場最慘烈一戰,美軍給將死的日本兵點了一根煙!
    不過尼米茲顯然有些為難,因為他還記得1943年11月日軍在塔拉瓦環礁之戰的誓死抵抗。 那一戰美軍參戰兵力共計3.5萬,航空母艦等各類艦艇更是碾壓日薄西山的聯合艦隊,但面對僅有4800人的日軍二流部隊,美軍不但連打三天,還陣亡了1696名士兵。
  • 硫磺島戰役中的戰地攝影師,親手殺死三名日軍,獲得銅星勳章
    近期,一家美國公司表示將會拍賣一把參加過1945年硫磺島戰役的柯爾特1911手槍,以及硫磺島進攻計劃的原始標註地圖。這些物品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戰地攝影師亞瑟·基利(Arthur Kiely)中士。基利是康乃狄克州人,參軍之前是一名攝影師,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之後在霍蘭-「怒吼瘋子」-史密斯中將手下服役,並與這名將軍建立了密切的友誼。據悉,史密斯中將在硫磺島戰役接近尾聲時向基利展示了這張地圖。除了手槍和地圖外,基利拍攝的許多照片也將被拍賣,包括的硫磺島戰場偵察照片,以及基利在塞班島和塔拉瓦等地的多張照片。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沒有投降,美國會有怎麼樣的行動?
    而美國要打日本,手段就太多了,甚至可以不出動地面部隊,成天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反正美國的B-29轟炸機已經光顧了日本所有的城市,大不了把日本所有的城市再光顧幾遍、幾十遍。雖然當時美國的三顆原子彈都已用掉,但美國還可以繼續造原子彈,用完了三顆再來十顆、二十顆、一百顆,甚至把日本本土四島全部炸沉也是可能的。如果美國這樣做,日本人能做什麼呢?
  • 美國人的抗日神劇:日本兵很弱,打5000發子彈才能中一發
    一、  因為佩裡將軍率黑船強行打開了日本國門,美國對日本有天然的優越感,二戰前夕,與日本人削尖腦袋搞情報相比,美國人則不屑於多了解這個東方國家。唯一清醒的駐日大使格魯則因為娶了日本太太,被國內譏笑為東方呆了太久的「親日派」。
  • 楊開民:「日照城,300來個日本兵,我們打了3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平平 鄒慧 辛思進 日照報導「日照城,300來個日本兵,我們打了3天……」講述這段歷史的是94歲抗戰老兵楊開民,出生在日照市嵐山區虎山鎮橋南頭村一戶普通農民家。靠著一桿步槍15發子彈、4顆手雷彈,他和戰友們同日軍火拼了3天3夜。「打到第4天下午,敵人才逃跑,沒等跑利索的,咱們的大部隊就來了。」說著,笑容在布滿滄桑的皺紋裡散開,老人眼裡閃爍出光芒,那是屬於他的獨家記憶。
  • 美軍火力很強悍:兩人消滅日軍一個班,火力對比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為什麼二戰時期的日軍很害怕美國大兵?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美軍的火力真的太強了,其強悍到什麼程度呢:2個美國大兵依靠火力優勢就能輕鬆地消滅日軍一個班。美日兩軍的火力對比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我們先來看看日本陸軍的單兵裝備。
  • 參加了南京大屠殺的這支部隊被活埋?
    至此,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沒有打過一次敗仗,官兵損失雖近2000人,但擊斃殺傷日寇4000人以上。這個戰績是自抗日戰爭爆發以來,中國軍隊從沒有過的戰損比。日軍早已不是那個在中國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不可戰勝」的神話。日軍第十八師團被遠徵軍殲滅2個聯隊另擊潰3個聯隊,擊斃日軍聯隊長長久大佐以下2700餘人,活捉日軍官兵上千餘人。當被俘的日軍被帶到師長孫立人將軍的面前時,據說孫立人厭惡地皺皺眉頭,不假思索地命令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後都這樣辦。」命令被迅速執行。
  • 日本最害怕的四個國家,美國也只能屈居第二,第一名在意料之外
    那麼,日本就沒有害怕的國家麼?並非如此,二戰時,日本就曾害怕四個國家,而投下原子彈的美國只能屈居第二,第一名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當時日本十分垂涎澳大利亞廣袤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襲擊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給澳大利亞軍隊造成了很大傷亡,於是澳大利亞幾乎是傾盡全國之力與日軍打了一場1年左右的持久戰,最終以十幾萬日軍投降結束,澳大利亞也付出了很大代價。不過,最讓日軍害怕的是,就在日本投降前夕,澳大利亞斬殺了大量日軍俘虜,根本沒有給他們回國的機會。
  • 血戰雞籠山,日軍是如何夜襲作戰的?排長:日軍夜襲有三個特點
    日軍竟神不知鬼不覺地衝上了山頭陣地,許俊陶立刻站到高處朝左翼第9連陣地看去,他發現日軍已經攻上了第9連主陣地,衝上了雞籠山山頂。許俊陶一看,心中大驚,日軍這一招聲東擊西果然厲害。他立刻命令全排留下一個班吸引日軍,大部趕去增援第9連陣地。全排弟兄與第9連官兵與日軍展開激戰,當時隔遠了幾乎看不到對方,肉搏戰幾乎是日軍走到眼前2米遠才看得清,凡是戴著鋼盔、身材矮小健壯的就打。
  • 這部電影裡的日本兵各個英語過八級
    日軍在海戰中大敗,四艘航母被擊沉,還損失了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這場戰役實質上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本片的觀點是:決定重大事件的是運籌,勇氣,失誤和機遇多因素的綜合。相比起來,美國人的運氣要好很多,小日本換了炸彈,飛機卻留在甲板上,造成最致命的失利隱患,影片的相關描述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但是讓日本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僅僅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恢復了海軍的實力,並且在實力上還有較大的進步,在此之後,日本的物資補給路線被全面封鎖,日本在整個戰爭中逐漸進入劣勢,並且最終走向戰敗的結局。上個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參戰是扭轉戰局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向歐洲戰場投放了大量的士兵和軍事裝備,同時也封鎖了日本的海上物資補給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