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理越辯越明,道越論越清!但,我看未必!人嘛,長著一對耳朵,一雙眼睛,單張嘴,一個大腦袋!這個安排算是絕了!意思很明顯啊,就是多看,多聽,少說,多思!有的人,頭腦空空,就剩嘴了!就如相聲說的那樣:上嘴唇挨著天,下嘴唇挨著地,不要臉了,但我感覺不是沒臉的問題,感覺這是腦、眼、鼻、耳全無啊!就只有嘴了!
現在重點來了,你願意僅僅和一張嘴辯論嗎?順便提示一下啊,這張嘴啊,由於沒有腦、眼、耳、鼻的牽連,可就失了控啦,巨能說啊,你能讓他說得天旋地轉啊,你就暈了,哪還有什麼定力啊,觀點啊?!所以,不是越辯越明?越辯越清,而是,本來清楚的,辯來辯去,成了一腦袋漿糊,粘度還挺高!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大家都讀過或者聽過吧,對一個超出雙方認知的問題,進行辯駁,各執偏頗,辯來辯去,消耗不少氣力與時間,終也辯不明白!雙方問孔子,孔子無以答!在這裡,我就跑下題作答吧!其實卯時,初起的太陽與午時的太陽離我們遠近基本是一樣的;早晨,太陽初起,光芒平著地平面射向我們,我們的大地包容性強啊,它包容了大部分太陽的熱和亮度(這個也應該與地表面的霧氣吸收遮擋有關),噹噹熱與光到達我們身上的時候,已經不太熱,不太亮了,這時候的我們體感與視覺舒適度都很高,心情舒爽啊,這光與熱又是太陽給我們的,進一步喜歡上了這時的太陽!喜歡啊,就是接受,接受啊,我們的眼睛放大瞳孔去接受太陽,就會感覺到紅彤彤的大太陽!午時呢,太陽的光線直射我們,沒有了大地的包容與吸收,熱與亮度都相當大啊,身體受強烈刺激,出於本能趨利避害啊,眼睛看太陽瞳孔也縮的很小,於是感覺太陽就小了!這也從側面警示我們,對於天和地,我們是如此的被動,渺小啊!如此分析,早晨的太陽與午時的太陽距離我們一樣遠,只是作為生物本能的趨利避害的意識給了我們錯誤的認知!
消除誤解,書歸正傳!
不與無知之人辯,不與受限認知不足之人辯,不與有知但太過自以為是的人辯(你的意識會被搶佔,失去自我,你還悟什麼啊!),你不知哪些人是以上三類人所以不要辯!你說,我聽,我不說,你說完,我用大腦意識來辨別,能夠幫到我,有助於我開悟,你就是上師!我辨別不了,也可能是你錯,也有可能是我的悟性不足,沒接近你的這個層次理解不了,可以暫時擱置,也許有一天就有分別了!這個人對我來說就是中師!我意識到是你錯了,不符合道義,與我毫無助益,我就會心平氣和表達我的觀點,你不能接受,我們只好重回陌生人!
理辯未必清,道辯未必明!歪理不歪理,只有明者清!
不要辯,要相互感悟,才是共同進步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