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安靜中的危險 緩解溺水者缺氧是關鍵

2020-12-04 河北新聞網

8月初,河南5天發生4起溺亡事件,8人身亡;大數據顯示,6至8月重慶溺水高發,學生溺水佔傷亡人數的42.4%……

近期,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中提到,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暑假是溺水高發期,希望廣大家長增強安全意識。

警惕安靜中的危險

溺水也稱淹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傷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屬於頭號殺手。2016年10月,我國發布首個淹溺急救指導性文件《淹溺急救專家共識》。

如果不慎溺水,應該如何自救?「不熟悉水性的落水者要儘可能做到不過度慌張,若身邊有漂浮物則一定要抓緊,同時如果周圍有人應立即呼救。」《淹溺急救專家共識》主要撰寫人、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表示,如果周圍無人,要儘量放鬆全身,嘗試讓自己採取仰臥位,使頭部向後、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雙手和雙腿有規律地划水,不要驚慌,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會遊泳者如果在水中發生小腿抽筋,要採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腳背側彎曲,使痙攣緩解後,慢慢遊向岸邊。」他說。

救助他人時,陳志特別強調,要重點識別「沉默者」,警惕「安靜中的危險」。

他進一步解釋,與大聲喊叫的初落水者不同,淹溺一段時間的溺水者可能已經失去了掙扎與喊叫的能力,也不會平躺浮於水面上。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安靜。溺水者通常都是面部朝下,安靜地以近似直立的狀態飄在水中,看似正常,極易被誤以為是正常潛水狀態,導致救援不及時而死亡。

「因此,若發現有人在水中呈現出過於安靜的狀態,就要引起警惕了,這時,目擊者和專業急救人員迅速而有效的搶救至關重要。」陳志說。

緩解缺氧是關鍵

發現有人溺水,相信每一個目擊者都不會袖手旁觀。然而,施救者犧牲的情況卻頻見報端。如何科學救助溺水者?

陳志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擊者一定不能慌亂,更不建議未經救援培訓的遊泳者冒然下水救援。專業救援人員在下水前要首先觀察清楚位置,從落水者後方實施救援,以避免因落水者的掙扎導致危險或救援失敗。

「第一目擊者在尋求專業援助的同時,可以先迅速就近尋找可用的漂浮物,如救生圈、長竿、輪胎、泡沫塑料等,供落水者抓扶上岸。不要在岸邊進行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這種救援方法易導致很多救援者脫手落水,引發更多的溺亡事件。」陳志表示。

很多報導中,溺水者被救上岸後,施救者首先為其控水。事實上,這是一種極為錯誤的行為。

「溺水的根本原因是缺氧。」陳志指出,控水倒出來的是胃裡的水,因為溺水者窒息前會反覆吞水,導致胃裡充滿水,但致命的根本原因不是人喝了太多的水,而是窒息造成的缺氧。即使是水進入肺裡造成缺氧,普通控水的方法,如倒立、衝擊腹部、拍打背部等都是無效的。肺裡的水只有通過胸外按壓產生的血流才能帶走。另外,很多早期溺水者由於反射性喉頭痙攣引起窒息,肺裡並沒有很多水。

「總之,控水無效,且有害,因為它一方面延誤了心肺復甦的實施,另一方面增加了胃內容物反流造成氣道異物梗阻的風險。」陳志表示,把人撈上來後不能先控水,以免耽誤搶救時間,而是應首先判斷溺水者有無意識和呼吸,儘快呼救或撥打120。

若溺水者神志清醒,不伴有呼吸困難症狀,應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儘量擦乾身上的水,同時為其保暖,等待救護車到達。如果淹溺者神志不清,但仍有呼吸和脈搏,則應首先清理口鼻異物,保證呼吸道通暢,使其呈側臥位,並密切觀察溺水者狀況,直到救護車到達。

如果發現溺水者沒有自主有效呼吸或僅有瀕死樣呼吸,應立即開始心肺復甦進行基礎生命支持。基礎生命支持應遵循A—B—C—D順序,即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胸外按壓、早期除顫。具體來說,就是清理患者口鼻異物、開放氣道,給予2—5次人工呼吸,再按照30∶2的比例,即每做30次胸外按壓後,就進行2次人工通氣,進行持續搶救。如條件允許,心肺復甦開始後應儘快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進行早期除顫,直到救護車到來。

「特別注意,淹溺導致心搏驟停時,胸外按壓和呼吸同樣重要,兩者都不能忽略。另外心肺復甦要持續進行,中斷時間不能超過10秒鐘。」陳志說。(於紫月)

來源:科技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警惕安靜中的危險 控水無效緩解溺水者缺氧是關鍵
    警惕安靜中的危險溺水也稱淹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7000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傷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屬於頭號殺手。2016年10月,我國發布首個淹溺急救指導性文件《淹溺急救專家共識》。如果不慎溺水,應該如何自救?「不熟悉水性的落水者要儘可能做到不過度慌張,若身邊有漂浮物則一定要抓緊,同時如果周圍有人應立即呼救。」
  • 他可能正在水裡「安靜地死去」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 沒有救命聲,也沒有掙扎聲,但孩子可能正在水裡「安靜地死去」。 如何辨別溺水與否?
  • 一場教科書式的救援:這個溺水者遇到了會潛水的醫生
    從小下河遊泳的他知道,「有暗坑、漩渦、水草之類的危險水域,就是會遊泳也別去」。但這次,他只能涉險救人。在水底,他看到了「白色的人體」,靠近後確認那是陶然。鄭志從側面抓住陶然的牛仔褲褲腰,用左手將他拽離池底。再借著水的浮力往上託,蹬腿向斜上方遊。  何昭培也載著人趕來了,他猜測騎摩託搬「救兵」往返也就兩三分鐘。另一位救兵何永華是被別的村民打電話找來的。
  • 四種成分 緩解皮膚缺氧
    □記者 常輝    你的皮膚缺氧嗎?  我們經常聽說血液缺氧、心腦缺氧,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皮膚也會缺氧。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它也要靠氧氣呼吸,缺氧的皮膚會變得沒有生氣,冬季新陳代謝變慢,是皮膚最容易缺氧的時候。
  • 你的孩子缺氧了嗎?警惕大腦缺氧對身體的危害
    氧氣如同食物和水,是人體代謝活動的關鍵物質,是生命運動的第一需要,營養物質必須通過氧化作用,才能產生和釋放出化學能。氧氣主要是通過呼吸進入肺裡,再透過一層很薄的肺泡膜到達血液裡,與血液裡的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然後順著人體血液循環的軌道,把氧氣送到身體各部分的組織中,於是氧氣在各部分組織中與攝取的營養物質發生氧化反應。
  • 胎兒缺氧有哪些症狀 三大表現警惕胎兒缺氧
    胎兒缺氧是胎兒致殘的一個重要因素,胎兒缺氧會造成呼吸的抑制、窒息、殘疾甚至死亡,因此一旦胎兒發生缺氧,應及時糾正,可通過孕婦吸氧、左側臥位改善缺氧狀態。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胎兒缺氧呢?我們都知道胎兒缺氧是危險的,那麼,除了某些醫學檢查可以提示胎兒缺氧外,在日常生活中,胎兒缺氧有哪些表現呢?母親身上又會有哪些信號提示胎兒缺氧?下面,讓小編為你一一介紹,及時發現胎兒缺氧,挽救胎兒生命。第一,胎心率異常,一般來說,正常的胎心率是120-160次/分,若胎心率低於120次/分或是高於160次/分,並且持續30分鐘,這種情況一般提示胎兒宮內缺氧。
  • 身體6大症狀,警惕大腦缺氧!
    在這裡,小編要告訴大家,你很可能是大腦缺氧啦!什麼是大腦缺氧      大腦缺氧就是缺乏腦細胞內源氧。      氧氣如同食物和水,是人體代謝活動的關鍵物質,是生命運動的第一需要,營養物質必須通過氧化作用,才能產生和釋放出化學能。      缺氧是指氧氣缺乏症,即空氣中缺氧或氧氣缺乏狀態的總稱。如果處在一個缺少氧氣的特殊環境,或者雖然環境當中不乏氧氣,但由於自身原因不能攝入足夠的氧,或者對吸入的氧氣不能充分利用,人體就會發生機能、代謝和形態上的變化。
  • 身體有這5種症狀出現,需警惕是身體缺氧了,及時注意調理
    缺氧並非一種疾病,它只是一種症狀,但缺氧會引起多種疾病,比較多見的為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一般身體出現一些症狀時,很少人會將其與缺氧產生關聯,常以為是疾病作祟,去醫院又無法查出病因,這個時候要考慮是否為缺氧。
  • 孕媽媽出現「缺氧」情況會有6個症狀,需要「吸氧」,不過得注意
    導語:孕期準媽媽會出現缺氧的症狀,一般會通過吸氧來緩解,但是吸氧也得注意。有的孕媽媽會出現憋悶的感覺,我是孕後期的時候出現的,不過偶爾才會出現,並不會覺得影響什麼,產檢的時候也很正常,這種情況不要緊。但是有的孕媽媽憋悶,喘不過氣來的情況嚴重一些,這有可能是因為缺氧了。
  • 孕後期,孕婦出現這幾種症狀,就是胎兒缺氧了有窒息風險,別大意
    胎動減少異常安靜,很有可能是跟媽媽的身體相關,例如孕媽媽發燒等,寶寶也會直接感受到。一般來說,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除了母親的保護之外還有羊水,外力的撞擊對他的影響並不大。外力撞擊大於他的承受範圍時,胎動變化就會很明顯,甚至會導致早產流產等不良後果。2、急促的胎動後突然停止胎動驟然加快又截然而止是極度危險的情況,且很大可能與臍帶繞頸或打結有關。
  • 家長警惕!海邊離岸流會"吸人" 孩子溺水時無法呼救
    8月7日,有遊泳教練告訴金羊網記者,溺水者並不像影視劇呈現的那樣會大聲呼叫和掙扎,而是在無聲無息中被海水吞噬。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世界各地每年溺水死亡約36萬例。兒童、男性以及接觸水機會增多的人,溺水的危險最大。
  • 大腦缺氧了怎麼辦?
    缺氧是指氧氣缺乏症,即空氣中缺氧或氧氣缺乏狀態的總稱。大自然為每個人提供了基本生存條件,然而,如果處在一個缺少氧氣的特殊環境,或者雖然環境當中不乏氧氣,但由於自身原因不能攝入足夠的 氧,或者對吸入的氧氣不能充分利用,人體就會發生機能、代謝和形態上的變化。這種狀態總稱就是缺氧或低氧。大腦缺氧就是缺乏腦細胞內源氧。
  • 太平洋突然安靜了!美航母和山東艦全部返港,日警惕:發生了什麼
    從最新的衛星照片中可以看到,美國海軍的「裡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和中方海軍的遼寧艦、山東艦兩艘航母都已經靠港停泊。長年的過勞,讓海軍連維持部署都捉襟見肘,遑論因應挑戰;隨著中方海軍實力不斷成長,更讓美國海軍在前述問題與「大國競爭」中左支右拙。
  • 孕期的幾種行為,可能是引發胎兒缺氧的「元兇」,有個動作很常見
    而在懷孕期間,如果孕媽長時間處於通風很差的環境中,室內的含氧量偏低,胎兒也很容易呈現出缺氧的狀態。 而處於空氣良好的環境中,不僅能有效預防疾病,還能給胎兒提供更舒適的成長環境,讓自己、讓寶寶都更健康。 4、經常胡亂摸肚子 其實很多孕媽都有個壞習慣,就是特別喜歡摸肚子。
  • 警惕新左派的極左化危險
    然而,當今中國的新左派,在運用其學理資源時,與國際上以法蘭克福學派等「後學」理論為基礎的主流新左派相比,有一個必須注意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更多地是從「文革」理論中,從對「文革」的浪漫歷史想像中,去建構自己的合理性基礎。他們從這種虛幻的基礎上去尋找支持自己現實立場的資源,這在當下中國,就具有值得警惕的消極性與危險性。
  • 如何判斷胎兒是否缺氧?這個方法最簡單
    我們都知道人是必須依靠氧氣存活的,那麼胎寶寶也不例外,一旦胎寶寶發生了缺氧問題,不論是對胎寶寶的健康發育還是智力發育都有這不可磨滅的影響,但是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又不能用語言來告訴我們,這個時候準媽媽就可以通過身體的變化來判斷,下面總結的這2個方法,準媽媽們一定要記牢哦。
  • 懷孕後有這3個感覺,可能是胎兒缺氧了,孕媽早了解先安排
    畢竟胎兒長期缺氧,可能會導致很多問題。比如腦n癱兒就和孕期胎兒缺q氧有關。而有些宮 內缺氧,還可能導致一系列的新生兒併發症。孕期有這些表現,可能是胎兒缺氧孕期媽媽們身體上的變化,有些和胎兒缺氧有關。別以為只是輕微的生理變化,就不當回事兒。但如果你能引起重視,按時做好產檢,一些輕微症狀,並不會對寶寶造成很大的傷害。1.
  • 夫婦進藏缺氧去世 關於高原反應你了解多少?
    夫婦進藏缺氧去世 關於高原反應你了解多少?時間:2019-01-04 13:54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夫婦進藏缺氧去世 關於高原反應你了解多少? 凡是沒有真正去過西藏的人,都不能真正理解高原反應的感覺,更不能體會高原反應所帶來的危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