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吃過?宣威美食苦蕎粑粑!

2021-01-13 掌上宣威


▲ 點擊圖片 了解詳情 ▲


▲ 點擊圖片 了解詳情 ▲


▲ 掌上宣威 排名 曲靖公眾號第一


蕎麥地


當剛出鍋清涼苦口的苦蕎粑粑遇上剛從蜂桶裡採摘下來天然醇厚的蜂蜜,絕對是食物搭配中的最佳拍檔,兩者在舌尖相遇,苦涼香甜,反差如此強烈的組合,脅迫著舌頭兒捲縮,舒展,心也隨著捲縮,舒展。這是苦蕎最簡單,最原始的吃法,也是最原生態,最有營養的食用方式之一,食用苦蕎的人們通常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消費它。


打蕎麥


蕎麥,作為五穀雜糧中的雜糧之一,國際國內都有著廣泛的消費人群,在我國部分彝族地區更是被奉為五穀之首,被譽為「長壽食品」,祭壇上供奉祭品的首選,在起房,婚嫁,待客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尊貴食物。這個味苦性寒,看起來又不起眼的食物為什麼會獲得如此高的地位呢,或許與它的品性有一定關係。據資料介紹,蕎麥中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多種維生素、胺基酸。蘆西是蕎麥的特有成份,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較好的預防、治療作用,對控制和治療糖尿病總有效率達到93%。另外它還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除溼下氣的功效。據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出名的無癌症島國斐濟,與他們長期大量食用蕎麥有很大關係。


不起眼的蕎麥籽


藥用價值暫且不說,作為一種美食,在經過祖輩世世代代演義相傳,對它的食用方法也是比較多,隨著地域,民族,個人喜好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用方法,但總結一下,在人們的消費食譜中,蕎麥還是處於輔食地位,主要蕎麥製品有蕎麥粑粑,蕎疙瘩飯,苦菜煮蕎疙瘩,蕎麥麵條,蕎麥涼粉,蕎絲,蕎糕,蕎麥月餅,蕎麥酒等,結合它可入藥性,新開發了苦蕎茶等。


蕎糕



蕎麥涼粉


苦菜蕎疙瘩


蕎麥月餅


蕎麥麵條


蕎絲


蕎疙瘩飯


苦蕎茶


作為烏蒙山區的宣威人來說,苦蕎粑粑最讓人們記憶猶新,作為農村的苦命孩子,它雖然不像洋芋一樣一日三餐與我們相伴,但出門在外,下地勞作,遠門上學,它通常是我們的美味餉午和路上盤纏。蕎麥,它對土壤要求不高,喜涼,生長周期短,當它遇上洋芋,蘿蔔的時候,卻是農作物中的絕佳拍擋。適合洋芋生長的烏蒙山區,8月份收完洋芋,將合著磷肥的蕎麥白蘿蔔籽撒在地表,用五齒釘鈀隨便抓蓋一下(蕎麥芽頂土力差,埋深了它出不了土),等待的就是10月份的收割,中途幾乎不用你照看打理,待收割完蕎麥,留下蘿蔔苗,可長到來年春耕,它又是當地餵養土豬的上好飼料,勤勞聰明的宣威人充分利用了它們哥三的生長周期和特點,大面積種植並充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蕎麥這個「懶漢」莊稼,只要雨水充足,不要遇上蟲災,吸收點洋芋生長留下的餘肥,豐收是註定的。它不像穀子,玉米等「高大上」的農作物從初春的梨田鈀地,夏天的除草捉蟲,到深秋的擇時收穫那樣耗費農戶大量的時間、經歷和心血。或許是得來的簡單,它在當地的食譜上並不被放在首要的位置,通常是用作豬飼料居多,也許因為當時人們都不富裕,油水欠缺,缺乏油水滋潤的胃腸並不太喜歡味苦涼寒的苦蕎,所以大部分時間把他送給了豬,這個宣威土豬也是悶頭享受,洋芋,蕎麥,大蘿蔔,或許也是成就了宣威火腿,宣威小炒肉美味、美名的根本原因。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家的蕎麥都落入豬口,像我這樣家境貧寒的窮苦人家,與豬爭食,在所難免。食用蕎麥,就像種植蕎麥一樣簡單易做,將磨好的蕎麥麵放入方便攪動的大湯碗中,向碗裡逐步注入涼水,用筷子攪勻,稀稠度以能夠流暢倒出為宜。火也不需要太大,隨便找幾支松枝雜柴燃起,架上鍋,待鍋熱下料,蕎稀在鍋底自然攤開,隨著水汽的蒸發,蕎粑表面開始出現蜂窩狀氣泡小孔,待表面稍幹,蕎稀不再流動為宜,用菜刀刀刃將蕎粑與鍋底分離,迅速用手託住蕎粑底部將其翻個面,繼續烘烤,2分鐘後起鍋即食。有蜂蜜的蘸點蜂蜜,沒有的來點麥芽糖稀,或是白砂糖,窮苦人家,弄點老醬蘸蘸也能管飽解饞。


調面


攪勻


下鍋


冒泡


期盼


翻面


苦蕎粑粑


等待


現在的人們生活好了,放棄大魚大肉,反過來追求一些健康美食,可曾想過它曾經的卑微地位。就是你們覺得美味爽口的苦蕎粑粑,它曾經差點要了我的命。


那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初夏,小學四年級的我一早起來燒火做飯,準備上學,可是尋遍所有米缸糧櫃,除了那早已吃怕了的半升苦蕎面,並無什麼可以下鍋的料,倒騰了半天,浪費了好多時間,一起上學的小夥伴已經屋後催促了半天,我加大火力,三下五除二做好了兩個苦蕎粑粑,往書包裡一塞便去了5公裡外學校。


中午下課,同學們開始在教室分食他們所帶的飯菜和點心(也不過是些冷洋芋,包子,饅頭之類的,但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奢侈品)沒有飯菜的我照例來到牆角處啃食我的蕎麥粑粑,將粑粑扳開來,由於時間倉促,中間有一層是生的,處於對食物的尊重和愛惜,主要是飢餓的需要,為了不被別人看到,三口兩口就解決下肚,跑到已經半年沒有出水的水井邊(大雨過後剛發滿地脈),狂罐了一飽冷水,回到教室,一樣的打鬧玩耍。


約半小時左右,肚子開始疼痛,越疼越烈,臉色慘白,豆大的汗珠,班主任回家吃飯沒有在,嚇傻眼的同學找到了楊校長,沒醫沒藥,他也就給我紮上幾棵銀針,在肚子上不停的揉搓推拿,越是揉搓越是痛的厲害,在慘叫,嚎哭,搗騰中熬了半小時,沒有辦法了,叫我同村的同學把我背回家,並說要快,怕是腸梗阻,或許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路途中,一路絞心的疼,同齡的同學怎麼經得起搗騰,一路不知停了多少次,有一次將我放在草地上,我兩手竟然在草地上抓出了兩道坑,太痛了,我一點也不知道是怎麼抓出來的。 回到家了,終於回到家了,可惜家裡沒有人,模模糊糊的記得自己爬上了床……仿佛去了另一個世界。

同學回家去了,在村口遇到貪玩的弟弟,讓他來看看我,他來了,看我張著嘴,白翻著眼球,他怕了,出去了,遇到一夥他的玩伴,玩兒去了。晚飯了,爸爸沒有回來,奶奶照例將沒有飯吃的兄弟兩吆喝到他家一起吃飯,可遲遲不見我的到來,問我弟弟我幹什麼去了,弟弟很平淡的說:「他死了,死在床上,張著嘴,鼓著白眼睛死在床上了」。奶奶一下被急壞了,摔下碗筷,邁開小腳,三步並做兩步衝到我家,直奔床前,我沒有死,安靜的睡著了,或許是這家人悲慘的經歷感動了上天,(公公27歲離世,留下四個孤兒,爺爺21歲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兒爸爸,媽媽22歲留下了我和弟弟就去了天堂。)或許是媽媽到閻王那裡說了一下情:「他是個懂事的的孩子,他還有許多善良的事要做,留下他吧,不要把他帶走!」就這樣我留下來了,活到了今天。在這裡很想念媽媽,沒有了媽媽,少了嘗盡美食的首要條件,媽媽味的嚮往和回味,卻讓我過早深深地體會人世的滄桑、疾苦與悲涼,苦蕎粑粑,你詮釋了我半生辛勞,我雖然差點因你而喪命,但是沒有你也許我真的沒有命,所以我還是不得不對你說,「苦蕎粑粑,我愛你!」


作者:張雄

來源:宣仁緣


END





▲ 點擊圖片 了解詳情 ▲




為 宣威美食 點

相關焦點

  • 安徽六安的特色美食「蒿子粑粑」,口感香脆,你吃過嗎?
    在安徽六安,三月三要吃蒿子粑粑!蒿子粑粑,是六安地區流傳的一種特色美食,主要以蒿子、米粉、臘肉為原料精製而成。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在大別山區民間,傳說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可以「巴魂」。說起六安的美食,這個季節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蒿子粑粑,已成為六安美食名片了。
  • 雲南美食大全!來雲南收好這份美食清單讓你吃到大滿足
    而雲南又居住著很多少數民族,這又給雲南美食增添了許多特別的風味。雲南美食以酸辣菜餚聞名,雲南人習慣以辣椒來調味,但是與隔壁省四川不同,雲南菜儘量保持其原材料的原始味道。在地域上,雲南東北部美食與四川美食十分相似,雲南西部和西南部的美食受到更多少數民族美食的影響,而雲南南部的美食相對而言更純正和獨立一些。
  • 在湖南益陽,蒿子粑粑,是益陽人愛吃的清明特色美食!
    在湖南益陽,蒿子粑粑,是益陽人愛吃的清明特色美食。從你的筷子接觸到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將永遠在你回憶裡佔據舌尖心頭的一席之地。陽春三月,清明節將至,正值蒿子飄香季節,菜市場新鮮蒿子隨處可見,街頭的蒿子粑粑吆喝聲此起彼伏。蒿子粑粑是益陽民間非常流行的一種特色美食。
  • 湘西最讓人難忘的小吃,你吃過多少?
    年粑粑可煎可煮,綿軟可口,是一種充飢、開味的家鄉美食。如果血粑和鴨肉一起小煮,表面硬脆,裡邊卻清香糯軟,屬于越吃越有味,越嚼越香濃的好東西。當地村民到竹林中尋找當年生的有病斑或竹節明顯變形的新竹,砍開竹節捉竹蟲作為菜餚食用。竹蟲富含蛋白質、胺基酸,是湘西人們十分喜愛的美食。
  • 皖西特色美食——蒿子粑粑,是大自然的恩賜
    2017年,裕安區申報的蒿子粑粑製作技藝入選六安市第五批非遺名錄。蒿子粑粑,也叫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地區(六安、桐城、安慶、含山、宣城、南陵等地)民間流傳的一種特色美食,主要以蒿子、米粉、臘肉、蒜等為原料精製而成。
  • 春暖花開野蒿香,蒿子粑粑你吃了嗎?
    清明節前後,是吃蒿子粑粑最好的時節。蒿子粑粑是存在於江淮人家唇齒間、味蕾裡,回憶綿長的家鄉風味。蒿子是屬於春天的,我總覺得它散發著一種很醒目很提神的清香。以前我以為只有鄉下才會有,後來在城市的一些公園裡,路邊也發現了蒿子的存在。春暖花開野蒿香,蒿子粑粑你吃了嗎?蒿子粑粑,是安徽江淮和皖南地區的特產小吃。
  • 安徽清明特色美食——蒿子粑粑
    用開水將蒿葉焯一下可去苦味,過冷水衝涼,擰乾,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綠色汁水和細毛,這樣做出來的蒿子粑粑就不會太黑。也可將蒿葉以洗淨後鍾子或鵝卵石衝碎,直至流出蒿草汁,再將錘好的蒿草放入裝用清水的臉盆中,淘淨撈出。
  • 除了牛肉麵襄陽還有哪些美食?賈玲向全國推介了……
    襄陽到底有哪些美食呢 吃牛肉麵是襄陽人的早餐習慣,而喝黃酒是吃牛肉麵的習慣。黃酒的甘冽與牛肉麵的鮮香在口中交融,讓早餐更有味道、更有營養,也讓生活更有詩意、更有情調。
  • 又到了吃蒿子粑粑的季節,你還記得蒿子粑粑的味道嗎?
    每當到了這個時候在我們農村有一道美食總是少不了,你知道是什麼嗎?算了,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傻,文章標題都已經寫了,沒錯那就是小時候的一個美味,蒿子粑粑。農村的小孩子小時候基本沒有不喜歡吃蒿子粑粑的,那種青青的香氣完全能夠徵服你的味蕾,讓你欲罷不能。
  • 怒江還有「草果宴」你吃過了嗎?
    記者 楊旭:「怒江州首屆草果文化周草果美食、草果宴大賽即將舉行,咱們福貢縣的美食協會,也在近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今天在臘竹底的美麗家園農家樂,也在舉行我縣草果宴的初賽儀式,據說今天將會有十多道草果做的美食進行參賽,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四川人吃的莽莽嘎嘎串串...到底有多香?
    ▲ 猜一猜,圖裡有多少種帶疊詞的美食?攝影/-神跡-, 圖/圖蟲·創意四川大地的 「嘎嘎」有多香?圖/視覺中國有多少想像力,粑粑肉的吃法就有多豐富:先取湯盆墊上木耳、胡蘿蔔和酥肉等等食材,再將做好的粑粑肉切片,轉圈碼放在墊菜上面,加入高湯沒過肉片,上鍋大火蒸,出鍋時再撒上蔥花,這盤「全家福」式的粑粑肉,別提有多噴香了~缽缽雞沾沾串串,吃完記得數籤籤!麻辣燙風靡全國,四川人卻愛吃串串香、缽缽雞。
  • 春日饋贈|蒿子粑粑:清明節傳統美食,做法簡單、軟糯可口全家愛
    蒿子粑粑是安徽宣城、舒城一帶的傳統美食,有著千年的文化流傳,也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中重點推薦的地方美食,農曆「三月三」和清明節都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寄託對故去親人的思念,也有祝願人人健康的美好意願單從品鑑美食這塊來將,蒿子粑粑是春季的時令美食,春天萬物復甦,可食用的野菜非常多,比如說艾草、香椿、茼蒿、薺菜等都可以做成很多時令的小吃。其中蒿子粑粑用到的就是香蒿(或青蒿、白蒿、艾蒿等),做法與艾草青團有類似之處,都屬於清明節的時令美食。
  • 新邵傳統美食蒿子粑粑 撩倒「吃貨」一片
    蒸熟了的蒿子粑粑因添加了芝麻、焦糖、花生米等餡,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油煎的蒿子粑粑和糯米餈粑色、香、味俱全。紅網時刻4月7日訊(新邵站通訊員 何雯)「申老闆,該幫我做了吧?我已經等了老半天了。」「我也等了好久,只怪他生意太好了,搞不贏。」
  • 在中國,吃過這60樣美食的人生才算完美
    涮北京、甜上海、燙重慶,旅行達人眼中的世界總是和美食分不開。 作為一個吃貨,旅行的意義就是:尋找美食,慰藉肚皮..... 而中國的土地上不僅有數不盡的美景,更是有吃不完的美食。
  • 外婆做的蒿子粑粑,有著童年的味道
    每個漂泊的人,他鄉變成了故鄉,而我們只是常回家的客人。對於一個在他鄉漂泊多年的湖南人,長沙成為了地圖上一個小小的標誌,距離我生活的城市有一萬多公裡,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常回家看看,只為了看看家長的老人和享受家中的美食。
  • 岔山梭子粑粑、瓜花釀和牛腸酸,這些賀州傳統美食你吃過嗎?
    「舌尖記憶」賀州特色傳統美食線上展示這一次小編將向各位隆重介紹賀州十大金牌小吃、十大名菜、十大名粥01>家喻戶曉的岔山梭子粑粑岔山梭子粑粑分紫、黃、白三種顏色,分別代表著岔山的三大姓氏,寓意三大姓氏之間團結進取。
  • 蒿子粑粑,舌尖上的春天
    早春時節,對於湘北的人來說,是吃蒿子粑粑的好時節。蒿子作為一種大山裡的自然饋贈,經過農人之手,搖身變成了舌尖上的美食。對於在外的故鄉人來說,蒿子粑粑經過長途運輸,走進城市,是告慰異鄉人舌尖上的鄉愁。而吃蒿子粑粑,對故鄉人來說,是在享受人間舌尖上的春天。
  • 每年三月你也吃蒿子粑粑嗎?
    我生活在皖東南,每年三月都會吃蒿子粑粑。三月,野外的蒿子開始生長。蒿子分粉蒿和柴蒿,粉蒿做的粑粑比柴蒿做的更好吃,更香。蒿子粑粑我吃過不少,最令我難忘的仍然是母親做的。再把搗碎的蒿子和米粉、臘肉、春筍等放到一起做成粑粑。最後把粑粑貼到鍋裡,就是農村那種煮飯的大鐵鍋,開始炕。當你聞到蒿子香、米粉香、臘肉香,並聽到脆脆的聲響的時候,蒿子粑粑就熟了。
  • 教您如何用蒿子做出美味的粑粑,只需3步,清明節必備!
    蒿子粑粑是安徽農村一種稀罕美食,吃過的人肯定不多。清明時期正是蒿草盛開的季節,可以割一波蒿子草了。但光有蒿草沒用,你還得知道怎麼做。今天小編就大家如何用蒿子做出美味的粑粑,只需3步,清明節必備!蒿子餅可以放入冰箱冷藏,想吃多少拿多少。第三步:油炸/油煎蒿子餅做完第二步,第三步就簡單很多了。取出做好的蒿子餅,可以油炸,也可以油煎。注意蒿子粑兩面金黃時就可以撈出開吃了,要注意火候,不宜太大,不然容易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