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圖片 了解詳情 ▲
▲ 點擊圖片 了解詳情 ▲
▲ 掌上宣威 排名 曲靖公眾號第一
▲
蕎麥地
當剛出鍋清涼苦口的苦蕎粑粑遇上剛從蜂桶裡採摘下來天然醇厚的蜂蜜,絕對是食物搭配中的最佳拍檔,兩者在舌尖相遇,苦涼香甜,反差如此強烈的組合,脅迫著舌頭兒捲縮,舒展,心也隨著捲縮,舒展。這是苦蕎最簡單,最原始的吃法,也是最原生態,最有營養的食用方式之一,食用苦蕎的人們通常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消費它。
▲
打蕎麥
蕎麥,作為五穀雜糧中的雜糧之一,國際國內都有著廣泛的消費人群,在我國部分彝族地區更是被奉為五穀之首,被譽為「長壽食品」,祭壇上供奉祭品的首選,在起房,婚嫁,待客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尊貴食物。這個味苦性寒,看起來又不起眼的食物為什麼會獲得如此高的地位呢,或許與它的品性有一定關係。據資料介紹,蕎麥中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多種維生素、胺基酸。蘆西是蕎麥的特有成份,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對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較好的預防、治療作用,對控制和治療糖尿病總有效率達到93%。另外它還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除溼下氣的功效。據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出名的無癌症島國斐濟,與他們長期大量食用蕎麥有很大關係。
▲
不起眼的蕎麥籽
藥用價值暫且不說,作為一種美食,在經過祖輩世世代代演義相傳,對它的食用方法也是比較多,隨著地域,民族,個人喜好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食用方法,但總結一下,在人們的消費食譜中,蕎麥還是處於輔食地位,主要蕎麥製品有蕎麥粑粑,蕎疙瘩飯,苦菜煮蕎疙瘩,蕎麥麵條,蕎麥涼粉,蕎絲,蕎糕,蕎麥月餅,蕎麥酒等,結合它可入藥性,新開發了苦蕎茶等。
▲
蕎糕
▲
蕎麥涼粉
▲
苦菜蕎疙瘩
▲
蕎麥月餅
▲
蕎麥麵條
▲
蕎絲
▲
蕎疙瘩飯
▲
苦蕎茶
作為烏蒙山區的宣威人來說,苦蕎粑粑最讓人們記憶猶新,作為農村的苦命孩子,它雖然不像洋芋一樣一日三餐與我們相伴,但出門在外,下地勞作,遠門上學,它通常是我們的美味餉午和路上盤纏。蕎麥,它對土壤要求不高,喜涼,生長周期短,當它遇上洋芋,蘿蔔的時候,卻是農作物中的絕佳拍擋。適合洋芋生長的烏蒙山區,8月份收完洋芋,將合著磷肥的蕎麥白蘿蔔籽撒在地表,用五齒釘鈀隨便抓蓋一下(蕎麥芽頂土力差,埋深了它出不了土),等待的就是10月份的收割,中途幾乎不用你照看打理,待收割完蕎麥,留下蘿蔔苗,可長到來年春耕,它又是當地餵養土豬的上好飼料,勤勞聰明的宣威人充分利用了它們哥三的生長周期和特點,大面積種植並充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蕎麥這個「懶漢」莊稼,只要雨水充足,不要遇上蟲災,吸收點洋芋生長留下的餘肥,豐收是註定的。它不像穀子,玉米等「高大上」的農作物從初春的梨田鈀地,夏天的除草捉蟲,到深秋的擇時收穫那樣耗費農戶大量的時間、經歷和心血。或許是得來的簡單,它在當地的食譜上並不被放在首要的位置,通常是用作豬飼料居多,也許因為當時人們都不富裕,油水欠缺,缺乏油水滋潤的胃腸並不太喜歡味苦涼寒的苦蕎,所以大部分時間把他送給了豬,這個宣威土豬也是悶頭享受,洋芋,蕎麥,大蘿蔔,或許也是成就了宣威火腿,宣威小炒肉美味、美名的根本原因。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家的蕎麥都落入豬口,像我這樣家境貧寒的窮苦人家,與豬爭食,在所難免。食用蕎麥,就像種植蕎麥一樣簡單易做,將磨好的蕎麥麵放入方便攪動的大湯碗中,向碗裡逐步注入涼水,用筷子攪勻,稀稠度以能夠流暢倒出為宜。火也不需要太大,隨便找幾支松枝雜柴燃起,架上鍋,待鍋熱下料,蕎稀在鍋底自然攤開,隨著水汽的蒸發,蕎粑表面開始出現蜂窩狀氣泡小孔,待表面稍幹,蕎稀不再流動為宜,用菜刀刀刃將蕎粑與鍋底分離,迅速用手託住蕎粑底部將其翻個面,繼續烘烤,2分鐘後起鍋即食。有蜂蜜的蘸點蜂蜜,沒有的來點麥芽糖稀,或是白砂糖,窮苦人家,弄點老醬蘸蘸也能管飽解饞。
▲
調面
▲
攪勻
▲
下鍋
▲
冒泡
▲
期盼
▲
翻面
▲
苦蕎粑粑
▲
等待
現在的人們生活好了,放棄大魚大肉,反過來追求一些健康美食,可曾想過它曾經的卑微地位。就是你們覺得美味爽口的苦蕎粑粑,它曾經差點要了我的命。
那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初夏,小學四年級的我一早起來燒火做飯,準備上學,可是尋遍所有米缸糧櫃,除了那早已吃怕了的半升苦蕎面,並無什麼可以下鍋的料,倒騰了半天,浪費了好多時間,一起上學的小夥伴已經屋後催促了半天,我加大火力,三下五除二做好了兩個苦蕎粑粑,往書包裡一塞便去了5公裡外學校。
中午下課,同學們開始在教室分食他們所帶的飯菜和點心(也不過是些冷洋芋,包子,饅頭之類的,但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奢侈品)沒有飯菜的我照例來到牆角處啃食我的蕎麥粑粑,將粑粑扳開來,由於時間倉促,中間有一層是生的,處於對食物的尊重和愛惜,主要是飢餓的需要,為了不被別人看到,三口兩口就解決下肚,跑到已經半年沒有出水的水井邊(大雨過後剛發滿地脈),狂罐了一飽冷水,回到教室,一樣的打鬧玩耍。
約半小時左右,肚子開始疼痛,越疼越烈,臉色慘白,豆大的汗珠,班主任回家吃飯沒有在,嚇傻眼的同學找到了楊校長,沒醫沒藥,他也就給我紮上幾棵銀針,在肚子上不停的揉搓推拿,越是揉搓越是痛的厲害,在慘叫,嚎哭,搗騰中熬了半小時,沒有辦法了,叫我同村的同學把我背回家,並說要快,怕是腸梗阻,或許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路途中,一路絞心的疼,同齡的同學怎麼經得起搗騰,一路不知停了多少次,有一次將我放在草地上,我兩手竟然在草地上抓出了兩道坑,太痛了,我一點也不知道是怎麼抓出來的。 回到家了,終於回到家了,可惜家裡沒有人,模模糊糊的記得自己爬上了床……仿佛去了另一個世界。
同學回家去了,在村口遇到貪玩的弟弟,讓他來看看我,他來了,看我張著嘴,白翻著眼球,他怕了,出去了,遇到一夥他的玩伴,玩兒去了。晚飯了,爸爸沒有回來,奶奶照例將沒有飯吃的兄弟兩吆喝到他家一起吃飯,可遲遲不見我的到來,問我弟弟我幹什麼去了,弟弟很平淡的說:「他死了,死在床上,張著嘴,鼓著白眼睛死在床上了」。奶奶一下被急壞了,摔下碗筷,邁開小腳,三步並做兩步衝到我家,直奔床前,我沒有死,安靜的睡著了,或許是這家人悲慘的經歷感動了上天,(公公27歲離世,留下四個孤兒,爺爺21歲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兒爸爸,媽媽22歲留下了我和弟弟就去了天堂。)或許是媽媽到閻王那裡說了一下情:「他是個懂事的的孩子,他還有許多善良的事要做,留下他吧,不要把他帶走!」就這樣我留下來了,活到了今天。在這裡很想念媽媽,沒有了媽媽,少了嘗盡美食的首要條件,媽媽味的嚮往和回味,卻讓我過早深深地體會人世的滄桑、疾苦與悲涼,苦蕎粑粑,你詮釋了我半生辛勞,我雖然差點因你而喪命,但是沒有你也許我真的沒有命,所以我還是不得不對你說,「苦蕎粑粑,我愛你!」
作者:張雄
來源:宣仁緣
END
▲ 點擊圖片 了解詳情 ▲
為 宣威美食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