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在上海影城開幕,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首任主席周鐵農出任大會榮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王蒙、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廖昌永等嘉賓做了主旨發言。
茶密品牌及創始人石堅應邀參加本次網際網路藝術大會。著名主持人程雷在本次網際網路藝術大會茶文化論壇的圓桌對話上,與茶密創始人石堅進行了關於中國茶未來的探討和對話,以下為本次訪談全文:
著名主持人程雷(左)
茶密創始人石堅(右)
01
程雷:茶在中國有未來嗎?
石堅:中國茶是否有未來,取決於年輕人認為喝茶是什麼階層的事。一點都不奇怪,英國茶葉發展的歷史沒有王室的參與,就不會有Wedgwood這種頂級茶具,也不會有為了一場茶葉貿易而起的鴉片戰爭。更不會有印度阿薩姆、斯裡蘭卡的紅茶。
年輕一代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需要用姿態來證明價值,美食,美物,美譽,美顏,都是他們自我存在的宣示。他們既是標籤,又向標籤靠攏。在年輕市場的認知裡,茶和咖啡,哪個標籤更被精英社會認同,哪個將會得到更廣闊更有活力的市場。 味道,是首先贏得他們口碑的利器。吃貨,講究,精緻,無一不體現在極致味道的認同上。網紅店,達人,都是首先在味蕾上收穫粉絲,完成驚豔,分享,帶人返場的良性循環。但這裡的所說的味道,必須是他們熟悉的,有共鳴的味道。而不是傳統的,複雜的,講述他們無法理解,也無從認知的味道。所有的自說自話都將進入自嗨式的艱難說教裡,而市場將會不給面子的進一步縮窄,直至出局。
我們花了6年時間研發成功的茶密AI智能泡飲系統,所有核心圍繞一個點——那就是數位化味道。通過工業設計和數位化技術,智能衝泡解決味道的可識別和可複製性。即使是對同一種茶,不同泡法也會產生的不同口感。我們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並創造不同的泡法。在我們的味道體系裡,有國茶大師、上海茶文化名片劉秋萍先生,也有葉漢鍾、張筆清等非遺大師,諸多茶行業專家、資深茶客甚至高端茶小白等等。
我們創造的茶未來,保留了中國文化裡禮,敬,思,尊的精緻感。你面對的不是一臺機器,而是一套能夠理解你需求的AI智能泡飲系統。未來的茶,是沒有邊界的,可以跨界融合,可以人機互動,可以所有人在線喝茶,象真實世界裡那樣喝茶聊天社交,互換泡法。我們認為茶本身的味道必須格式化,它將是可描述的,可還原的,可重現的。消費者只會為確定的產品和服務買單,比如確定的味道,確定的品質。而太多的不確定性不但會混淆消費者心智中好茶的概念,也將瓦解他們的消費信心。
重塑年輕人的茶葉消費市場和中國茶葉標準化和國際化的難度巨大,需要國家和政府將其上升成為國家級戰略,讓中國茶這個可以有巨大潛力的經濟及文化遺產復甦,我們在此鄭重呼籲茶行業數位化、智能化應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幫助。
我們應當加快力度把中國味道定義成茶的味道,讓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輕鬆享受正宗中國茶道。我們應當象幾百年前一樣輸出茶葉,連同我們的文化,象咖啡進入中國一樣,把高端茶飲的市場儘快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這是個刻不容緩的使命。我們應當放棄邊界,在上下遊建立聯盟,讓我們的年輕人接受並愛上喝茶,這個增量市場以每年數千萬的年輕人邁30+而急速擴容。
如果我們的下一代被咖啡完全佔領了心智,那我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幾億的用戶,而是象日本一樣,失去整個的原葉茶的市場,茶葉只能作為佐料,快消飲料,以及表演而存在。而中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也將漸漸消逝漸漸退出歷史舞臺。這是我們國家、我們這代人完全無法承受的損失。同時這也是一個過於龐大的市場工程,沒有一個企業可以獨立完成。移動網際網路幫助我們以指數級的速度傳播,AI和大數據可以最大限度的將人類文明和技藝複製到科技產品裡。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歷史的關鍵點,茶密將義無返顧地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推動中國茶數位化、智能化、工具化、標準化、國際化的進程,讓茶和人的互動綻放出歷史上最精彩的新篇章。
02
程雷:如何理解中國茶未來?
石堅:數位化、智能化將是茶這個傳統行業最清晰的未來。茶密在6年前就開始設計未來的泡飲方式。茶密理解的茶未來,它必須用技術手段解決最難掌握的泡法原則。做到讓用戶「不用學就會」。很多人不知道,泡茶也是個技術活,而且它的專業性直接影響茶葉的口感。茶密的AI智能茶具不僅解決現有茶具的燙手,蓋子容易滑落,散熱快等問題。它利用工業設計和數位化技術根本上解決了,讓小白們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輕鬆泡對每一種茶,充分享受並培養出巨大喝茶樂趣。有了茶密這樣的利器,相信茶行業將有可能象咖啡和紅酒一樣,有劃破天際的加速度。
03
程雷:茶密品牌未來將採取哪些戰略布局?
石堅:我們將進一步布局智能家居市場。茶密下一代系統具備更強大的味道管理體系,它將形成人機互動的閉環,所有的味道可以100%被還原,從燒水的水溫開始,精準到1度,它將通過學習,了解世界上所有茶的泡法,己經不是300種,3000種,甚至3萬種,只要有可以量化的泡法,它都可以還原。它對任何人都友好,不會連接APP ?沒問題。茶水配比不清楚?沒問題。它用精度達到0.1克的微型秤傳感器輕鬆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通過AI語音和物聯網技術,將米其林餐廳、五星級酒店、機場VIP休息區、汽車4S店、高爾夫俱樂部等傳統消費場景輕鬆改造成為輕鬆而又精緻的AI無人茶館。只要有人坐在它旁邊,它就可以自動啟動AI智能泡飲系統,隨時為你服務,並且自動完成支付流程。
它有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它將通過大數據和AI技術了解你的泡飲偏好,讓茶更符合你的口感。茶密設計的不僅僅是茶具本身,我們的設計更多是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感,是對未來生活的藍圖描繪。
04
程雷:茶密如何利用上海乃至長三角市場對品牌的賦能?
石堅:我們認為喝茶是一種high fashion(高級時尚)。上海是中國的時尚中心和風向標,上海是國際化且新舊包容的。海派文化裡有精緻的生活態度,而這個城市也將被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科技真正改變。茶密用國際一流的工業設計和AI、大數據等前瞻性的數位化技術解決複雜口感的茶葉泡飲難題,即使是對口感挑剔的時髦上海人,即使是最繁忙的都市生活,茶密也可以讓泡茶「不用學就會」,讓人們愛上精緻飲茶的生活方式。作為一家創立於2006年專業服務保時捷、米其林、戴爾等國際品牌的上海本土高端產品設計公司,梅歌在2014年創立的高端智能茶具品牌茶密,將成為數字上海與時尚之都相輝應的亮麗名片。
05
程雷:經營過程中最需要得到怎樣的支持和幫助?
石堅:對於優質創新企業,政府應該放寬條件扶持。一個好的品牌需要富養。創新需要專注而有耐心。政府需要建立機制讓資金和人才流動到這些創新艱難然而未來潛力巨大的領域。同時啟發教育國民對精緻飲茶和茶文化的認知,並且作為文化項目在世界範圍內大力傳播。所有擁有市場傳播、渠道資源、資本實力,並且對中國茶未來具有前瞻性判斷和全球性商業格局的機構,都可以和我們合作,共同開發和分享這一被低估的萬億級市場。
原雲南省副省長、雲南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陳勳儒先生(左二)
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茶文化論壇秘書長黃蔚先生(左一)
茶密品牌在本次大會上受到了各界廣泛關注和支持。原雲南省副省長、雲南省流通協會會長陳勳儒先生現場參觀並品茗了茶密T-Master大師壺泡出的茶後,讚不絕口,對茶密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期望。他說,中國的茶未來在於讓年輕人愛上喝茶,茶密符合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一定能改變中國茶的未來。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