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說一下怎麼應對:
考試沒考好
被分手
各種發生在身上的壞事
(一)一定不要把【沒考好】【被分手】這件事情和【我很笨】【我是一個糟糕的人】劃等號
被分手,這次沒考好,這些是一次性的客觀事件,和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毫無關聯。
this single event doesn’t say anything about you as a person.
不能說明你不聰明,不努力,不值得愛。除了你這次沒考好,它什麼也不能說明。這兩件獨立的事情,一定要區分開。這是我覺得很多中學老師做得不好的地方。
我們自己,更不能用某一個單一的事件,否定我們自己。重要的事再說一遍,聽好了:
我們絕不能因為某一個單一事件的結果,否定我們這個人。好了,現在我們把事件和人區分開了。
(二)但凡是事件,只要人活著,結果都可以改變。
「所有事件的結果,都可以通過我人為的努力,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叫成長型思維。
growth mindset。
【這道題/這項工作很難,很好,熬過了,我的能力就更強了。】
【失戀好難熬,沒關係,熬過了,我就是個更獨立成熟的人了。】
關於成長型思維,我在新書《每一天夢想練習》裡專門講了不少,腳註裡也推薦了非常好的相關書籍。這裡就不多說了。是史丹福大學Carol Dweck博士的研究成果。
(三)【反彈力】本身也是一種厲害的能力,並且是一種可以學習的能力。
反彈力這個概念在西方國家很被重視,
英文叫resilience,
即the ability to bounce back from an adverse situation。「我這次沒做好,通過努力下次做好了」,這是我針對單一事件的反彈力。
反彈力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它是我們處理糟糕境遇的能力。
一次處理好了,我們下次就會更擅長這件事。面對壓力,我們更知道怎麼安排時間,怎麼調節情緒,怎麼不著急不害怕,怎麼高效。這種處理、自我調節和合理安排的能力,面對一切類型的糟糕境遇都好用。一旦學會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容易。我們也因此變成了更厲害的人。學會了嗎?答應我,以後不好的事發生了,想起你今天看到的這三點。告訴自己,失敗很好奇,輸很好,它們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它們是我們更強大的墊腳石。
畢竟,Wuli五柳先生在東晉年間就說了: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過去無法改變,未來正在手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