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意義上的非理性行為

2021-01-10 筆書摘記

生活中的我一直以為自己還算是理性的一個人,但是我真的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麼?今天就了解一些心理學上認為的非理性行為。

心理學認為我們的非理性,一般都來自於我們的自戀和全能自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今天我們具體說說這三種心理學上的非理性行為。

01絕對化要求

這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自戀,如「我必須獲得成功」、「誰都不能對不起我」這就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自戀;

絕對要獲得周圍的人,尤其是自己認為重要人物的喜歡和讚美;

在人生的道路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成就,才能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要求自己是全能的人,不能說自己不行;

人生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一個精確的答案和完美的解決辦法,一旦不能如此,就十分痛苦。

02過分概括化

就是說以偏概全,通常是根據一次得失就做了個大總結,特別是一件事沒做好,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世界上有許多無用的、可憎的、邪惡的壞人,對他們應該歧視和排斥,給予嚴厲的譴責和懲罰;

當生活中出現不如意的事情時,就有大難臨頭的感覺;

對危險和可怕的事情應高度具體,時刻關注,隨時準備它們的發生;

一個人以往的經歷決定了現在的行為,而且是永遠無法改變的;

03糟糕至極

是指一件不好的事發生,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要崩塌了;

人生道路上從滿艱難困苦,人的責任和壓力太重,一次要設法逃避現實;

這種「糟糕至極」的想法,像是一個「比慘」的想法,當一個人說「我是全天下最不幸的人」時,實際上透露著一種深深的自戀感。

在你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產生過這種心理學意義上的非理性行為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人在什麼時候會產生非理性行為
    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實都蘊含著經濟學、心理學甚至社會行為學道理。今天我們要講的內容是 「行為經濟學」,它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支,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人的經濟行為。傳統的經濟學假定人們都是理性的,而行為經濟學卻恰恰指出了人「非理性」的一面。我們先來看看:人在什麼時候會產生非理性行為?
  • 非理性行為的法和經濟學
    看到我們這個時代中有那麼多偉大的經濟思想都與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不能不讓人相信,經濟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事實上已經受到了更廣泛的社會科學理論的影響。然而,直到最近,經濟學思潮才開始著重對效用函數、供給和需求曲線以及帕累託最優解的基礎——「自利」行為進行研究;也只是在最近,行為經濟學家的諸多發現,才對之前被奉為公理的人類理性假設提出異議。這無疑是佔領了一塊不小的經濟學陣地。
  • 《革命心理學》:法國大革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非理性現象?
    一百多年來,學術界不管是關於革命的研究還是心理學研究、政治學研究,都有顯著的推進,但是《革命心理學》仍然談不上落伍,勒龐研究問題的視角還是深刻影響著今天的學者和讀者們。 近日,新京報文化客廳舉辦了以「法國大革命中的群眾及其心理」為題的《革命心理學》線上讀書會,由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建勳主持
  • 《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怪誕行為學》。丹·艾瑞裡,美國認知心理學和商業管理雙料博士,年僅31歲就成為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在 TED 的演講,有超過780萬次的點擊。著有經典作品《怪誕行為學》,《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得到了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讚賞和強烈推薦。
  • 人為什麼有時會做出非理性行為
    人有時會做出很多非理性的行為,小到罵人打架和造謠自殺,大到貪汙詐騙與殺人越貨,甚至還有更加殘忍禽獸不如的行為。大多數人事後都會追悔不及,可是世上沒有後悔藥,開弓沒有回頭箭。小錯誤可以懺悔改正,但違法犯罪的事情可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甚至有的必須要用生命來贖罪了。
  • 去蔽勒龐:身體規制與多維的集群「非理性」
    在這個社會中,權力通過設定身體、思想和實踐的參數和界限,通過認可和規定正常和異常行為來發揮作用[11]。從這個意義上講,集群理論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把權力、身體、傳播與生命政治(biopolitics)等各個要素融合起來,納入對非理性生成與散布的想像之中。
  • 認知行為治療法在處理服務對象非理性思維的介入探索與案例分析
    本文依據認知行為療法,對戒毒人員接觸毒品非理性思維下的原因進行研究分析並以典型個案為例分析研究,以探索總結一套認知行為治療法在處理服務對象非理性思維的模式經驗,便於以後開展類似的個案服務。
  • MBA讀書 || 非理性陷阱——閒聊生活中的行為經濟學
    最近在讀一本頗為有趣的書——《生活中的行為經濟學》。本書的作者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董志勇教授,作為我國經濟學界的知名學者,著有《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等著作。行為經濟學最大的貢獻在於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進行有機結合,從實際出發,用描述性的方式幫助人們認識真實的世界。
  •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理察・泰勒「非理性」理論一覽
    原標題:行為經濟學之父獲諾獎 稱要「非理性」花掉獎金  中新網10月10日電 綜合報導,傳統經濟學假設所有參與經濟行為的人都是「完全理性」,並以此為基礎,建立經濟理論和模型,但人非聖賢,現實中人類充滿不理性,容易導致行為與理論預測不符。
  • 阿圖爾·叔本華的「悲觀論」和「唯意志論」,有何開創意義?
    在悲觀論方面,幾乎所有的哲學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樂觀的,都是勸人向善、向上、向尚的,都是勸人「天天向上」的,但是叔本華卻與眾不同、特立獨行、我行我素,開創了「現代悲觀主義哲學」,成為這一新哲學體系的「開山祖師爺」。叔本華認為,人生無法擺脫悲劇命運。人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人就會痛苦;人的欲望得到滿足了,人就會無聊。人生就像擺鐘,搖擺於痛苦和無聊兩者之間。
  • 行為經濟學之父獲諾獎 稱要「非理性」花掉獎金
    行為經濟學之父獲諾獎 稱要「非理性」花掉獎金 2017-10-10「完全理性」,並以此為基礎,建立經濟理論和模型,但人非聖賢,現實中人類充滿不理性,容易導致行為與理論預測不符。
  • 行為經濟學摘諾獎,理論也有Bug
    事實上,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入侵」經濟學的產物,至少從自由市場的角度看,很多內容值得商榷。「行為經濟學」誕生於對現代經濟學基礎命題「理性人假設」的反思——每個人總力圖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不過,這項假設很難稱為公理,不僅「獲取最大利益」定義含混,人類社會又普遍存在利他舉動、或非理性的自戕自害。
  • 學習心理學對我們的意義
    也許你會不了解什麼是「身心一體學」,舉個例子,心理學研究發現競爭心強的人更易得冠心病,這就是屬於身心一體學內容,當然心理學的廣泛程度還遠不僅於此,就像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一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行為經濟學的創始人,他的行為經濟學就是一門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的經濟學,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學研究的廣泛性了吧 。
  • 理性和非理性
    這種本能激發和理智制抑的精神結構,本質上是人類意識結構中的兩種意識方式,身體意識和概念意識聯結的產物。人類身體意識是建立在身體本能擇取上的。身體本能擇取包括食物的擇取,住處的擇取,衣暖的擇取,異性的擇取,情感的擇取、群體支配的擇取等等。身體意識的擇取是身體本能的擇取,是沒有概念意識抽象思維制導的。我們在觀察只有身體意識的動物世界中看到,所有動物的意識行為都是身體本能的和非理性的。
  • 許光建:防範圍繞新基建產生的非理性投資行為
    會議在強調將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的基礎上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裡提到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理解為主要含義也是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與2008年底出臺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相比,新基建並非一個臨時決策或刺激計劃,本身具有比較長遠的戰略意義,著眼於長期的支柱型新增長點建設,強調的是長期建設與突破性發展,是「六穩」中「穩投資」的重要方面。但是也要看到,適當加大新基建投資,不僅可以有助於加強新的經濟增長點建設,也具有帶動其它領域投資,特別是擴大信息類消費的顯著作用。
  • 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哈佛大學霍桑實驗對公司管理的啟示
    弗洛伊德霍桑實驗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的實驗之一。這一系列在美國芝加哥西部電器公司所屬的霍桑工廠進行的心理學研究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梅奧主持。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人性化管理思想的淵源——著名的心理學實驗:霍桑實驗從亞當·斯密開始,經濟學把人看做理性動物。後來的管理學,無二不是以理性為前提的。從泰羅的科學管理到韋伯的官僚制,把理性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一開始都是正確的,而且人的行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反映出理性。
  • 人工智慧與心理學的迷思
    這便是人工智慧視域下心理學和腦科學相關研究所面臨的第一個難關:智能的能力和智能的載體之間耦合所產生的矛盾。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仿腦」有可能是「仿心」道路上最艱難、最曲折、最漫長的一條彎路。其實,類腦並不等同於仿腦,仿腦只是類腦研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類腦研究分為兩個不同的導向:「仿生」和「仿心」。
  • 行為經濟學摘諾獎,理論也有Bug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事實上,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入侵」經濟學的產物,至少從自由市場的角度看,很多內容值得商榷。  「行為經濟學」誕生於對現代經濟學基礎命題「理性人假設」的反思——每個人總力圖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不過,這項假設很難稱為公理,不僅「獲取最大利益」定義含混,人類社會又普遍存在利他舉動、或非理性的自戕自害。
  • 趣看心理學流派之「行為心理學」:捕捉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
    這個時候,一些年輕地心理學家們對這樣的研究表不滿意,他們覺得,心理學應該和其它自然科學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應該研究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是「行為」。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就是這些年輕人中的一位,也是今天的主角「行為心理學」的創始人。行為心理學中的刺激與反應。
  • 非理性的積極力量:理解非理性之後,做出理性的決策
    本文摘自《怪誕行為學2:非理性的積極力量》,[美]丹•艾瑞裡 著,趙德亮 譯,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12月每個迷宮通道牆壁的顏色都不一樣,危險和安全的區域標記以及電擊的強度也各不相同:在紅色通道裡,電擊強度很輕微;帶圓點的通道,電擊強度非常強烈;還有的安全區,地面上覆蓋著黑白棋盤格子。日復一日,你的任務就是學著如何選擇最安全的通道穿過迷宮,同時要躲避電擊(你安全穿過迷宮得到的獎勵就是逃過電擊)。你做得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