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我一直以為自己還算是理性的一個人,但是我真的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麼?今天就了解一些心理學上認為的非理性行為。
心理學認為我們的非理性,一般都來自於我們的自戀和全能自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今天我們具體說說這三種心理學上的非理性行為。
01絕對化要求
這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自戀,如「我必須獲得成功」、「誰都不能對不起我」這就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自戀;
絕對要獲得周圍的人,尤其是自己認為重要人物的喜歡和讚美;
在人生的道路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成就,才能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要求自己是全能的人,不能說自己不行;
人生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一個精確的答案和完美的解決辦法,一旦不能如此,就十分痛苦。
02過分概括化
就是說以偏概全,通常是根據一次得失就做了個大總結,特別是一件事沒做好,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世界上有許多無用的、可憎的、邪惡的壞人,對他們應該歧視和排斥,給予嚴厲的譴責和懲罰;
當生活中出現不如意的事情時,就有大難臨頭的感覺;
對危險和可怕的事情應高度具體,時刻關注,隨時準備它們的發生;
一個人以往的經歷決定了現在的行為,而且是永遠無法改變的;
03糟糕至極
是指一件不好的事發生,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要崩塌了;
人生道路上從滿艱難困苦,人的責任和壓力太重,一次要設法逃避現實;
這種「糟糕至極」的想法,像是一個「比慘」的想法,當一個人說「我是全天下最不幸的人」時,實際上透露著一種深深的自戀感。
在你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產生過這種心理學意義上的非理性行為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