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最難的「猜多少」問題,如何巧算?1個實用方法

2020-12-05 騰訊網

二年級上冊數學在學習乘法這部分內容時,遇到了一類難題,那就是猜多少問題。

這類問題,一般是給出一個數字範圍,讓學生「猜」出具體的答案是多少?那麼,如何來進行巧算呢?分享一個實用的方法!

以題目為例:

來看上圖的第7題,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是:二年級同學表演舞蹈,隊形是一個正方形,但是人數未知,只知道人數比60多,比70少,問題是:跳舞的同學,一共有多少名?

對於二年級小同學來說,這類題目,屬於拓展運用,難度係數比較大。

那麼,如何來進行計算呢?

分析思路是這樣的:

第一步、先尋找題目給出的條件。

條件是兩個,第一個條件是隊形為正方形,第二個條件是人數的總數介於60和70之間。

第二步、思考解決方法。

乘法口訣基本上學完了,但是呢,積為60至70之間的乘法口訣,有兩句:八八六十四、七九六十三,這兩句口訣的運算結果,介於60和70之間。

有了這個思路以後,就要開始思考,究竟哪一句口訣,才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再聯想一下隊形的正方形,想必答案就出來了,既然是正方形,說明兩個乘數,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答案確定是8x8=64無疑了。

其實,巧算的方法,就是根據對條件的分析,尋求合適的那一句乘法口訣。

比如上圖的這道題目,蘋果的數量,介於30和40之間,究竟是哪個數字呢?

題目還給出了一個條件,就是蘋果裝在8個盤子裡,每一盤的數量是相同的。那麼,同學們就要繼續使用乘法口訣來思考了。

根據條件和問題,可以得出一個算式:?x8=30~40.

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

這兩句仔細分析一下,答案就是四八三十二了,因此,蘋果裝了4個盤子,蘋果的數量是32個。

二年級小同學,在遇到這類難題時,如果能根據老師講的方法,動腦子思考,就能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

現在,既然已經學會了方法,同學們不妨乘勝追擊,再來解答一下上圖這道題目,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出答案:

張阿姨帶的旅行團可以坐滿3張同樣的桌子,還剩下2個人沒有座位,究竟帶了多少人呢?同學們,可以先數一數這個桌子有幾張椅子,先把座位的數量確定下來,再去思考如何解答?

相關焦點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不會求周長怎麼辦?簡單實用!1個方法就學會!
    有些孩子在小學三年級時,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有困難,家長不厭其煩地給予講解,但是效果不好,孩子聽得不明所以,家長講得精疲力盡。往往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作業。其實,這是孩子對圖形的想像能力還不夠完善、不夠靈活。作為家長,我們在給孩子輔導時不能只用成年人的理解方式進行講解。
  • 巧算三年級數學遞等式計算,你會幾種方法?快來給孩子收藏一份
    在數學的學習中,好的計算方法,可以節省一定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孩子們學好數學的信心。三年級的數學學習中,數位增加到了萬位,計算難度也提高了不少。其實很多題中都暗藏了一些巧算方法,包括乘法,除法的分配律,結合律,交換律。加法交換,結合等。
  • ...一句話道破小學潛規則:四年級是道坎,五年級是個坡,六年級是座峰
    有方法的老師會教你怎麼寫過程,怎麼思考,怎麼觀察,怎麼運算,怎麼總結套路,而沒有辦法的老師,只會帶著你低效地刷題。 用對了方法,別人可能10分鐘只能學1道題,但是你可能就通了1類題。
  • 小學數學速算,提取公因數是乘法巧算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法
    乘法巧算16×56+16×44=?原式=16×(56+44)=16×100=1600這個算式不是很長,如果按照平常的方式、方法也能計算,只不過得數會稍微大一點,整個過程會比較麻煩一點。在保證得數正確的同時,還能提高效率這是大家最期望的。對於這樣的乘法算式,一般先不要急著算。有句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觀察一下題目中是否有什麼規律?能用簡便方法的儘量用簡便方法。
  • 小學數學各年級學習規劃以及重點
    學習重點難點解析: 1. 巧算與速算的基本知識: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計算是學生學習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如果能夠在看似無序的算式中尋找到一定的規律,化繁為簡,那麼學生一定能夠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 趣味數學測試之有多少個蘋果(二年級)
    趣味數學測試之有多少個蘋果(二年級) 來源:溫州奧數網整理 2011-11-15 15:17:55 二年級趣味數學   入冬前,媽媽買來了一筐蘋果,清理時,發現這筐蘋果2
  • 二年級數學最難學部分來了,如何掌握呢
    二年級數學這學期內容,最難的不是加減乘除,而是圖形的運動這一單元。隨著課程的展開,這部分內容已經開始學了,雖然這部分內容所佔分值不大,但是學好了,有利於學生增強空間想像及思維能力,如果學生學完了,還對圖形的運動一頭霧水,那麼,在後面學到幾何圖形時,就一點基礎也沒有了,問題就很嚴重了。
  • 小學數學,數圖形個數 家長:小學二年級的!我竟然不會
    這不網上有個二年級的學生家長就發了一個帖子:二年級數學題我不會,求大神給標準答案。可能有些網友會覺得很詫異,一、二年級的數學不就是簡單的整數加減乘除嗎?而且數都不大,就做不了嗎?還別說這個真有難度。這題不是計算題,是數圖形個數。下圖是來自貼吧的截圖,顯示的是10月7日的作業,有序數圖形練習題。
  • 二年級的數學期末試卷,比一年級難很多,特別是解決問題
    前兩天剛進行了期末考試,剛升入二年級的孩子看到考卷感到有點措手不及,怎麼跟一年級差別這麼大?老師看到考卷,驚呼:今年白教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試卷吧。第一大題我會填,考查知識點較多,第1、4、7小題涉及測量有關知識,第1小題考查孩子會不會看尺子的刻度,鉛筆長9釐米,小刀長5釐米;第4小題根據生活經驗填上正確長度單位,二年級學了米和釐米兩個長度單位,多觀察1米和1釐米的東西,在頭腦中建立起1米和1釐米的模型,最後才能準確運用這些長度單位。
  • 二年級數學難拿高分,定是以下易錯題「拖後腿」,做對就能拿高分
    每個學科,每個年級,學習的知識點不一樣,易錯的題也不一樣,前兩天,有家長私信小夢老師,說他的孩子在二年級,期中考試的時候,數學考的分數並不好,想要在期末之前,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問小夢老師有沒有好的方法跟建議。其實二年級的數學想要考高分並不難,只要把其中的一些易錯點掌握了,就沒問題,下面小夢老師先給大家說一下二年級數學上冊當中的一些易錯點。
  • 一年級數學,最難的元角分測試捲來了,能得多少分?
    這段時間,一年級數學,在學習最難的人民幣,其中包括了單位換算,元角分加減,可以說老師教得十分痛苦,學生學得一塌糊塗。主要原因是一年級小學生,在接受人民幣內容時,生活經驗較少,理解上有困難。另外,元、角、分三種不同的單位,也容易讓一年級小學生懵圈。因此,老師力求在課堂上多講幾遍,希望一年級小同學能夠接受。下面,就以一份單元測試卷為例,來看看一位一年級小同學,能考多少分吧?第一大題第2小題,出現了錯題:10元能換10張1元的,這是正確的。
  • 一年級數學第四單元測試,最難學的認識圖形來了,題量大難度大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內容是認識圖形。為何說這部分內容,是最難學的呢?再如第3小題,也有難度,尤其是第3個,看圖形,下面隱藏了一個,如果沒有想像力,小學生就會忽略隱藏的這個小正方體。還有第二大題,對於不會認字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要正確理解判斷這四句話,難度非常大,需要利用頭腦中所建構的立體圖形,進行對比和思考!像第3小題,兩個相同的長方體一定可以拼成一個正方體,如何來判斷呢?
  • 二年級數學期末測試卷,題型豐富,題目質量高
    有些進度比較快的小學,低年級段數學上冊的內容,已經接近於尾聲,甚至進入期末複習了。那麼,二年級上冊,有沒有好的期末試卷推薦呢?有!分享下面這份期末測試卷,這份試卷,全面涵蓋了本冊所有知識點,題型特別豐富,難度也比較適中,適合百分之九十的二年級同學訓練,而且,這份試卷,題目質量特別高。一起來看看吧:這份試卷,與以往的試卷有所不同。是以計算題開始的。第一大題口算和第二大題我會算,主要複習了本冊的重點知識——100以內的加法減法。
  • 1、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認識釐米(一)
    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如果採用不同測量方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那麼這些結果都不一樣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量方式不統一,不便於比較大小。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在生活中,常見的單位有釐米。一釐米是多長呢?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歷年城區統考卷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歷年城區統考卷每次一二年級的期末考試都是城區自己統考,只有3~6年級才是市裡的統考。城區統考,因為考慮農村和市裡的考生學習情況,一般題目都不是很難,所以大家有時間刷這套題,就當基礎鞏固吧!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掌握這些學習難點,期末分分鐘95+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掌握這些學習難點,期末分分鐘95+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2020年秋季學期又接近尾聲了!小編今天抽時間整理了二年級上冊數學個單元的學習難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期末考試有幫助。第一單元「認識長度單位」學習難點主要是「如何建立起米和釐米的長度概念。」從我們成年人的角度看,釐米和米的認識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孩子認識釐米和米是從無到有的比較抽象的一個概念,所以一些孩子老師建立不起來,原因就是經驗不足。所以此刻家長可以和孩子玩目測的遊戲,然後從目測到尺規測量。
  • 七年級數學,方程思維下如何化解上下坡問題,一元一次方程咋辦
    我們一起關注一下近期我們小升初和七年級階段性學習中的一個重要考點就是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類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系列類型。不難看出這一個題目,其實可以用三種解決方案把他進行解決。六年級的算數法,通過線段圖找到裡面的內在關聯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關鍵,但是如果用方程來解決是不是更加快速方便,我們來看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都可以去化解這一道題目給我們帶來的快感,那麼有個問題就出現了,考試的時候沒有學這個內容我可以用這個方法嗎?
  • 一年級數學7、8單元測試,最難的認識鐘錶,如何學習?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所學的內容,是本冊的一個難點——認識鐘錶。以往在教學這個單元的時候,總是非常費力。因為鐘錶與一年級孩子的生活實際比較遙遠,現在的數學教材,又沒有進行改革,這部分知識,依舊要學。所以,在學習這個單元的時候,老師總是會想各種方法,進行直觀教學,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快掌握重難點。一起來看這份單元檢測卷的內容,這份試卷,包含了兩個單元的內容,一是認識鐘錶,一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
  • 二年級數學必考應用題30道(帶答案),學會這些,數學不再難
    現在二年級的數學已經開始提升難度,有些小學生已經感到力不從心。我們將二年級常考的數學應用題做匯總,整理出30道常考應用題,供大家參考。如果您的孩子正在上二年級,或者您的孩子準備上二年級,都可以測試一下,看看是否能夠輕鬆考滿分。
  • 二年級數學期中考卷,看似簡單的題處處是坑,全班就一人考110分
    昨天小徐老師所在學校小學部進行了期中考試,本來老師們拿到考卷,乍一看都覺得此次各年級的語文題量大,活題多,閱讀理解難,難度遠遠高於數學卷,然而,真讓學生們做起來,卻發現,看似簡單的數學卷,想考滿分,真得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