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文章我們說了,乘法速算裡面的湊整法。也就是說儘量找出整十或整百的數相乘,這樣不但計算比較簡單還不容易錯。
當然這種題目相對來說會比較少一些,我們遇到更多的可能是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或者說有乘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我們還是以小學三、四年級整數乘法混合運算的巧算為例。比如下面這道題:
16×56+16×44=?
原式=16×(56+44)
=16×100
=1600
這個算式不是很長,如果按照平常的方式、方法也能計算,只不過得數會稍微大一點,整個過程會比較麻煩一點。在保證得數正確的同時,還能提高效率這是大家最期望的。
對於這樣的乘法算式,一般先不要急著算。有句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觀察一下題目中是否有什麼規律?能用簡便方法的儘量用簡便方法。
大家有沒發現,這兩兩相乘的乘法中都有因數16,所以我們把16提取出來 ,原式就變成了16與另外兩個數的和的乘積。經過這樣的提取公因數後,答案就非常明顯了。我們直接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當然這種公因數是最明顯的,我們看一下另外一種,有公因數但是並不是很明顯,有可能需要我們進行稍微的轉換一下。例如下面這道算式題:
2888+888×999=?
這一題有公因數嗎?有!可能部分小朋友未必能一眼看得出來。我們可以把2888變成下面的樣子:2888=2000+888。
或許有人要問了,這樣一拆分不是多了步驟?好吧,我們把它稍微變化一下樣子,就非常直觀了。
2888+888×999=?
原式=2000+888×1+888×999
=2000+888×(1+999)
=2000+888×1000
=2000+888000
=890000
原來這道題的公因數是888。
888=888×1,這個是很多小朋友容易忽略的一個細節。
提取公因數在乘法運算過程中運用非常廣,在三四年級可能是整數,到了高年級之後,公因數有可能是整數、分數或者小數。只是題目會把公因數偽裝成不同形式而已。但總歸一點,方法其實還是一樣的,只是需要大家有相對較強的數感,找出公因數,以達到簡化運算,提高做題效率與正確率。
如果大家覺得我的文章有用歡迎點讚、收藏、轉發。今天就說到這裡,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