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塞勒教你做一個更好的「不理性的人」

2020-12-04 觀點中國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發給了美國學者、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H.Thaler)。作為行為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塞勒的學說偏離了「二戰」以來越來越數學化的經濟學風格,而回歸了亞當·斯密的古典傳統,可以說與普通人有著更直接的聯繫——他研究的就是地球人的種種「蠢萌」行為。

經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每個人都能理性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也是現代政治和法律制度賦予每一個平凡人充分的自由自主權利的理論依據。行為經濟學不是為了顛覆這一基本假設,而是通過實際的觀察,找出一些明顯、固定的偏離「理性人假設」的行為和心理模式,從而讓一個非理性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塞勒研究發現了人們有多不理性。塞勒提出的一個重要理論是賦予效應。比如讓你每月付10元來購買一家報紙的網絡版,你也許不願意,但如果拿10元買走你每月看該報網絡版的自由,可能你還是不願意。你對此的心理價格到底是比10元高,還是比10元低呢?對這種不一致的解釋就是:人們通常會高估自己擁有的物品的價值,低估自己未擁有的物品的價值,避免損失的動機強於獲得收益的動機,失去的痛感強於獲得同一物的樂感。

對上述現象還有一個解釋也在塞勒的理論體系內,就是人的惰性,懶得折騰,願意安於現狀。而提供太多選擇又沒有推薦時,給普通人往往造成的是不知如何選擇的痛苦和胡亂選擇的後果。即便這個選擇事關重大,如醫療保險方案。

塞勒還有一個發現是心理帳戶現象。比如你這個月的工資獎金意外多了100元,你不一定就決定因此多花點錢;但如果你是外快多了100元,你就覺得花掉更理直氣壯些。在人際互動上,塞勒注意到了人們對吃虧的感受。對機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來說,分到殘羹冷炙也比一無所得好,但實際上很多人會在乎對方是否佔了自己的便宜,而不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塞勒的研究如何令人們過得更好?

近年來,塞勒參與了更多政策制定活動。塞勒提倡「助推」,即一方面保障人們的自由,另一方面政策設計者可以往特定方向輕推一把。例如,人們一般懶得自行登記說願意死後捐獻器官給他人,但也不見得那麼反對。塞勒提出,法律可以推定每個人都願意捐獻,但也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方式去明確登記,說自己不願意捐獻。這樣,器官捐贈有了更穩定的來源,人們也沒有被強迫。那即便是堅持登記才能捐獻時,簡單的登記步驟也會是更好的「助推」。總之,要把「人就怕麻煩」作為政策設計的重要出發點。

再如,塞勒冷酷地指出人類跨期選擇能力並不那麼好,即不能很好地謀劃未來。所以,助推他們默認自動加入提前儲蓄養老金的安排就頗有必要。西方不少國家的養老金體系已經深受其影響。而且塞勒還提出,設置儲蓄率時,可以和薪酬增長率自動掛鈎。

塞勒的大量研究還涉及金融市場領域,他發現了若干市場現象,並提出了若干投資準則,如子公司股價大漲時,買入母公司股票,在此不細說。值得注意的是,塞勒開設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他理論指導實踐,獲利頗豐,早已是人生贏家。

而對普通人的個人決策而言,了解塞勒的學說模型,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不理性,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例如,心理帳戶現象促使人們反思自己的資金收納習慣。設置不同的心理帳戶,可以簡化思考過程,我們做經濟決策時,只要考慮單獨這件事情值不值即可。這有時可以防止亂花錢。如在賭博和投資時,更容易設置一個虧完為止的底線。但有時也讓人們為一些無謂的小錢太投入,如孜孜不倦地搶幾毛錢的微信紅包。

再比如在合作中,如果你能處在設計規則的主動位置,可以把默認選項設置成對你有利的,因為默認選項就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的結果。但也要注意公平待人,得讓人處且讓人,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自利策略,可以避免對方憤而選擇「同歸於盡」。

相關焦點

  • 你是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嗎?三分鐘測試幫你認清自己!
    對於普通人來說,賺錢都不容易,所以要學會理性消費。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大多時候也都認為自己的消費或者說經濟行為是理性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你很可能被自己的大腦欺騙了,或者被商家套路了!下面是消費行為中,比較基礎的5道試題。做的時候不要「故意」過多的思考,就按照你正常的購物來思考,從而做選擇就好(這樣才有助於認清你自己)。
  • 《不理性的力量》書評,人性理論配合心理實驗,來解釋「不理性」
    《不理性的力量》書評,人性理論配合心理實驗,來解釋不理性暢銷書通常都會出續集,《怪誕行為學》用嶄新的角度去分析人性心理,這本續集雖然內容依然充實,但感覺上與舊作大同小異。書中有很多篇幅只談作者自已的個人經驗,想當然爾地將其應用在所有人身上,吹水成份多而學術成份少,作者江郎才盡無以為繼。這本書分為十章,每一章介紹一個不理性的行為。寫作手法與前作相同,都是人性理論配合心理實驗,解釋人為什麼總會做些看似不理性的行為,申延出如何應用這些不理性的行為。
  • 人一定要活得非常理性嗎?
    於是經常會有讀者問:人活著難道一定要這麼理性嗎?比如:做什麼事情一定要非常理性地去計算利害得失嗎?這樣會不會太功利了呢?讀書、學習一定追求「有所收穫」嗎?難道不能單純地消遣和審美嗎?生活中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定要費腦子去思考嗎?這樣會不會太累了?如是等等,不一而足。
  • 人們本著追求理性的願望出發,卻往往會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但是你的行為:「在3999元和4999元的手機之間,選擇了3999元的手機」,卻是非理性的這是心理學的「對比效應」在誘導你做出「看似理性、但實質上非理性」的行為「對比效應」是指:當兩個不同的方案擺在你面前,你會傾向選擇其中那個「看起來更好」的方案,儘管這個方案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 【龍潭河 · 時評】抗疫時期,做個理性的人,做合格的公民
    作為普通公民,也許我們很多人都無法到抗疫一線,發揮光熱。 然而,能夠做到不添亂、不添堵,就是在幫忙,就是一種支持。特殊時期,做到不添亂、不添堵,首要就是不信謠、不傳謠、更別造謠。 自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發生以來,每天甚至每時每刻,各種海量的疫情信息撲面而來。 尤其是在新興媒體林立的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是傳播者,每人每天都會看到大量的信息。
  • 孔子,一個腳踏實地的實用理性主義者!
    儒家始終把注意力和追求放在現實的人生上面,也就是說,人生的最高幸福和最高境界在此岸,而不在彼岸,儒家追求的是現實理性,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也是中國人的行事方式。在這個中庸之道中,鮮明地體現了儒家的注重現實的實用理性主義的精神。
  • 最冷血的三個生肖,一個冷漠 一個心狠 一個理性
    生肖蛇生肖蛇的人不喜歡說話,喜歡沉默,粗魯,不願意為身邊的人付出代價。他們一個人的時候總是不關心對方的感情。生肖蛇的心總是只想著自己。生肖蛇的人似乎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他們不想在生活中付出太多的感情。在使自己變得更好的同時,他們忽略了周圍人的想法。生肖豬生肖豬的人缺乏同情心,他們不想在別人身上花太多錢,他們認為這對自己沒有責任,會使自己便宜,這不是他們的義務。
  • 如何做到理性決策,帶你走進行為金融學
    他獲獎的研究課題是,人在不確定狀態下的行為模式和決策依據。 一直以來,傳統經濟學把人假設為絕對理性的決策主體,認為人會理所當然的做出理性決策,並且在這個基礎上推導出一系列理論和論斷。 但是卡尼曼的研究說明,這種建設是有缺陷的,人在做決策時並不是完全理性的。
  • 「感性的人過不了柴米油鹽,理性的人談不了風花雪月」什麼意思?
    「感性的人過不了柴米油鹽,理性的人談不了風花雪月」什麼意思?生活過成柴米油鹽和風花雪月真的是不可兼得的嗎?戴浩然 2020年12月26日我是中式婚戀教祖戴浩然。所謂感性就是走心看情緒的人,不過腦子的那種;所謂理性就是走腦看利弊的人,不被情緒帶動的那種。所謂柴米油鹽就是過日子,不講究情調;所謂風花雪月就是搞浪漫,最討厭鍋碗瓢盆。所以,通常來講,感性的人比較適合風花雪月,不適合居家過日子,適合做情人,不適合做別人的老公老婆;理性的人比較適合搭夥過日子,不適合膩膩歪歪搞浪漫。真的是這樣的嗎?
  • 尼採:理性成就冰冷的客觀知識,讓人失去人文精神
    尼採稱他為「教育庸人」,雖才華一流,稱不上教育家。在尼採的眼中「叔本華」則「真誠、樂觀、堅韌」,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尼採曾經判德國教育的「普及化」與「狹窄化」。尼採主張精英教育,反對「普及教育」。(這樣的觀點,可能今天很多人不敢苟同。)「狹窄化」是說,「教育內容呈現專業化、技術化,和利益化的傾向」,把人教成「專精的人、技術的人,和被物質奴化的人」。
  • 為什麼說哈耶克不是一個反理性主義者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哈耶克自己是一個極為堅定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幾乎不存在思想上的重大轉折,他是那種「固執己見」的「老頑童」,儘管因此也受到了左右兩派的共同攻擊。在眾多標籤當中,他本人曾寫過長文《我為什麼不是一個保守主義者》來撇清流派關係和自己的學術路徑。
  • 人間清醒天蠍座:一個不隨波逐流,活得強大且理性的星座
    而在這樣的誘惑中,有些人可能就容易沉溺其中,尤其是名利和物質的誘惑,往往是讓人難以抗拒。 所以會導致自己走進一種隨波逐流,甘願臣服於別人的狀態中。但這樣的狀態會讓自己的人生,從此被別人主宰。 而天蠍座,就是最抗拒這種狀態的一個人。他們有時候寧願自己擁有的東西少一點,寧願自己過得辛苦一點。他們也自己活得強大,活的驕傲,活的理性。
  • 天蠍座:生活當然需要理性,但理性不等於妥協
    有一次,我提到天蠍座是水象星座中最特殊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火星是其中的一個守護星。有別於雙魚、巨蟹,天蠍是頗具個性的水象星座,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天蠍不好惹。於是問題就來了,人,為什麼要好惹?02.為保護自己,天蠍座會帶刺畢竟天蠍也是水象星座,他們也將擁有水象星座的共同特徵,即不主動。
  • 引導未成年人理性追星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偶像。可以說我走上演員這條道路,就是源於不同時期優秀的人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給予了我很多成長的能量和智慧。」日前在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如何引導未成年人理性追星」社會評議會上,在多部影視作品中都有精彩演出的演員劉奕君回憶自己追星的經歷時這樣說道。
  • 理性的葉文潔、夢幻的莊顏、婦人之仁的程心,你喜歡哪一個?
    《三體》三部曲塑造了區別很大的三個女主角:理性的葉文潔、夢幻的莊顏、「婦人之仁」的程心,你們喜歡哪一個?葉文潔:作為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的女主角,葉文潔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角色。即使後來,那些對她造成種種傷害的人,卻不認錯。她自己殺了丈夫,女兒也因為她而自殺。有人覺得她做得不對,有人卻很理解她的遭遇。其實,我只能說葉文潔除了物理學得好,其他都不好,她看世界上用她理性理想的眼光去看。我們甚至可以說,葉文潔是一個很傻很天真的人。她引三體文明到地球是為了拯救被墮落人性侵蝕的人類文明!
  • 理性與極權
    ︱我們必須明白,社會構建出來的概念,只要它沒有真正的得到驗證,它就只能是概念,而概念是虛浮的事物,你可以相信,可以產生自己的理解,但不能盲目的投入其中。你會因為一個書齋裡的作者發明了極權這個詞兒,就不裝攝像頭了嗎?
  • 你的欠理性行為,是因為不同的心理帳戶作怪
    後來我就改為不定期地給一些,數額都不大,卻發現他們花得就多一些。因為父母有兩個不同的心理帳戶,一個是整錢帳戶,另一個是零錢帳戶,有必要消費時他們就捨得花零錢帳戶裡的錢。這個例子是為了父母的好而使用的「小錢大花」策略,用到自己身上就不見得是好事。雖然在金錢上小錢大花不是一個好習慣,但是在時間利用上卻讓人收穫頗多。
  • 能夠愛的理性,也是一種能力
    愛情是什麼,有人說,愛情是一份蜜糖,讓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也有人說愛情是一杯毒酒,喝過之後,就染上了毒癮。其實,愛情中冷暖自知,愛得太深,容易傷了自己,愛的太淺,則容易失去愛情。能夠愛的理性,這也是一種能力。
  • 遇見的人,一定比上一個人更好!
    歡迎大家來到冬瓊的世界的分享,今天想跟大家來聊一聊遇見的人,一定比上一個人更好!在愛情裡,我似乎真的是一個奇怪的人,每次分手過後,我總覺得自己好像也不曾戀愛過,前任也沒有幾個,但我總是記不起他們的臉,可能對他們的印象,就只能通過一張照片回憶起來,和他們曾經擁有過的好的壞的時光,在腦海裡男主人公的臉,似乎打上了馬賽克一般,我不記得你說過的話了,因為,你也忘了,所以,我只記得分手時,你的冷漠,他們說我們是真的愛過,我總反問自己:真的麼?
  • 做理性投資者!對非法金融活動說「不」!
    近日,市處非辦組織開展的「做理性投資者」金融風險意識調查問卷結果新鮮出爐,統計數據顯示,南通市民金融素養整體較高,但不健康投資心態依然存在,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工作仍需加強。 防範處置非法集資守好市民「錢袋子」,需要政府部門加大對違法主體的打擊力度 ,也需要人們科學理財、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