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彎曲混凝土」,拉伸性能提升200倍,可抵抗十級大地震!

2020-12-06 騰訊網

10月9日晚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鄧明科教授團隊

研發的「可彎曲混凝土」

亮相央視CCTV-2《創業英雄匯》欄目

鄧明科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高延性混凝土研究所所長。2008年,汶川8級大地震使無數房屋瞬間倒塌,鄧明科作為專家之一深入汶川災區現場進行危房排查,「我當時是第一批到地震現場的,身為四川人,看到家鄉被毀的場景,無法用語言描述內心的感受。老舊建築倒塌,讓我意識到研究房屋抗震加固的重要性。」

汶川地震後,我國重新修訂了《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對房屋建築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後,鄧明科團隊「十年磨一劍」,經過上千次試驗,研發出可「彎曲」的高延性混凝土,具有高強度、高韌性、高抗裂的特點。材料中加入高強韌性的專用纖維,拉伸變形可達到普通混泥土的200倍以上,用它加固的磚牆,抗衝擊和抗倒塌能力可以提高十倍以上,可用於危房加固等場景。鄧明科稱,這種材料加固的房屋可抗10度大地震,已加固超萬棟建築,他希望天下百姓住房能更安全。

「2000年以前的房屋絕大多數都是砌體結構,存安全隱患,安全性達不到現有國家標準,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是最好的防範方法,今年應用針對農房加固將有上千個。」鄧明科說,此外,還應用在中小學校舍加固、修繕文物以及在新建房屋的防水上。

按照此前的實驗數據,加固1000平方米的建築物,只需要60噸高延性混凝土,相比普通的混凝土,工藝簡單了,只要在磚牆表面抹上一層10~20毫米就行,人工費也降低了,能節省三分之二以上材料,工期縮短了70%,節省30%造價。

鄧明科說,此前在一次龍舟比賽中,用高延性混凝土製作的龍舟只有2毫米厚,也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去年央視《創業英雄會》來西安選人,今年8月10日,鄧明科團隊去北京錄製節目,節目10月9日播出。節目現場,鄧明科準備了一塊普通混凝土板、一塊高延性混凝土板和500公斤的砝碼,進行了加載對比實驗。

(普通混泥土板)

主持人親自測試承載力

站上一塊普通混泥土板

出現折斷開裂

隨後又站上一塊同樣大小的高延性混泥土板

完好無損

在加了400公斤砝碼後

產生了明顯的彎曲但仍無折斷

(可「彎曲」的高延性混泥土板)

據介紹

這種材料目前主要應用於砌體房屋的加固

可大量用於老舊小區改造

鄧明科團隊也在為拓展更多應用領域做基礎性的技術儲備

而在節目中

鄧明科給出了2.5%的股權出讓比例

希望融資1000萬元

實際現場獲得1100萬意向融資

這也意味著

該項目的市場估值高達4.4億元

10月11日上午,記者見到鄧明科,在他看來,創業節目其實是一種科普,把專業的東西通俗化地講解給大眾。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的房屋,可以經受住十度大地震的考驗。

目前,高延性混凝土已獲得78項專利,其中20項發明專利,加固技術已在28個省市試點應用,近千個項目中發揮作用,成為國內7個省市的技術標準,對解決我國農村貧困住房安全起到重大作用。

下一步,鄧明科還打算將高延性混凝土應用到路面橋面修復等方面,「最大的願景,是讓地震時不再有房屋倒塌。」

相關焦點

  • 這項「可彎曲混凝土」成果市場估值4.4億元,下一步將應用到公路行業!
    前不久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鄧明科教授團隊 研發的「可彎曲混凝土」 亮相央視CCTV-2《創業英雄匯》欄目 鄧明科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高延性混凝土研究所所長。
  • 英大學研發高強度混凝土:環保材料,可抵抗9級地震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偶爾會受到地震的襲擊,在這些國家中,他們的建築物通常會進行加固,這樣它們就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地震。而加固這些建築的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鋼材,但是如果在高層建築中大量使用鋼材進行加固會導致房屋成本造價過高。
  • 可拉伸6倍的導電材料,用於智能服裝,溫差發電
    圖片:Thor Balkhed研究人員首次創造了一種柔軟且可拉伸的有機熱電模塊,可以從人體熱量中收集能量。這項突破是由一種新型複合材料實現的,該複合材料可能已廣泛應用於智能服裝,可穿戴電子產品和電子皮膚中。林雪平大學有機電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具有獨特性能的有機複合材料 - 不僅柔軟且可拉伸,而且具有高導電性和良好的熱電性能。這使其非常適合許多可穿戴應用。
  • 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原標題: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新華網華盛頓9月2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休斯敦大學教授、著名華裔納米材料專家任志鋒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可像橡皮筋一樣循環拉伸而不改變性能的透明電導體。這項成果在柔性電子學和人體可植入設備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 新型超級電容器來了!可拉伸到原來大小的8倍 1萬次充放電能量損耗...
    可拉伸到原來大小的8倍 1萬次充放電能量損耗極低  Emma Chou • 2020-03-20 16:35:51 來源:前瞻網
  • 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
    3.熱軋光圓鋼筋4.普通低碳鋼熱軋圓盤條二、鋼筋符號H、P、R、B、F、E分別為熱軋(Hotrolled)、光圓(Plain)、帶肋(Ribbed)鋼筋(Bars)、細粒(Fine)、地震(Earthquake)5個詞的英文首位字母。
  • 中國研製出柔性可拉伸電容器 解決可穿戴智能設備難題
    復旦大學8日傳出消息,該校彭慧勝課題組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的超級電容器,能滿足上述要求。該研究工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應用化學》中,最新一期《自然》在「亮點」欄目中對其進行報導。它是一種基於碳納米管的線狀器件,這種柔性電容器在拉伸75%的情況下能100%保持電容器的各項性能。
  • 合肥市內78.1%區域的建築可抵抗5.5級~6級地震破壞強度
    記者在現場獲悉,合肥市去年共發生10次1級以上地震,合肥市78.1%的區域建築可抵抗5.5~6級地震破壞強度。歷時五年,獲得合肥城區主要斷層的空間位置和最新情況在科普展上,記者看到介紹:「發生地震的元兇是活斷層,活斷層是指至今仍在持續活動的斷層。」
  • UCLA賀曦敏《Matter》:普適製備用於可穿戴電子的高性能可拉伸導電水凝膠
    可拉伸導電材料是軟電子學的關鍵組成部分,通常需要多個組件協同貢獻良好的機械、電氣和界面性能。其內在的變形性和可靠性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主要包括:對導電聚合物的分子結構或形貌進行修飾、在可伸縮網絡中加入導電納米填充物以及將液態金屬嵌入彈性體中等。
  • 史丹福大學鮑哲南團隊《AEM》綜述:柔性可拉伸電池
    但是,這些柔性電池的性能還沒有達到現在已經商業化電池的性能。柔性可拉伸電池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A)可拉伸電池的橫截面,陰極(橙色),電解質(藍色),陽極(灰色),集流體(棕色)和密封劑(淺藍色)。組件級圖顯示了B)彎曲結構,C)2D / 3D微結構,D)剛性島狀結構,E)本徵拉伸性。 在實現集流體柔性化的策略中,最常用的是彎曲結構策略、2D/3D微結構設計策略和本徵可拉伸材料策略三種。
  • 用於下一代電子產品的可拉伸鑽石
    用於下一代電子產品的可拉伸鑽石鑽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材料。但是,出於許多期望,它作為一種出色的電子材料也具有巨大的潛力。由香港城市大學(CityU)領導的聯合研究小組首次通過納米力學方法展示了微細加工的金剛石陣列的大而均勻的拉伸彈性應變。
  • 超高性能混凝土 軍山長江大橋面壽命達200年
    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院長、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田啟賢介紹:「本次軍山長江大橋採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組合橋面,既能降低鋼結構疲勞應力避免開裂,又可作為防水層和耐磨層,為鋼橋面提供一種永久的防護,極大提升了橋梁結構的整體健康與安全水平。相當於解決了橋面易開裂的這樣一個全球難題。」
  • 拉伸2倍仍可保持大部分導電性的薄膜電晶體來了
    一支由跨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式的薄膜電晶體(TFT),能夠拉伸2倍的長度而仍然保持其大部份的導電性。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
    原標題:科學家研製出新型可拉伸材料:能發光 可自愈近日,據外媒《NatureMaterials》報導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 HELIOS,它採用的是氟彈性體+表面活性劑的「獨特混合物」製作而成,質感上很像是透明彈性橡膠板。
  • 新型半導體材料可拉伸可完全降解
    科技日報華盛頓11月13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13日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核心科學》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可拉伸、可完全降解,並能在應變時保持穩定電氣性能的半導體材料。研究人員稱,這一同時具有3種不同屬性的新材料有望在醫療、環境監測、信息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碳納米高度可拉伸的傳感陣列,可同時檢測壓力和應變
    高度可拉伸的傳感陣列,可利用結構和電阻控制來獨立檢測壓力和應變可拉伸的電子傳感器對於開發高級電氣系統(尤其是可穿戴設備和軟機器人)至關重要。當前可用的可同時檢測壓力和應變的可拉伸傳感器基於壓電,壓阻或壓電容效應。壓力感應的範圍是1–800 kPa,較大的變形在人體某些部位(例如肘部和膝蓋)的變形範圍內。
  • 科學家研發新型可列印柔性電池 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10倍
    近日,科學家為柔性設備開發出了一種實驗性質的化學電池,聲稱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 10 倍。該技術還能夠讓柔性電池商業化製造更加容易,研究人員表示電池能夠跟隨手機的設計調整,而不是手機設計遷就電池瓶頸。
  • 煙臺市大口徑螺旋鋼管廠家可承受壓力是多少
    大直徑螺旋鋼管材質為q23516mn20#q34l24l290x4q345q345q345d等...這些材料屬於低碳合金鋼,可以滿足拉伸試驗、轉向試驗、彎曲試驗、液壓試驗等。管道保溫的第二保溫層是用高壓發泡機向鋼管和外護套之間形成的空腔內注入硬質泡沫原液形成的。在這方面,採用PE防腐鋼管的輸氣管道可以利用自身的防腐性能,防止CO和負離子的腐蝕。    電焊鋼管用於石油鑽井和機械製造。
  • 卡耐基梅隆大學3D列印可拉伸可穿戴的電子「紋身」
    因為它們具有類似於輕質織物的機械性能,所以它們在彎曲、摺疊、扭曲和30%以上的應變(這是人類皮膚的典型可拉伸性)下仍保持功能。它們可以貼合併附著在高度彎曲的3D表面上,例如人腦或檸檬模型。超薄、順應性電子紋身的應用包括表皮生物監測、軟機器人、柔性顯示器等。
  • 陳根:可拉伸新型電子材料,將爆發巨大價值
    這項成果主要是研發出了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可拉伸、可自愈的新型電子材料。報導稱,這種材料能夠以 20 倍的亮度發光,但由於該材料具有很高的介電常數,因此與其它可拉伸顯示技術相比,它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