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下一代電子產品的可拉伸鑽石

2021-01-07 3xmaker合越智能

用於下一代電子產品的可拉伸鑽石

鑽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材料。但是,出於許多期望,它作為一種出色的電子材料也具有巨大的潛力。由香港城市大學(CityU)領導的聯合研究小組首次通過納米力學方法展示了微細加工的金剛石陣列的大而均勻的拉伸彈性應變。他們的發現表明,應變金剛石有可能成為微電子,光子學和量子信息技術中高級功能器件的主要候選者。

這項研究由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系(MNE)副教授陸陽博士以及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爾濱工業大學(HIT)的研究人員共同領導。他們的發現最近發表在著名的科學雜誌《科學》上("在微型金剛石中實現大的均勻拉伸彈性")。

陸博士說:"這是通過拉伸實驗首次顯示出金剛石具有極大的均勻彈性。我們的發現表明,可以通過對微細加工的金剛石結構進行'深層彈性應變工程'來開發電子設備。"

微型金剛石橋樣品的拉伸應變示意圖

鑽石:"珠穆朗瑪峰"電子材料

金剛石以其硬度而聞名,其工業應用通常是切割,鑽孔或磨削。但是,由於金剛石的超高導熱性,出色的電荷載流子遷移率,高擊穿強度和超寬帶隙,金剛石也被認為是一種高性能的電子和光子材料。帶隙是半導體的關鍵特性,寬帶隙允許大功率或高頻設備的運行。陸博士說:"這就是為什麼鑽石可以被視為具有所有這些優異性能的電子材料的'珠穆朗瑪峰'。"

然而,金剛石的大帶隙和緊密的晶體結構使其難以"摻雜",這是在生產過程中調節半導體電子特性的常用方法,因此阻礙了金剛石在電子和光電設備中的工業應用。一種潛在的選擇是通過"應變工程",即施加非常大的晶格應變,以改變電子能帶結構和相關的功能特性。但是由於其極高的硬度,它被認為對鑽石"不可能"。

然後在2018年,陸博士和他的合作者發現,令人驚訝的是,納米級鑽石可以彈性彎曲並具有意想不到的大局部應變。這一發現表明通過彈性應變工程改變金剛石的物理性質是可能的。在此基礎上,最新研究表明了該現象如何用於開發功能性金剛石設備。

樣品上均勻的拉伸應變

該團隊首先從固態金剛石單晶中微製造了單晶金剛石樣品。樣品呈橋狀形狀-約1微米長,寬300納米,兩端更寬,便於抓握(見圖:鑽石橋的拉伸應變)。然後在電子顯微鏡內以良好控制的方式將金剛石橋單軸拉伸。在定量拉伸試驗的連續和可控制的加載/卸載循環下,金剛石橋在整個試樣截面上顯示出高度均勻,大的彈性變形,約7.5%的應變,而不是在彎曲的局部區域變形。卸載後,它們恢復了原始形狀。

通過使用美國材料試驗學會(ASTM)標準進一步優化樣品幾何形狀,他們獲得了高達9.7%的最大均勻拉伸應變,甚至超過了2018年研究中的最大局部值,並接近理論值鑽石的彈性極限。更重要的是,為了演示應變金剛石設備的概念,該團隊還實現了微加工金剛石陣列的彈性應變。

通過彈性應變調整帶隙

然後,研究小組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以估計0至12%的彈性應變對鑽石電子性能的影響。模擬結果表明,金剛石的帶隙通常隨著拉伸應變的增加而減小,最大帶隙減小率沿特定的晶體取向在約9%的應變下從約5 eV降至3 eV。該團隊對預應變金剛石樣品進行了電子能量損失譜分析,並驗證了這種帶隙下降趨勢。

他們的計算結果還表明,有趣的是,帶隙可能會從間接改變為直接,而沿另一種晶體取向的拉伸應變大於9%時,帶隙也會改變。半導體中的直接帶隙意味著電子可以直接發射光子,從而使許多光電應用具有更高的效率。

這些發現是實現微細加工鑽石深彈性應變工程的早期步驟。通過納米機械方法,該團隊證明了鑽石的能帶結構可以改變,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改變可以是連續和可逆的,從而允許從微/納米機電系統(MEMS / NEMS),應變工程電晶體到新型的不同應用光電子和量子技術。陸博士說:"我相信鑽石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相關焦點

  • 用於下一代電子產品的可拉伸金剛石
    但是,金剛石也被認為是一種高性能的電子和光子材料,因為它具有超高的熱導率、優異的電荷載流子遷移率、高擊穿強度和超寬帶隙。帶隙是半導體中的關鍵性能,寬帶隙可以實現大功率或高頻器件的運行。然而,金剛石的大帶隙和緊密的晶體結構使其很難在生產過程中通過 "摻雜 "的方式來改變半導體的電子性能,因此阻礙了金剛石在電子和光電設備中的應用。
  • 科學家實現「鑽石」拉伸應變有望用於微電子、光電技術
    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副教授陸洋帶領的團隊與麻省理工、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學者合作展開這項研究,而研究結果顯示,微加工製造的單晶鑽石微橋拉伸樣品可實現高達9.7%的最大均勻拉伸應變,接近鑽石在理論上所能達到的彈性變形極限。
  • 可拉伸的鑽石:為新一代微電子器件鋪路!
    導讀據香港城市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哈爾濱工業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使用納米機械方法,實現了微加工金剛石陣列的大且均勻的拉伸彈性應變。這一發現展示了金剛石作為微電子學、光子學和量子信息技術中高級功能器件的主要候選材料的潛力。背景鑽石是指經過打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
  • 納米級銀的新用途可能是開發可伸縮電子產品的關鍵
    納米級銀的新用途可能是開發可伸縮電子產品的關鍵 作者:51Touch時間:2019-03-28 來源:長安金融網     北京時間
  • 拉伸金剛石打造下一代微電子器件—新聞—科學網
    微晶金剛石樣品拉伸變形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香港城市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首次使用納米力學方法,實現了微晶金剛石陣列的大而均勻的拉伸彈性應變。
  • 新型半導體材料可拉伸可完全降解
    半導體是計算機和電子設備的基本組成部分,其常溫下的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當前大多數半導體是由矽或其他剛性無機材料製成。科學家在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製造柔性、可降解的半導體,但它們要麼不能完全分解,要麼在拉伸時會降低電氣性能。開發出一種完全可降解、且能在應變時保持穩定電氣性能的半導體已成為可伸縮電子學研究領域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 可拉伸性一維柔性電子器件首篇綜述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子終端設備變得越來越小,在尺寸和便攜性方面的要求帶動了可穿戴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一維結構電子設備具有獨特的柔軟性、可拉伸性、透氣性和高耐磨性等,使其在可穿戴電子產品領域有廣闊前景。然而,目前為止,很少有有文章對可拉伸性一維柔性電子器件進行討論。
  • 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是彈力鑽石做的?
    香港城市大學帶領的團隊成功找到了能將鑽石應用於微電子、光電和量子信息器件的證據:一種直徑只有人類頭髮百分之一的鑽石,在室溫下可達到最大均勻拉伸應變 9.7%。圖片來源:Evie S. on Unsplash鑽石(金剛石)或許即將擁有新的代表意義在珠寶商眼被鑽石閃亮的外表所吸引,而工程師們看中的卻是其他特性:高度導電和導熱性。通過實驗室製備的可拉伸的鑽石,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加強金剛石的特定性質,以便製備下一代電子元件,如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晶片。
  • 陳根:可拉伸新型電子材料,將爆發巨大價值
    文/陳根新材料一直是當下的一個熱門領域,也是能影響與改變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新材料包括柔性屏幕以及可紡織的電子材料等等這項成果主要是研發出了一種能夠發光和實現自我修復的新型可拉伸材料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可拉伸、可自愈的新型電子材料。
  • 可拉伸6倍的導電材料,用於智能服裝,溫差發電
    奈良·金(Nara Kim)以及林雪平大學有機電子實驗室的澤維爾·克裡斯平(Xavier Crispin)和克拉斯·泰布蘭特(Klas Tybrandt)。圖片:Thor Balkhed研究人員首次創造了一種柔軟且可拉伸的有機熱電模塊,可以從人體熱量中收集能量。
  • 卡耐基梅隆大學3D列印可拉伸可穿戴的電子「紋身」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學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系統與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製造堅固、高度靈活的紋身式電路,用於可穿戴計算。因為它們具有類似於輕質織物的機械性能,所以它們在彎曲、摺疊、扭曲和30%以上的應變(這是人類皮膚的典型可拉伸性)下仍保持功能。它們可以貼合併附著在高度彎曲的3D表面上,例如人腦或檸檬模型。超薄、順應性電子紋身的應用包括表皮生物監測、軟機器人、柔性顯示器等。
  • UCLA賀曦敏《Matter》:普適製備用於可穿戴電子的高性能可拉伸導電水凝膠
    可拉伸導電材料是軟電子學的關鍵組成部分,通常需要多個組件協同貢獻良好的機械、電氣和界面性能。其內在的變形性和可靠性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主要包括:對導電聚合物的分子結構或形貌進行修飾、在可伸縮網絡中加入導電納米填充物以及將液態金屬嵌入彈性體中等。
  • 液態金屬可拉伸電路可穿戴智能服裝通過高性能洗滌試驗
    液態金屬可拉伸電路可穿戴智能服裝通過高性能洗滌試驗近日Liquid Wire Inc.宣布,其可拉伸電路已通過高性能服裝製造商要求的嚴格清洗測試。Liquid Wire於2016年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成立,現已確立了自己在柔性和可拉伸金屬凝膠電路新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的地位。該公司使用基於獲得專利的無毒鎵合金並經過專有添加劑改性的金屬凝膠,在塑料和紡織品基材上生產先進的流體迴路。最終的電路由包裹在柔軟彈性材料中的流體互連組成,從而複製了移動人體的機械行為。
  • 雷射列印技術可以在幾分鐘內生產防水可拉伸電子紡織品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經濟高效、可擴展的方法,用於快速製造嵌入 紡織品的 儲能裝置。下一代防水智能織物將在幾分鐘內進行雷射印刷和製作。這是研究人員在新型電子紡織技術背後所想像的未來。
  • 為可拉伸電子皮膚創建人造體感器:模擬壓力,溫度和疼痛感
    人造體感器:壓力,溫度和觸覺的真實刺激做出響應的體感傳感器的電子皮膚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可以像真實皮膚一樣對疼痛做出反應的電子人工皮膚,從而為更好的修復技術,更智能的機器人技術和皮膚移植的非侵入性替代方法開闢了道路
  • 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是彈力鑽石做的?|Science
    圖片來源:Evie S. on Unsplash翻譯 李姍珊編輯 戚譯引鑽石(金剛石)或許即將擁有新的代表意義。在珠寶商眼被鑽石閃亮的外表所吸引,而工程師們看中的卻是其他特性:高度導電和導熱性。通過實驗室製備的可拉伸的鑽石,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加強金剛石的特定性質,以便製備下一代電子元件,如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晶片。這項突破性的新研究於 1 月 1 日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替代材料一直以來,工程學家們都希望能找到一種優於矽的材料,以制出更小、運行更快且有效性更高的晶片。
  • 橡膠半導體:讓可拉伸電子器件離商業化更近一步!
    導讀近日,美國休斯敦大學在創造可拉伸的橡膠半導體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讓可拉伸的電子器件離商業化又更近了一步。背景傳統的電子產品與電子電路,會給我們一種「僵硬」的感覺。換句話說,它們是「剛性」的,無法彎曲、摺疊、扭轉、壓縮、拉伸。這樣不僅限制了它們的應用潛力,也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 《Nature Materials》強彈性可降解生物明膠用於軟機器人電子產品
    明膠可自粘,可快速治癒,完全來源於天然和食品安全成分。作者將所有有利的屬性合併到一種材料中,該材料易於複製和擴展,並且在環境條件下的生產成本較低。這種生物凝膠是邁向可持續,逼真的軟機器人和電子系統的一步,該系統具有可持續性並緊密模仿其自然原型。
  • 港中深朱世平、張祺團隊AFM:基於相變離子凝膠的柔性可拉伸「離子...
    近年來,柔性離子開關、離子二極體、離子電晶體等得到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以匹配基於電子傳導而開發的各類功能器件。其中,開發具有離子導體-絕緣體轉變的可拉伸離子開關器件,可用於下一代柔性傳感器、驅動器、控制電路等離子器件,具有重要意義。
  • Scientific Reports :雷射列印石墨烯在製備大型防水和可拉伸超級...
    本文要點: 大規模防水和可拉伸紡織集成雷射列印石墨烯儲能製造和表徵 1 成果簡介 實現大規模可集成紡織的能量存儲和太陽能存儲用於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