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科技的「高密度互聯板化學沉鎳金」獲廣州市重點新材料示範獎勵

2021-01-13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光華科技的「高密度互聯板化學沉鎳金」獲廣州市重點新材料示範獎勵

光華科技 發表於 2021-01-12 14:09:16

 

 

 

日前,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了2020年廣州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項目(廣州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獎勵)(第一批)評審結果,並經過公示期,光華科技所屬子公司東碩科技的「高密度互聯板化學沉鎳金」,憑藉優秀的技術指標、成熟穩定的產品性能,以及實現產業化和規模化應用等優勢,成功上榜。未來,光華科技將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布局與創新優勢,繼續注重產業鏈上下遊協同攻關和應用示範推廣,為廣東推進位造強省建設,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助力。

響應國家部署·立項重點材料項目

新材料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和基礎,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新材料的應用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下遊領域高端產品質量的實現上,越來越成為「卡脖子」環節。   為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推進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2017年開始,國家出臺並每年更新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對目錄範圍內的材料提供應用保險補償政策扶持。廣州市結合國家新材料目錄及地區行業特點,制定了廣州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

      「首批次」政策是廣州市建設先進位造業強市的針對性舉措之一,對於加快發展新材料,推動技術創新,支撐產業升級,建設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工作部署,光華科技旗下東碩科技優秀項目團隊,結合自身產業布局與創新研發優勢,於2017年4月自主立項「高密度互聯板化學沉鎳金5183 LMP項目」。

持續攻堅迭代·部分指標國際領先

沉鎳金是指在裸銅等金屬表面上化學鍍鎳、再化學鍍金的一種可焊性表面塗覆工藝,可與其它表面塗覆工藝配合使用,其鍍層具有高耐腐蝕性、可焊接、可接觸導通、可打線、可散熱等功能,而且焊盤表面平整,適合於密距窄墊的錫膏熔焊,是應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PCB線路板完成表面處理的理想工藝。   化學鎳金具有明顯的專業技術門檻,長期以來國際廠商憑藉技術領先優勢,形成了一定的控制地位。

       為了改變局面,並確保研發出來的產品指標性能足夠優秀,滿足客戶與終端客戶不斷發展的新技術需求,光華科技專項研發團隊潛心研究,經過無數次試驗和多次工藝調試,攻克了從預研、小試、中試、客試過程中的系列關鍵問題,最終成功突破了瓶頸。目前,光華科技的沉鎳金技術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件。光華科技的產品研發人員堅持對產品不斷優化迭代,精益求精,現圍繞該產品核心技術已再申請發明專利4件。

 

 

光華科技所研製推出的「5183LMP系列沉鎳金」,屬於中磷鎳系列藥水,操作範圍寬、鍍液穩定、鎳腐蝕水準達到IPC一級、對防焊油墨攻擊輕微,非常容易管控;該系列藥水抗滲鍍能力極佳,能夠批量生產焊盤間距25-35微米的線路板。經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CPCA)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專家組認為該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特別適用於高精密HDI板的製作工藝流程;另外,鎳槽藥水壽命可達到4.5-5MTO,高於國際同行的3.5-4MTO,因此廢液少,對環境友好環保,同時大幅度降低了客戶的運營成本。

目前,光華科技的沉鎳金產品已在多家國際知名企業成功上線,並在汽車板、通信板、電腦板、手機板、遊戲機板、LED照明電路板、醫療器械板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產品的性能及品質得到高度認可與肯定。

系統解決客戶問題  才見價值真功夫

 

 

光華科技通過產品生產中試線模擬,驗證研發成果的產業化生產,以確保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保證客戶應用有效、穩定。

創新,是光華科技進步的靈魂;質量,是光華科技發展的基石。光華科技成立於1980年,40年來一直專注PCB相關專用化學品的研發與製造,行業頂尖的研發團隊結合幾十載的生產管理經驗,加上完善的銷售與售後技術服務體系,讓光華科技成為PCB專用化學品領域的中堅力量,已連續10年榮登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專用化學品領域民族品牌首位,是國內PCB化學專用品的龍頭企業。

       幫助客戶解決與生產中的痛點、難點,是光華科技研發新品時重點考慮的問題。光華科技以嚴謹、科學的產品全周期質量管控體系,先進的檢測設備,嚴抓質量管理,不僅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優勢的產品,還幫客戶改正製程的不合理等現象,從源頭上管控成本、提升產品質量,為客戶的創新發展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堅實保障,這才是光華科技的真正價值所在。   面向未來,光華科技將依據《廣東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 ,結合自身產業布局與創新體系優勢,充分把握新機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注重產業鏈上下遊協同攻關和應用示範推廣,為推進廣東製造強省建設,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助力。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企業動態】光華科技:自主研發國際先進產品獲廣州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獎勵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CPCA印製電路信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多層沉金線路板的優缺點分析
    多層沉金線路板用於各個電子產品領域上,是電子產品不可缺少的一個元件。最常用的工藝是錫或者鎳金,現在主要給大家介紹鎳金的作用和優缺點。   首先,沉金工藝之所以覆蓋在板焊盤上,作為的重要部分,肯定是因為鎳金是非常容易和錫焊接在一起的材料之一,而且鎳金也是可以起到保護焊盤銅皮不會被空氣氧化、腐蝕掉,起到保護線路板的作用
  • 光華科技:2017年年度報告
    》 指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金華大 指 廣州市金華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東碩科技 指 廣東東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光華香港 指 廣東光華科技股份(香港)有限公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廣州華商 指 廣州市華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珠海中力 指 珠海中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高鎳三元時代即將到來!一文了解為何鎳在高鎳三元材料中脫穎而出!
    在今年的補貼新標準引入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和車輛能耗調整係數,這些新加入的技術要求會推動廠商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更高效的電控、更輕量化的車身。相應的,預計今年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中三元材料的使用增長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高鎳三元材料企業的產能逐步建設完成,後續對鎳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   電動汽車高鎳三元時代的到來已毋庸置疑,但你真的了解高鎳三元嗎?
  • 高鎳三元時代即將到來!一文了解為何鎳在高鎳三元材料中脫穎而出!幫你贏在「起跑線」上!
    在今年的補貼新標準引入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和車輛能耗調整係數,這些新加入的技術要求會推動廠商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更高效的電控、更輕量化的車身。相應的,預計今年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中三元材料的使用增長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高鎳三元材料企業的產能逐步建設完成,後續對鎳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加!電動汽車高鎳三元時代的到來已毋庸置疑,但你真的了解高鎳三元嗎?這次,SMM小編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 澳大學者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迄今為止澳門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澳門代表。「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於1996年設立,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中國優秀科學家。此外,今年還首次設立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頒發給為抗疫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
  • 41家企業擬獲青島科技計劃重點專項支持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日前,青島市科學技術局發布通知,公示了2021-2022年青島市科技計劃重點研發專項擬支持項目名單,全市共有41個項目入選,其中,2021年擬獲支持項目23個,2022年擬獲支持項目18個,每個入選項目在通過公示後都將獲得180萬元的資金補助。
  • 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 電池熱穩定性持續提升
    高鎳三元材料仍是主流  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採用的是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四部分組成,其中,正極材料是提升電池性能的關鍵,根據使用材料不同,分為鈦酸鋰、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鎳鈷錳酸鋰(NCM)和鎳鈷鋁酸鋰(NCA)六種。NCM、NCA就是俗稱的三元鋰電池。
  • 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朱光有博士獲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原標題:由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朱光有博士獲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2014年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由中國地質學會推薦的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朱光有博士獲得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 化鎳金的工藝控制及常見問題與改善方法
    化學鎳金又稱化鎳金、沉鎳金或者無電鎳金,化學鎳金是通過化學反應在銅的表面置換鈀再在鈀核的基礎上化學鍍上一層鎳磷合金層,然後再通過置換反應在鎳的表面鍍上一層金。 6、沉金缸 置換反應形式的浸金薄層﹐通常30分鐘可達到極限厚度。由於鍍液Au的含量很低﹐一般為1~2g/L﹐溶液的擴散速度影響到大面積Pad位與小面積Pad位沉積厚度的差異。一般來說﹐獨立位小Pad位要比大面積Pad位的金厚度高100%也屬正常現象。對於PCB的沉金﹐其金面厚度也會因內層分布而相互影響﹐其個別Pad位也會出較大的差異。
  • 多層PCB沉金工藝控制技術介紹
    基本可分為四個階段:前處理(除油,微蝕,活化、後浸),沉鎳,沉金,後處理(廢金水洗,DI水洗,烘乾)。  二、 前處理  沉金前處理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除油(30%AD-482),微蝕(60g/InaPS,2%H2SO4),活化 (10%Act-354-2),後浸(1%H2S04)。以除去銅面氧化物,並在銅面沉鈀,以作沉鎳活化中心。
  • 2位浙大校友獲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
    科技部重點領域「列車網絡控制與信息系統創新團隊」負責人,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負責人。馮江華深耕軌道交通電力傳動和控制工程領域30年,持續推動列車「動力心臟」和「控制大腦」技術升級換代,建立了該領域「研製一代、儲備一代、探索一代」創新生態和創新能力,為我國電力牽引與控制技術實現從追趕、並跑到領跑做出突出貢獻。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項目18項;獲國家級科技獎勵5項。
  •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打開APP 金鎳納米薄膜材料可優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應用性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6 14:18:26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不需要在中間轉化裝置,因而具有系統結構簡單,體積能量密度高,還具有起動時間短、負載響應特性佳、運行可靠性高,在較大的溫度範圍內都能正常工作,燃料補充方便等優點。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因其自身的優勢引起全世界各國燃料電池研究人員的注意,是各國政府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之一。
  • 中山大學高質量打造雙創示範基地
    連續三年(2016、2017、2018年度)獲科技部火炬中心組織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考核評價優秀(A類),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評價優秀(A類),歷年獲廣州市科技局組織的廣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評價優秀(A類);獲中國技術創業協會頒發的2018年度科技創業孵化貢獻獎;2018年入選南方都市報聯合IDG發布的中國孵化器50強,入選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南都創客課題組發布的「中國高校孵化器十強
  • 高鎳&無鈷?……誰是未來電池材料主流技術
    日前,在第四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9)「推進電池材料新技術產業化」的圓桌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動力電池新材料成果、新技術、新產品等行業熱點問題展開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論壇由浙江美都海創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海軍主持。
  • 電新行業:高鎳電解液我們該關注什麼?
    來源:金融界網站方正證券我們認為動力電池高鎳時代,中遊除了高鎳正極材料,高鎳電解液也需要重點關注。能量密度要求促使電池升級換代,對正負極等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材料逐步成熟之時,應用卻遲遲未能實現,主要原因在於各種材料在組合成電池後,體系的兼容及安全等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當下工藝水平逐步成熟、設備現代化程度較高,這些問題的重點在於如何使用合適的電解液上面。
  • pcb化學鎳金工藝流程介紹-電子發燒友網
    化學鎳金又叫沉鎳金,業界常稱為無電鎳金(Electroless Nickel Immersion Gold)又稱為沉鎳浸金。   PCB化學鎳金是指在裸銅面上化學鍍鎳,然後化學浸金的一種可焊性表面塗覆工藝。它既有良好的接觸導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裝配焊接性能,同時它還可以同其它表面塗覆工藝配合使用。
  • 【電解液周報】2019年高鎳電解液迎挑戰!新宙邦2018年淨利3.23億元
    電解液的市場集中度遠不及六氟磷酸鋰,高鎳電解液的批量應用,或將改變電解液市場競爭格局。(來源:生意社)【行業】166種新材料入選首批應用示範 六氟磷酸鋰等列入其中為進一步做好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試點工作
  • 百度CTO王海峰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為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獎
    11 月 8 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該獎項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對我國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工程師進行表彰。百度 CTO 王海峰因其在人工智慧領域、尤其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卓越貢獻,成為 AI 產業界首位獲此殊榮的科技工作者。
  • 【科技之星】新能源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轉化的踐行者——陳繼濤
    【他們,來自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產業領域;他們,用自己創新和創業的勇氣和能力,共同書寫了輝煌的創新事跡;他們,是北京市科委遴選出的科技領軍人才和科技新星代表。】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他堪稱常勝將軍,過五關斬六將。無論是在科技難題攻關還是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他都力圖做到最好,背負著旁人看不見的壓力,全力以赴推動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轉化,他就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執行院長陳繼濤。
  • 航天科技集團吳燕生、李勁東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國日報11月9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吳燕生和五院型號總師、傳感器與遙感技術專家李勁東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