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也叫草雞,一般放養於山野林間中,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豐富。肉質口感鮮美,吃起來嫩滑而不膩。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會養有幾隻,逢年過節就會用來做成各種各樣的雞宴菜餚。土雞區別於一般的雞,肉質和口感都比一般的雞好吃,而且深受大眾喜愛。
土雞的製作方法有很多,在農村常常都用來做成白切雞,豉油雞,燜雞,炒雞等菜餚。每一道做法都有不一樣的口味,吃起來嫩滑多汁,味道鮮美經常吃都不會膩。現在教大家一道土雞最好吃的家庭做法,方法和配料都非常簡單,沒進過廚房的人一看就會。下面是詳細的做法與步驟,喜歡吃雞的朋友就過來圍觀吧。
首先準備食材:土雞一隻,老薑一塊,5毛錢香蔥,生抽,蠔油,老抽,廣東米酒,白糖,雞精粉,鹽,花生油。
做法:
1、把去毛處理好洗乾淨的土雞,用刀斬成塊,可以斬大一點的塊,要一刀斬斷,炒的時候就不會有肉碎。
2、姜去皮洗乾淨切成片,香蔥洗乾淨去掉頭尾,切成小段備用。
3、鍋燒熱先倒入多一點的油滑一下鍋再倒出來,燒肉後再次倒入適量的冷油,這一步防止炒雞肉的時候粘鍋。
4、接下來放入薑片慢火爆出香味,轉大火倒入斬好的雞肉要不斷的翻炒,炒幹雞肉的水分,直到雞肉炒至焦黃色。
5、沿鍋邊淋入適量米酒,翻炒均勻炒出酒香味,加入三勺生抽,半勺老抽調色,炒出醬香味,淋入適量清水。
6、水燒開後加入一勺鹽,一勺白糖,少量雞精粉,蓋上蓋子中小火燜煮5分鐘左右,中途要看一下水夠不夠防止粘鍋。
7、大概5分鐘後打開蓋子加入兩勺蠔油,翻炒均勻繼續燜一分鐘,接著放入蔥段,轉大火收一下汁一邊翻炒, 汁稍微收濃稠後即可出鍋。
技術總結:
1、雞肉要斬稍微大塊一點,炒的時候就不會碎,炒雞肉一般不用焯水,焯水的雞肉炒不香。
2、炒雞肉之前要先用油滑一下鍋,冷熱交替的放油才不會粘鍋,雞肉要先炒幹水炒出香味再燜煮才會更香。
3、雞肉在放了水去燜的時候就不要翻炒,一直到燜好再動它,這樣雞肉才會更加嫩滑,喜歡吃辣的朋友也可以放點幹辣椒炒。
以上就是農家土雞最好吃的做法,主要在於雞肉有沒有炒幹水炒出香味,有不明白或者好建議的朋友請在下方評論。喜歡美食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帶你每天見識更多家常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