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定理新用途:可解析晶體結構及複雜材料的磁性能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四色定理新用途:可解析晶體結構及複雜材料的磁性能

  原標題:四色定理用於解析晶體磁性能

  疇結構可用四色定理來理解,它們的圖案及相關著色方案,與材料的磁特性密切相關。如圖所示,a圖中的晶體材料的疇結構,依照四色定理可染色為b圖「模樣」;而c圖中第二種晶體材料,需依照特殊版本四色定理,染色後為d圖,顯示為紅藍綠三種顏色中的深色或淺色。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有時候,一條理論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其誕生的初衷。這一情況如今正適用於數學領域的四色定理。這條幾百年前被最初一代製圖師們用於繪製地圖的理論,如今竟可用來了解晶體結構及複雜材料的磁性能。

  「是否能只用四種顏色,就為所有地圖染色?」這一命題最早在1852年由一位英國製圖員提出。他的疑問是,能否每張不出現飛地(即兩個不連通的區域屬於同一個國家的情況)的地圖,都可以用不超過四種顏色染色,且不會有兩個相鄰地區顏色相同?出人意料,四色問題竟異常難於驗證。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數學家們才藉助計算機首次得到完全證明,四色問題也終成四色定理——其描述為:如果在平面上劃出一些鄰接的有限區域,那麼可以用不超過四種的顏色來給這些區域染色,使得每兩個鄰接區域染的顏色都不一樣。

  四色定理一直被認為對於現實中的應用相當有限。但現在,它有了新用途。據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10日報導稱,一隊國際研究人員發現,可用這一數學理論來了解晶體結構及複雜材料的磁性能。這組成員包括來自美國、韓國、日本的數學家、物理學家與化學家,他們第一次證明,疇結構的組態可以從數學領域的理論來理解。

  研究人員分析了新型鐵磁體FexTaS2,其屬於一類被稱為層狀過渡金屬二硫屬化物(TMDs)的材料,相比於石墨烯片,它們是化學通用的。這種材料中,層狀過渡金屬二硫化鉭的薄層夾有鐵離子,由此在上部分產生新的晶體結構,改變了材料的物理性能。

  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鐵離子以次序和形式都不同的方式插入到上部分結構中,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可以觀察到,不同的上部分結構產生了非常不同的晶疇結構模式。晶疇是晶體結構中為界面所分隔的各個局部範疇,如果將這些不同類型的疇看作是地圖上不同的國家,它們能根據四色定理來著色,那麼從數學上講,它就是可被「四色」的。研究人員舉例說明了其可行性,而其中一個複雜的特例,甚至還需應用到四色定理衍生出的「三種顏色、兩個步驟」的特殊版本。譬如說,在紅、藍、綠三個顏色中,著色後,深紅色區永不會毗連淺紅色區,也不會毗連藍、綠任何一個深色區(如圖d)。

  「大多數的技術材料,如鋼或磁體表現出的複雜疇結構,往往決定了其宏觀物理性質。」美國羅格斯大學與韓國浦項大學教授昌桑旭(音)表示,「我們的論文第一次表明,疇結構的組態,可以從數學領域的這項特別理論來理解。」此研究相關論文近期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上。

相關焦點

  • 四色定理用於解析晶體磁性能
    如圖所示,a圖中的晶體材料的疇結構,依照四色定理可染色為b圖「模樣」;而c圖中第二種晶體材料,需依照特殊版本四色定理,染色後為d圖,顯示為紅藍綠三種顏色中的深色或淺色。 有時候,一條理論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其誕生的初衷。這一情況如今正適用於數學領域的四色定理。這條幾百年前被最初一代製圖師們用於繪製地圖的理論,如今竟可用來了解晶體結構及複雜材料的磁性能。
  • Science:MOF新用途,幫助解析分子晶體結構
    ‍‍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是一類新型多孔材料,具有特殊拓撲結構和可設計的孔道結構。
  • 「約當定理「攜手「鴿籠法則」可演繹證明四色猜想成立
    其中築基部分滿足「若爾當(Jordan)曲線定理」,可構造子樹遍歷序列(樹葉序列),從而可用超限數學歸納法證明四色猜想。其中封頂部分可滿足「鴿籠法抽屜原則」,三色足以區分鄰接色的引理就是用頂點度數判定法和側邊點數判定法來完成證明的。一旦能確定鄰接色周期(即肯普鏈或肯普鏈加單區塊),有了它就有了結構可延拓可遞推的模型。 03.
  • 趣聞|四色定理
    1878~1880年兩年間,著名的律師兼數學家肯普(Alfred Kempe)和泰勒(Peter Guthrie Tait)兩人分別提交了證明四色猜想的論文,宣布證明了四色定理。11年後,即1890年,在牛津大學就讀的年僅29歲的赫伍德以自己的精確計算指出了肯普在證明上的漏洞。他指出肯普說沒有極小五色地圖能有一國具有五個鄰國的理由有破綻。
  • 研究開發解析電池材料結構的新方法
    原標題:研究開發解析電池材料結構的新方法   過去幾年,一類名為
  • 從四色猜想到「四色定理」
    報告地點:數學樓202報告時間:12月10日9:30-10:30報告人:廈門大學錢建國教授報告題目:從四色猜想到「四色定理」—— 一個充滿故事的傳奇摘要: 歷經一個半世紀, 地圖著色「四色猜想」一直施展著它的魔法,吸引了無數頂尖數學家和民間數學家. 1976年, 哈肯和阿佩爾藉助計算機完成了四色猜想的證明
  • 科學家開發解析電池材料原子層面結構的新方法
    ,解析材料的原子層面結構。研究人員Peter Khalifah表示:「我們的方法結合了實驗、理論和現代計算工具,即使只有粉末樣品可用,也可以提供理解重要功能材料所需的優質結構數據。」 在某種程度上,這項技術是一種逆向工程,不直接使用粉末樣品測量數據來解析結構(對於許多材料來說,這都很複雜),而是使用計算機算法來構建和評估材料的所有合理結構。
  • 黎鳴:就「破解四色定理」再告同胞
    但我今天還是要告訴我的同胞,我的的確確只用自己的頭腦就破解了四色定理,因為什麼?恰恰還就因為我是黃皮膚的中國人。只不過,我不是那種傳統的只會崇古崇洋的中國人,而是既重視中國古代傳統,又重視西方近現代傳統,同時,還重視認識自己的中國人。因此,我更抱著殷切的希望,希望所有年輕的同胞,都能跟我一樣,並遠遠地超過我。對這一點,我充滿信心。我還堅信,人類歷史重心的航船,正緩緩向東方駛來。
  • 軟磁磁性能測量之直流特性
    Hc小於1000 A/m的材料稱為軟磁材料,其具有低矯頑力和高磁導率,易於磁化,也易於退磁,在磁性上表現出「軟」的特徵。因此軟磁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電機、變壓器、繼電器、磁放大器、電磁鐵極頭及各種測量儀器中的傳感器等。可見軟磁材料主要應用於交流勵磁的場合,但軟磁材料還大量應用在作為產生直流磁通的場合,因此測量軟磁磁性能的直流磁特性是評價低頻場下材料性能的關鍵指標。
  • 方舟子快評:質疑中國哲學狂人證明「四色定理」
    >>>科學爭鳴(網友可在此發表觀點):中國哲學狂人挑戰世界頂級數學難題四色猜想    >>>辯論臺:「三生萬物」是哲學觀念或是宇宙本質?實際上,在他們之後,也有別人改進哈肯與阿佩爾編的證明方法,獨立地證明了四色定理。哈肯與阿佩爾是把地圖的無限種可能情況簡約為1936種構型,後來又簡約為1476種,但是要靠人工一個個去驗證這麼多的構型是不現實的,所以才藉助計算機進行驗證。在1996年,羅伯森等人又進一步簡約為633種構型,再用計算機驗證。
  • 百年世界難題「四色定理」被於成仁老師成功證明
    近日,吉林市數學協會於成仁老師宣布:成功運用數學方法證明出世界三大數學難題之一的「四色定理」。這意味著沉寂百年的世界數學難題,由中國人填補了空白。「四色猜想」是著名的數學定理,自1852年提出以來已有164年。
  • 「周六」和「四色定理」撞個滿懷!
    就是沒來由的購了一些智力測試,樂高類的拼圖等,可我一點都不滿足,搜了半天四色定理類的彩繪,出來的商品除了眼影還是眼影。記得吳昕在一期節目中談與伴侶分享的話題,她說我的興趣愛好不必讓伴侶參與進來或是理解,如果他剛好也喜歡,那非常好,不喜歡也不會給他減分,就比如說玩拼圖之類的就不想要其他人參與。這點我贊昕姐一波兒。道理很簡單,不要打破我的節奏。
  • 從微小晶體中解析蛋白質結構的新方法
    這幅圖展示了一種經過深入研究的植物蛋白的結構,它是新開發的微晶體學技術的一個測試用例。紫紅色的網狀圖案圍繞著蛋白質固有的硫原子(黃色球體),顯示了用低能量x射線衍射從數千個晶體中提取的異常信號。這些晶體不到十萬分之一米,跟細菌差不多大小。
  • 【數學文化】「四色問題」是什麼?
    這樣的地圖看起來花花綠綠,只是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不論一張地圖上的行政區劃有多麼複雜,只要使用四種顏色著色,就可以保證將它們清清楚楚地區分開來(即任何相鄰的兩個地區顏色不會重複)。這個問題到了數學家手裡,就變成著名的四色猜想(也稱四色問題)。數學家從節約的角度考慮,任何地圖,使得相鄰的地區塗上不同的顏色,至少得用多少種顏色呢?四色問題或者四色猜想的結論是:四色足夠!
  • 黎鳴:三元邏輯就可破解四色猜想(組圖)
    「假設n個國家的地圖,我可以僅用四色將其布滿,那麼n+1個國家的地圖呢,我也可以證明它是成立的。n是個任意數啊,n成立,n+1也能證明,因此數學歸納法證明是我的最後一道程序。」黎鳴還指出,由於中國地圖中各省分布並不複雜,所以在填色時,只需要3種顏色就能完成。
  • 【數學天地】地圖上的數學難題——四色定理
    哈密爾頓收到摩爾根的信後,對四色問題進行論證。但是直到哈密爾頓逝世為止,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1872年,英國數學家凱利正式向倫敦數學學會提出了四色猜想,從此,世界上許多一流的數學家都加入了證明這個問題的隊伍中。後來,一位名為肯普的律師兼數學家宣布他證明了四色問題,他的證明發表在美國數學雜誌上。肯普的證明得到了許多數學家的認可,直到1890年,數學家希伍德指出他的證明存在嚴重錯誤。
  • 基於冷凍電鏡的新技術MicroED解析1.4埃晶體結構
    日前,科學家們使用尖端技術MicroED(micro-electron diffraction)解析了Alpha-突觸核蛋白的毒性核心,獲得了解析度超高的晶體結構。程亦凡博士在九月九日的Nature雜誌上發表文章,探討了這一重大進展在結構生物學中的意義。  程亦凡博士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副教授,他原本是物理學博士,後來改用物理學方法研究生物問題。
  • 轟動全球的四色問題
    這在客觀上便生動表明:不管閉合區域多麼複雜、多麼怪,只用四色塗染,相鄰區域肯定能分開。換句話說,「四色猜想」的必然成立是毫無疑義的。但是,遊戲畢竟是遊戲,它只能說明四色猜想成立與否的趨向性,怎麼也不能用遊戲去代替科學證明。那麼,在理論上得如何下手去證明呢?長時期來,成千上萬的數學工作者和愛好者深為這一難題所困擾。
  • Nature:解析出細胞色素氧化酶caa3晶體結構
    來自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高度專業化的晶體技術解析了一種大分子蛋白---細胞色素氧化酶caa3(caa3-type cytochrome oxidase)--
  • 光子晶體超材料你聽說過嗎,軍事用途極為廣泛
    「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通過在材料的關鍵物理尺度上進行結構有序設計,可以突破某些表觀自然規律的限制,從而獲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質的超常材料,達成特殊功能。這類材料的主要成員之一就是光子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