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後,世界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無論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都加快速度休養生息,積極發展國內實力,爭取在世界上佔據更多的話語權。1950年,伴隨著朝鮮人民軍的南進作戰,韓戰爆發,韓國軍隊在朝鮮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就在即將抵擋不住對重要關頭,美國立即出手。
實際上,韓戰只是人家的國內問題,根本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可是美國是二戰的最大受益者,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即命令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與此同時,美國向安理會提交了議案,希望聯合國可以授權組成「聯合國軍」幫助韓國抵抗朝鮮軍隊的進攻。最後,以美國為首,以15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為輔的軍隊,開始涉足韓戰。
1950年9月,朝鮮軍隊在美國強大的火力壓制下節節敗退,一直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同年10月1日,美軍公然越過北緯38°線,並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之後的美軍更加肆意妄為,飛機多次掠過中國領空,轟炸遼寧丹東地區,使那裡的人們整日都不得安寧。
戰爭情勢已經十分危機,朝鮮請中國發兵相助,中國回應請求之後,馬山派兵援助朝鮮,這便是「抗美援朝」的由來。不過,美國畢竟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無論是飛機還是坦克,他們都儲備充足,憑藉二戰的豐富經驗,他們總喜歡先派出飛機群狂轟亂炸一番,藉此機會破壞對手的後方陣地,十分狡猾。
對我國志願軍來說,空軍正好是一個短板,即使陸軍作戰能力再強大,也不能用步槍把飛機打下來。就在志願軍思考對策的時候,蘇聯卻秘密送來了武器裝備,並派出戰機,組成空軍戰鬥群支援中國,彌補志願軍對空作戰的短板。來到前線的蘇聯空軍,馬上換上志願軍的服裝,駕駛著先進戰機與美軍進行空中交戰。
不過,蘇聯參戰這件事卻是一個秘密,不能擺在明面上,所以蘇聯在支援之前就已經在軍隊中下令:一旦被俘虜,必須自殺。實際上,美國早就監測到了蘇軍的介入,但是始終不敢鬧大,如果一旦把這件事公諸於世,蘇聯便會全力參戰,美國就不得不拿出全部兵力應對,對習慣在戰爭中賺取利益的美國來說,這是很不划算的,所以美方一直保持沉默。
在整個「抗美援朝」的過程中,中國空軍在蘇聯空軍的幫助下迅速成長,而蘇聯空軍的強悍,也讓美國屢屢吃癟,硬生生地打出一個「米格走廊」,使美軍不敢輕易進犯。戰爭之後,蘇聯空軍的犧牲人數超過200人,他們如今被安葬在旅順的「蘇軍烈士陵園」中,供後人緬懷。戰後,蘇方對中國的感謝卻盡顯豪氣,他們自豪地說:都是兄弟,客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