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微觀起源

2021-02-23 欣澤物理解題研究

    肉眼看來似乎很光滑的固體表面,在微觀尺度上卻通常十分粗糙。摩擦力是由於兩物體表面「高點」之間的原子鍵或分子鍵引起的。這些鍵由將原子和分子結合在一起的微觀電磁力構成。如果兩物體被更用力地擠在一起,接觸面的形變就會更厲害,使更多的「高點」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均正比於法向力的原因。一些潤滑油可以大大降低摩擦力,因為兩個表面可以彼此漂過,避免了很多「高點」的相互接觸。

    靜摩擦中,被拉深後的分子鍵會更強地向回拉。只有破壞了這些鍵,滑動才能開始。一旦滑動開始,「高點」隨機地碰到一起,分子鍵不停地形成、破壞。相對於無滑動時形成的鍵,這些鍵通常不太牢固,這就是最大靜摩擦力大於滑動摩擦力的原因。

    對於乾燥的固體表面而言,摩擦力的大小取決於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表面汙垢的數量。是否將兩個鋼製表面拋光,就一定會減小它們相對滑動時的摩擦力呢?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在表面極為光滑、所有汙垢被除淨的極端情況下,兩個鋼表面「冷焊」在一起--基本上變成了一塊鋼。新鄰居間的原子鍵與原先的一樣牢固。

(Alan Giambattista,Betty McCarthy Richardson,Robert C. Richardson

College Physics Volume1:Wit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Forces and Kinematics)

相關焦點

  • 2020-12-03 摩擦力的微觀機制
    圖片來源: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有改動相信很多同學在高中學習摩擦力時飽受其折磨或許你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摩擦力究竟是怎麼產生的?一般來說,摩擦力的起源是電磁力。兩個表面相互接觸,看似是整個面都接觸,但放大後會發現很多空隙。其實只有很少的點是正真的相互接觸,大部分都是懸空的。而進一步放大,會發現這些接觸點處的原子間會形成化學鍵,這是一種電磁力。要想發生相對滑動,需要先破壞掉這些化學鍵,因此需要克服這個阻力,而這個阻力就是摩擦力。
  • 摩擦力之謎
    摩擦力種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眾多力中間要數摩擦力最為複雜,它包括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動摩擦等等。滑動摩擦應該是摩擦力中最簡單的,它等於正壓力N乘上滑動摩擦係數μ,即f=μN。靜摩擦和動摩擦也能相差很多,當推一個箱子時,箱子和地面產生靜摩擦,它的摩擦力在逐漸增大,達到一定值時,箱子被推動了。但是一旦箱子被推動以後,它的動摩擦力就小得多,因此推起來就省勁得多。
  • 摩擦力淺析——世界需要摩擦力
    大家好,這篇文章主要介紹摩擦力。內容簡單,幾乎不涉及公式。讓我們從什麼是摩擦力講起。阻礙表面相互接觸的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本質上是電磁力。電磁力是4種基本力中的其中一種力,除了摩擦力以外,彈力也屬於電磁力。摩擦力,通常是用來描述固體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固體與流體(液體和氣體)之間則用的是阻力來描述,比如空氣阻力。不過有時候我們也需要考慮固體和液體之間的摩擦力,比如機械齒輪之間的潤滑油。其實流體內部也還存在摩擦力,這個就不詳細討論了。
  • 輪胎花紋是用來增加摩擦力的?當然不是
    關於輪胎花紋的作用,許多人都認為是用來增加摩擦力的,我不知道這種言論從何而來。不過我今天告訴你:輪胎花紋用來增加摩擦力的說法,真是大錯特錯!輪胎花紋:「增加摩擦力不由我來做。」如果輪胎花紋的作用是增加摩擦力,那麼飛速過彎的F1賽車輪胎上為何沒有花紋?
  • 摩擦力走出課本 這種力很「魔」性
    摩擦力走出課本 這種力很「魔」性「中學所學的固體間摩擦力,研究已相對成熟,但並不是沒『空間』。比如,決定摩擦力的關鍵因素中,存在『接觸面積』和『接觸線』之爭。我們研究的是生活和生產中極為常見的液滴,在固體表面上的運動,及發生的摩擦阻力變化。當然,固液間摩擦力研究,未知可探『空間』很大。」
  • 如果沒有摩擦力(物理概念),現實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比如引力,摩擦力,彈力,慣性力,離心力,電磁力,吸附力等等。但很多力只是表象,甚至是虛擬的。比如慣性力和離心力就是虛擬的,而摩擦力和彈力本質是一種力。它們在更微觀的尺度上就是電磁力。所以自然界按照力的性質來劃分只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 摩擦力:是什麼?怎麼好?怎麼不好?
    我們生活在一個四處有摩擦力的世界裡。你的腳與地面之間有摩擦力,發動機裡有摩擦力,在人世間人際關係中也有摩擦。這裡講物理世界裡的摩擦,兩個表面相互作用產生的摩擦及其力。摩擦是彼此接觸的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所看到的幾乎所有東西都觸及到其他物,因此摩擦無處不在。
  • 什麼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怎麼判斷
    對於摩擦力的理解和記憶,需要從定義上仔細研究。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者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一、摩擦力產生的條件:1、兩個物體互相接觸。
  • 超導加速器,可幫助人們認識微觀世界的規律,揭開物質起源的奧秘
    生命科學、宇宙的形成和物質起源是人類多年要探索的三大千古之謎。超導加速器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微觀世界的規律,揭開物質起源的奧秘。讓我們回顧一下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過程。十九世紀人們普遍認為原子是組成物質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子。
  • 摩擦力知識點講解
    摩擦力本節課內容較多,我想用比較簡潔的話把這節內容呈現出來,讓同學們快速掌握摩擦力這個知識點。第一,滑動摩擦力的定義,結合日常生活不難理解,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他們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第二,滑動摩檫力產生的條件,其一,相互接觸並擠壓,其二,有相對運動。
  • 《摩擦力》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的第三節,主要內容為滑動摩擦力的定義以及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是初中物理力學中最基礎的知識,是在彈力、重力之後研究的第三種常見的力,它也是今後學習壓強、浮力等概念規律的基礎。所以教學地位非常重要。
  • 高中教案:《摩擦力》教案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概括出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以及摩擦力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通過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的區別對比,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5、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面相切,並且跟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相反.6、靜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靜摩擦力.二、重點難點分析:1、本節課的內容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兩部分.重點是摩擦力產生的條件、特性和規律,通過演示實驗得出關係.
  •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
    《滑動摩擦力》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滑動摩擦力的概念、產生條件;2.能判斷並運用決定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及數學表達式。【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在實驗中培養觀察操作、歸納和表達能力。
  • 沒有摩擦力的世界,您以為僅僅是沒有了摩擦力嗎?
    如果沒有摩擦力(物理概念),現實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如果沒有摩擦力我們可能將寸步難行,畢竟我們所有的日常交通行為都是以摩擦力為基礎的!當然這並不僅僅包括交通還有生活以及生產的方方面面,簡單的說我們幾乎無法在這個世界生存,但事實僅限於此嗎?
  •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識點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識點: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任何一個題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難度與複雜程度將會隨之加大。
  • 探索「摩擦力」的奧秘
    東南大學機械學院陳雲飛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沉浸於「摩擦力」研究20餘載,所取得的項目成果獲得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此次獲獎項目名稱為「摩擦界面的聲子傳遞理論與能量耗散模型」,聽起來是不是特別深奧?「聲子」又是什麼?「熱量在固體結構中主要表現為原子的熱振動,振動能量的量子化稱為『聲子』。」
  • 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高一物理
    高一物理問題: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王尚老師對該學生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答疑。具體如下: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學生物理學習問題學生問題:王尚老師您好,我在做物理自診斷的題,看了您的視頻,您視頻中說道,摩擦生熱中的摩擦力必須是滑動摩擦力,這是為什麼呢?
  • 高中物理《滑動摩擦力》教案
    一、教學目標1.理解滑動摩擦力的公式並會應用。2.通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學生發現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的關係,提高邏輯推理能力。3.通過實驗探究,學生養成敢於探索發現的勇氣,以及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難點】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 【周末實驗室】 第一期:認識摩擦力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比如,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紋的鞋子,通過增大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隊員的體重越重,對地面的壓力越大,摩擦力也會增大;人向後仰或者用腳使勁蹬地,都是為了增大對地面的壓力來增大摩擦力,以奪取比賽的勝利。
  • 【假期實驗室】 第一期:認識摩擦力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比如,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紋的鞋子,通過增大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隊員的體重越重,對地面的壓力越大,摩擦力也會增大;人向後仰或者用腳使勁蹬地,都是為了增大對地面的壓力來增大摩擦力,以奪取比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