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HIV病毒1億年前就開始摧毀哺乳動物免疫系統 |
HIV的古老版本已經在一隻霍氏樹懶的染色體中發現
據《科學日報》9月28日報導,科學家們發現,導致HIV病毒的逆轉錄病毒早在1億年前就已經對哺乳動物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這比其以前的觀點,提前了近8500萬年。
近日,來自牛津大學的一隊科學家從霍氏樹懶的染色體中發現了一種古老的類HIV病毒。他們的發現已經刊登在了《科學》(Science)雜誌上。
「從樹懶身上發現這一化石級的病毒真的太幸運了,」來自牛津大學動物學部的艾瑞斯·卡特茲魯爾科斯說道,他同時也是該校詹姆斯·馬丁二十一世紀學校急性感染研究所的教授。「由於這隻樹懶在地理和基因上極度隔離,給我們提供了一扇窗,透過它,我們可以窺見過去的哺乳動物,以及它們的免疫系統,還有他們必須應對的這類病毒。」
研究者發現了「泡沫病毒」,一種典型的逆轉錄病毒,類似於複雜的慢病毒,如HIV和猿類逆轉錄病毒(SIVs),與那些貫穿基因化石記錄的單一型逆轉錄病毒則完全不同。
「在之前的工作中,我們在兔子和狐猴的染色體中發現了類似病毒的痕跡,但這次新的研究則帶來了像HIV這樣的複雜逆轉錄病毒的遠古版本,或許它們在哺乳類演化初期就已經存在。」卡特茲魯爾科斯教授說道。
理解複雜病毒與哺乳類動物免疫系統的歷史對抗,將有助於應對現有的逆轉錄病毒,如愛滋病毒。同樣也能協助科學家去區分哪種跨物種病毒更加危險:如豬流感(H1N1),以及那些雖然已跨越物種藩籬,卻未在新物種種群中造成流行的禽流感(H5N1)或者泡沫病毒此類。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