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走進衛星頻率軌道資源

2021-02-15 上海航天

 2019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上,大屏幕不斷閃現「衛星軌道頻率」、「天地網絡融合」、「太空優勢」等關鍵詞,可見,衛星頻率軌道資源的緊缺,已成為航天產業化發展的一大難點。

 衛星頻率軌道是指衛星電臺使用的頻率和衛星所處的空間軌道位置,是隨著衛星技術的發明而開始被人類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是所有衛星系統建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衛星系統建成後能否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沒有頻率軌道資源的衛星系統將無法翱翔太空。

衛星頻率軌道資源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一方面,隨著我國航天系統的快速發展和建設,衛星頻率軌道資源需求迅猛增長,頻率使用需求和獲取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對頻率軌道資源的爭奪處於白熱化狀態,已從技術層面拓展到外交、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對加強頻率軌道資源獲取提出了嚴峻的要求。

世界各國對頻率軌道資源的爭奪處於白熱化狀態。就高軌系統來說,目前全世界90%的GEO軌位C和Ku頻段控制在少數幾個運營商手中,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得向這些運營商付費租用衛星軌位。目前想通過非商業合作的渠道拓展任何一個C和Ku頻段的GEO軌位是機會幾乎沒有可能的。

 低軌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從網絡資料申報情況看,國際上低軌星座衛星網絡資料報送主要集中在歐、美等衛星通信較發達國家和地區,雖然其總體數量沒有高軌衛星網絡數量多,但因低軌星座頻率軌道使用較強的排他性,已經呈現較為突出的頻譜軌道資源緊張局面。就低軌系統而言,依照目前國際電聯聯盟的啟用的規則,衛星運營商只需要有一顆在軌衛星,該運營商就可以啟用整個NGSO網絡資料。目前國際電聯正在研究修改相關規則,引入「裡程碑」規定,即必須在規定時限內部署一定數量的衛星才能獲得相應的國際規則地位。這對於工程建設和實際部署提出了一定要求。

 各國應根據國際電信聯盟「先登先佔」的規則,在衛星發射前的2-7年內,向國際電聯申報擬建衛星系統的無線電頻率和軌道的技術參數(一般稱為衛星網絡資料),與世界上其他已申報的衛星系統和地面無線電業務系統開展並完成一系列必要的頻率協調、登記等程序和要求,方可在國際上獲得合法的使用權,該權利受到國際公約、規則的約束和保護。

 根據國際規則,在同等劃分地位且符合無線電規則的前提下,先申報的衛星網絡擁有優先使用無線電頻率並免於受到有害幹擾的權利,後申報的衛星網絡不能對其產生有害幹擾,且必須與先申報的衛星網絡開展並完成必要的國際頻率協調工作,才能獲得合法的頻率使用權。

 一般而言,衛星頻率軌道資源的獲取和維護需要遵守的國際規則為《無線電規則》和《程序規則》。

一項國際無線電法規,是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電聯用來管制無線電通信,調整各國在無線電管理活動中的相互關係,規範其權利和義務的重要國際性法規,其基本目標是避免不同系統的有害幹擾。

 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局用於實施《無線電規則》、區域性協議、世界和區域性無線電通信大會的決議和建議的各項規定文件。

相關焦點

  • 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國際爭奪
    1 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搶佔 為了落實ITU《組織法》第196款中「經濟、有效地使用無線電和衛星軌道資源」的要求,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特別是美、俄等航天強國的推動下,國際規則中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主要分配形式為「先申報就可優先使用」的搶佔方式。
  • 空間頻率軌道爭奪戰
    頻率軌道資源「圈地運動」  頻率和軌道是衛星運行中必不可少且極其稀缺的資源。一顆衛星所佔據的通信頻率和運行軌道,是很難跟其他衛星共享的。新發射的衛星必須規避已有衛星的通信頻率和飛行軌道,否則就會產生通信上的相互幹擾,甚至衛星相撞的嚴重事故。
  • 衛星運行軌道科普·地球篇
    LEO(近地軌道)近地軌道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一般軌道高度在2000km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為近地軌道。由於近地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空間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近地軌道。近地軌道上運行著的國土普查、氣象、資源、通信等各種用途的衛星,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木星衛星軌道變成令人費解的視覺幻象和音樂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木星和它的四個最大的衛星:當它們的軌道動力學被轉換成節奏、音符和時間流逝的錯覺時,你可能會被你所看到和聽到的東西震驚。要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必須首先打破軌道。伽利略衛星Ganymede, Europa和Io軌道在4:2:1的共振。
  • 中國要搶佔地球低軌道資源和衛星通信頻道資源
    一,地球低軌道資源只有5萬顆衛星數量級的寶貴資源目前馬斯克就計劃發射42000顆。這在五年內就完全能做到。現在他的重型獵鷹火箭馬上啟用,一箭就能發射數百顆衛星,比現在60顆大幾倍。現在他的衛星工廠的每天能夠生產6顆衛星,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產能。
  • 來,小星星帶你走進資源三號衛星家族
    來,小星星帶你走進資源三號衛星家族 2020-07-27 16:56
  • 助力北鬥系統,2035年我國將組建鴻雁星座,搶先獲得軌道頻率
    、中地球軌道和靜止軌道三種,近地軌道就是我們說的低軌,北鬥因為在技術和資金問題,世界上大部分的衛星都在中地球軌道上,而北鬥衛星是處於中高軌道上面,雖然單顆衛星覆蓋的面積越大,但是距離太遠會導致衛星信號變差,在一般情況,為了解決導航衛星的信號問題,會採用地基增強和天基增強兩種方案,也就是建設地面基站
  • 細數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多軌道實現全球覆蓋
    這條軌道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太陽同步軌道(SSO)也稱極近地太陽同步衛星軌道,由於其普遍傾角超過了80度,衛星一次回訪會途經地球兩極點,因此屬於極地軌道。由於地球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正是這樣一顆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衛星網際網路軌道資源稀缺,中國航天如何與國際衛星界大亨競爭?
    雷達波段劃分我國頻率劃分及用途表一顆獵鷹九號大概能承載六十顆星鏈衛星升空不可否認,衛星網際網路與傳統的地面網絡相比有其自身的優勢,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科學家聯盟(usc)的資料庫顯示,地球上發射的在軌衛星有 2666 顆。而地球低軌軌道、頻率資源有限,國際衛星界通常遵循「先佔先得」理念,稀缺的軌道資源已經讓低軌太空進入了競爭模式,那麼我國在競爭激烈的衛星網際網路領域中,該如何追趕呢?
  • 4.2萬顆衛星背後,一場被忽視的太空資源競爭
    儼然落後的資源競爭在馬斯克發射4.2萬顆衛星背後,一場由商業航天公司發起的太空資源爭奪戰正在拉開。這背後,既有個體公司的「神通」,也有整個國家的支持。實際上,衛星頻率或衛星軌道可以說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
  • 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 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作為可以登記註冊低軌道衛星通信頻段、「星座」的國際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以下簡稱「ITU」)正在成為很多企業的「去處」,它們通過申報「星座」位置、頻段等,佔有低軌道衛星資源,通常一家申報的衛星數量便以萬顆計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從頻率維度看低軌寬帶衛星網發展
    這在衛星研製和星座部署、系統階段有比較大的優勢,星鏈很快能部署完成。因此低軌衛星移動系統在產業生態建設上需要有很多革命性的改進,最重要的一點是建立衛星通信的生態,將衛星製造公司、擁有軌道和頻率等資源的通信衛星公司、具有運營資源的電信運營商,衛星通信服務需求方以及風險資本方構建成一個良好的產業閉環。這種產業鏈一體化的生態對於低軌衛星移動通信來說,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建設途徑。
  • 全世界發射了那麼多衛星,地球衛星軌道會有飽和的一天嗎?
    目前人類發射的人造衛星超過5000顆,其中在工作的有2000多顆,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數量是有飽和點的,但是現階段還遠遠達不到飽和,只有一些特殊的軌道成為寶貴空間資源,比如地球同步衛星軌道空間。一顆衛星在地球軌道上運轉時,由於誤差的存在,實際軌道和設計軌道都會存在偏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偏差越來越大,為了保證兩顆衛星不至於相撞,以及頻率互不幹擾,各國在發射衛星時會向國際電聯報備和登記。
  • 菲哭訴中國為何老搶他人衛星軌道?中國用西方制定的規則整哭西方
    我們知道,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是有限的資源,地球就那麼大,可以使用的衛星軌道資源一旦被佔用,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空閒下來,等待其他衛星進入之前預設的軌道,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衛星頻率和地球靜止軌道資源日益成為各國搶佔的對象。
  • 50年前被忽視的一項中國成就:東方紅衛星專業知識,科普給幾億人
    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次日,新華社發布新聞公報,公開衛星數據:衛星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四百三十九公裡,最遠點二千三百八十四公裡,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六十八點五度,繞地球一周一百一十四分鐘。衛星重一百七十三公斤,用二零.零零九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
  • 科學匯|衛星的排兵布陣、星載原子鐘、電磁波頻率……北鬥能夠導航...
    北鬥三號導航系統裡的中圓軌道衛星(MEO)軌道高度約2.1萬公裡,並採用了3個軌道的設計,每個軌道上有9顆衛星。除了27顆MEO,北鬥三號還有5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2.3 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產業生態在全球商業通信衛星發展迅速的今天,提前布局衛星頻率軌道至關重要。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可以解決全球網絡覆蓋和接入的難題,飛機上刷短視頻、撥打視頻電話等應用場景有望藉助低軌道寬帶衛星系統實現,同時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還將為電視直播記者、金融從業者等對時間同步要求嚴格的人群,帶來更便捷的體驗。可以預計的是,低頻段資源需求必將快速持續增長,資源變得日益緊張。
  • 【技術貼】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與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區別
    ----【新朋友】請點擊上方「中國衛通」關注我們【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小編說:每個月我們都會為大家送上精心準備的科普大餐衛星在浩瀚的太空中運行,有其自己的軌道,但軌道形式有多種:1、 按軌道形狀分:有圓形軌道、準圓形軌道和橢圓形軌道;2、 按軌道面與地球赤道面的夾角大小分: a) 零傾角軌道(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運行); b) 傾角軌道極地軌道(衛星圍繞地球兩極運行,其軌道面與赤道面構成90°);
  • 太空「路由器」——為衛星建造的軌道網際網路
    小型衛星的激增產生的一個巨大問題是如何與地面進行通信。近地軌道上的衛星大約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因此它們通常只有大約10分鐘的時間窗口與指定的地面站進行通信。如果衛星無法與該地面站通信(例如,因為它位於地球的另一側),那麼衛星需要發送的任何有價值的數據都不會及時到達地球。
  • 見證WRC-19成果丨WRC-19非對地靜止軌道(non-GSO)衛星星座建立新...
    人造衛星可分為對地靜止軌道(GSO)衛星和非對地靜止軌道(non-GSO)衛星。GSO衛星運行在距離地球36000公裡左右的軌道上,運行軌道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保持一致,從地面上看衛星在赤道上空某處相對地球靜止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