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瑞信研究院14日發布的《CS Gender 3000》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女性董事佔比提高了一倍,美國和亞太的女性高管比例高於歐洲,中國女性財務長比例雖較高,但管理層性別多元化水平提升有限。報告發現,企業決策層女性成員比例與其股價和業績表現之間存在實質的關聯性,女性高管比例較高的企業,現金流投資回報率更高。
該報告調研了56個國家的3000餘家企業,涉及管理職位30000個。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董事會女性成員佔比為20.6%。自2010年以來,該比例提高了近一倍,較之2016年報告發布時的15.3%有進一步提升。但各地區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就整個亞太區而言,董事會多元化水平一直在緩慢提升,2015年至2019年期間,這一比例從11.6%提高到了14.4%。歐洲以平均29.7%的成績在區域排名中領先,這是由於企業監事會在推動解決性別多樣性問題的政策和倡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女性高管比例最高的10個國家中,有7個來自亞太,其中菲律賓(34%)、泰國(28%)和澳大利亞/紐西蘭(25%)一直穩居前三。值得關注的是,印度(8%),韓國(4%)和日本(3%)女性高管比例名列8至10名。
儘管如此,女性高管的增加趨勢在最高行政職位上的溢出效應卻較為有限。在該報告調研企業中,女性執行長(CEO)比例不足5%,女性財務長(CFO)比例不足15%。女性依然被排除在運營核心決策層之外。此外,女性統領著三分之一的「共享服務」職能部門,而80%的IT部門主管由男性擔任。
從全球範圍來看,新加坡和義大利的女性CEO佔比最高,比例達到了15%,緊接著是泰國 (9%)和菲律賓(8%)。亞太區國家的女性CFO比例同樣高於其他地區,其中泰國以42%佔全球女性財務長比例最高的國家。
瑞信的報告發現,董事會多元化水平與公司優異股價表現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而且當我們對各個行業進行同類比較時,董事會多元化水平較高的行業,盈利能力也更強。多元化水平較高的企業與多元化水平較低的企業之間的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利潤率差距能達到229個基點。瑞信獨有的企業業績分析平臺HOLT的數據顯示,女性高管比例較高的企業,其現金流投資回報率會高出2.04%,而隨時間推移出現的波動也較小。從統計數據來看,多元化水平越高,企業「質量」越好。
以財務和股價收益衡量,家族企業通常比非家族企業更勝一籌。而那些表現最為出色的企業,管理團隊中似乎都能看到不少女性高管的身影。這些企業的EBITDA利潤率往往更高,對債務融資的依賴程度更低,且過去十年的現金流回報平均高出400個基點。通過對120家家族企業進行的一項專項調查發現,企業中女性高管佔比越高,對於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以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也會更關注。
瑞信全球主題研究主管Richard Kersley 表示:「了解管理層多元化對於從真正意義上評估職場多元化水平提升帶來的影響及其對股東的特殊意義至關重要。在研究中,我們沒有對其中的因果關係做出任何主觀判斷,而是以數據說話。我們發現性別多元化與企業業績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