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因斯坦討厭資本主義

2020-09-18 溼柴怕烈火


無論生產出多少愛因斯坦的T恤或馬克杯,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都不是資本主義的擁護者。在愛因斯坦的世界觀中,使人類彼此對抗的系統與使人類彼此對抗自然的系統相同。

人們過去通常生活在小團體中,社區會照顧他們的成員。

愛因斯坦寫道: 「當個人或相對較小的團體可以完全自給自足時,時光倒流了,回想起來似乎太荒唐了。」

我們現在是全球經濟的一部分,人們在這裡不斷爭奪食物,住房和工作。

「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意識到自己對社會的依賴。但是,他並沒有把這種依賴當作一種積極資產,有機紐帶,一種保護力量,而是對其自然權利甚至是對自己自然權利的威脅。他的經濟存在。」愛因斯坦說。「在我看來,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無政府狀態是邪惡的真正根源。」

人類自然會相互競爭和合作。但是資本主義鼓勵競爭,不鼓勵合作,破壞社會紐帶。

愛因斯坦繼續說:「所有人類,無論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如何,都在遭受這種惡化的過程。他們不知不覺地囚禁了自己的自私自利,他們感到不安全,孤獨並且被剝奪了天真,簡單和純樸的生活享受。」

資本主義不是生活在支持社區中,而是鼓勵企業領導者掌權並利用其工人謀取利潤。

愛因斯坦寫道:「生產是為了牟利,而不是為了使用。」 「幾乎總是存在「大量失業者……技術進步經常導致更多的失業,而不是減輕所有人的工作負擔」。

學校鼓勵這種不自然的競爭態度。

愛因斯坦寫道:「個人的這種殘廢我認為是資本主義最嚴重的罪惡。我們整個教育系統都遭受著這種罪惡之苦。」 「過分的競爭態度被灌輸給學生,受過訓練的學生崇拜獲得成功的知識,為他未來的職業做準備。」

這個問題不僅限於人類社會。人類錯誤地認為自己與自然脫節了。

愛因斯坦寫道: 「人類是整體的一部分,被我們稱為&39; 。他將自己,思想和感受與其他事物分開。」

這個想法把生活變成了孤獨的鬥爭。

愛因斯坦繼續說:「這種錯覺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監獄,將我們限制在我們的個人慾望和對我們最近的幾個人的感情上。」 「我們的任務必須是通過擴大我們的同情心範圍,使所有的生物和整個大自然都充滿美麗,從而使自己擺脫監獄。」

相關焦點

  • 沙威筆記|資本主義的發展動力學
    雖然貧富差距向來就有,但為什麼資本主義階段的會讓問題顯得更嚴重?馬克思的理由有二:第一,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是資本分配的不平均,由於標準化的生產方式使得每一輪的生產都能擴大資本的累積程度,且生產是持續的,所以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簡言之,生產力的發展擴大了貧富差距,強化了兩者之間的固有地位。
  • 為什麼人人在罵資本主義?剝削勞動人民的真是資本主義嗎?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資本主義是極度可惡的。他們說它關乎貪婪,關乎對於金錢和權力的渴望。而它幫助富人,傷害窮人。這種說法是對的嗎?首先,自由市場不僅在經濟上更優越,它在道德上也比任何其他經濟組織更為優越。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會懲罰一家無法滿足客戶,或沒有做到有效利用資源的企業。希望興旺起來的商業,不管其規模大小,都會受到用錢投票的人們的約束。而且還是它,帝國主義才是那個能夠抵消這個效果的組織。拿美國汽車工業來說,2009年它還在掙扎著生存,為什麼?因為它生產的是無法令足夠多的人滿意的汽車。在自由市場,他們將因此破產。
  • 馬克斯·韋伯逝世百年:為什麼儒家文化不利於產生資本主義?
    韋伯一生基本默默無聞,但其後他的名聲呈幾何級數增長:他開創了一些重要思想,對理解資本主義的運作和未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他認為新教使得資本主義得以發生。與卡爾·馬克思截然不同的是,馬克思提出了資本主義的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科技創造了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系統。而韋伯提出了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是一組理念在事實上創造了資本主義,推動了新生的科技和經濟發展。
  • 人類認識黑洞的歷史:愛因斯坦很討厭它
    很少有人比幫助確立黑洞存在的這個人更討厭黑洞: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方程發表數個月後,德國科學家卡爾?施瓦茲希爾德(Karl Schwarzschild)修訂了愛因斯坦的方程,並得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
  • 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引力」之爭,為什麼愛因斯坦討厭「引力」?
    (其實解釋2往後推理,就會有解釋3,這兩個並不是完全獨立的)所以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引力爭論,其實只不過是牛頓的解釋適用範圍不如愛因斯坦而已,當然這裡說的爭論並非真的在吵架,因為這兩個人時代不一樣。我是百家號《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如果對文章有異議可以留言評論。
  • 什麼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萬惡嗎?
    一、公司是資本主義的基石之一,它應該為利潤而生,為利潤而死;二、公司如純粹行善,也不再是公司,更可能是借行善之名剝奪股東和公眾利益,貪汙腐敗;三、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在一個健全的法制體系下總會顧及自己的名聲,而鮮鋌而走險;至於個人,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更難取信於人,哪怕他胸懷大志,舉止崇高
  • 為什麼《三體》的讀者大多討厭程心,而不是討厭葉文潔?
    至於喜歡誰討厭誰真的太低級了,大劉的每一部小說都有很深的思想內核。他希望讀者看懂的是這個而不是。說到底現在很多作品裡聖母白蓮花的人就好像和智慧謙遜理智半毛錢關係沒有一樣,但給了他們這些卻又因為太過完美而被部分人所反感,反感的原因也許是自卑也許是太不真實。誰知道呢。但一些因為慘痛經歷決定無差別報復或淨化所有人的角色明明也可以說除了目的和無情以外都很完美卻沒人覺得不真實是我沒想到的。
  • 理性主義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顯而易見,他思想的總趨勢就是致力於探究這樣一個問題,即「近代資本主義為什麼僅僅在西方出現,而同時期的東方有資本主義的萌芽卻沒有發展? 」經過反覆的論證,馬克斯·韋伯認為新教倫理滋生於西方民族的宗教改革,而新教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其獨樹一幟的理性思維。這種理性思維是近代資本主義飛速發展的根源所在。
  • 你為什麼討厭整容,聽聽網友怎麼說?
    網友 20歲 女學生 :我可能就是那種人 ,我本身不討厭整容和整容的人,但我討厭整容所帶來的整體社會審美單一吹蒙拐騙的招數讓本來水靈的人變成塑料,一波一波,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告訴你,歐美翹鼻才是美的,歐式大雙才是完美。少女般的蘋果臉才是人上人 ,嘟嘟嘴才是民心所向。
  • 原來為什麼有人討厭香菜
    這說明討厭香菜是有基因基礎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討厭香菜。所以,不喜歡吃香菜並不是挑食、矯情,可能是基因在作怪。科學家發現某一特定的基因導致受體對醛類高度敏感。當然也有其它基因參與其中。慢慢地愛上香菜也是可能的。
  • 卡爾·馬克思如何預測資本主義的衰落?
    馬克思主義者把這種嚴重的蕭條看作是資本主義的終結,這是卡爾·馬克思在19世紀的著作中所預言的。那麼……為什麼他們相信大蕭條已經結束?馬克思如何預測資本主義的終結?理想主義階段是馬克思關注人類的苦難,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結構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以及它如何造成階級鴻溝等。此後,馬克思決定分析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運作方式。正是在這個階段,他以達斯·卡皮塔爾(Das Kapital)之類的經典著作表達了他的一些標誌性短語:「由於資本主義體系最終將遭受的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將造成自己的衰落」。
  • 茶葉與資本主義:中國早期茶葉貿易中的全球資本主義悖論
    什麼是「資本主義「的標誌?按照傳統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的說法,技術的革新以及舊有社會組織的解體,是資本主義騰飛的必要條件。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西方專家將中國視為一個前資本主義社會。他們通常把「資本主義」等同於工業化和發明,等同於燃煤發動機、鋼鐵廠和化學機械工程的進步等引人注目的標誌。這些技術突破區分了「西方」和「其他國家」,正是它們在中國——以及亞洲大部分地區——的缺席,使其成為「前資本主義的」。
  • 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有感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本書是由偉大的馬克思韋伯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家和哲學家,由他來寫的。我特別喜歡他那韋伯其實他以前是德國著名的,海德堡大學出來的那麼後來又做個老師,可以說它在全球思想界的影響。
  •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 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叩其兩端,在大時代中把握「兩個必然」的趨勢  我們說,社會主義不是《封神演義》中的申公豹,非要無端地在人類社會中無事生非,非要無來由地同資本主義爭奪世界。其實,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自己呼喚出來的代替者或繼承者。換句話說,也就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無法在資本主義制度範圍內得到根本解決的產物。
  • 資本主義真的會滅亡嗎?| 檢書125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基本上是道義方面的,他認為資本主義太可惡、太不公正,必須消滅它。資本主義迫使工人與其生產工具分離,與其特殊的人類本質分離,從而容易受到剝削。資本主義把「人類多產的生命」奉獻給了「金錢制度」,犧牲使用價值以獲得交換價值。在這方面,馬克思繼承了亞里斯多德及其中世紀追隨者的傳統,正如理察·亨利·託尼評價的那樣,他是「最後一位經院哲學家」。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罪惡的資本主義真的那麼「罪惡」嗎
    #每日國際視野#思修老師在課上說過這樣一句話:「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因素,如果真的要找關鍵性的條件,那可能就是宗教,即基督教新教,對此,馬克斯·韋伯在他的《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有詳細的闡述」。我也是藉此契機,接觸到了這本書,並馬上被它嚴密的邏輯和新奇的觀點所吸引。
  • 為什麼大家喜歡《三體》的葉文潔,卻討厭程心?
    但是三體的讀者大多討厭聖母一般的程心,卻很喜歡始作俑者的葉文潔。作為一個《三體》粉絲,明人不說暗話,我欣賞葉文潔,很喜歡這個角色。對於程心,我是能理解她,但是也真的討厭她。葉文潔,她承受了太多了,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有跟她一樣的命運,早就恨透整個人類了。
  •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後代沒有繼承愛因斯坦的智商?
    愛因斯坦極其聰明,這一點毋庸置疑,曾有數據顯示愛因斯坦的智商高達160,而普通人大約在100左右,其中的差距簡直是指數級。我們知道,聰明的人,他的後代一般都會繼承他的睿智,哪怕不是全部,也會有一部分,但是為什麼愛因斯坦的後代沒有繼承愛因斯坦的智商?
  • 閻克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誤讀史
    編者按:幾十年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部學術作品在中國被廣泛討論。至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在中國已有13個翻譯版本。值新版《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出版之際,北京世紀文景邀請該書譯者和研究者閻克文以「《新教倫理》的誤讀史」為主題進行了分享。本文根據閻克文在會上發言整理。
  • 遊弋於資本主義溫水中的世界
    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理察·羅賓斯(Richard Robbins)的《資本主義文化與全球問題》,深感當下世界正是那隻遊弋於溫水中的青蛙,它正在快樂地走向死亡。關於資本主義之實質,多年前讀過法國米歇爾·博德(Michl Beaud)的《資本主義史》(涉及時間到1980年為止),行文簡練,概括準確,不過視野局限於經濟學,難以給人以更多的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