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器為什麼叫「天問」?
「天問」出自屈原長詩《天問》,這是一首四字長詩,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
其中,許多問題關乎宇宙,屈原對太陽月亮升起落下,到日月星辰形態位置,都發出了追問。
兩千多年前,遙遠的古人對天地自然發出追問,兩千多年後,火星探測器升空,它叫「天問」,帶著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對自然的探索升空,太浪漫了吧!
除了「天問」,中國航天,還有許多浪漫的名字,連接著過去和未來,浪漫得不要不要的。
神舟:神奇的天河之舟
神舟號載人航天飛船作為貨真價實的「中國第一船」,出道即巔峰,所以有一個好名字是尤為重要的事情。
它包含著兩層寓意。首先「神舟」字面上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這一點就非常符合它的「船設」。
其次呢,這個名字是「神州」的諧音,赤縣神州大家都知道吧,類似於華夏,是中國的一個別稱。神舟飛船意為代表著中國探索宇宙,喻意超好有沒有。
並且,「神舟」同時又有神氣、神採飛揚之意,承載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從小到大我都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這個上古時代的神話故事最早被記錄在《淮南子》等書中。
可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在字裡行間還埋藏著古人對於星辰的崇拜和嚮往。
現在我們有能力了,先人們想奔的月,我們來完成!
2004年1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了繞月探測工程。這項工程的名字,就叫做「嫦娥工程」。
我們的嫦娥四號雖然不如故事中的那般飄然飛仙,但仍然給祖先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鵲橋」相會
嫦娥四號發射的任務是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但月球怎麼說也是個胖大個兒,巨大的身子完全擋住了地球和月背探測器之間的通信和數據傳輸。
「那天我們的距離多麼近,卻又那麼遠,像牛郎與織女在天河兩岸乾瞪眼卻不能伸手擁抱一樣遠。」
怎麼辦?那就先給這對「苦命鴛鴦」把鵲橋搭好!於是便在嫦娥四號探測器升空之前,先發射了一顆為它提供通信支持的中繼星,而這顆中繼星,就順理成章的被命名為「鵲橋」。
怎麼說呢!就還……挺浪漫的,看個航天工程也能被餵到狗糧我真的沒想到。
月中何有,「玉兔」搗藥
既然都有了「嫦娥」,那必然少不了她的可愛小跟班--玉兔。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玉兔原本就是居住在月球上的神獸,主要負責月宮中搗藥,因此在為我國首臺月球探測車徵名時,「玉兔」以壓倒性地65萬票取得第一。
「北鬥」指路
北鬥七星,在上古時期就被古人用來判斷方向、確定季節、知曉時辰,到現在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只要在天空中看到北鬥七星,就能找到永遠處於正北方向上的北極星。先人們用北鬥來指引漫漫長路上前進的方向,現在中國人仍然將用以「北鬥」為名的衛星定位系統實現定位導航。
「悟空」火眼金睛
說起悟空,腦海裡馬上就出現了一個騰雲駕霧的孫大聖形象。但是我們現在說的「悟空」,指的是我國的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叫「悟空」這個名字,一方面是因為它具有和大聖一樣的火眼金睛,能在茫茫無際的宇宙中「看見」暗物質。另一方面是這個名字還帶有「領悟、探索太空」的含義。
妙啊~真是妙蛙種子吃著妙脆角進了米奇妙妙屋,妙到家了!
墨子號,量子通信「天地網」
墨子號是我國研製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的發射升空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首個實現衛星與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
墨子號量子衛星模型
用古代科學家「墨子」的名字給它命名,是因為墨子最早通過小孔成像實驗證實了光的直線傳播,並且他還提出過某種意義上的粒子論,為現在的量子通訊發展夯實了基礎。
同宿「望舒」,參轡「羲和」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給新發現的系外星系命名的方式都很簡單粗暴,大部分都是數字和字母組成的編號,顯得非常「直男」。
所以IAU(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就組了一個全球的局,給每個國家提供了一個命名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機會。
分配給咱們命名的是圍繞K巨星HD173416運行的類木巨行星HD173416b。
這可樂壞了一群愛起名字的天文愛好者們。在67份有效的名字提案裡,最終確定了「望舒」和「羲和」這兩個極具民族特色的名字。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羲和」是太陽女神,同時也被大家認為是古時最早的天文學家和曆法制定者。「望舒」在故事中是一名為月亮駕車的女神,也被當做月神。
用這兩個天界之神來命名,非常有中國味道。
「天宮」、「神州」、「嫦娥」
這些取自古代神話的名字
承載著古人未竟的夢想與期待
寄託著我們當下的希望與祝福
願展翅如鯤鵬,入海似蛟龍
願光明和方向與你常相伴
願鴻雁傳書,永不失聯
航空航天人背負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夢想
凝望星空
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