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獲1角3分獎勵,卻被嫌棄20多年

2020-12-05 騰訊網

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無論幹啥,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勢必會有些特殊優待,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然而,第一個發現秦陵兵馬俑的人卻是個例外,雖說他一個鋤頭挖出了震驚世界的偉大奇蹟,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白眼,他沒有做錯什麼,甚至還拒絕了物質獎勵,可是為何他會遭遇如此「厄運」呢?

1974年春天,陝西地區久旱無雨,驪山腳下西楊村的村民愁白了頭,若天氣再這麼晴朗下去,莊稼保準會旱死。於是,大傢伙一合計,決定挖井取水,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一門手藝,怎麼說也不能生疏了不是?幾天後,生產隊隊長楊培彥振臂一呼,鄉親們紛紛扛著鋤頭出來了,他們來到村南的砂石灘,選定了幾處挖井地點之後,他們便三五人為一組分散開來,不知疲倦地幹了起來。

在這些人之中,幹活最賣力無疑是楊志發兩兄弟,他們年輕力壯,總想為村裡幹點實事。到了中午,楊志發已經挖了近兩米,出來幹活的村民相繼回家吃飯,唯有楊志發幾人還沒走。突然,楊志發挖到了一個堅硬的土層,他幾鋤頭下去都沒鑿開。其他幾個人見狀,馬上拿工具上前幫忙,在眾人合力下,這個原本堅固無比的硬土層終於被鑿透,而掩埋在下面的寶貝,也將在幾天後正式面世。

3月29日,村民們繼續挖井大業,楊志發又來到了之前的大坑,奮力揮起手中的鋤頭。挖到4、5米的時候,楊志發發現了不對勁,因為他挖出了半截泥人,黑頭髮白皮膚紅嘴唇的,和真人極為相似。不久之後,泥人身上的顏色消失了,楊志發虎軀一震,「鬧鬼」二字瞬間在他腦海中升騰而起。當時,見到這一幕的村民並不在少數,他們擔心這是個「不祥徵兆」,於是一鬨而散,各回各家了。

楊志發回家後與妻子說起了這件事,妻子在當地一所小學教書,算是少有的文化人,在她看來,泥人非但不是什麼不祥徵兆,反而很可能是古文物。於是,楊志發在妻子的敦促下回到了泥人坑,他取下其中一部分,找上了當地的文物部門。不出意外,楊志發獲得了表彰,他得到了30元的物質獎勵,而文物部門也很快派出人手前往調查。

不過,楊志發的覺悟卻很高,他把30元直接轉交給了生產隊,被記上了5個工分,相當於1角3分錢。不久之後,秦陵兵馬俑的消息傳了出來,立下首功的楊志發被大家稱為「楊一钁」,他的名字很快就傳了出去。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由於當地要擴大挖掘,並建立秦俑博物館,所以西楊村不得不搬到更遠的地方,而原本被奉為英雄的楊志發也成為了村民的洩憤對象,他遭了20多年的白眼,並被迫把家搬到村子的角落。

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來中國參觀兵馬俑,他點名要見第一個發現兵馬俑的人——楊志發。就這樣,楊志發的人生迎來了轉折,他不但給柯林頓籤了名字,還被讚揚了一番。就這樣,楊志發重新走進了大眾視野,他被任命為博物館榮譽館長,身份地位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刻,楊志發終於能夠揚眉吐氣,他不再是村裡的罪人,而是一個徹底的英雄。

相關焦點

  • 英國作家稱發現兵馬俑數字密碼(組圖)
    ……」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儘管已經面世30多年,但仍有許多秘密存疑。這些秘密也吸引了一位英國人。這位名叫摩利斯科特羅的英國作家,寫了一本叫《秦俑密碼》的書,對秦俑之謎給出了迄今最大膽、也最具想像力的分析。
  • 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制而成?專家將裂開的兵馬俑拿去檢測,真相大白
    引言2008年9月2日,一部由李連杰主演的《木乃伊3:龍帝之墓》上映以後,迅速引起國內觀眾的關注和討論。電影中,龍帝一聲令下,成百上千的兵馬俑從地層中拔土而起、氣勢如虹,給人以極大的震懾,秦始皇的千軍萬馬真的復活了一般。後人將秦始皇定義為「暴君」,是從他的一生的所作所為來定義的。
  • 西方學者:古希臘人指導製作了兵馬俑!中國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在這一部紀錄片中,觀點就更鮮明了,幾乎認定是古希臘人指導秦人製作了兵馬俑!為了證明這一觀點,這一部紀錄片還提到:在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一顆可能是西方白人的頭骨,由此推測很可能是古希臘人教會中國人製作兵馬俑!
  • 兵馬俑揭秘:你不知道的兵馬俑黑科技!
    秦軍的戰鬥力之所以能掃平六國,除了得益於制度和戰略優勢,還與精良的武器裝備密不可分。熟讀古代史的朋友們都知道,秦國的武器生產採取責任制,工匠要把名字刻在武器上,所以產品規格統一、質量過硬。不僅如此,秦人的劍更修長,在短兵相接時更易擊中敵人。
  • 《木乃伊3》不得不說,讓兵馬俑復活是個不錯的點子
    特別是考慮到《木乃伊3》將在《印第安納瓊斯4》之後上映,墜機不是件好事。因此,選擇復活兵馬俑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舉措。另一方面,從國內電影票房的歷史來看,秦始皇近年來的電影票房相當不錯。很明顯,秦始皇地宮對中國人(甚至泛亞人)有很強的吸引力,這在票房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木乃伊3的票房在香港和臺灣(不壞在日本)已經一路上升,勢頭已經超過蝙蝠俠:黑暗騎士在美國票房的同時。恐怕兵馬俑和秦始皇也要感謝李連杰可以預見,人民群眾對秦始皇及其地下皇宮的熱情,將再次推動國內票房,實現1億元以上應該不是問題。
  • 金口河:白蠟種蟲示範基地獲國家獎勵20萬
    近日,筆者獲悉「『樂山市金口河區白蠟種蟲生產科普示範基地』 (以下簡稱『基地』)獲國家2013年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獎補單位。」根據相關規定,該基地將獲中國科協、財政部獎勵20萬元。    「基地」位於生產白蠟種蟲有100年多年歷史的金河鎮黎明村。1990年至2007年,該村白蠟種蟲產量降至歷史「冰點」。為扭轉「靠天吃飯」的生產模式,重拾農民生產信心,2008年6月,區科協以該村1200餘畝白蠟種蟲為「基地」,聯繫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研究所等相關科研單位,對白蠟種蟲生態環境,地域選種,種蟲放養、採收、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基地」實踐。
  • 世界第七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秦始皇陵兵馬俑
    而這歷時39年建成的陵墓,經過二千多年的塵封后,終於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人們所發現,裡面的奇珍異寶多不勝數,設計之精巧讓人嘆為觀止,其中最讓人不可思異的當屬兵馬俑了。秦兵馬俑具體體現了「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殊特,坑內的陶塑藝術作品完全是仿製的秦宿衛軍。它的發現被譽為「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
  • 四川"超級"女院士:掌握60餘項專利,攻克世界難題,再獲20萬重大獎勵!
    11月3日,2020年何梁何利獎名單出爐,鍾南山院士和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2人獲獎。獲獎人中,男性47人,女性5人。畢業於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獲工學學士(1982年1月)、碩士(1984年6月)、博士(1989年6月)學位。1989年12月—1992年3月加拿大Laval大學高分子科學工程中心博士後。201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秦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兵馬俑被損盜多日才發現 不可原諒
    據美國聯邦調查局近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一名美國男子去年底從費城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展出的一個兵馬俑上折斷並盜走一根拇指。目前,被盜拇指已被找回,涉事男子被逮捕後保釋,將面臨審判。  美國紐約羅斯李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律師今日接受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1987年當時他作為隨團翻譯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吳永琪先生帶著兵馬俑,曾到美國的費城展覽。聽聞此次的兵馬俑在美費城展覽被盜指事件後,孫瀾濤向記者轉述了吳永琪先生對此事的看法。吳永琪先生表示,不論國內外,凡做展覽,前提是絕對安全。
  • 秦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但有一怪異現象,至今讓人無法解釋!
    中國有著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其中誕生過很多王朝,也出現過很多皇帝,在這些帝王裡面,恐怕只有秦始皇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人物,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奠定了中國於後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不僅對中國影響很大,而且對世界也有很大的影響。
  • 秦兵馬俑銅劍發現鍍鉻,引發世界爭議,臺媒:記憶合金無解
    秦始皇兵馬俑自1974年3月被發現,同年7月正式開始考古發掘,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46年,但圍繞在兵馬俑身上的謎團卻隨著發掘的推進而越來越多。當然,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青銅劍的出土。考古專家在清理兵馬俑一號坑11號過洞時,發現了一把被倒塌的陶俑壓在身下的青銅劍,劍身已經彎曲成45度,但當考古隊把重達150公斤的兵馬俑挪開後,青銅劍奇蹟般地恢復平直了。
  • 兵馬俑發現「黑科技」,遠勝於美國專利,專家:現代科學無解
    秦始皇嬴政,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這是李贄對他的評價,可見秦始皇地位之高,影響之深遠。秦始皇陵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的帝王陵墓,其陪葬品兵馬俑更是聞名於世界。
  • 第二套人民幣(1.2.5分、1.2.5角、1.2.3.5.10元)介紹
    第二套人民幣(1-2-5分、1-2-5角、1-2-3-5-10元)介紹發時間及退出時間、工藝水平第二套紙幣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於1964年5月15日完全退出了流通領域,第二套人民幣紙幣的流通時間約10年左右,完成了其特定的歷史使命。作為一種特殊又鮮明的時代遺物,其藝術特色和文物品質註定它賦有了其他職能—強勢且穩定的投資收藏品。
  • 兵馬俑一摻合老外,就會產生奇特的化學反應?
    /YouTube 當被遊客發現後,安保人員要求他趕緊撤離,他僅僅保持沉默。最後,安保人員只好把他當作「真兵馬俑」強行帶走。,一直延續至今,也影響了歐洲人對兵馬俑的印象。這在美國電影《木乃伊3》也找到了蹤跡。在電影《木乃伊3》開頭幾分鐘中,渴望探訪兵馬俑陵墓的冒險家眼中的兵馬俑——壯觀、美麗,但也危險重重。
  • 真拿獎,有市民抓到5隻錐蝽送實驗室獲獎勵 懸賞捉蟲只為研究
    廣西發抓蟲懸賞令,捕獲一隻獎勵20元》的新聞,引發廣大市民的關注。這不,市民鄧先生當天就徒手抓到了5隻錐蝽,並送到自治區疾控中心的實驗室,領到了100元獎勵,成為報導出來後首位獲獎市民。昨日上午,看了報導後,鄧先生拿了一隻空礦泉水瓶來到自家一樓的雜物房,從堆放的木頭中捉到了5隻錐蝽。隨後,他騎電動車趕到區疾控中心,將5隻錐蝽交給了寄生蟲病防制所石雲良博士。
  •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原標題:發明藍光LED燈 3人獲物理諾獎    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俗稱LED,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超300萬人次觀看 聽「兵馬俑醫生」聊如何讓國寶「復活」
    張天柱介紹他的兵馬俑專題圖片展。(記者 尚洪濤 攝)跟著專家看兵馬俑、銅車馬,了解攝影師如何給兵馬俑拍「身份證」,弄清兵馬俑的修復過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可不是件容易事。不過,19日舉行的「秦人秦風秦文化」大型直播活動卻讓很多人實現了這個願望。現場,兵馬俑修復專家詳細解讀兵馬俑修復過程、著名文物攝影師講述如何用鏡頭展示兵馬俑的細節等精彩場面讓全國網友大飽眼福。據不完全統計,收看本次直播活動的觀眾超過300萬人次,數以千計的網友留言稱讚本次活動讓大家受益匪淺。
  • 「中國諾獎」公布 科學家盧煜明和薛其坤各獲100萬美元獎勵
    與此同時,來自清華大學的教授薛其坤獲得了物理科學獎,他在物質界面發現了高溫超導電性,同時還發現了量子化反常霍爾效應,這種效應是在低溫下導體中出現的罕見的電子有序運動現象,研究者薛其坤進行的這項研究屬於拓撲絕緣體研究的新興領域;兩位研究者均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獎勵。
  • 一年級數學,最難的元角分測試捲來了,能得多少分?
    另外,元、角、分三種不同的單位,也容易讓一年級小學生懵圈。因此,老師力求在課堂上多講幾遍,希望一年級小同學能夠接受。下面,就以一份單元測試卷為例,來看看一位一年級小同學,能考多少分吧?第一大題第2小題,出現了錯題:10元能換10張1元的,這是正確的。
  • 妻子嫌他打呼要分床睡,男子花1750元買止鼾器:結果更嫌棄了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小魚社會說,我們都知道夫妻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甚至隨著歲月的流逝很多夫妻之間的關係比跟父母還要親近,夫妻二人自組成新的家庭起就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但是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身體健康是不同的,有些人剛組成家庭以後都要經歷一段漫長的磨合期,逐漸適應並接受對方的缺點,但是有一些缺點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