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

2020-12-06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幾句簡單的歌詞,道盡家與國的聯繫。中國人重視家,忠於國,家國情懷自古便紮根在每一個人內心深處。中國象形文字是表意的,每個文字都講述著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從「家、國」二字說起,感受中國文化中的家國情懷。

家,甲骨文字形就像是一隻豬居於屋舍之中。上半部分是房屋的象形,古代的豬舍與房屋相似,下半部分則是「豕」,即豬。

什麼是家?家就是上有屋遮頂,屋下養頭豬。在中國人心中,家就是這麼一個穩定的住所,可以容身,有產業可以生存。因為穩定,所以有依戀,有溫馨。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中國的節日,向來和家有關。比如春節團圓,過年回家,以家門團聚作為一年的終點和新一年的起點;中秋節,更直接被稱為「團圓節」——一家人圍坐一堂,吃月餅賞月,這樣的幸福,古今皆然。

再看「國」字。國,始見於西周金文,左邊是一個方框,表示一片土地,右邊是戈,表示以兵戈來保衛這片土地;後在表示「國土」的「口」外邊加了「國界」,仍表達以「戈」衛「國」的意思。到了小篆時期,在「或」之外又加了一個方框,仍表示國界、疆域。

歷史上,經歷了太多戰亂和災害的中國人深知保家衛國、捍衛疆土的重要性。「國」的字形演變,說的是國家有疆界,需要防衛力量,在邊界線上,有戰士守衛,國家才能安定,敵人才不敢進犯——對於古人而言,國,就是需要用生命守護的那一片土地。

由己而家,由家而國,是中國人的精神譜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將個人、家庭與國家、天下聯繫起來,從一個更廣大的角度去思考立家立國的根本。因為感念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的同頻共振,我們主動融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感為一體,既重視親情更心懷天下,既講究孝悌更倡導盡忠,於是有了烙印在嶽飛背上的「精忠報國」,有了楊家將一門忠烈。中國人的家國情懷,與其說是心靈感觸,毋寧說是生命自覺與家教傳承。那種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壯懷,那種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就來自那個叫做「家」的人生開始的地方。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處處彰顯著我們這個民族對於家的堅守、對於國的熱愛。從《禮記》的「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到顧憲成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從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從陸遊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到于謙的「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家國情懷深植於中國人心田中,歲月深長,情感深邃。

唐詩中,尤以邊塞詩將這種感情表達得最為淋漓盡致。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大漠邊關,外敵環伺,是否該有戰士去浴血守衛?當然應該。一朝徵戰,就可能遭遇葬身沙場的有去無回,而戍守邊疆、衝戰烽火的人就因此減少了嗎?沒有。一代又一代的男兒們,作別家鄉的楊柳、告別親人的陪伴,冒著此生不還的危險為國盡職一方。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對家與國的愛,在他們身上交融:他們胸中懷抱的壯志,是在沙場對決時擊退敵軍、捍衛國土;而心底長存的柔情,是在戰爭結束後重返故鄉、共享天倫。他們堅毅的鬥志比任何封鎖線上的關卡都更有氣吞萬裡的氣勢,然而每當東升的月亮引領他們的視線回望家鄉、每當橫吹的笛曲牽出他們夜月下的故園情,巍然如山的他們,也會思念起在故鄉高樓上跨越萬水千山、與他們遙遙相望的父母妻兒。那思念如楊柳岸的曉風,悠悠地吹進心坎裡,吹拂出無盡的鄉愁。

這種情感,穿越千年,始終不渝。

「親愛的夫人鈞:同志們曾說世上惟有家鈞好,今日裡才覺你是幗國賢。我一生無愁無淚無私念,你切莫悲悲悽悽淚漣漣。張眼望,這人世,幾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拋頭顱、灑熱血,明翰早已視等閒……」這是1928年3月18日,革命志士夏明翰因叛徒出賣被捕後,在獄中給妻子鄭家鈞寫的一封催人淚下的家書。寫完後,年僅28歲的他用嘴唇和著鮮血,在信上留下一個吻印。兩天後,夏明翰為革命英勇就義。

1935年,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的趙一曼在與日軍戰鬥中受傷被俘,被折磨得白骨遍露、血肉模糊但至死不屈。在開往刑場的列車上,她給自己年幼的兒子連寫兩封遺書:「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敢於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把「小愛」升華為「大愛」, 犧牲個人和家人的幸福,用鮮血和生命去踐行自己的信仰與追求,才有了70年前天安門城樓上那聲盪氣迴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心底的家,讓人溫暖、柔軟;肩上的國,讓人勇敢,堅定。愛家更愛國,這份剛柔並濟,託舉出了中華兒女的鐵骨柔腸。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實現民族復興之所以成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離不開根植於民族文化血脈深處的家國情懷。

作家路遙曾寫道:

「祖國是什麼?她是山,是海,是森林,是草地,是村莊,是城市,是莽莽無垠的沙漠,是綿延起伏的丘陵。

祖國是什麼?她是炊煙,是鴿哨,是端午的龍舟,是中秋的火把,是情人在木柵欄後的熱烈親吻,是嬰兒在搖籃裡咿咿呀呀的呼喚,是母親在平底鍋上烙出的煎餅,是父親在遠行時的殷殷叮嚀……」

近則身家,遠則天下,一近一遠,構築了中國人的精神天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H5製作 張寒)

相關焦點

  •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一名船老大回憶,剛上島時,膀大腰圓的王繼才「嘿」地一聲,把偌大一筐魚一下子就端到船下。船老大驚訝地說:「你守什麼島啊?跟我幹吧!」是啊,「龍王只翻一個身,海水倒退三萬丈」,灌河入海口百裡灘涂,蘆蕩茫茫,水鳥翔集,魚肥蝦美,是個聚寶盆。灌河也被稱為「中國的萊茵河」「蘇北的黃浦江」,是個流銀淌金的好地方。
  • led吸頂燈,一盞燈,一個家
    如果說,在鄉村,家是晚飯式房頂升起的縷縷炊煙,那麼在城市,家就是夜晚下班時,有著燈光亮起的那扇窗。因此,燈在人們的心裡,不僅是用來照明,更是指引著家的方向。而led吸頂燈,就是這眾多盞燈中的一種。在現代家居裝修中,燈具是必不可少的電器之一,白天人們可以利用自然光線來照明,到了晚上,燈具的實用性就凸顯出來了。
  • 全國無數家合成樹脂瓦廠家,你要找的應該是這樣的廠家
    全國無數家合成樹脂瓦廠家,你要找的應隨著市區市場的飽和,合成樹脂瓦廠家開始市場下沉,將目標瞄向村鎮等地區。以前,我們的爺爺奶奶甚至是父母那一輩住的都是茅草房,每到颳風下雨天,感覺就是外面下大雨家裡下小雨。
  • 開學第一課 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從各種形式演繹《我和我的祖國》,以相片為媒回顧國家發展,到了解《祭侄文稿》的故事,成都孩子們2019年的第一課要學習: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如何提高「身」的修為,就談到了教育。作為教育者,立德樹人是天職,家國情懷是責任,要盡全力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正其根、立其魂、長其志,要把家國情懷種在孩子心裡。  這課怎麼上?
  • 家國情懷是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知識分子心繫國家命運、思索民族未來、憂慮人民疾苦,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在這一「築夢圓夢」偉大歷史進程中,知識分子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可或缺。
  •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
    餘英時先生在《士與中國傳統文化》一書中認為: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獨特的現象。要正確理解「士」的內涵,可以把它跟近代西方的「知識分子」這個概念進行比較。「知識分子」的傳統淵源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希臘哲學的「理性」傳統,二是基督教的「救世」精神。
  • 一種可以盆栽的植物,俗稱「瓦上花」,如你家房頂上有,恭喜了
    一種可以盆栽的植物,俗稱「瓦上花」,如你家房頂上有,恭喜了。各位讀者,大家好,歡迎收看百味生活坊1109期盆栽花卉資訊!本期盆栽花卉資訊為大家分享的是「一種可以盆栽的植物,俗稱「瓦上花」,如你家房頂上有,恭喜了。」
  • 陽臺吸頂燈一般多少瓦 陽臺吸頂燈怎麼安裝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陽臺吸頂燈一般多少瓦,順便來說說陽臺吸頂燈怎麼安裝以及陽臺吸頂燈壞了如何更換,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一、陽臺吸頂燈一般多少瓦吸頂燈是陽臺常見的燈具類型,主要是因為它的外觀好看,同時照明效果也不錯。關於陽臺吸頂燈的功率怎麼選擇,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下面就來看看陽臺吸頂燈一般多少瓦。
  • 中國是世界唯一,歷經兩千年的大一統國度,家國情懷鑄就奇蹟
    另外一處是印度半島,那就更慘了,那時,印度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在那片土地上,有無數種族、部族、語言、宗教、文化,彼此既不認同,更談不上統一。等級森嚴的種性制度,就是不斷被外族入侵的結果,原住民輪為最下一級。
  • 農村廚房房頂蓋什麼瓦好?
    說到廚房,不論家有多富貴,或是家有多貧窮,這個做飯吃飯的地方,那是絕對不能少的,只是廚房的配製不同罷了。今天不和大家說廚房裡的裝修,就和大家聊一聊,在農村廚房頂上,用什麼瓦最好?城市裡的廚房,牆上都是瓷磚貼上頂、屋頂刷的大白、吸油煙機,管道煤氣等等,說到這些,想想做飯都是一種享受。而農村的廚房,條件好一點的,就把廚房裝修得好點,土灶臺有些人家還是會有,不過會把煙囪做到屋外,不過炒菜的油煙,還是會停在廚房裡。廚房用什麼瓦能解決這個問題?
  • 宜賓南溪:塗安華之家獲「全國書香之家」殊榮
    不僅如此,他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有時間就看書學習。   「15歲的時候,我的大哥到了成家的年紀,家裡窮沒有錢繼續給我交學費,我便輟學跟著父親在蔬菜公司裡打工,想著將來父親退休了我還能頂替他的工作。」塗安華說,輟學後,老師也來找過他談話,說他是塊讀書的料,中途退學太可惜了,但是那個時候家裡太窮,根本沒有辦法,只能離開學校。
  • 雷射在我手上 家國在我心中 他和團隊讓世界最強光從張江射出
    大家買來飲料想簡單慶祝,一個年輕人抱歉地看了看大家,說了句「我媽媽病了」就匆匆離去。項目負責人李儒新院士給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SULF)取了個詩意的名字:羲和。這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生下十個太陽的女神。10拍瓦雷射脈衝聚焦產生的光強,恰好相當於10個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總功率,匯聚在一根頭髮絲上。
  • 中國人價值認同的演進 —— 從家國天下到新天下主義
    大家身邊,如果有關心國家大事,秉承一定程度上國家主義立場的朋友,我們往往對其的評價,會說這個人有「家國情懷」。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家國情懷」?中國人關於家國和天下的觀念跟西方人有哪些不同?這些觀念在中西方所共同面對的現代化轉型進程之中,又經歷了怎樣的演化與變遷?
  •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的家國情懷
    「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媒體行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媒體行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大眾網·海報新聞威海7月31日訊(記者 蘇凱南) 7月31日上午,「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媒體行走進郭永懷事跡陳列館,近距離聆聽和感受「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無私奉獻、以身許國」的家國情懷
  • 面試官:兩個口讀呂,三個口是品,八個口是什麼字?小夥機智回答
    找工作都要通過面試,這是企業了解求職者的第一步,也是求職者對公司的市調,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對於人才的渴望,就像是在沙漠中需要水一樣,但這並不意味著就那麼容易通過。圖片來自網絡陳小春是我的鄰居,畢業已經好幾年了,在一家貿易公司做經理,但因為一個重大的失誤,公司要將他開除,這對於剛成家的他來說是很大的困難
  • 新時代奮鬥者 | 「雷射在手 家國在胸」,他和團隊輸出世界最強光
    三年前10月的一個夜裡,位於浦東張江的超強超短雷射實驗室裡傳出陣陣歡呼: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的研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實現了10拍瓦雷射放大輸出,成為目前人類已知的最高光強。大家買來飲料想簡單慶祝,一個年輕人抱歉地看了看大家,說了句「我媽媽病了」就匆匆離去。
  • 一隻鳥飛到哪都是樹 兩隻鳥飛到哪都是家
    家是什麼?家是狗窩,家是豬窩……家是什麼?家是樹上的那一個喜鵲窩!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是孤寂的孤單,一家人走到哪裡,都是幸福的港灣……這就像鳥兒一樣,一隻鳥,飛到哪裡,都是樹;兩隻鳥,飛到什麼地方,都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