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可作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潛在抑制劑

2021-02-12 安徽省先鋒製藥有限公司

[1]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007/s11427-020-1637-5 

[2]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12-7

[3]Tissue distribution of ACE2 protein,the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SARS coronavirus. A first step in understanding SARS pathogenesis.  https://doi.org/10.1002/path.1570

[4]Potential natural compounds for preventing 2019-nCoV infection; Preprints (www.preprints.org)  |  NOT PEER-REVIEWED  |  Posted: 30 January 2020

[5]The management of coronavirus infection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ARS; doi:10.1093/jac/dkn243

[6]田庚善;甘草酸苷治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值得深入研究; 中國藥房;2003.

[7]吳小林;甘草酸對SARS冠狀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03年第6期 .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評述文章介紹針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藥物選擇
    2020年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最近在中國武漢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鑑定出以來,它迅速在人群中傳播。截至2020年2月10日,在四大洲的25個國家已報導了2019-nCoV病例,已確診病例超過40000例,估計死亡風險約為2%。
  • Nature子刊評述文章介紹針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
    2020年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最近在中國武漢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鑑定出以來,它迅速在人群中傳播。截至2020年2月10日,在四大洲的25個國家已報導了2019-nCoV病例,已確診病例超過40000例,估計死亡風險約為2%。
  • 消化系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
    這些發現表明,消化系統和呼吸道可能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摘要(Abstract)自從2019年12月起,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新冠狀病毒,2019-nCov)在中國湖北省最大省份之一——武漢,引起了肺炎的爆發,並引起了對公共衛生事件的重大關注。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2019-nCoV)的結合域和新型潛在的藥物靶點。此外,研究者還對2019-nCoV表面糖蛋白的位點進行預測後發現,某些核心的胺基酸或有望成為開發抵禦2019-nCoV潛在新型藥物靶點。現有藥物或可有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doi:10.1016/j.ijid.2020.02.018一個歐洲研究聯盟表示,已經批准的藥物可能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關鍵。他們的發現已經作為預先證據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 【大力推薦】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利用非典冠狀病毒受體ACE2與...
    摘要:一種新型高致病性冠狀病毒2019-nCoV在中國的出現以及其在國內外的迅速傳播,構成了全球性的衛生緊急狀況。冠狀病毒利用其刺突蛋白選擇並進入靶細胞,深入了解nCoV-2019刺突的進入可能有助於評估其全球流行的可能性並揭示治療靶點。
  • 世衛組織:新型冠狀病毒官方宣傳片(視頻+文字中英文)
    Investigations found that it was caused by a previously unknown virus – now named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年12月,中國出現了一批肺炎病例。調查發現,它是由一種以前未知的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現在被命名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7期)
    同一天,負責分類和命名病毒的的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該研究小組已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導致2002-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變種。
  • 中文版專題開放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引言—冠狀病毒是重要的人類和動物病原體。2019年末,一種目前命名為2019-nCoV的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引起了肺炎病例聚集。2019-nCoV受體結合基因區域的表觀結構與SARS冠狀病毒非常類似,有人推測這兩種病毒利用相同受體進入細胞。MERS病毒是另一種β屬冠狀病毒,與2019-nCoV的親緣關係更遠[16,17]。2019-nCoV的RNA序列與兩種蝙蝠冠狀病毒最相似,故蝙蝠很可能是其主要來源;尚不明確2019-nCoV是直接從蝙蝠傳播到人類,還是通過其他一些機制(如藉助中間宿主)傳播[18]。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6期)
    同一天,負責分類和命名病毒的的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該研究小組已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導致2002-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變種。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9期)
    同一天,負責分類和命名病毒的的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該研究小組已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導致2002-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變種。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8期)
    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大多數2019-nCoV肺炎患者的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到目前為止,一些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肺炎,肺水腫,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2020年2月11日,世衛組織將這種疾病病重命名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
  • 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檢驗君上周整理過一期並與大家分享。今天,《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研究動態,第二彈》來襲!表明這兩種藥物在低濃度下可有效阻斷 2019-nCoV感染。 研究人員建議接下來對感染2019-nCoV的患者中進行評估。 新型冠狀病毒中間宿主或不止蝙蝠 該研究引入了VHP(病毒宿主預測)算法來預測病毒的潛在宿主。
  • .& Microbe期刊發文揭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基因組...
    2020年2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它是最近於2019年12月初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開始的肺炎疫情的罪魁禍首。這次疫情與一家大型的海鮮和動物市場有關,目前正在開展調查以確定這種病毒感染的來源。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通過日本...
    格隆匯4月1日丨華大基因(300676.SZ)公布,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大生物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於近日取得了由日本PMDA(中文譯名: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機構)籤發的《體外診斷產品生產銷售承認書》(即日本PMDA認證)。
  • 美康生物:建立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檢查試劑盒的檢測體系...
    美康生物:建立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檢查試劑盒的檢測體系 目前該檢測試劑盒正處於臨床驗證階段 2020-01-31 17:15:53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 達安基因(002030.SZ):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
    格隆匯5月15日丨達安基因(002030.SZ)公布,公司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英文全稱「Detection Kit for 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RNA(PCR-Fluorescence Probing
  • BioRxiv已有8篇論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整理丨BioArt編輯部2020年1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布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2019-nCoV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推測2019-nCoV或來源於蝙蝠(詳見:特別報導 | 相似度96%,石正麗團隊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該論文引起了廣泛關注。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放射檢查方案與感染防控專家...
    本刊訊2月2日,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傳染病影像技術專業委員會專家共識協作組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放射檢查方案與感染防控專家共識
  • 2019-nCoV潛在的T細胞與B細胞抗原表位
    而疫苗的出現使得一大批瘟神偃旗息鼓,灰頭土臉逃出歷史長河。2019-nCoV出現之後,科學家們對於其疫苗的研發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負責免疫的T細胞以及B細胞對於抗原的識別都依賴於抗原的抗原表位(Epitopes),因此對於2019-nCoV潛在的T細胞與B細胞的抗原表位進行研究,無疑將為開發更有效的疫苗並鑑定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ies)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
  • 2019年中國肺炎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
    ·此論文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福院士作為通訊作者,系統地向學界展現了疾控中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現、診斷、分離、觀察和測序的全過程;並根據此次提取的3條完整基因組設計了幾個針對病毒的特異和敏感的檢測,可以檢測出臨床樣本中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