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發現一胎八龍的魚龍化石,科學家:這種情況十分罕見

2020-12-04 探索一路人

恐龍這種生物在幾億年前曾經稱霸地球,和其他的物種一樣,恐龍也演化出很多種類,有的是陸地的霸王,有的是空中的王者。魚龍,顧名思義就是在海洋裡生活的恐龍,它也是海洋的霸主之一。世界上已經發現的魚龍化石屈指可數,而其中被發現已經懷孕的魚龍更是少之又少。

近期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在相關的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該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隻懷了孕的魚龍化石,而且是懷了八個胚胎的魚龍化石,這個消息震撼了整個古生物界。下一步古生物學家將會對它們進行研究,這將對人類研究魚龍如何繁殖後代有所幫助。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魚龍的繁殖方式並不是通過產卵來誕下小魚龍,而是像大多數哺乳動物那樣直接產下幼崽。這也意味著,它並不需要像海龜那樣等到需要生育的時候爬到沙灘上去產卵。古生物學家曾經在2010年發現了這隻懷有8個胚胎的魚龍化石,根據測量該魚龍的長度大約是3米。目前在英國境內已經有5個懷孕的魚龍化石,而2010年發現的化石是有史以來懷有胚胎數量最多的。

通過對化石的仔細研究,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一頭年輕的魚龍母親,它在海洋裡的速度能夠達到36公裡/小時。同時專家們發現所有的胚胎中並不是完整的,它們之中最長的脊椎骨只有30釐米。由於時代久遠,剛發現該化石的時候,古生物學家將其中的胚胎誤認為是巖石。後來經過仔細的研究才發現了這些胚胎。

至於這些胚胎是不是該魚龍孕育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還有待考究。因為不排除這條魚龍吃了別的魚龍的流產胚胎,但是古生物學家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它們並沒有受到胃酸的破壞。

相關焦點

  • 這種現象很罕見,但幾千萬年前在魚龍身上發生了
    不僅人類存在這種情況,任何一種擁有胃的動物都存在這種情況。該論文指出,他們在10年前出土的一具魚龍化石內部發現了一頭尚未被消化的獵物,獵物的體積幾乎撐滿了魚龍的身體,因此研究人員推測該魚龍很可能是被撐死的。
  • 科學家在博物館標本中重新發現最大魚龍化石記錄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在博物館中「重新發現」了一種遠古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證實這是該類動物中最大的化石記錄。據介紹,該化石屬於一類遊弋在2億年前海洋中的魚龍,當時正是恐龍稱霸地球陸地的時期。
  • 挪威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海生爬蟲類動物上龍化石
    中新網2月28日電 挪威科學家宣布已在鄰近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發現據估身長15米的上龍化石,這種史前巨龍大到足以把小汽車一口咬成兩半,是迄今發現最大的海生爬蟲類動物。目前這種上龍被暱稱為「巨怪」(The Monster)。
  • 紐西蘭大魚龍:體長38米,重405.8噸,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這種魚類被認為是要比藍鯨還要大的魚類,體長可以達到38米長,重311.5噸,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古生物學家J.Crampton於1878年在紐西蘭馬爾堡(Marlborough)河岸附近發現了生活在恐龍時代,已滅絕的大型海生爬行動物——魚龍(ichthyosaur)幾塊骨骼化石。
  • 魚龍化石鑑定學識
    而隨後舉 行的研究無疑令科學家們感應異常震驚:在這塊石頭中不光包羅有三種全新的古生物化石,而且其中一隻古生物還「身懷六甲」。現在,為了紀念25年前從事化石掘客事情的考古學家阿蘭·萊恩多,新發現的有身魚龍品種已被命名為。
  • 看一看,2.4億年前的魚龍最後一餐吃的啥?
    這兩隻爬行動物就這樣沉睡在石頭中,直至2010年,科學家在中國西南部開始挖掘化石。現在,科學家表示,這種「火鴨雞」海怪可能會顛覆我們對史前海洋中的生與死的認知。(「火鴨雞」是一種詭異的美食:把去骨的雞放在去骨的鴨子中,再塞進去骨的火雞裡。)
  • 科學家發現珍貴彩虹龍化石 | 慢速英語
    最近,一些科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來自中國的小型類鳥恐龍,羽毛罕見,色彩斑斕。 他們給這種恐龍取名為彩虹(Caihong),與普通話的彩虹兩字同音。他們在河北省發現了這種幾乎毫髮未傷的完整化石。通過對該化石在顯微鏡下的觀察發現,這種恐龍的羽毛又寬又有光澤。這種恐龍的頭部和身體上部的大部分地方都長有這種羽毛。其羽毛的顏色會隨著照在他們身上的光的顏色而變換。
  • 眼睛足有臉盆那麼大,長得和海豚很相似的海生恐龍——魚龍
    關於魚龍的大小,現在沒有準確的標準,它們似乎一生都在生長,最大的魚龍化石是1992年加拿大一位魚類學家發現的,長達23米。因為它和蛇頸龍不一樣,沒有細長的脖子,所以它的淨體重可達幾十噸;當然,這樣的個體也是非常罕見的。
  • 科學家發現一種2.5億年前的魚龍,牙齒呈鵝卵石狀
    然而,現實中也存在牙齒像鵝卵石一樣圓圓的恐龍,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它們確實很溫順,因為它們只吃海底的無脊椎動物。在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從一種2.5億年前的遠古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中,發現了鵝卵石般的牙齒。
  • 罕見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外形特徵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而板龍(Plateosaurus)幼龍的骨骼化石顯示其外形可能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板龍是一種曾經居住在歐洲的大型長頸恐龍。一塊特殊的板龍寶寶骨骼化石正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活和時代。
  • 世界罕見!江西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蛋的竊蛋龍化石
    央廣網贛州1月13日消息(記者 熊方 通訊員王歡 劉陽)近日,我國古生物學家在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竊蛋龍孵卵化石時發現,這原是距今約7000萬年的化石,化石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等世界罕見。贛州市博物館研究員張嗣介:它這個龍是在蛋上面,反過來就看得到下面的蛋,它那個蛋分布是呈放射形狀的,至少是三層以上大概有二十多個,這是非常難得的,蛋殼胚胎這些東西都看得清楚。從這塊化石可以看到,竊蛋龍伏在蛋巢上的孵卵姿勢與現代鳥類並無兩樣,這為認識竊蛋龍孵卵行為和孵化方式提供了最新證據,具有非常大的科學價值。
  • 印度古生物學家在與化石資源的毀滅作鬥爭—新聞—科學網
    當地人並接受Prasad的解釋,為了安全,科學家不得不離開了。 Prasad說,情況並非總是如此。但在印度,地方官員進行的土地掠奪已經升級。「懷疑和敵意使我們無法進入化石遺址,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工作。」他說。 無法進入只是印度古生物學家所面臨的問題之一。「印度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偉大的古生物資源。」
  • 中生代海洋猛獸:魚龍的外形酷似海豚,滄龍的祖先是蜥蜴
    魚龍化石恐龍主要活躍在陸地上,天上飛的翼龍和海洋裡的魚龍,嚴格意義上都不能叫恐龍。古生物學家看它們和恐龍活在同一時代,這才在起名時,給它們的名字中帶了一個「龍」字。恐龍是陸地上的霸主,那中生代時期的海洋猛獸有哪些?泰曼魚龍魚龍是三疊紀時期的海洋霸主,魚龍家族有幾十種,小型魚龍的體長不過50釐米,大型魚龍體長接近16米,一隻眼睛的寬度就能有30釐米。
  • 近百年來科學家首次發現保存完好的副櫛龍頭骨化石
    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首次發現並分析了屬於稀有副櫛龍物種Parasaurolophus cyrtocristatus的一個保存完好的部分頭骨化石
  • 科學家發現最罕見的恐龍化石:竟然從骨頭變成了寶石?
    恐龍化石我們都很熟悉。這是億萬年前的恐龍遺骸在地底經過漫長的地質變化後,發生石化的結果。但是如果恐龍骨頭變成了寶石,相信你一定會很詫異。沒錯,科學家最近在澳大利亞就發現了一種「寶石化」的恐龍化石。有一位專業的寶石獵人理察·福斯特,就在出產黑歐泊的新南威爾斯州,發現了許多已經歐泊化的古生物化石。理察認為這非常不一般,於是將這一消息告訴了一位古生物學家,沒想到竟然惹來了澳大利亞陸軍部隊,古生物學家在這裡開展了大規模發掘,最終發現了100多塊已經寶石化的恐龍化石。
  • 科學家發現最罕見的恐龍化石:竟然從骨頭變成了寶石?
    恐龍化石我們都很熟悉。這是億萬年前的恐龍遺骸在地底經過漫長的地質變化後,發生石化的結果。但是如果恐龍骨頭變成了寶石,相信你一定會很詫異。沒錯,科學家最近在澳大利亞就發現了一種「寶石化」的恐龍化石。有一位專業的寶石獵人理察·福斯特,就在出產黑歐泊的新南威爾斯州,發現了許多已經歐泊化的古生物化石。理察認為這非常不一般,於是將這一消息告訴了一位古生物學家,沒想到竟然惹來了澳大利亞陸軍部隊,古生物學家在這裡開展了大規模發掘,最終發現了100多塊已經寶石化的恐龍化石。
  • 《寶可夢》圖鑑882:可能是八代最帥氣的寶可夢——鰓魚龍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我們要來介紹的就是八代裡面的第三隻化石寶可夢,也是話題性最高的鰓魚龍了,第一次看到鰓魚龍的時候,估計有不少小夥伴認為這貨是所有化石寶可夢裡面最醜的存在,但是因為對戰泛用性頗高,輸出力度也很可觀,導致現在有不少小夥伴反過來覺得鰓魚龍很帥,,所以說,越看越好看這個是有道理的
  • 全新魚龍物種「潛伏」數十年未被發現!
    研究人員經常會發現一些史前小動物的新物種。
  • 這種動物體形和魚一樣,卻是爬行動物,生殖方式既是卵生也是胎生
    不知道魚龍為何物的朋友,初次看到魚龍的照片,肯定會認為它是某一種魚,因為這種動物和魚實在太像了,先看圖片:然而魚龍其實是一種爬行動物,是由陸地上又重新回到海裡生活的動物,在漫長的時間進化中又變回了魚的樣子,其體型特徵既像鯊魚又像劍魚,也有點兒像海豚
  • 學者:此地發現的龍化石和傳說中真龍極相似
    是不是說這種遠古生物在一萬年到四千年前在中國還部分存在過呢?從目前發現的貴州龍化石來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除了貴州龍以外,貴州地區還發現了罕見的魚龍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