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以新核心系統驅動,構建數字金融「生態市場」

2020-12-06 數字商業時代

自2003年我國信用卡元年以來,信用卡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幾乎每年接近3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對系統的容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事實上,由於業務的高速發展,最快解決的方式就是購買。但弊端是核心系統加上一百多個外圍系統,以及各種架構、軟體,對於專業人才的要求極高。從技術層面來看,混搭式架構歸根到底都是煙囪式的形態,這對數據的融通和業務流程的穿透比較困難。因此,探尋一次性解決,或只升級一次就徹底解決容量和性能問題的解決方案,提升敏捷度是當前行業必須解決的難點。

11月24日,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一周年沙龍在深圳舉行,11家機構在會上聯合啟動「生態市場」,宣布正式開啟無界開放的數字金融新業態。在本屆沙龍上,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黨委委員穆銀芳表示,「我們從2014年開始廣泛調研,包括全球範圍內的合作夥伴、供應商以及華為等國內硬體及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總結出兩個關鍵點:技術和雲架構都是成熟的;全球範圍內主流信用卡供應商系統基本上都無法解決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在充分論證後,2016年,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決定把銀行的核心轉移到X86上。

如果以行業中的信用卡系統總結來講,大概經歷了幾個系統的迭代:第一、二代系統以交易為核心;第三代系統開始面向精細化管理;要以智能為核心,依託實時大數據能力,構建新一代的信用卡核心系統。

「想要實現系統的升級,必須要藉此機會實現信息技術的升級和管理的升級,依託核心系統升級的歷史機遇,實現『新服務、新技術、新管理』三維一體的綜合能力提升,」 穆銀芳表示,不論是功能的升級,還是新技術平臺雲架構的升級,更主要的是具備了大規模協同作戰的能力,整個IT研發過程的管理採用新的敏捷交付管理模式。

據了解,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整體採用網際網路分布式雲架構,實施過程中融入全球智慧,基於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興技術,實現眾多黑科技,例如端到端客戶旅程重塑、微服務彈性伸縮、OneData實時大數據服務、端到端敏捷交付、全鏈路監控及預警等,不僅滿足網際網路時代高並發、大流量的使用場景,保障業務需求敏捷交付過程,更是有效提升了風控能力和用戶數據安全等級。

「傳統的銀行核心系統建設是把80%的資源投入到硬體設備上,但我們現在的邏輯是結合當下軟體定義的概念通過軟體來解決問題,大規模應用開源技術,同時採用不同的科技資源分配投入方式,而不是把壓力放到設備上。」 據介紹,實現升級後,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已經從應用層面實現卡核心自有智慧財產權。

值得一提的是,同業把老系統遷移到新產品一般是兩年以上的項目實施周期,而中信銀行信用卡,只用了23個月的時間進行系統升級,同時把原系統數據進行遷移。在與江融信、長亮、天陽、畢馬威等合作夥伴八個月的合作時間裡,交付了四大版本,上萬個功能點。

「臨近上線時,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系統評估出運維支撐能力、穩定性、性能質量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加大測試規模,採用「業務專家、合作公司」雙線並行的辦法開展大規模業務測試,最終實現了接近50萬個測試案例。同時對極端的容器雲、資料庫、授權系統、網絡等各種故障進行異常場景模擬,最終模擬了接近600個異常場景,最後發現出現異常時,整個系統還是能平穩的運行,保障了業務的連續性。」穆銀芳介紹, 2019年10月26日,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正式實現成功投產上線。

StarCard新核心系統在智能風控層面也展現出不俗的表現。新系統通過構建「一站式」需求分析服務,強化集中管理,整合後端獨立認證模塊,實現統一用戶登錄、優化用戶權限管理、批量管理功能、日誌留痕管理及個人信息管理,形成了用戶深度管理機制,保障持卡人信息安全。

同時,中信銀行信用卡持續釋放新核心技術紅利,落地業界首個「單元化+灰度發布」的業務策略實時預評估系統,自今年4月份上線以來對網聯、銀聯、外卡渠道,共進行超過20次上線投產,保證了系統穩定運行和業務連續性,有效降低新產品發布風險。該系統還應用於客戶調額策略、實時風控等模擬仿真場景,有效評估業務執行效果和影響,科學指導業務調優。

整個系統上線完成後,StarCard新核心系統運行情況較為平穩。系統可用性真正從傳統架構「4個9」的時代進入「5個9」的時代,可承載億級帳戶量。且每一筆授權交易的服務響應時長在40毫秒以內,成功率可達99.999%。在雙十一期間做壓測,生產上已經輕鬆突破4500TPS,在實際測試環節用20臺X86就可以支持兩萬TPS的壓測值,這是同業雙十一峰值的兩倍以上。

「StarCard新核心系統不僅提升了我行金融產品的供給和服務能力,滿足消費者對於金融服務高質量、高效率及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也是我們堅定推進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讓金融核心系統走上自主研發之路的一個重要參考。」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張明表示,「StarCard新核心系統至今穩定運行一周年,得益於我們堅持『無界開放』的經營理念,未來,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將持續以數位技術為驅動,打造金融與科技的『雙動力』,攜手多方合作夥伴共建數字金融新生態,推動我國信用卡行業長足、穩健發展。」

相關焦點

  • 生態系統正被快速重構 銀行將如何生存?
    如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以及浦發銀行在業內率先推出「API Bank 無界開放銀行」。 11月24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黨委委員穆銀芳在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一周年沙龍上表示,新核心系統遷移時,邀請到江融信、長亮、天陽、畢馬威、紅帽軟體等合作夥伴,歷時八個月交付四大版本,交付了上萬個功能點。
  •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全新發布動卡空間6.0版本
    3月26日晚間,中信銀行公布了2019年年度業績報告。整體來看,中信銀行各項核心指標均表現穩健,資產規模保持合理增長,總資產達67504億元,增幅達11.27%。
  • 千人千面 數字智能 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APP 7.0全新升級
    (2020年8月13日,深圳)今日,中信銀行信用卡
  • APP迭代升級:中信銀行數位化升級的全新「註腳」
    與大多數銀行相似,中信銀行在2019年正式全面推進數位化升級。但事實上,早在2013年,中信銀行已經提出數字銀行概念,在零售、信用卡、科技部門持續演進。2019年中信銀行率先完成渠道數位化升級的基礎能力規劃,啟動了數字「壹渠道」戰略項目,從客戶旅程出發,重塑零售銀行服務流程。
  • 中金:數字銀行重構金融供給 場景/生態經營提升觸達和洞察力
    開放:對於客戶而言,金融只是工具,個人生活和企業經營才是目的。對於個人,先有生活,後有金融;對於企業,先有公司管理,再有金融。在數位化時代,獨立純粹的金融服務越來越難以觸達客戶,銀行應該尋找和融入金融服務的新入口、圍繞金融核心搭建或切入客戶服務生態。
  • 中金公司:數字銀行重構金融供給 場景/生態經營提升觸達和洞察力
    向前看,銀行需要有針對性的積極發展金融科技,更快速高效的觸達獲取一般客戶,更高效的實現客群信息交互;銀行需要建立強大的財富管理體系,包括金融配置方案、產品、IT、客戶等諸多層面,為中高淨值客群提供專業的金融/非金融產品服務;銀行需要投入更多資源以適配理財子公司作為智力資本驅動行業的屬性,充分發揮理財子公司牌照優勢,成為重要的產品提供中心。
  • 沈建光:如何構建數字貨幣的生態系統?
    如何在中國為數字貨幣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數字貨幣的驅動因素及發展機遇又是什麼?在此背景下,京東數科研究院於2020年12月11日重磅推出公開大講堂——「中國的數字貨幣走向哪裡?」。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主持此次活動,並發表演講。他認為 DC/EP是競爭性、多方案、動態演進的經營體系。央行要選擇一種最優技術和最優發展路徑並不容易。
  • 新加坡打造全球數字金融中心,中資數字銀行跨國戰略布局的關鍵機遇
    一、新加坡數字銀行發展現狀新加坡已是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目前正通過發放數字銀行牌照、制定發展規劃、實施數字支付法規等方式豐富本國的數字金融生態,努力在即將到來的數字經濟時代成為全球數字金融中心。三是現有銀行數位化轉型帶來的威脅。當地銀行目前已在在線服務領域建立強勢地位。星展銀行鼓勵員工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銀行的員工來思考問題,並開展一項技術驅動的創新計劃(涉及機器學習、雲計算和API開發)幫助其進軍金融科技市場。Visa的一項調查發現,在新加坡現有84%的人對傳統銀行提供的數字服務感興趣。
  • 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中信銀行發行國內首款火星紀念信用卡
    (2020年7月29日,北京)隨著中國「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圓滿成功,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開啟,為紀念這歷史性的一刻,7月29日「一起看火星」主題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辦,中信銀行攜手中國航天基金會,宣布正式發行國內首款火星紀念信用卡,將銀行卡金融產品、服務與航天科普活動相結合,創新開拓航天科普新形式,激發廣大人民對太空探索的崇敬,致敬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
  • 中信「動卡空間」打造移動金融新體驗(組圖)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APP客戶端正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的「新門戶」。 與購物、社交等領域具有單一應用功能的APP客戶端不同,商業銀行的APP客戶端在橫向整合銀行業務、行動支付等功能的同時,還在不斷地縱向延伸,如加入電子商務、生活服務類應用等。在銀行業紛紛移師移動網際網路戰場的背景下,中信銀行在這一領域精耕細作,成為股份制銀行中的佼佼者。
  • 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榮獲MVX最具體驗價值大獎「作品類金獎」
    作者:SUXA  2019年9月28日,深圳市.寶安F518創意園的創展中心舞臺上,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作品團隊代表接受了來自UI中國創始人.董景博先生頒發的沉甸甸的最新榮譽 - MVX最具體驗價值大獎。
  • 信用卡定律:銀行緊盯800萬富人家庭
    其中,高端客戶成為各家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有些銀行甚至主動調整客戶結構,"擯棄"低端或潛在危險客戶。這一方面出於銀行利潤"二八定律"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對信用卡市場危機的提前預防。  拓展高端客戶以減少危機風險  一場金融海嘯,再次提醒銀行--競爭的核心在於風險控制。  次貸危機已使世界頂級四大投行消失,十多家銀行倒閉。
  • 【招聘】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招IT開發、人工智慧、PMO、數據挖掘等...
    2021年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大數據中心社會招聘啟事。工作地點:深圳市福田區。IT系統開發崗-JAVA方向職位描述1、協助開展大數據業務需求收集、整理、匯總。2、保質高效完成大數據系統類需求的評估、設計、開發、測試、上線、系統優化及運營。
  • 交通銀行信用卡2020年致力普惠於民 注入消費「強心針」
    交通銀行信用卡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消費信心,也是市場的「促活劑」。  積極響應響應國家擴內需、促消費戰略部署  新冠疫情導致中國消費者行為發生巨大改變。尤其在年初幾個月,消費者更加謹慎,紛紛選擇囤積必需品和低價商品,並縮減不必要的支出,導致市場整體銷售額大幅下滑。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逐步構築數字...
    薩摩耶數科深耕行業應用,以技術壁壘構建核心競爭力薩摩耶數科成立於2015年5月,作為一家以AI為驅動的金融數字科技公司,基於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現代網際網路新興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專業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助力金融行業實現線上化、智能化的數位化轉型。
  • 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APP 7.0全新升級
    日前,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APP 全新改版升級,正式上線的7.0版本化繁為簡,首創個性化門戶,全新推出個性化「我的」帳戶、購物商城「友魚」、金融理財「友財」、行動支付「信收付」、便利優惠「生活」五大特色欄目,以金融+生活的模式構建數位化智能平臺,為數千萬用戶提供千人千面的金融生活服務。
  •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 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原標題:新基建丨數字金融與新基建,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疫情背景與新興業態增長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全球數位化時代的速度
  • 金融科技生態圈的構建與革新深度研究:螞蟻集團業態剖析
    構建三層架構體系,科技賦能夯實生態圈布局市場需求與痛點突出,驅動技術升級與創新。金融機構應用金融科技的立足點在於滿足市場需求,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體驗。當前市場上仍有較多的業務需求尚未滿足,且隨著經濟的發展,業務逐漸升級進而迸發出新的需求,驅動技術創新不斷發展。此外,部分金融機構缺乏業務與技術能力、專業人才培養力度不到位等業務痛點也日益顯現,推動實現技術升級。
  • 共贏數智未來——數位化時代新金融領袖峰會於青島順利召開
    政策:數字引領,產業融合會議嘉賓、青島市科技局局長呂鵬表示,金融科技已經從支撐、保障的從屬地位,向引領、重塑的驅動地位轉變。當前金融科技的創新是大勢所趨,新金融的數位化賦能也是大勢所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金融科技底層關鍵技術,將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助力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積極作用。
  • 農行謝凱:解析農行開放銀行技術架構
    ,以構建和融入生態為目標,通過標準化數字接口與各行各業互通互聯,建立的一套新的業務與技術融合體系。開放銀行本質是在優化銀行自身技術架構、交互方式、運營風控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無感、無縫、無界的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和市場變革驅動開放銀行飛速發展。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促進了銀行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催生了金融新業態。隨著社會運作、企業生產、百姓生活的變革,銀行業內外部競爭壓力加劇,均在倒逼傳統金融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