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素食者的行列,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更環保,甚至連德國環境部也不例外。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2月在柏林舉行的「出口綠色技術」政府研討會上,主辦方德國環境部擺出了「素宴」自助餐,這讓與會人員大呼「吃不飽」,不過德國環境部解釋這是「身體力行」地踐行可持續消費的環保理念。
然而,食素真的比吃肉更環保嗎?這似乎是常識的觀念,卻遭到一些質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由於蔬果比肉類更不容易保存、長途運輸等原因,食素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那樣環保。
全素餐被指作秀
德國環境部「出口綠色技術」政府研討會近日在柏林舉行,令人沒想到的是,會議自助餐意外喧賓奪主。據報導,午餐菜單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提供義大利香腸、小香腸和燉牛肉湯,而是為大家準備了拌有焦糖蘋果的比利時菊苣和蔬菜大豆意面等素食。
對於這場全素餐,不少與會的政界人士紛紛表示吃不飽,更有批評者指出,環境部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藉由「餐桌」攪動聯邦議會選舉。德國農業部更是直接與環境部「打擂臺」,強調「魚和肉也是飲食營養均衡的一部分」。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今年2月德國環境部作出一項規定,要求今後組織招待會等公開活動時,必須只提供素食,並且應該選擇本地的當季農產品,還必須符合生態種植標準等。德國環境部國務秘書弗拉斯巴斯指出,相比魚和肉,素食更加環保,環境部尤其應當在這方面以身作則。另外,新規定只是針對由環境部舉辦的專題研討會、新聞通氣會等公開活動,環境部的員工食堂依然會提供肉類和魚類。此次「出口綠色技術」研討會的全素自助餐是他們首次以實際行動推廣素食理念。
對於德國環境部的這一做法,一些批評者認為是在作秀,甚至有為今年聯邦議會選舉拉票之嫌。原來,早在2013年上次大選之時,德國綠黨也提出了每周一天素食的口號,在這一天全德國的餐廳不得供應肉類。今年9月,德國將舉行議會選舉,根據民調,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支持率領先,參與聯合執政的社民黨次之,後者也是環境部長亨德裡克斯所屬政黨。
對於環境部的素食行動,連同屬執政聯盟的德國農業部長施密特也是直言抨擊,「只要有我們在,誰也別想悄悄搞什麼素食日。」他還強調,「魚和肉也是飲食營養均衡的一部分。」
蔬果「碳含量」並不少
無論是對環保理念以身作則也好,或是作秀拉票也罷,其實有個前提,食素真的環保嗎? 從表面看,飼養動物遠比種植糧食和蔬果的消耗要大,另外養殖業也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重要來源。
然而,一種食物要真正到達消費者手中,整個過程的消耗並不能與生產該食物的消耗劃上等號。據CNN報導,英國每年從肯亞進口大量的蔬果,比如辣椒、番茄、四季豆等。由於蔬果易於腐爛,因此都是靠空運從肯亞運到英國。因此,如果在英國超市裡購買來自肯亞的四季豆,其中的「碳含量」並不一定比肉類要少。此外,蔬果的保存難度遠遠大於肉類魚類,因此扔掉的也不少,從而抵消了蔬果在生產過程中的低消耗。
一些特殊蔬果的生產也可能會毀掉自然資源。例如,墨西哥鱷梨(牛油果)越來越受到全球消費者的喜愛,對其需求量也是大增。為了滿足墨西哥鱷梨的生產,墨西哥一些地方甚至不惜毀壞熱帶雨林,這反而加重了全球變暖。記者陸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