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組學預測免疫治療過程中的免疫不良事件

2020-10-30 事事聊生信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10月份發表在NC的」Multi-omics prediction of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during checkpoint immunotherapy「,該研究巧妙的將流行病學指標和多組學結合,最終預測來進行免疫相關不良事件,並且達到了較好的結果。

由PD-1/PD-L1抗體治療引起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s)可導致患者急性損傷甚至致命的後果,需要及早發現並積極處理。隨著不同組學數據的積累,基於多組學識別irAE生物標記物成為可能。文章作者結合藥物安全監視數據和組學數據,評估不同癌症類型的多組學分子和irAE ROR(reporting odds ratio,odds ratio:病例組中暴露人數與非暴露人數的比值除以對照組中暴露人數與非暴露人數的比值)之間的關係,最終確定的LCP1和ADPGK可以準確預測irAE,並且在一個獨立的患者隊列中也證實了他們作為預測irAE生物標誌物的潛能。

數據來源:

臨床數據:

從FAERS(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收集2014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的安全報告數據,包含52,282例不良事件,這些不良事件來自於接受抗PD-1/PD-L1治療的26種不同癌症類型的18,706名患者。

分子數據:

從TCGA資料庫下載了對應26種癌症的mRNA表達、miRNA表達、蛋白表達和體細胞突變等分子數據。從GDC PanImmune資料庫下載TCR多樣性、新抗原載量、免疫細胞豐度和腫瘤異質性等數據。TMB為每個樣本中非沉默的體細胞突變數。

主要結果:

1) 對已知因素預測irAE。

在收集的18,706名患者中,3706例(19.8%)至少有一項irAE。作者通過比較FAERS系統中抗PD-1/PD-L1藥物與其他藥物引起的irAEs比例來計算抗PD-1/PD-L1藥物在不同腫瘤類型的irAE ROR。發現不同腫瘤類型的irAE ROR不同,其中肺腺癌(LUAD)irAE ROR最高,而子宮癌肉瘤(UCS)的irAE ROR 較低(圖1a)。作者收集了36個與免疫治療反應相關的因素,包括TMB,TCR多樣性,IFN-α水平,TNF-α水平, 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細胞溶解活和腫瘤抗體的負載,並評估了這些因子和irAE ROR之間的關聯,最終鑑定了7個潛在的預測因素,包括細胞溶解活性,IFN-γ信號,PD-1的表達,TCR多樣性,巨噬細胞M1豐度,CD8+ T細胞豐度和naive B細胞豐度(圖1b)。為了識別更強大的預測模型,作者結合這七個因素,通過Spearman相關係數和對數似然比的擬合優度來評估二元模型的性能。CD8+ T細胞與TCR多樣性和naive B細胞的模型性能最優(圖1c)。特別是CD8+ T細胞和TCR多樣性的結合達到最大預測性能(圖1d,Rs=0.75)。作者發現TCR多樣性和CD8+ T細胞不僅沒有多重共線性,還沒有顯著相關性(P = 0.26),表明這兩個因素具有獨立預測性。

圖1:評價irAE與相關因素的相關性。

2) 潛在irAE生物化合標誌物的綜合鑑定。

通過對26種癌症類型的mRNA、miRNA、lncRNA和蛋白表達以及TMB進行全面篩選,作者進一步尋找irAE的其他預測因素。預測性能較好的大多數結果是基因表達數據,這些基因在免疫反應過程中高度富集,包括T細胞激活和細胞殺傷通路(圖2a)。這進一步支持了T細胞作為irAEs的關鍵調節因子。其中LCP1(參與T細胞活化的淋巴細胞胞質蛋白1)與irAEs ROR相關係數最高(圖2b)。將irAEs與其他最相關的10個基因任意組合,發現LCP1與大多數其他基因的結合可以獲得更好的預測效果(圖2c),其中ADPGK(介導T細胞激活過程中的代謝轉移)和LCP1的線性回歸模型是所有二元模型中性能最好的(Rs = 0.91, FDR = 7.94e10-9,圖2d)。作者也評估Top 10基因的多重共線性方差膨脹因子,沒有觀察到LCP1和ADPGK的多重共線性。作者進一步對ORR(醫學上,ORR是指治療後癌症縮小或消失的病人百分比)和LCP1/ADPGK進行了相關分析,並沒有觀察到顯著的相關性,提示LCP1和ADPGK對治療效果的預測作用有限。

圖2:潛在irAE生物標誌化合物的綜合鑑定。

3) LCP1和ADPGK作為irAE生物標誌物的驗證。

為了驗證LCP1和ADPGK的預測能力,作者進一步收集了28名接受抗PD-1/PD-L治療的癌症患者,這些患者均有治療前腫瘤FFPE組織和臨床病理信息。患者年齡的中位數為56歲(37-82歲),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作者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在驗證隊列中評估LCP1和ADPGK的表達水平。與無irAEs患者相比,irAE組中LCP1和ADPGK染色更強(圖3a)。通過對圖像的定量分析,irAEs患者的LCP1(P值= 0.008)和ADPGK(P值= 0.010)均高於無irAEs患者(圖3b)。irAEs患者治療前腫瘤樣本中LCP1和ADPGK的幾何平均值也較高(P值= 0.005,圖3c)。LCP1和ADPGK預測irAE的AUC均為0.78,而LCP1和ADPGK組合預測irAE的AUC高達0.80(圖3d)。此外,LCP1、ADPGK和LCP1+ADPGK在26例肺癌患者中成功預測肺炎,AUC分別為0.74、0.76和0.77,提示LCP1和ADPGK在預測特定癌症中特定類型的irAE的潛能。作者也在驗證隊列中測試了CD8的預測潛力,並沒有觀察到irAE組CD8 IHC染色信號的顯著增加。此外,CD8的AUC值與LCP1和ADPGK沒有可比性,說明CD8在irAE預測中的作用有限。總之,這個獨立的驗證集證明了LCP1和ADPGK對接受抗pd -1/PD-L1抑制劑治療的癌症患者預測irAEs的能力。

圖3:患者隊列中LCP1和ADPGK預測能力的驗證。

結論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過整合流行病學指標和分子數據,系統地研究了26種腫瘤類型中接受抗PD 1/PD-L1治療的患者其irAE風險的潛在預測因子。CD8+ T細胞和TCR多樣性的結合可以提高預測irAE的準確性,其模型性能為Rs=0.75。作者進一步對不同組學數據進行了大規模的篩選,確定了與T細胞活化相關的LCP1和ADPGK基因,將模型性能提高至Rs=0.91。在驗證隊列中,LCP1和ADPGK的AUC值達到了0.8,這表明LCP1和AGDPGK的結合有望作為irAEs的生物標記。然而由於該研究的樣本量有限,作者也認為需要更大的樣本量來進一步確定LCP1和AGDPGK在irAEs的預測作用。

相關焦點

  • 空間轉錄組測序用於免疫治療研究
    目前的免疫療法主要基於癌症疫苗,細胞因子(例如白介素2),繼細胞轉移(ACT)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基於他們的特點,特別針對程序性細胞死亡-1 /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D-1 / PD-L1)途徑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被批准為用於黑色素瘤,淋巴瘤和其他惡性腫瘤。   但是,現有研究顯示,只有少數患者對治療有積極反應,一些患者最終因治療而產生抗藥性或遭受不良反應和自身免疫毒性。
  • 知己知彼 優化免疫治療策略——乳腺癌免疫治療現狀及進展
    以上各類細胞又有不同的亞類,它們共同參與複雜免疫系統的組成,使得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狀態在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兩方面動態轉換。免疫編輯假說解釋了免疫系統控制腫瘤生長和塑造腫瘤免疫原性的過程。假說認為,局部免疫反應在腫瘤進展中起著雙重作用。
  • 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健康界
    把身體比作花園,腫瘤比作花園裡的雜草,免疫治療就好比往土壤裡添加除草肥料,這種肥料能夠使土壤肥沃,控制雜草。但是土壤中肥料過多可能會對花園造成損害。免疫治療作為時下熱門的癌症療法,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後更受到了多數患者的追捧。那麼,免疫治療適應哪些患者?治療後是否會有不良反應?如果有,怎麼應對?
  • 腫瘤免疫治療不良反應及處理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在肺癌用的比較多,數據相對來說比較成熟,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以及我們的處理經驗。首先,對於患者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是出現的某個症狀到底是不是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呢,它有多嚴重呢,需要停免疫治療嗎?
  • 權威共識丨心肌炎等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應如何診治
    張志仁教授指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簡稱「ICIs」)相關心肌炎因其極高的致死率,成為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無法迴避的挑戰,需要多學科攜手予以高度重視。該類藥物已在多種實體腫瘤和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中顯示出卓越療效,其最大優勢是產生持久應答,帶來長期生存獲益。但在這類藥物的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可出現諸多免疫相關不良反應。
  • NEJM:免疫治療只有T細胞免疫?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強勢踢館!
    而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癌症都過表達CD47信號,進而逃避巨噬細胞和其他吞噬細胞的免疫抓捕[5]。CD47過表達也是各種癌症(包括淋巴瘤)患者預後不良的獨立預測因子[6]。  抗CD47抗體5F9通過阻斷CD47及其配體SIRPα信號,抑制下遊級聯反應,以促進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吞噬作用[7]。
  • 「多組學」為免疫家譜增添了新的細胞
    WEHI研究人員利用強大的「單細胞多組學」技術,發現了T和B淋巴細胞的未知祖先,它們是我們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研究人員使用一種類似於分析運動隊性能的方法,將單個運動員的統計數據分解為單個免疫細胞的多個方面,以確定哪些細胞只會產生淋巴T細胞和B細胞。這揭示了一個新的階段淋巴細胞發育,這些信息可以豐富未來對免疫系統的研究。
  • 如何預測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微生物代謝物或給出提示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宿主微生物組是免疫治療反應的預測因子,儘管尚未確定宿主最佳菌群組成。代謝組學是一個新興的醫學領域,旨在解析一個生物系統的代謝譜。微生物衍生代謝物(如糞便和血清),代表微生物代謝的最終產物,在功能上,這些物質可能比組成最佳微生物組的細菌種類更重要。
  • CD28超激動劑TNG1412事件,免疫治療長徵的裡程碑
    TGN1412事件患者的女友馬歇爾邊哭邊說。TGN1412事件是免疫治療長徵的裡程碑。在調查中,TeGenero公司的研究者堅持表示,該藥物已在老鼠、猴子等模型上進行完整試驗,均未觀察到不良反應,更無死亡事件發生,同時強調整個試驗流程的合理與合法性。該事件的調查結果最終指向不可預見的生物學作用。本以為TGN1412的出現,會為人類免疫疾病帶來更多的希望,卻不曾想竟是一把血腥的利劍。TGN1412事件後不久,TeGenero公司宣布破產,走向「死亡」。
  • 免疫成像技術、策略及在免疫治療中的應用
    許多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經批准了針對幾種免疫檢查點分子的藥物:CTLA-4、PD-1和PD-L1(3)儘管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效不錯,但只適於部分患者。目前,正在開發幾種預測最有可能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做出反應的患者的影像工具。
  • 免疫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方法,年老體弱可以免疫治療嗎?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被公認為「手術、放療、化療外的第四模式」。《science》雜誌早在2013年就將其評為當年十大科學突破第一位。免疫治療屬於腫瘤生物治療的一種,種類繁多,機制各異,我們通常說的PD1/PDL1隻是眾多免疫治療的一種,也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一種。
  • 史上最新最全最權威的肝癌免疫治療進展!|免疫治療|標誌物|肝癌|...
    在安全性方面也更有利,聯合治療組中與治療相關的3至4級不良事件較少。而且,作為PD-1/PD-L1靶向治療(HCC為8%)的一種新的進展模式,ICBs可引起嚴重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和過度進展(腫瘤加速生長),基於生物標誌物的患者選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減少可能從ICBs獲益甚至不受損害的患者數量。
  • DNA甲基化成為PD-1免疫治療最新預測標誌物
    因此,對於那些PD-1和PD-L1阻斷抑制劑有應答的患者來說,需要有新的預測生物標誌物提示他們應該接受免疫治療。某種程度上,這也能提示那些沒有任何臨床效益的患者,考慮是否還應該繼續使用那些價格昂貴並有毒性的治療藥物。實驗設計在患者接受免疫治療之前,研究人員招募到142例NSCLC患者,這些患者在手術前都未曾接受過任何抗腫瘤治療。
  • 肺癌免疫治療
    作者簡介:施偉偉   北京301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博士, 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1999年起從事臨床工作,碩士和博士分別就讀於第二軍醫大學和解放軍醫學院(301醫院)。近十年負責的病區診療組收治超過15000人次腫瘤患者,門診逾2萬人次。1、請簡單介紹免疫治療?
  • 綜述| 肝細胞癌免疫治療現狀
    在一項3期試驗中,阿替利珠單抗(抗PD-L1抗體)聯用貝伐珠單抗(抗VEGF抗體)的中位OS(不可估計vs. 13.2個月;HR=0.58;P <0.001)和PFS(6.8 vs. 4.3個月; HR=0.59; P <0.001)均明顯優於索拉非尼(表2);聯合治療組的安全性也更好,治療相關的3、4級不良事件更少。
  • CSCO 2020|周鵬輝教授: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方向和新突破
    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周鵬輝教授,以黑色素瘤作為切入點,對腫瘤免疫療法如何在腫瘤微環境(TEM)發揮療效,腫瘤細胞表面特異性抗原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腫瘤免疫治療的耐藥性及不良反應,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 淋巴細胞祖先「浮出水面」,「多組學」技術助力免疫研究
    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對靶向、特異性免疫反應至關重要,是密切相關的免疫細胞,這意味著它們在發育過程中有許多共性。Zalcenstein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回答免疫細胞如何發展等問題,該團隊建立了澳大利亞首個單細胞多組學平臺。與研究樣本中多個細胞的組合數據不同,該研究關注單個細胞,有助了解更大群體存在的差異。
  • PD-L1的檢測是免疫治療的不二法門嗎?
    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但幸運的是,現代腫瘤學在治療領域的突破和進展在肺癌中幾乎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各種新的治療手段不斷湧現並徹底革新了這部分患者的整體治療策略,由此,晚期NSCLC患者的預後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目前,基於患者是否攜帶驅動基因突變,可以將患者分為驅動基因突變陽性和驅動基因突變陰性兩大類患者。
  • 新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登場 免疫治療迎來新進展
    在CITYSCAPE這項II期隨機雙盲研究中,納入了135例一線EGFR/ALK陰性、PDL1陽性(TPS≥1%)、未經化療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1:1隨機分配到TA組與PA組,其中TA組是Tiragolumab 600mg聯合T藥1200mg,PA組是安慰劑聯合T藥。主要終點是PFS和ORR。
  • NEJM大綜述:免疫治療時代的免疫耐受
    學醫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記憶,生化的三羧酸循環和免疫學的免疫耐受,經常讓授課的老師和聽課的學生一同進入不知所云的迷幻狀態,必修課不掛科成為最低目標,然而隨著這幾年免疫治療(PD-1/L1抑制劑、CAR-T等)進入臨床實踐,尤其是Checkpoints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免疫治療所顯露出的獨特作用(長期生存和超進展)與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等需要更深刻的免疫學理論加以解釋和指導,僅僅依靠「粗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