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學生、數學老師、領路師傅……誰是這個多重身份加持的人?

2021-01-09 教育信息速報

正文共4000字;閱讀時長10分鐘

文章來源:寧波赫德

在寧波赫德學校的小學部,存在一個特殊的「鐵三角」,胡劍靜校長、程斌紅副校長、陳幸副校長。小學部的Luna老師曾以「山水」比喻這三位校長:胡劍靜校長,是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程斌紅校長和陳幸校長,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便是陳幸校長。

陳幸

■ 寧波赫德小學部副校長、中方數學課程主任

■ 高級教師,教齡30年

■ 浙江省名師名校長計劃培養人選、寧波市「名教師」稱號

一直從事小學數學研究,創建了「反思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主持的《發展小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實踐研究》、《小學數學綜合實踐生本作業有效性的探索研究》等多個課題在省級獲獎;幾十篇論文在《小學數學教師》等中文核心期刊公開發表。

一個從未停止挑戰的中年「學生」

兩年前,陳校長來到了赫德。從穩妥的體制內學校轉而到赫德這樣的創新型雙語學校,這種改變,即使年輕人都未必敢挑戰。但是陳校長卻是欣然接受。理由是:在這個年紀還能有機會去嘗試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環境,難道不是好事嗎?

確實,陳校長似乎從來不是那種猶豫退卻的人。她說話做事一貫乾脆,哪怕第一次見面的人,聊天幾個來回,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她言語的爽朗與內心的坦蕩。這樣性情的人,是鮮少會害怕改變的。

30年前從學校畢業後,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當一名數學老師。然後一路從新手教師,到教研組長、教導主任、副校長、書記……並相繼入選了浙江省「5522」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寧波市「領軍與拔尖人才」、寧波市小學數學學科教育家培養對象;也成為了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專家庫成員,寧波市特級教師名教師跨區帶徒指導教師,寧波市職評高評委專家等。

一份光芒閃耀的履歷背後,是從不止步的前進步伐。1990年,陳校長從師範學校畢業,那時候拿到手的,是一個中專文憑。但是緊接著,從1994年到2005年這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她邊工作,邊一刻不停地相繼完成了專科、本科到研究生課程的全部學習。直到現在,她依舊在專業上和她的團隊進行著深入研究。

「作為一名老師,就要永遠有做學生的心態。教材在變,學生在變,教學方式在變,教育理念在變,老師不學,怎麼教孩子?」陳校長說。

一個「禮物」收到手軟的數學老師

陳校長的書櫃裡,有一隻可愛的杯子,跟她一貫的風格略有不同。一問才知,這是學生送的。

「陳老師,如果我這次數學期末考試能98分以上,我就送你一杯咖啡!」

「好的,我等著你的咖啡!」

期末考試結束後,孩子看著自己漂亮的分數笑眯了眼。第二天就從家裡帶來一杯熱乎乎的咖啡,隨贈一隻親自挑選的可愛杯子。「陳老師,這是我自己磨的咖啡,這是我自己選的杯子,都給你!」

不止是咖啡、杯子,陳校長的辦公桌上,還會時不時出現一把糖果,一包零食,一張貼貼紙……這些小東西都是孩子們眼中的寶貝,但是大家卻毫不吝惜地送到陳校長面前,這是孩子們對一個老師表達喜愛最直接的方式。在大家眼裡,沒有什麼陳校長,也沒有什麼「名師」,孩子們喜歡的就是數學課上的陳老師而已。

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陳老師?陳老師的數學課是什麼樣子的呢?

「課堂一定是有討論聲、質疑聲、笑聲的,而不是老師的一言堂。任何學生在課堂上表達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或者解題方法,無論對錯,首先都是值得鼓勵的。這樣孩子們才會有一個安全的心理環境,才更願意發表自己的觀點。」陳老師說。

因此,陳老師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場景。而孩子們在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往往就會對之後的傾聽環節格外認真。他們往往一邊確認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一邊對比其他同學的解決方案是否更好。陳老師相信暢所欲言的課堂環境,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

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也是另一個教師節,小朋友為陳老師準備了小禮物

對於讓很多孩子和家長都頭疼的家庭作業,陳老師的觀點是:老師和家長應該承擔不同的育人責任。

比如教孩子怎么正確解題,應該是老師的責任;而家長需要給到的支持,是在家督促孩子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

教師除了教會孩子正確答題,還要指導他們學會時間管理,比如能在學校裡完成的作業,儘可能在學校完成,回家就可以有時間自由安排自己的課後生活;家長也不能因為孩子學習效率特別高不斷在學術任務上不停加碼,而應該為保持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等創造條件。

30年來,陳校長一直堅持一線教學。她最喜歡的依舊是給孩子們上課。在她看來,能在課堂上帶著孩子們玩,多有趣啊!

Autumn

一個傾囊相授的「領路師傅」

在採訪陳校長的時候,中途進來一個年輕數學老師,問她手上這張自己出的數學卷子是否合適。陳校長拿過來,看了兩眼馬上說:「你現在帶著的這幾個孩子基礎不錯,作為一份進階練習的卷子,最後部分的題難度還不夠,可以把現在的最後一題替換成這道。」一邊說一邊拿起筆「刷刷刷」寫下一道新題。

陳校長在教年輕老師時的「風格」,就是乾脆利落地給大家很多實操性的案例。對於青年教師來說,有一個在數學科目上從教30年的「領路師傅」,那就是擁有了一個取之不盡的「教學案例庫」,更何況這個「寶庫」還大門常開,傾囊相授。

陳校長在幫老師修改試卷題目

「小學數學如何教,我是自己一路走過來的。這其中的重點難點,我都經歷過。所以對於年輕老師的培養,我不會對他們很苛刻,但會很到位。」陳校長說。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教學計劃怎麼定、教學目標怎麼定、練習課怎麼上……青年教師課堂經驗不夠豐富,這時候直接跟大家講教學大道理,效果差強人意。所以陳校長選擇實操。練習課,她親自上;教學計劃,她帶頭定;網課,她先來錄……而她的日常課堂,老師們只要有時間,隨時推門進去聽,陳校長歡迎大家「圍觀」。

數學老師Eva Xu說:「陳校是一個特別『接地氣』的校長。生活中她幽默開朗,一句玩笑能把人逗得捧腹;工作時嚴謹細緻,點評犀利,總想著把最好的都教給每一位老師。她待所有老師都一視同仁,有資源就一起共享,有工作就共同分擔。只要老師自己願意學,她就不遺餘力地教。」

以前的徒弟為陳校長私人定製

的人偶

近年進入赫德的年輕數學老師們在工作中進步非常快,除了小班化學生人數少讓老師們有更多精力投身教學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數這個「領頭師傅」的傾囊相授了。

在團隊老師們實力日益強悍,命題能力愈加出色的時候,陳校長帶領大家開始了《階梯數學》的編撰。寧波赫德《階梯數學》這一拓展性的作業本是由小學部全體數學教師共同命題編寫的。每次作業由數學七巧板、數學多稜鏡組成,滿足了不同孩子在數學上的不同需求,裡面的內容也能孩子們領略更為廣闊的數學天地。

一個定義赫德數學的「指路人」

無論是在培訓青年教師時,還是解答家長諮詢時,陳校長一直在反覆強調一個事情: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這個名詞,近幾年一直在被反覆提及,但是,什麼是數學思維,怎樣才能培養數學思維?陳校長拿一年級孩子的一道簡單數學題舉了一個深入淺出的例子。

圖上畫了兩條路,一間屋子,讓孩子們選出哪條路離屋子更近?如果讓家長來指導,可能就讓孩子指一下近的那條路就結束了。

但是老師會問孩子:你怎麼讓別人知道你說的是哪條路呢?孩子就會聯繫剛剛學過的方位知識,於是他會說:上面一條路比下面一條路近;另外的一個小朋友還會說:左邊的路比右邊的路近。

老師繼續引導:想想看,還有什麼方法呢?孩子們又想,我們學過符號呀。於是就會有孩子標好數字,說:路線1比路線2近;還有小朋友說:路線a比路線b近……

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用數學語言做出描述和解答,這就是最基礎的數學思維。

「孩子和成人有不同的語言系統,所以家長教孩子,家裡可能會雞飛狗跳。畢竟會做題的人不一定會教,會教題的人又分好幾個水平等級。所以學會正確引導孩子,並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是老師們一輩子的課題。」陳校長說。

為了能潛移默化地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陳校長為各年級的孩子都準備了好玩的數學遊戲。課間,在教室裡,走廊上,經常能看到孩子們幾個一堆,小腦袋頂在一起,聚精會神地玩立體四子棋、七巧板,或是數獨遊戲。

立體四子棋是寧波赫德一直推行的數學遊戲,孩子們在縱、橫、直、斜的棋盤中尋找棋子的落腳點,這讓觀察和思考成了遊戲的制勝法寶。低齡段的孩子則熱衷於智力七巧板。在拼湊和分割的過程中,多樣的幾何圖形讓孩子們在幾何世界裡碰撞出更多創意的火花。

從來不願閒著的陳校長,還親自操刀,獨立編撰了一套《思維遊戲100》的拓展練習冊。翻開書本,每一頁都有一道思維練習題,供學生們細細研究,熱烈討論。

陳校長編撰的《思維遊戲100》

日本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認為:學生在進入社會後,如果沒有什麼機會應用,那麼作為知識的數學,通常在出校門後不到一兩年就會忘掉。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麼工作,那種銘刻在腦中的數學精神和數學思想方法,會長期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陳校長在日常教學教研中反覆強調的,也正是這一點。人人都知數學重要,卻未必人人都清楚,重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在這一過程中淬鍊出來的思維方式。

在採訪的最後,我們問陳校長:「如果當初你教的不是數學,是語文,或者其他,還能有現在這樣的好成績嗎?」

「就算我不教數學,也不能改變我本身數學優秀的事實。所以有了這個基礎,我覺得教什麼都不會差,我的文學造詣也是不錯的哦!」一本正經說完後,自己先笑倒了。還是那個自信爽快、愛跟大家笑鬧在一起的陳校長。

【來源:《當代教育家》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可怕的數學,可怕的數學老師
    數學可怕嗎?可怕。數學分階級嗎?分。數學裡有「主義」嗎?有,而且強烈。以前真不相信,因為年輕吧,到這個年紀又不得不信。平時雖見得多,但講不出來,今天算是找到答案了。看小視頻,一位大學老師模樣的中年男人,在那裡滔滔不絕,說去吃披薩,不巧店家12吋的剛賣完,服務員推薦換兩個6吋的,他把人家猛一頓教訓:一個12吋等於4個6吋好不好,你給我2個算什麼?
  • 期末考試數學96分,學生答卷:蛇有一隻腳!老師:誰告訴你的
    有的時候也很聽話,有的時候讓老師也是無可奈何。對於孩子們來說,期末考試考90多分,應該算是不錯的成績了,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不能只看學生成績,但是又不能不看學生成績,您說對嗎?這是一份96分的試卷,是全班最高分,扣了四分,我們看看這個小朋友是粗心還是其它的原因。第一頁,全部對完了,記得上次這個小朋友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個數給查錯了,這次寫對了,有進步。對於時間,這個小朋友也正確填出。
  • 山東化學老師上課發飆,被學生掛到網上,學生老師誰更弱勢?
    因為視頻上有老師的姓名等信息,很快這名老師的個人信息都被人肉出來,很多網友批評這位林老師,說「這個老師實在太壞了」還有人說「不配當老師。」從轉發的內容來看,這個學生認為老師「夾帶私貨」,不該播放歌曲,向學生「安利」明星的歌曲。
  • 語文老師儒雅,數學老師溫和,英語老師該怎麼樣?學生想到兩個字
    在學生的思維定勢中,什麼樣的教師團隊才是讓他們滿意的?語文老師要儒雅,才華橫溢、滿腹經綸才行;數學老師要溫和,最好在教學中能循循善誘,耐心極好,而且教育教學經驗極其豐富,教學方法能化腐朽為神奇就更棒了;那麼英語老師應該怎麼樣呢?估計不少學生會想到兩個字——漂亮!
  • 你們的數學老師怎麼念這個?
    老師:我說話從不說第二遍學生:啥?老師:我說話從不說第二遍談到發音的問題尤其是數學中符號的讀音各個學習階段的老師的發音可能是各有不同啊有的讀音初中的和高中的不一樣sin這個符號大家都不陌生吧上過中學的就見過這個符號那麼你們的數學老師是怎麼發音的呢?
  • 老師壓力大 學生數學差
    老師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存在更多抑鬱症狀的小學老師,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特別是在數學方面。   研究者選取了27名小學教師和他們所教的523名三年級學生,他們來自於佛羅裡達學區的不同社會經濟背景。教師們報告了他們臨床抑鬱症的發作頻率後,研究者評估了這些學生在一整年中的閱讀和數學技能。
  • 數學老師無奈,抱歉,我的數學就是體育老師教的
    這兩天,上海師範大學第三附屬實驗學校的聞曉峰老師上熱搜了,聞老師是正兒八經的體育老師,但是他不僅是體育老師、班主任,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在和數學老師商量後,還在放學後開了一個數學輔導班。結果,有的學生數學成績提升了20多分。
  • 教育局「幹的漂亮」,組織高中數學老師考試,成績讓人大跌眼鏡!
    如果讓老師去參加高考,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呢?年前,有一篇名為《差等生都去當了老師》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很多人都認為,當年學生時代的差等生,如今都做了老師。而優等生,不是出國留學,就是進入名企。這樣的局面也造成了一些誤解,認為很多人不願意進入到教師行業。
  • 這位老師把函數畫成「美少女」:讓學生愛上數學
    朱老師:「現實生活中,你看到的所有東西,你所接觸到的任何空間,你都會看到優美的曲線,這些曲線,就是一個函數。」這十多幅手繪的粉筆畫,可幻化成不同的函數曲線。朱老師:「你看,這個是不是雙曲線啊。這個是不是拋物線?」朱老師說,這麼上數學課,是為了因材施教。
  • 數學試卷91分孩子笑了,老師卻不開心:誰教你「錢」是單位的?
    小強是個小學三年級學生,最近班裡換了個數學老師,一下子讓他有些適應不過來。這個老師特別嚴厲,要求全班學生都要盡全力學習,爭取成為全級數學最優秀的班級,所以對每一次的作業和考試,他都一絲不苟。甚至孩子考了試卷91分,他看到了也還是不開心。
  • 數學成績拔尖的學生,身上會有哪些特徵呢?數學老師透露實情
    數學成績拔尖的學生,身上會有哪些特徵呢?數學老師透露實情,我們知道數學這門課一直很重要,如果想進好學校,數學這門學科是必要的,但是,數學對於很多人來說,簡直就像噩夢一樣,數學成績優異的人有什麼特徵?一起去看看吧。
  • 這學生太厲害了,讓想休息的數學老師也很無奈 數學家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謂是數學歷史上最經典,流傳最廣的了,可能許多小朋友也聽數學老師講過這個故事。故事發生在十八世紀的德國,其實在十八世紀。德國的數學並不發達,甚至很多小學都沒有「算術」這門課,而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這是一個清晨,數學老師正在上課。
  • 給數學老師的24條「土」經驗,這樣做老師,學生想學不好都難
    趣題可以和所學內容有關,也可以與數學內容無關。趣題一般不超綱,也可以適度超一點。趣題宜自然融入,目的在於引發興趣、激活思維、活躍課堂。經驗2:每堂一贊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備課快結束前,要「備一事」,就是「明天表揚誰」。
  • 英語老師?雙重身份的她到底為什麼讓學生們如此喜愛?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張煜塬老師究竟是如何帶領學生們更愛英語的吧。01先學會「自我成長」,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們成長張煜塬大學一畢業就來到了新東方。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變讓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任重道遠」,要不斷的完善自己、突破自己。她把這種念頭當作是教學路上的座右銘,也當作她的堅持和生活信條。
  • 男演員們的中年困境
    捧紅秦昊的《隱秘的角落》是一部懸疑劇,這類題材作品也是目前最適合非流量型的中年男演員的選擇。懸疑劇重劇情,當情節足夠吸引人,只要演員能夠撐起角色,是否知名,長相是否符合主流審美都不算必要條件。反之,演員若能將對推動劇情有關鍵性作用的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便能加深「演技派」的標籤,獲得觀眾的好感。
  • 數學老師如果遇上對數學有坎的學生,將會如何?
    我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也是一位媽媽,經過時間的洗禮,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孩子,天資聰穎的,用勤補拙的,偷懶成性的,反應遲鈍的,毫不誇張地說都有,但是在這一批學生中,遇到了我從教二十多年的第一位:數學課上基本不在線,猶如處於深山中,無信號,所以也就無法連通,獨自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學習,特別是數學就是一個盲區
  • 重慶職業院校探索校園學徒制:企業員工當師傅 學生高效學技術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重慶職業院校探索校園學徒制——企業員工當師傅 學生高效學技術「只要15分鐘!一口就吃到重慶味!」直播間裡,鄭鷗笑容滿面,正在推銷一款火鍋底料,旁邊3名來自企業的師傅仔細觀察她的表現,認真記錄。
  • 數學老師用「函數曲線」繪出美圖 學生捨不得擦
    朱中海創作的粉筆畫(受訪者供圖)高中及大學數學,總給人抽象枯燥難學的「燒腦」印象,很多學生對數學課產生畏難畏懼情緒。昨日,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數學課堂上,揚子晚報記者在黑板上看到了數學老師用「函數曲線」繪出的靈動美圖,令人過目難忘。課堂上,老師畫得精彩,講得生動,學生們聽得看得記得格外認真專注。
  • 數學考得好的話,就能跟老師一起玩遊戲!國外老師用遊戲獎勵學生
    很多老師認為玩遊戲會影響學習,經常勸孩子學習,但是,美國的老師不同,他在班上特別設計了「明星大混戰」的獎勵措施,得到了很多孩子的認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他是小學五年級到六年級的數學老師,他和自己的學生約定了,數學考試成績達到A和B(歐美常用等級的評分標準),或者比上次提高10分以上的話,每周四中午休息時間可以和老師一起休息一次,「任天堂明星大混戰」的機會。適度的遊戲確實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其他的網友也很擔心,以前有一位老師因為「城堡之夜」的獎勵而被開除,取得同意,我也把想法分成了同事,最後一個人來了」。
  • 北大學生最高榮譽獲得者韓京俊畢業了!——遇到對的人,做了對的事
    昨天,韓京俊作為畢業生代表,在北大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發言:「在燕園,我堅定了自己的理想,逐漸學會了獨立思考,更遇到了對的人......我是指遇到了尊敬的老師與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就隨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的故事吧!